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养花》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虽然描写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景,写出了对生活不同的感受,却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本文是老舍在写作空隙时写的一篇关于养花的生活随笔,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写了自己为什么养花,养了些什么样的花,怎样养花,在养花时付出的劳动,在养花时得到的喜悦和感伤。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花草的喜爱,对劳动的赞美,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正如文章末尾所写: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作者这些体会实在而又深刻。本文内容通俗易懂,是可以让学生细细品味,感悟生活的好材料。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借助词典完全可以自行阅读,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理念
1.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使学生形成刻板的思维模式。我校的花池养了很多花,但作为学生,有的爱花,有的不注意花,他们的家庭也未必都在养花,所以要让学生发挥他们独特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所以本课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一般能力外,把重点放在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为学生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做准备。
3.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本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容易,但是如何在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基础上,获得属于自己的良好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是一个难点。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趣、较、昙、秉、载、置等字的音、形、义。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能力。
(3)使学生能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文本,同时对老舍养花提出一些疑问,或者提出自己对养花的看法。
(4)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养花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从课内转化向课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乐趣及怎样追求,渗透正确的幸福观。
四.教学思路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采取以生活为基础,以朗读为方法,以思考为核心,以情感为灵魂的教学策略。
五.课时安排
本文教学拟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激情导入,指导学生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明确作者获得乐趣的原因,进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六.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指导预习
(1)让学生提前观察学校和周围居民养花的情况,并和养花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养花目的和方法有初步的感知。
(2)老舍是中国文人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了解他的生平思想,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和课文内涵的把握。介绍老舍,可提前指导学生主动搜集整理信息,并合作交流信息。
(3)提前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发现生字、新词,查阅工具书,并和同学讨论交流,明确音形义。
(4)搜集一些和花有关的诗句,交流并积累,初步感知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
(5)发放一些统一的白纸,邀请部分同学利用课外时间描摹一些花的图画,并标明花的名称。
因为课前需要学生准备的内容较多,如面面俱到难度过大。所以,本着学生自愿和教师统筹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五个学习小组,每组侧重准备一个方面,并将预习成果形成文字材料。教师提出要求,每组的预习成果须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二两小组的展示时间各不超过2分钟,第三小组的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可以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小黑板。四、五两个小组则可根据学生实际,不做量的`要求。当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探索更多的课题。
2.谈话导入,展现成果
首先和学生平等对话,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表示信任和期待,邀请第一学习小组推选一位代表介绍养花的感受。结合学生所谈的内容,教师导入《养花》一课,板书课题。
邀请第二学习小组推选代表给大家简介作者老舍,教师简要强调或补充。
邀请第三学习小组推选代表给大家归纳生字新词,要求学生即刻在田字格上书写一遍,加强感知。
每一小组代表展示完毕,指导代表大方得体退场,指导其余学生掌声鼓励,教师也需注意用眼神、掌声、语言来鼓励。当然,学生的上台展示和掌声鼓励应让学生养成习惯,一切自然而然,不能只依靠教师的要求。
预习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条件充分发挥潜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书写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探索意识,合作精神等方面都会有较大提高。对学生展示的成果教师须充分肯定,不足之处也不能妄加指责,需和学生平等对话,探讨如何改进方法,让学生期待着下一次会表现更出色。
3.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和学生探讨以怎样的形式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明白不同的文章可以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有的适合齐读,有的适合分角色朗读,有的适合单人读。就本文而言,单人朗读比较适合。接下来征询学生意见,哪些同学来读,按什么顺序读,在本座位读还是上讲台读。
这一环节,教师须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放而有度,不能任由学生争论无法实施,也避免强人所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朗读能力需要教师长期的培养,临时提出要求,难免会出现冷场。
当学生朗读完毕后,请朗读者说说在朗读方法上的体会,也请其他同学进行一些点评。点评可以谈优点,也可指出不足之处。如同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询问朗读者有无接受批评的勇气,对提批评者可于课下提醒注意自己的方式。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要起到调控作用,在让学生感知朗读方法的同时,学会欣赏,学会鼓励。当朗读者回位时,应给以热烈的掌声。
在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互相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养花,养什么样的花,在养花过程中作者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你觉得作者对养花是什么态度。
4.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学生经听读自读讨论,完全可以在课文中找到和上述问题相关的语句。学生了解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乐趣不难,可为什么会得到乐趣,需要进一步去探讨。这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需将学生从表层的阅读引向深层的思索。教师可引导质疑,作者养花,卖花人也养花,他们有何不同?恰巧我们洪圩小学近年购买了许多花卉装点校园,学生对卖花人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也提示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不难发现作者养花是把它当成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而卖花人却把它当成牟取利润的手段。由此,学生也会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养奇花异草,为什么不在乎花开得大小。
理解作者养花缘自爱花之后,便引导学生谈谈养花之乐。到此时,学生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结合课文不难发现欣赏花会带来乐趣,养花时的劳动过程会带来乐趣,亲手劳动取得的成果会带来乐趣,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会带来乐趣。
5.学生质疑,主题深化
