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课标、教材
《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全套教材是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为主线构建的,构建的基础是活动。各学段教材的基本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活动水平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不断加深,科学探究的能力不断提高。而五年级教材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和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习只改变一个变量的对比实验及对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摆的研究》是《时间》单元的一课。这课是在学生学习《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本课之前,学生在《机械摆钟》里对于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而本节课则针对什么因素影响了摆的快慢展开研究,这个过程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获取科学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讨发现关于摆的科学规律。基于我们对教材、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我能探究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2.我能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3.我能认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学习重点:
我会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学习难点:
在对比实验中,我会控制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将在课前作如下充分的准备:教具使用:铁架台、长短不同的线绳、钩码等
无论是目标的制定还是表述上,我们都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给学生“我能行”的积极的暗示。
二、说学生
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虽然已经进行了
两个半学期的科学学习,但五年级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好在学习小组已经基本形成,各自都有明确的分工,在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中已经有较大的进步,只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读写说方面,读写已经比较自如,但说的方面比较弱,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于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之类的表述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学生说的能力有待提高,课堂对学生说的指导还将继续。
三、说教学模式
“三性五步”是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学校独有的教学模式。所谓“三性”,即导学性、展示性、活动性;“五步”即引入门,学习窗,体验室,思考台,延伸桥。下面,我就来谈一谈“三性五步”教学模式在这节课的具体运用。
1.引入门
小学阶段科学概念的建构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探究活动尽量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联系。荡秋千是学生常玩的游戏,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上课伊始,先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荡秋千的画面,并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个小朋友荡得快吗?这样的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勇于猜测,而且形象的认识了摆的组成。
2.学习窗,体验室
基于科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将这两个环节结合起来,其实这两个环节本就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在体验中深入理解。这部分分四步完成:
(1)老师先出示摆,让学生认识摆锤、摆绳,并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接着引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你认为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测,在猜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可能说一些较笼统的话,教师在指导时则要将假设具体化。这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
(2)根据学生提出的假设,进行两个实验: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在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中的实验,小组讨论探究方案及注意事项,老师再加以补充说明对比实验只能控制一个变量,使学生意识到在实验中会控制无关因素,从而保证所要研究的问题客观、公正,从而突破难点。
其次,学生小组分工,开始实验验证,并填写实验记录单。记录单设计了每个实验取三次结果的平均数,减小了误差,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并且课前为学生准备了明显长短不同的两根线,可以让实验效果更明显。
(3)通过实验得出数据,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大胆进行汇报。汇报的时候老师注意学生是否科学地表述,适时进行说的指导。
在第一个实验结束汇报展示中,启发学生,期待能够发现有的组得出的数据不一样,从而引起主动探究的兴趣,成功进入第二个实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课前为学生准备了明显长短不同的两根线,有第一次实验的基础,这个实验可以适当放手。
(4)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果,完成板书。
从实验的准备到进行,到实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引导学生经历“确定研究对象---设计完善实验---合作实验验证---分析数据---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获得快乐,这正是我们科学教学的实质所在。
3.思考台
这个环节实质上是达标检测。这里设计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说一说,其实是这节课的实验结论,也是这节课要求掌握的科学概念。第二个问题是引入门的两幅图,哪个小朋友荡得快?第三个问题你能想办法让这位小朋友荡得更快些吗?第四个问题让走快了的摆钟慢一点。这一环节与引入门的前呼后应,是在学生探究出科学规律之后,让学生运用规律去解决生活中关于摆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好科学,就能时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4.延伸桥
这个环节相当于拓展延伸。这里设计一个思考题:这是两个绳子长短、摆锤轻重都一样的摆,安装在相同的支架上,它们摆动快慢会一样吗?学生有刚才实验的经验,会觉得摆动快慢一样。然后老师演示,结果是摆动快慢不一样。这个结果跟学生刚刚实验得到的结论有出入,学生会惊疑万分:为什么会这样?成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时宣布这是下节课我们研究的问题。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来,又带着问题离开,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期待下节课会早点到来。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每节课都追求的境界。
下面我说说这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
1.教法。秉承课标理念,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四、说教学手段的运用
这节课,我们结合科学课的实际,下发了实验记录表,这有利于学生有条理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课堂上,将实验记录单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且利用多媒体出示引入门和思考台的内容,直观形象省时,而且有利于全班交流。
接下来说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一部微型教科书,利用板书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们的板书力求将本科重点浓缩于方寸之地,并且使用双色笔,突出重点。
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是我们追求完美的努力体现的过程。今天的课也一样,有遗憾之处。以后我们的课堂要尽量淡化教的痕迹,加强学的空间。
以上是我们对《摆的研究》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 ;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单摆装置一个(铁架台、带挂钩棉线、铜棒组装而成)、大小相同螺帽各三个、记录本。
教师材料:学生材料一套、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课前写好课题:摆的研究)
1、师:(师出示上节课的三个单摆)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摆”,这是我们用过的其中三个摆,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等时性)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2、现在,老师心里有个疑问:虽然我们认识的摆具有等时性,可摆和摆之间,它们的快慢都一样吗?(板书:快慢)
二、用摆做实验:(23分钟)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摆绳长度、摆锤轻重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课前演示的实验。)
师:这些只是我们现在的猜测,还得找证据证明。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实验教学。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10分钟 )
a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可以
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
(1)改变的是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尽量保持不变?
