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考试资料 > 教学设计

天游峰扫路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

发布时间: 2024-11-06 10:57

天游峰扫路人教学设计(1)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邳州市实验小学 王琳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乐观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直接引入,板书课题(课题中“峰、人、”两个字用红笔写,且写得很大)

二、引导质疑:

师:看到老师写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把“峰”和“人”写得那么大?“峰”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三、自读感悟:

1、多媒体显示学习要求: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下自己认为能回答上面问题的句段。

(2)读一读划的句段,想一想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3)与周围的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4)读好所划的句段。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

四、班内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1、自由汇报读书体会:

关于峰: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端掉似的。”

——天游峰高、险。

·“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琳,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山高而险、石阶多、上去不容易。

(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关于人:

·“……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她穿一套褪色的衣服……”

·“……为我沏了一杯浓茶……”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他皮肤黝黑,淡淡的眉毛下……炯炯有神。”

·“……悠然地说‘……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老人健康、不怕累、能吃苦、开朗自信、豁达

(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2、教师点拨(引导深入体会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多媒体显示描写山险而高的句子、描写游人的表现句子、老人说的话,让学生对比着读,谈一谈从中体会出什么。

(在枯燥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乐观)

·练习感情朗读。

五、练笔。

多媒体显示练笔要求:

“30年后,作家章武又一次来到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

根据上面文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天游峰扫路人教学设计(2)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寨桥中心小学 曾兰兰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扫路人乐观开朗、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领悟作者描写扫路人的巧妙构思。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生齐读)

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先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所记叙的事情,再理解人物的形象。这样的教学思路是好的。)

二、讲读第三段,理解人物形象。

过渡: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他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认识这位扫路人。

(这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学习的目标。)

1、自读课文。提示: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天游峰扫路人的句子读一读。

2、小组讨论交流。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全班交流,相机板书。

年过七旬乐观开朗

每天扫上扫下工作负责

30年后……自信豁达

(对扫路人的形象的理解是正确而全面的.。)

4、研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渡:作者在与老人的交谈的过程中,想了些什么?

(1)学生自读,找出课文中作者直接议论、抒情的内容。

(2)讨论、交流。启发学生展开想像,作者当时对老人说的话。

(这一步的要求是高的,需要进行研读。通过研读,初步知道直接抒情的方法。)

5、分角色朗读。

(1)小组练习。

(2)指名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又回到了整体,也能再现两人交谈时的情境。)

三、比较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引读第二自然段。

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是如此的巍峨险峻……(生读)。当作者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饱览了无限风光,心里怎么样呢?(生读:“好不得意”。)

2、提问。

晚上,作者在散步时又遇到了一位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扫路人,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出示填空。

这次,作者游览了武夷山,()登上天游峰,饱览了的无限风光,()遇到了一位乐观开朗、工作负责的扫路老人。

4、学生填后,齐读。

(这一步的设计很有创造性。不仅帮助学生体会了作者的感情变化,而且理解了课文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总结全文。

作者游览了武夷山,不仅登上天游峰,饱览了的无限风光,而且遇到了一位乐观开朗、工作负责的扫路老人。他心里是多么高兴啊!于是他禁不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了下来,告诉大家。如果你在生活中也遇到了这样一个人,你会怎么做?

怎么把一个人写好呢?可以像作者那样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等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在描写的过程中,要学习抒发感情的方法,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老人说:“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要是30年后,他会是什么样的?他们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像,然后写下来。

年过七旬 乐观开朗

13、天游峰的扫路人 每天扫上扫下 工作负责

30年后…… 自信豁达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天游峰扫路人教学设计(3)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文中的主要词语。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

2、小黑板。

3、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要一起游览著名的风景区——武夷山,去欣赏那天游峰的险峻,在途中,我们还会认识一位老人呢!

板书: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

出示:

攀登 精瘦 运动鞋 气喘吁吁

瘦削 眉毛 慈善 宿鸟

⑴同桌互读检查

⑵指读,互评

⑶这些生字中,你们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难写,需要讨论的?

⑷完成课后练习2。

2、指名朗读课文(可分小节读)。

提问:课文主要写什么?

3、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来写天游峰的扫路人的?

第一段(第1、2节):武夷山天游峰的险峻,以及“我”登上山顶时的喜悦。

第二段(第3节):“我”下山在小溪边散步时发现了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三段(第4—12节):“我”在与扫路老人的交谈中,感受到老人对生活充满自信。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

1、听读第一自然段。(播放磁带)

⑴听读。

⑵听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一些什么?板书:天游峰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奇峰?你知道吗?请你用笔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

4、说话练习。

出示:

天游峰

5、文章怎样来写天游峰的.险?

出示: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⑴指名读。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九百多级石梯

⑵这一句用什么方法来写天游峰的险?

⑶怎么打比方的?从这个比喻,我们可看出石梯怎样?

(高、陡、窄)

⑷情景创设

教者把一根棉线拎在手上,让线飘悠,感知石梯的险。

⑸自由读。

边朗读,边想象,边体会“一根银丝在云雾中飘飘悠悠”的险。

⑹指名读。

6、这么险峻的天游峰,作者攀登上了顶峰,心里怎样呢?