总是让学生的思维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道路走,表面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意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学生也许提不出来独特的看法,也许提出的看法荒谬或价值不大,教师须合理面对。不能嘲笑讽刺,也不能茫然无措。以鼓励为主,适合当堂解决的当堂解决,不适合的留于课后探讨。
就本文而言,学生质疑养花有时也会带来伤心,为什么还爱花养花很有可能,学生不疑,教师也该引导学生提出来。因为养花主要是带来乐趣,伤心是有,但是是次要的。再说,正是可能会有伤心,才让我们更加珍惜欢乐。理解这一点,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也许会有学生提出自己并不爱花,不觉得养花有什么乐趣;或者养花没用,还不如种点经济作物能卖;或者养花太累人烦人,不愿自己养等等。那么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6.练习巩固,课外延伸
关于作业设计,立足于以读到写,以写到用。首先组织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朗读,学生默读,选择感兴趣的段落背诵。在深入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布置学生以正确的书写方法抄抄课文,选择抄写工整的进行张贴展示。再设计一些题目,加强语言的积累与应用。
第四学习小组所搜集的诗句和第五学习小组所绘制的图画合并制作成为手抄报,于教室进行展示,引导学生继续探寻生活之美,同时体会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
附1.作业设计
1.填空:有()有(),有()有(),有()有(),既()又(),这就是()。
2.写出九个含有数字的成语。
3.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不加强环保,人类就无法生存,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篇短文,要写出这种花草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如果实在不喜欢花草,也可选择你喜欢的其它一种事物。
附2.板书设计
13养花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情趣)
养花---乐趣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成果)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即须劳动又长见识(意义)
七.设计总结
总之,本课的设计主要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设计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关系,将教室还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尝试将语文学科的学习空间突破教室,将学习的时间突破40分钟,让学生在发现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为终生发展打好基础。本设计也是我对课程改革的一点探索,希望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养花》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养花》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虽然描写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景,写出了对生活不同的感受,却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本文是老舍在写作空隙时写的一篇关于养花的生活随笔,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写了自己为什么养花,养了些什么样的花,怎样养花,在养花时付出的劳动,在养花时得到的喜悦和感伤。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花草的喜爱,对劳动的赞美,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正如文章末尾所写:“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作者这些体会实在而又深刻。本文内容通俗易懂,是可以让学生细细品味,感悟生活的好材料。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借助词典完全可以自行阅读,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理念
1.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使学生形成刻板的思维模式。我校的花池养了很多花,但作为学生,有的爱花,有的不注意花,他们的家庭也未必都在养花,所以要让学生发挥他们独特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所以本课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一般能力外,把重点放在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为学生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做准备。
3.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本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容易,但是如何在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基础上,获得属于自己的良好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是一个难点。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趣”、“较”、“昙”、“秉”、“载”、“置”等字的音、形、义。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能力。
(3)使学生能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文本,同时对老舍养花提出一些疑问,或者提出自己对养花的看法。
(4)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养花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从课内转化向课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乐趣及怎样追求,渗透正确的“幸福观”。
四.教学思路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采取“以生活为基础,以朗读为方法,以思考为核心,以情感为灵魂”的教学策略。
五.课时安排
本文教学拟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激情导入,指导学生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明确作者获得乐趣的原因,进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六.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指导预习
(1)让学生提前观察学校和周围居民养花的情况,并和养花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养花目的`和方法有初步的感知。
(2)老舍是中国文人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了解他的生平思想,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和课文内涵的把握。介绍老舍,可提前指导学生主动搜集整理信息,并合作交流信息。
(3)提前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发现生字、新词,查阅工具书,并和同学讨论交流,明确音形义。
(4)搜集一些和花有关的诗句,交流并积累,初步感知“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
(5)发放一些统一的白纸,邀请部分同学利用课外时间描摹一些花的图画,并标明花的名称。
因为课前需要学生准备的内容较多,如面面俱到难度过大。所以,本着学生自愿和教师统筹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五个学习小组,每组侧重准备一个方面,并将预习成果形成文字材料。教师提出要求,每组的预习成果须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二两小组的展示时间各不超过2分钟,第三小组的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可以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小黑板。四、五两个小组则可根据学生实际,不做量的要求。当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探索更多的课题。
2.谈话导入,展现成果
首先和学生平等对话,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表示信任和期待,邀请第一学习小组推选一位代表介绍养花的感受。结合学生所谈的内容,教师导入《养花》一课,板书课题。
邀请第二学习小组推选代表给大家简介作者老舍,教师简要强调或补充。
邀请第三学习小组推选代表给大家归纳生字新词,要求学生即刻在田字格上书写一遍,加强感知。
每一小组代表展示完毕,指导代表大方得体退场,指导其余学生掌声鼓励,教师也需注意用眼神、掌声、语言来鼓励。当然,学生的上台展示和掌声鼓励应让学生养成习惯,一切自然而然,不能只依靠教师的要求。
预习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条件充分发挥潜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书写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探索意识,合作精神等方面都会有较大提高。对学生展示的成果教师须充分肯定,不足之处也不能妄加指责,需和学生平等对话,探讨如何改进方法,让学生期待着下一次会表现更出色。