(2)是不是做一次就可以了呢?)
b、出示记录表。师述: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颗螺帽,我们就以15秒为时间界限,分别测三次,看看最后能发现什么?准备好了吗?静悄悄的开始,比比哪组效率高!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10分钟)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又可以怎样来操作?
(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
(1)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b、师述:大家看记录表,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根2倍长的绳子,3倍的那一栏把它划掉。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d、数据反馈、汇报小结。(展示两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7分钟)
1、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你能回答作业本最下面的问题了吗?我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 摆绳长度 )有关。
2、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P61,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你觉得它们摆的快慢会怎样?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分别记30秒2次。)
4、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
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科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摆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说说自己本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二 、基于我对教材、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自己的实验,能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初步了解影响摆摆动的因素是摆长。
2、过程与方法: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需要反复的测量记录才行。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四、教具使用:铁架台、长短不同的线绳、小螺帽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我手心里握着一个简易的摆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
问学生: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板书:单摆
2、教师:关于单摆,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指名学生说说)
3、目标确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把课题板书完整)指明复述。
(二)目标教学(探究新知)
1、让学生学会测定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1)教师:要了解摆的奥秘,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
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2)讲解如何使用秒表记时。
(3)教师与学生合作:测定讲台上的摆15秒内摆动的次数。教师同时指导,怎样减小误差。
(每组到老师处领一个摆,组内自行分工:记时员,操作摆的人员,记数员,记录员,汇报员。)
(4)学生合作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5)学生汇报。
2、发现问题,作出假设。
(1)谈话:同学们,你们汇报的实验结果,各组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上都不同,那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会有快有慢?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测,在猜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可能说一些较笼统的话,教师在指导时则要将假设具体化。这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
(2)学生讨论,作出猜测。
(3)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板书)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教师: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实验1: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实验2:改变摆的角度大小实验。
实验3:改变摆绳长短的实验。
设计意图:从实验的准备到进行,到实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引导学生经历“选择研究对象——设计完善实验——合作实验验证——分析数据——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获得快乐,这正是我们科学教学的实质所在。
(三)目标练习
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1、我家有一个摆钟,可与标准时间相比,总慢几分钟,你能否帮助修理修理,使它走时准确呢?
生:把摆长调短些。
2、前几天,我邻居为自己的小女儿做了个秋千,可她小女儿因为坐上秋千时秋千摆的太快而吓得大哭,你能帮忙改进一下这个秋千吗?
生:把秋千两边的绳子加长!
这一环节与开课的引入环节前呼后应。是在学生探究出科学规律之后,让学生运用规律去解决生活中关于摆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好科学,就能时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四)目标检测
1、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 )、与摆锤的轻重( )、与摆线的长短( )。摆线越长,摆速( );摆线越短,摆速( )。
(五)全课总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发现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总结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总结出一个什么科学结论?(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系。)再一次强调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其实,不论多么高深的科学知识,都是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会探究科学,运用科学,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老师这有两个摆,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放学后自己试验,看有什么新发现。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让学生的科学探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摆长不是摆线的长度
一、说教材、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二、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等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认识到在实践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的摆绳长度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学难点】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的摆绳长度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教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彰显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五、说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每小组一个计时器、一个单摆装置(铁架台、带挂钩棉线)、重量相同螺帽三个、研究摆锤重量和研究摆绳长短的记录表各一份。
教师材料:演示一套、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或准备好板书)。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流程:
引入(课前写好课题:摆的研究)
1、师:(师出示单摆)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摆”,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等时性)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2、现在,老师心里有个疑问:虽然我们认识的摆具有等时性,可摆和摆之间,它们的快慢都一样吗?(板书:摆的快慢)
用摆做实验: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重量 两倍重量 三倍重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吗?(板书:错号)
(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绳长 两倍绳长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对号
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的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的摆动越快。关于摆长的研究,我们下一节课将进一步探究,大家有兴趣吗?