7、指导朗读。

武夷山的天游峰是那么险峻,你能读出这种险势来吗?作者登上了险峰时是多么喜悦,你能从朗读中体现出这种心情吗?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

8、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四、作业。

1、认真诵读课文。

2、写出下列字的笔画数。

攀( ) 瘦( ) 鞋( )

眉( ) 慈( ) 宿( )

3、抄写词语。

攀登 傍晚 伴随 气喘吁吁

瘦削 鞋子 慈善 自在悠闲

宿鸟 眉毛 汗珠 炯炯有神

天游峰扫路人教学设计(4)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扫路人乐观开朗、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领悟作者描写扫路人的巧妙构思。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生齐读)

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先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所记叙的事情,再理解人物的形象。这样的教学思路是好的。)

二、讲读第三段,理解人物形象。

过渡: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他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认识这位扫路人。

(这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学习的目标。)

1、自读课文。提示: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天游峰扫路人的句子读一读。

2、小组讨论交流。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全班交流,相机板书。

年过七旬乐观开朗

每天扫上扫下工作负责

30年后自信豁达

(对扫路人的形象的理解是正确而全面的。)

4、研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渡:作者在与老人的交谈的过程中,想了些什么?

(1)学生自读,找出课文中作者直接议论、抒情的内容。

(2)讨论、交流。启发学生展开想像,作者当时对老人说的话。

(这一步的要求是高的,需要进行研读。通过研读,初步知道直接抒情的方法。)

5、分角色朗读。

(1)小组练习。

(2)指名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又回到了整体,也能再现两人交谈时的情境。)

三、比较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引读第二自然段。

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是如此的巍峨险峻(生读)。当作者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饱览了无限风光,心里怎么样呢?(生读:好不得意。)

2、提问。

晚上,作者在散步时又遇到了一位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扫路人,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出示填空。

这次,作者游览了武夷山,()登上天游峰,饱览了的无限风光,()遇到了一位乐观开朗、工作负责的扫路老人。

4、学生填后,齐读。

(这一步的设计很有创造性。不仅帮助学生体会了作者的感情变化,而且理解了课文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总结全文。

作者游览了武夷山,不仅登上天游峰,饱览了的无限风光,而且遇到了一位乐观开朗、工作负责的扫路老人。他心里是多么高兴啊!于是他禁不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了下来,告诉大家。如果你在生活中也遇到了这样一个人,你会怎么做?

怎么把一个人写好呢?可以像作者那样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等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在描写的过程中,要学习抒发感情的方法,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老人说: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要是30年后,他会是什么样的?他们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像,然后写下来。

年过七旬 乐观开朗

13、天游峰的扫路人 每天扫上扫下 工作负责

30年后 自信豁达

天游峰扫路人教学设计(5)

人教版《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天游峰扫路人热爱大自然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3. 学习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老人话语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自制远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进入文本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回答板书)

二、品读课文、理解文本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学

(1)自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天游峰的语句,想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用“ ”画出描写扫路人的语句,反复品读,说说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2、全班交流(天游峰)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理解“一根银丝”(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这句话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天游峰石梯的陡峭和攀登的困难)

理解比喻句、飘飘悠悠

出示天游峰的图片课件,直观感受其险。

天游峰是如此险峻,你能读出这种险峻来吗?作者登上顶峰时又是多么喜悦,你能从朗读中体现吗?

(2)指名读第7自然段

出示有关重点句子: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抓住“顶天立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这些词句,体会天游峰很高。这么高的天游峰一天要扫两次,应该是很累的。谁能把天游峰的“高”读出来呢?

(2)理解顶天立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从这些词语中体会游客们登山很累。指导朗读

3.全班交流。(扫路人)

“我循声迎了上去……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1)抓住“精瘦”体会老人的勤劳,抓住“褪色”体会老人的节俭。

(2)指导朗读。

“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1)抓住“瘦削”“黝黑”体会老人的勤劳。

(2)抓住“慈善”体会老人的慈祥、善良。

(3)“炯炯有神”说明这位老人眼睛很亮,很有精神。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老人有精神。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1)抓住“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体会老人很勤劳,对自己的工作很负责任。

(2)抓住“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体会老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3)抓住“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体会老人的豁达、乐观。

(4)指导朗读。

小结:是呀,这位老人把工作看作是一种锻炼,一种责任,一种享受。这就是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

过渡:面对如此辛苦的工作,老人却说不累,可见老人的确非常豁达、乐观。

“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1)抓住“我能舍得走吗?”这句话体会老人对天游峰的深情。指导朗读。

(2)小结:老人离不开的是雪花泉的水、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清爽的`空气和与他作伴的花鸟。在我们看来,老人的生活其实是很清苦的,但老人却以苦为乐,舍不得离开。这也是一种豁达、开朗。

“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

(1)“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抓住这句话体会老人的自信和豁达。

(2)学生交流老人自信、豁达的原因。(①锻炼;②环境好;③心情好、自信、乐观)

“30年后,我再来看您!”

