教育那些事儿
从事教育报道十余年,这里将发布教育最新动态,洞悉业内新风向,说说...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3日 10:06
数学课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技巧。
以问引问,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提问的确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如果能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发学生反问,则会出现另一番教学效果。然而,我发现多数学生不敢在课堂上提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提问的方式、方法、内容叙述形式等把握不好。
如解答应用题:“学校把360本故事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1/4等于中层的1/5,等于下层的1/6,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这道题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很容易在此产生思维障碍,这时我点拨性地提问:“如果我们从这三层书架中每一层书各有多少份入手,会发现什么呢?”我的话音刚落,一个同学就自告奋勇地回答:“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一共有15份”我趁热打铁接着问:“既然知道了总的份数,下面是不是该考虑每一份的本数了呢?”还没等其他同学回答,就有一位同学站起来问道:“老师,既然每一层的份数不同,那么每一份的本数是不是也应该不等啊?”听到这位同学的发问,我十分高兴,因为他说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我对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后,接着问道“:这位同学问得非常好,为什么每一份的本数会不等呢?如果我们从份数角度考虑,是不是就可以求出每一层书架上放了多少本书呢?”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下层占故事书总本数的6/15,也就是360本的6/15。[2]如此一来,这道难题就很容易地被解决了,其中的奥秘就是我的提问问在了知识的要点之上,加之学生富有灵性的反问,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最终得以拓展。
引导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仅仅是教学的开始,“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这样,在鼓励个性发挥的意义之下,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成为可能。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探索中解决数学问题。
如针对学生所提问题“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吗?”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对自己的圆柱模型进行自主操作,讨论“有什么方法验证圆柱两个底面是否相等?”这样学生通过剪、量、叠等多种方法,进行积极地讨论、探索,得出“把上下两个底面剪下叠起来,是否完全重合”,“量上下两个底面的直径、半径、周长,是否相等”,“上下两个底面的对称轴是否相等”等多种检验方法,并从中得出“圆柱上下两个底面面积相等”这一结论。这样的处理使学生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培养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了。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不仅需要更新教学观念,认真钻研教法、学法,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数学的基础上提高成绩。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策略。
2数学课提问的技巧
把培养学生的思维放在首位
数学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问就要偏重这方面。如:已知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求圆锥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老师提问时不要问学生是怎样解答的,而是要问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就会告诉大家:利用面积关系建立方程,找出圆锥的母线与地面圆半径的关系(即πRr=2πr ,得 R=2r),再代入 就能算出圆心角的度数了,或者根据底面圆半径是母线的一半,侧面展开的扇形圆心角等于360 的一半亦可以。教师提问如果经常使用这种方式,这有助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又例如:教学《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节课中探索矩形菱形时,提问道:假如平行四边形一组边垂直(例如邻边);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相等时呢?想一想画一画你得到的是什么图形;除了边改变,还有什么替代(例如对角线);会有什么改变?把这些组合条件形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教师如果善问,就能摆脱单一枯燥的对话式问答,就能有效发散学生思维空间。这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提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问题不宜过大。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如果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容易“跑题”,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问题要有价值。很多课堂上,教师还是习惯于随口提问,如:这道题是不是一次函数题?这个混合算式该不该先算括号里的?过后想想,这些问题实在没有提问的必要。如果学生没有深层次的思考,那么课堂中的热闹、动态都是表面的。我们要经常反思:我的提问有价值吗?这种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吗?
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要通过提问让学生产生疑问,形成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教师的“问”激发学生的“问”,让学生在“问”中学,在学中“问”,由“问”引发出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强大的吸引力。
“问”要有法,而无定法。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多,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讨、运用。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3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体现在提问的内容、要求、范围、措辞等各方面的准确性上,这是保证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前提。2.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段的要求,尽量采用具体化的提问,提问的目的具体了,学生才能明白思维方向才能积极地寻求问题的答案。
3.艺术性。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合理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提问时注意技巧,能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
1.目的明确。提问时应从一个角度出发,这样不会产生歧义。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估计学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摸清抓准、切中要害,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提问可以尝试在游戏中提问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2.语态亲切。教师平时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师生在平等、民在主的气氛中,自然可以很好地讨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大胆求异,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提问效果一定好。3.思维要活跃。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坚持科学性原则能保证课堂提问的准确性。问题的表述要精炼、明白准确,不能用学生不懂的“术语”。
4.提问要适中。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一点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会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设计问题。5.有层次。提问时,相同的问题,选取不同的问答对象,会得到不同的提问效果。教师平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个别差异,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对象问答。一般的问题通常先让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回答,回答不上来,再叫基础好的学生回答或补充。为鼓励基础后进生回答问题,教师要选择一些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使他们能够答出来,有一种成功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提问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探析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分析意识,让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探究、分析思考活动。初中数学教师在提问手段的运用上,不能“无疑提问”,而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和解答意图,“有疑而问”,使所提的问题能够切中教学要义,激发学生探析的意识和潜能。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多样性的探究分析活动中,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如在“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关系”问题课教学中,教师设置“设一次函数y=3x-4与y=-x+3的图像的交点为P,它们与x轴分别交于点A、点B,试求三角形APB的面积”问题案例,在学生探知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解答该问题的策略是什么?”“通过该问题,你们能找出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关系吗?”这样,学生就能在启发性的提问活动中,探究问题的解答策略,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提问的内容要紧扣教学的目标要求
众所周知,有效的“问”是诱发学生能动“思”的“发动机”,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内容往往过于简单,所提的问题过于空乏,不能紧扣教材内容要义,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探析活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析教材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要求以及教学重难点,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使所设置的问题做到精炼扼要、言简意赅,既能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又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所提的问题及任务要求,准确掌握和理解教材内容的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和作用。
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准备环节,在研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到该节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能根据相似比求长度和角度,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运用”和“根据定义求线段长或角的度数”。因此,在讲解概念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因为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中的一类,因此,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仿照相似多边形的定义给出,大家可以吗?”在深入感知的过程中,又提出“相似三角形具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能否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内在特征?”等问题,这样,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概括性的提问中,对该节课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