总结:
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的收获有哪些?你还想对摆进行哪些研究?
我是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一课《摆的研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摆的研究》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一课。这课是在学生学习《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本课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几个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第二部分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改变摆的重量,摆绳的长短等几个因素,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这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第三部分是在学生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根据这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2、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难点:控制好变量和常量,收集实验数据。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铁架台、线(三个长短不一)、钩码、秒表、量角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摆线、螺丝帽,铁架台,记录单,计时秒表。
【教法、学法】
1、 教法: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实验法、对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
2、 学法:与教学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首先给出一个摆钟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与平时用的钟表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不同,同时引出摆,并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初步认识摆
为了节省时间,在这里我自己做了一个摆,在做之前我先让学生认识了本节课所需的实验器材,然后做好摆给学生认识摆的各部分,同时教给学生数摆的次数以及摆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概念的讲解有助于学生认识摆。
(二)做摆、发现问题
学生动手做摆,比较摆,试着看10秒内所做的摆能摆多少次,从而质疑在相同的时间内为什么摆的次数是不一样的,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让他们主动提出问题,也就是给他们的营造了一个提问题的氛围,学生通过大胆地预测能激发他们动手操作的欲望,让他们的探究活动有据可依。
(三)实验验证
1、首先提出问题:
①让学生大胆进行猜想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有关、摆角的大小与摆的快慢有关、摆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②以其中一个猜想为例,引导学生确定什么变量,什么常量,示范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实验。
2、其次实验和记录过程。
在这个实验中,要控制的因素是常量的不变。并且提醒学生要边做实验边进行记录,对于特别要注意的事项在大屏幕中给出。
3、汇报和分析数据。
引导学生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说说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后,接着展示学生的记录表,让学生总结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锺的轻重无关,与摆长的长短有关,摆长越长,摆的越慢,摆长越短,摆的越快。
三、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围绕本节课所突破的重难点进行,既体现了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和摆角的大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同时也突出了要想改变摆的快慢,可通过摆线长短来调节,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四、生活摆的应用
让学生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应用所学知识的欲望。
五、小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个很好的回顾。
摆
板书:
摆锤重量 无关
摆角大小 无关
摆线长短 有关 越短 越快
越长 越慢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在这节课上,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师的引导为辅,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真正经历了一场探究的过程,同时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
本节课的亮点: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摆学生做摆、比较摆摆摆动一次,发现问题实验验证拓展延伸总结。
本节课的不足:本节课我一共上了3次,每次总有不成功的地方,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学生的预判不够,在这节课上,有几个地方是操作的难点,第一,学生在让摆摆起来时,有时会人为的加一把力,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第二,学生在让摆摆起来时,有时会撞到铁架台,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等等。(2)由于这是一节以学生探究为主的课,而且做好的摆就在学生的身边,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使我们的科学课堂没有做到全员参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发扬自己的优势,改掉自己的不足,争取更大的进步。
《摆的研究》说课稿
篇一:摆的研究(说课稿)
勉县逸夫小学 吴 菲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单三元《时间的测量》的第六课时《摆的研究》。
这课是在学生研究了《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其实已对影响摆每分钟摆多少次的因素有自己的初步认识,但有不少学生认为摆的快慢是与摆的重量及摆角的大小有关系。本课我将带领学生就摆的快慢与什么因数即摆的重量、摆绳的长短等因数展开探究。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想法,认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摆绳的长短。体会实验反复性的意义,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 ;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单摆装置一个(铁架台、带挂钩棉线、铜棒组装而成)、大小相同螺帽各三个、记录本。
教师材料:学生材料一套、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课前写好课题:摆的研究)
1、师:(师出示上节课的三个单摆)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摆”,这是我们用过的其中三个摆,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等时性)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2、现在,老师心里有个疑问:虽然我们认识的摆具有等时性,可摆和摆之间,它们的快慢都一样吗?(板书:快慢)
二、用摆做实验:(23分钟)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摆绳长度、摆锤轻重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课前演示的实验。)
师:这些只是我们现在的猜测,还得找证据证明。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实验教学。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10分钟 )
a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可以
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1)改变的是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尽量保持不变?(2)是不是做一次就可以了呢?)
b、出示记录表。师述: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颗螺帽,我们就以15秒为时间界限,分别测三次,看看最后能发现什么?准备好了吗?静悄悄的开始,比比哪组效率高!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10分钟)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又可以怎样来操作?(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1)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b、师述:大家看记录表,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根2倍长的绳子,3倍的那一栏把它划掉。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d、数据反馈、汇报小结。(展示两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7分钟)
1、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你能回答作业本最下面的问题了吗?