意思是(老人这么开朗,一定会长寿的)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意思是老人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老人豁达的生活态度影响了我。

小结: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有了这些前提,我们相信老人肯定能长寿。老人虽然七十多岁了,但他对未来依然充满希望,这更是一种自信、豁达。

同学们,这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一个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你们说,这样的人他普通吗?对呀,他看似普通,实际上却不普通。他那种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不仅感染了作者,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三、书写名言。超越文本

1.引导学生将自己读文后的感受,提炼成一句话写出来,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2.教师巡视,学生交流。

…人的一生要充满笑声和快乐,这才是完美的一生。

(2)大自然是心灵的老师,没有大自然,就没有生命存在。

(3)世界上最伟大的是精神。

(4)人要相信自己,坚定的信心会使一个平凡的人变成名人。

(5)生命在于运动。

四、拓展想象,延续文本

老人说:“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30年后,老人会是什么样的?他们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学习文中抓住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人物的方法,续写30年后相见的情景。

板书设计

15 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 险 高

扫路人 充满自信 豁达开朗

天游峰扫路人教学设计(6)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武夷山天游峰;

能够认识并运用课后生字词;

能够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够运用课文语句分析扫路人形象,并总结人物描写方法;

能够通过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总结扫路人的精神,并学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找出课文生词,学会运用查词典的方法,理解字词意思,学习生词;

通过对课文语句的选取、分析,学会运用小组辩论形式,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探讨老人到底累不累,以深入理解总结老人的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通过收集文章人物描写相关语句,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理解人物描写的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简短介绍武夷山、天游峰,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好奇之心,喜爱之情。

通过品味生动的人物描写,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形成关心身边每一个人,尤其是老人的'博爱意识。

形成尊重老人,尊重所有职业的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初始能力分析

1、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拼音及很多字词,也学习了查阅字典的方法,可以通过查阅字典,学习新的生字词。

2、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可以引导把握住本课的主旨。

3、由于学生都没见过天游峰,在体会天游峰的险峻、陡峭给老人的工作带来的艰辛,以及从中折射出来的老人令人敬佩的精神品质上,会存在一些困难

二、一般特征分析

1、学生相当活跃,愿意讨论和分享,喜欢通过自己动手探索的方式寻找答案。但是经常过于活跃,班级纪律比较难管理。

2、学生刚接触小组学习,还不太习惯新的课程模式。

3、班级同学的能力分布差距较大,强中弱各占1/3。

4、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倾向于从书上找答案照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同学会抄其他同学的答案。

教学策略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依据用时

视频激趣播放武夷山旅游宣传片,画面定格于天游峰,再切换至课本中扫路人插图学生观看,猜猜看这是哪里?这是谁?什么身份?1.引起注意3

引出内容给学生反馈,明确今天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2.告诉学生目标1

分配任务分配小组,布置任务:自读课文,找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查阅字典学习分组及下达任务3

小组合作巡回指导学生找生词,查阅字典5.提供学习指导7

分享智慧组织,板书记录每小组轮流说一个生字或生词,并解释意思。(某小组找不到新生词时,其他任何小组可以举手帮忙)6.引出行为反应5

记忆抢答随机擦去黑板上生词的注音,提问字音、词意。抢答成功加分,不正确时补充讲解全班同学抢答7.提供关于行为正确程度的反馈

9.促进保持和迁移3

自读课文每组分配段落自读课文分配任务3

朗诵课文组织,跟读学生按小组,集体朗诵课文诱发学生行为3

找找修辞组织默读课文一二七段,提问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分析此处修辞手法的作用学生默读课文一二七段,抢答分析诱发学生行为7

本课小结小结9.促进保持与迁移3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描生字(附件2)深化学习内容2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依据用时

回顾前课带领学生回顾一二七段介绍的天游峰之奇险、课文生词3.提示学习者回忆先前的学习2

引出内容重复课文题目,引出扫路人,明确今天学习剩下的文章2.告诉学生目标1

选择任务展示4组奖杯,按照前一节课小组分数先后选择组长选择分组及分配任务3

下发任务奖杯幻化成任务,发放小组任务纸(见附件1),用激励性语句激发学生兴趣及动机4.呈示刺激材料2

小组合作巡回指导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提供学习指导8

分享智慧组织,板书记录学生派代表分享智慧诱发学生行为5

辩论赛组织辩论——老人到底累不累,运用刚才找到的课文材料每小组轮流回答,轮流两次后,可在全文寻找证据辩论诱发学生行为8

总结辩论小结并结束辩论7.提供反馈2

归纳品质分组讨论老人艰辛工作折射出的优秀品质每组学生讨论,总结出形容老人品质的一个词语诱发学生行为5

本课总结小结9.促进保持与迁移2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人物描写短文(附件2)深化学习内容2

【微语】随心所欲的生活更顺风顺水。

985大学 211大学 全国院校对比 专升本

温馨提示:
本文【天游峰扫路人教学设计(通用6篇)】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