我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 摆绳长度 )有关。
2、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P61,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你觉得它们摆的快慢会怎样?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分别记30秒2次。)
4、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
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篇二:《摆的研究》说课稿
一、说课标、教材
《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素质的培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全套教材是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为主线构建的,构建的基础是活动。各学段教材的基本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活动水平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不断加深,科学探究的能力不断提高。而五年级教材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和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习只改变一个变量的对比实验及对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摆的研究》是《时间》单元的一课。这课是在学生学习《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本课之前,学生在《机械摆钟》里对于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而本节课则针对什么因素影响了摆的快慢展开研究,这个过程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获取科学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讨发现关于摆的科学规律。基于我们对教材、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我能探究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2. 我能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3.我能认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学习重点:
我会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学习难点:
在对比实验中,我会控制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将在课前作如下充分的准备: 教具使用:铁架台、长短不同的线绳、钩码等
无论是目标的制定还是表述上,我们都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给学生 “我能行”的积极的暗示。
二、说学生
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虽然已经进行了
两个半学期的科学学习,但五年级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好在学习小组已经基本形成,各自都有明确的分工,在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中已经有较大的进步,只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读写说方面,读写已经比较自如,但说的方面比较弱,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于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之类的表述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学生说的能力有待提高,课堂对学生说的指导还将继续。
三、说教学模式
“三性五步”是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学校独有的教学模式。所谓“三性”,即导学性、展示性、活动性;“五步”即引入门,学习窗,体验室,思考台,延伸桥。下面,我就来谈一谈“三性五步”教学模式在这节课的具体运用。
1.引入门
小学阶段科学概念的建构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探究活动尽量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联系。荡秋千是学生常玩的游戏,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上课伊始,先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荡秋千的画面,并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个小朋友荡得快吗?这样的'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勇于猜测,而且形象的认识了摆的组成。
2.学习窗,体验室
基于科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将这两个环节结合起来,其实这两个环节本就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在体验中深入理解。这部分分四步完成:
(1)老师先出示摆,让学生认识摆锤、摆绳,并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接着引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你认为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测,在猜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可能说一些较笼统的话,教师在指导时则要将假设具体化。这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
(2)根据学生提出的假设,进行两个实验: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在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中的实验,小组讨论探究方案及注意事项,老师再加以补充说明对比实验只能控制一个变量,使学生意识到在实验中会控制无关因素,从而保证所要研究的问题客观、公正,从而突破难点。
其次,学生小组分工,开始实验验证,并填写实验记录单。记录单设计了每个实验取三次结果的平均数,减小了误差,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并且课前为学生准备了明显长短不同的两根线,可以让实验效果更明显。
(3)通过实验得出数据,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大胆进行汇报。汇报的时候老师注意学生是否科学地表述,适时进行说的指导。
在第一个实验结束汇报展示中,启发学生,期待能够发现有的组得出的数据不一样,从而引起主动探究的兴趣,成功进入第二个实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课前为学生准备了明显长短不同的两根线,有第一次实验的基础,这个实验可以适当放手。
(4)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果,完成板书。
从实验的准备到进行,到实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引导学生经历“确定研究对象---设计完善实验---合作实验验证---分析数据---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获得快乐,这正是我们科学教学的实质所在。
3.思考台
这个环节实质上是达标检测。这里设计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说一说,其实是这节课的实验结论,也是这节课要求掌握的科学概念。第二个问题是引入门的两幅图,哪个小朋友荡得快?第三个问题你能想办法让这位小朋友荡得更快些吗?第四个问题让走快了的摆钟慢一点。这一环节与引入门的前呼后应,是在学生探究出科学规律之后,让学生运用规律去解决生活中关于摆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好科学,就能时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4.延伸桥
这个环节相当于拓展延伸。这里设计一个思考题:这是两个绳子长短、摆锤轻重都一样的摆,安装在相同的支架上,它们摆动快慢会一样吗?学生有刚才实验的经验,会觉得摆动快慢一样。然后老师演示,结果是摆动快慢不一样。这个结果跟学生刚刚实验得到的结论有出入,学生会惊疑万分:为什么会这样?成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
究欲,这时宣布这是下节课我们研究的问题。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来,又带着问题离开,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期待下节课会早点到来。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每节课都追求的境界。
下面我说说这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
1.教法。秉承课标理念,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四、说教学手段的运用
这节课,我们结合科学课的实际,下发了实验记录表,这有利于学生有条理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课堂上,将实验记录单用实物投影展示,并且利用多媒体出示引入门和思考台的内容,直观形象省时,而且有利于全班交流。
接下来说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一部微型教科书,利用板书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们的板书力求将本科重点浓缩于方寸之地,并且使用双色笔,突出重点。
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是我们追求完美的努力体现的过程。今天的课也一样,有遗憾之处。以后我们的课堂要尽量淡化教的痕迹,加强学的空间。
以上是我们对《摆的研究》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
《摆的研究》说课稿范文
我是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一课《摆的研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摆的研究》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一课。这课是在学生学习《机械摆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本课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几个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第二部分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改变摆的重量,摆绳的长短等几个因素,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这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第三部分是在学生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根据这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2、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难点:控制好变量和常量,收集实验数据。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铁架台、线(三个长短不一)、钩码、秒表、量角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摆线、螺丝帽,铁架台,记录单,计时秒表。
【教法、学法】
1、 教法: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实验法、对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
2、 学法:与教学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首先给出一个摆钟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与平时用的钟表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不同,同时引出摆,并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初步认识摆
为了节省时间,在这里我自己做了一个摆,在做之前我先让学生认识了本节课所需的实验器材,然后做好摆给学生认识摆的各部分,同时教给学生数摆的次数以及摆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概念的讲解有助于学生认识摆。
(二)做摆、发现问题
学生动手做摆,比较摆,试着看10秒内所做的摆能摆多少次,从而质疑在相同的时间内为什么摆的次数是不一样的,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让他们主动提出问题,也就是给他们的营造了一个提问题的氛围,学生通过大胆地预测能激发他们动手操作的欲望,让他们的探究活动有据可依。
(三)实验验证
1、首先提出问题:
①让学生大胆进行猜想——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有关、摆角的大小与摆的快慢有关、摆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②以其中一个猜想为例,引导学生确定什么变量,什么常量,示范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实验。
2、其次实验和记录过程。
在这个实验中,要控制的因素是常量的不变。并且提醒学生要边做实验边进行记录,对于特别要注意的事项在大屏幕中给出。
3、汇报和分析数据。
引导学生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说说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后,接着展示学生的记录表,让学生总结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锺的轻重无关,与摆长的长短有关,摆长越长,摆的越慢,摆长越短,摆的越快。
三、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围绕本节课所突破的重难点进行,既体现了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和摆角的大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同时也突出了要想改变摆的快慢,可通过摆线长短来调节,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四、生活摆的应用
让学生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应用所学知识的欲望。
五、小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个很好的回顾。
板书:
摆锤重量 无关
摆角大小 无关
摆线长短 有关 越短 越快
越长 越慢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在这节课上,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师的引导为辅,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真正经历了一场探究的过程,同时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
本节课的亮点: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摆—学生做摆、比较摆—摆摆动一次,发现问题—实验验证—拓展延伸—总结。
本节课的不足:本节课我一共上了3次,每次总有不成功的地方,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学生的预判不够,在这节课上,有几个地方是操作的难点,第一,学生在让摆摆起来时,有时会人为的加一把力,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第二,学生在让摆摆起来时,有时会撞到铁架台,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等等。(2)由于这是一节以学生探究为主的课,而且做好的摆就在学生的身边,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使我们的科学课堂没有做到全员参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发扬自己的优势,改掉自己的不足,争取更大的进步。
摆的研究五年级的科学说课稿
一、 说教材、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二、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等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认识到在实践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的摆绳长度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学难点】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的摆绳长度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四、 说教法、学法。
为了教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 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彰显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 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五、 说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每小组一个计时器、一个单摆装置(铁架台、带挂钩棉线)、重量相同螺帽三个、研究摆锤重量和研究摆绳长短的记录表各一份。
教师材料:演示一套、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或准备好板书)。
六、 课时安排:
1课时
七、 教学流程:
引入(课前写好课题:摆的研究)
1、师:(师出示单摆)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摆”,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等时性)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2、师出示投影记录。这是**组的记录,他们的摆一分钟接近**次,这是**组的记录,他们的摆一分钟接近**次 [= - XXjxsj. =]
3、现在,老师心里有个疑问:虽然我们认识的摆具有等时性,可摆和摆之间,它们的快慢都一样吗?(板书:摆的快慢)
用摆做实验: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重量 两倍重量 三倍重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吗?(板书:错号)
(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绳长 两倍绳长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对号
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的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的摆动越快。关于摆长的研究,我们下一节课将进一步探究,大家有兴趣吗?
总结:
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的收获有哪些?你还想对摆进行哪些研究?
《摆的研究》的说课稿
今天我说的是五年级科学第十册第七课的学习内容《摆的研究》。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自己本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二、基于我对教材、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自己的实验,能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初步了解影响影响摆摆动的因素是摆长。
2、过程与方法: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需要反复的测量记录才行。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教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彰显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
四、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铁架台、长短不同的线绳、曲别针、小螺帽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课件演示,提出问题(幻灯显示1)
1、看到荡秋千,同学们都很喜欢吧!老师也特喜欢。象这样具有摆动方式的运动装置我们叫作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摆。板书:摆的研究(幻灯显示2)
设计意图:从课件演示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开始,既向学生明确研究的'内容,又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2、既然要研究摆,先要对摆的结构准确的认识。对摆的数数准确的认识。此时出示幻灯3、4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准确认识摆的结构,并指导单位时间内数摆的次数,有利于引出问题,为学生的后续试验活动,特别是为实验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
3、练习15秒时间种数摆。引出问题:同是15秒,有的组摆得次数多,有的组少,说明摆的速度不一样,那么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出示幻灯5
【设计意图】这样直接提出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明确的直奔主题,为本节课重难点的教学赢得了更多的活动时间。
(二)提出假设
6、此时请同学们利用已有知识猜测摆的快慢到底与什么有关?教师即时板书,呈现学生的观点。出示幻灯5(摆长、摆重、摆角 )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在假设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可能说一些较笼统的话,教师在指导时则要将假设具体化。这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验证假设
7.制定实验方案。
事实真如我们猜测的那样吗?引导学生明白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各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假设,作为自己的研究实验对象。并且进行人员分工。幻灯显示6“分工建议”。
设计意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假设进行试验,学生会更乐于探究,指导学生合理对人员分工。对与提高他们试验效率也很有帮助。
8、向生出示记录表,明确填写的内容、要求。
表1:幻灯显示7
我们的假设:摆角的大小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角越大,摆速越,摆角越小,摆速越。
不变的条件:
摆角的大小实验数据(秒/10次)我们的选择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角的大小与摆的快慢。
表2:幻灯显示8
我们的假设:摆锤的轻重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锤越重,摆速越,摆锤越轻,摆速越。
不变的条件:
摆锤的轻重实验数据(秒/10次)我们的选择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
表3:幻灯显示9
我们的假设:摆线的长短影响摆的快慢
我们的猜测:摆线越长,摆速越,摆线越短,摆速越。
不变的条件:
摆线的长度实验数据(秒/10次)我们的选择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我们的结论:摆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
9、学生准备开始实验并记录。(幻灯显示10“活动建议”)
10.学生实验(幻灯显示11)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对于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个性问题及时指导疏通。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
11.实验汇报。
实验完成了,小组的报告员将实验结果展示给大家。(幻灯显示12)
12.实验小结
引导生就实验情况汇总得出:我们发现了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都是无关的,只跟摆线的长短有关。(幻灯显示13)
设计意图:从实验的准备到进行到实验到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引导学生经历“选择研究对象---设计完善实验---合作实验验证---分析数据---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获得快乐,这正是我们科学教学的实质所在。
(四、)拓展延伸。
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幻灯显示14
13、我家有一个摆钟,可与标准时间相比,总慢几分钟,你能否帮助修理修理,使它走时准确呢?
生:把摆长调短些。
14、前几天,我邻居为自己的小女儿做了个秋千,可她小女儿因为坐上秋千时秋千摆的太快而吓得大哭,你能帮忙改进一下这个秋千吗?
生:把秋千两边的绳子加长!
这一环节与开课的引入环节前呼后应。是在学生探究出科学规律之后,让学生运用规律去解决生活中关于摆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好科学,就能时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五、)全课总结:
15、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发现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总结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总结出一个什么科学结论?(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系。)再一次强调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
其实,不论多么高深的科学知识,都是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会探究科学,运用科学,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同学们,摆的研究今天我们暂时讨论到这儿,通过今天的讨论,你的收获是什么?下去自己总结一下。
【微语】每次看到你都会有种暖暖的感觉,和你在一起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