3.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和学生探讨以怎样的形式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明白不同的文章可以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有的适合齐读,有的适合分角色朗读,有的适合单人读。就本文而言,单人朗读比较适合。接下来征询学生意见,哪些同学来读,按什么顺序读,在本座位读还是上讲台读。
这一环节,教师须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放而有度,不能任由学生争论无法实施,也避免强人所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朗读能力需要教师长期的培养,临时提出要求,难免会出现冷场。
当学生朗读完毕后,请朗读者说说在朗读方法上的体会,也请其他同学进行一些点评。点评可以谈优点,也可指出不足之处。如同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询问朗读者有无接受批评的勇气,对提批评者可于课下提醒注意自己的方式。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要起到调控作用,在让学生感知朗读方法的同时,学会欣赏,学会鼓励。当朗读者回位时,应给以热烈的掌声。
在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互相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养花,养什么样的花,在养花过程中作者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你觉得作者对养花是什么态度。
4.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学生经听读——自读——讨论,完全可以在课文中找到和上述问题相关的语句。学生了解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乐趣不难,可为什么会得到乐趣,需要进一步去探讨。这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需将学生从表层的阅读引向深层的思索。教师可引导质疑,作者养花,卖花人也养花,他们有何不同?恰巧我们洪圩小学近年购买了许多花卉装点校园,学生对卖花人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也提示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不难发现作者养花是把它当成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而卖花人却把它当成牟取利润的手段。由此,学生也会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养奇花异草,为什么不在乎花开得大小。
理解作者养花缘自爱花之后,便引导学生谈谈养花之乐。到此时,学生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结合课文不难发现欣赏花会带来乐趣,养花时的劳动过程会带来乐趣,亲手劳动取得的成果会带来乐趣,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会带来乐趣。
5.学生质疑,主题深化
总是让学生的思维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道路走,表面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意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学生也许提不出来独特的看法,也许提出的看法荒谬或价值不大,教师须合理面对。不能嘲笑讽刺,也不能茫然无措。以鼓励为主,适合当堂解决的当堂解决,不适合的留于课后探讨。
就本文而言,学生质疑养花有时也会带来伤心,为什么还爱花养花很有可能,学生不疑,教师也该引导学生提出来。因为养花主要是带来乐趣,伤心是有,但是是次要的。再说,正是可能会有伤心,才让我们更加珍惜欢乐。理解这一点,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也许会有学生提出自己并不爱花,不觉得养花有什么乐趣;或者养花没用,还不如种点经济作物能卖;或者养花太累人烦人,不愿自己养等等。那么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6.练习巩固,课外延伸
关于作业设计,立足于以读到写,以写到用。首先组织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朗读,学生默读,选择感兴趣的段落背诵。在深入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布置学生以正确的书写方法抄抄课文,选择抄写工整的进行张贴展示。再设计一些题目,加强语言的积累与应用。
第四学习小组所搜集的诗句和第五学习小组所绘制的图画合并制作成为手抄报,于教室进行展示,引导学生继续探寻生活之美,同时体会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
附1.作业设计
1.填空:有()有(),有()有(),有()有(),既()又(),这就是()。
2.写出九个含有数字的成语。
3.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不加强环保,人类就无法生存,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篇短文,要写出这种花草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如果实在不喜欢花草,也可选择你喜欢的其它一种事物。
附2.板书设计
13养花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情趣)
养花---乐趣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成果)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即须劳动又长见识(意义)
七.设计总结
总之,本课的设计主要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设计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关系,将教室还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尝试将语文学科的学习空间突破教室,将学习的时间突破40分钟,让学生在发现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为终生发展打好基础。本设计也是我对课程改革的一点探索,希望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2007年5月
《养花》说课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养花》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虽然描写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景,写出了对生活不同的感受,却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本文是老舍在写作空隙时写的一篇关于养花的生活随笔,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写了自己为什么养花,养了些什么样的花,怎样养花,在养花时付出的劳动,在养花时得到的喜悦和感伤。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花草的喜爱,对劳动的赞美,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正如文章末尾所写: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作者这些体会实在而又深刻。本文内容通俗易懂,是可以让学生细细品味,感悟生活的好材料。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借助词典完全可以自行阅读,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理念
1.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使学生形成刻板的思维模式。我校的花池养了很多花,但作为学生,有的爱花,有的不注意花,他们的家庭也未必都在养花,所以要让学生发挥他们独特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所以本课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一般能力外,把重点放在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为学生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做准备。
3.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本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容易,但是如何在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基础上,获得属于自己的良好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是一个难点。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趣、较、昙、秉、载、置等字的音、形、义。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能力。
(3)使学生能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文本,同时对老舍养花提出一些疑问,或者提出自己对养花的看法。
(4)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养花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从课内转化向课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乐趣及怎样追求,渗透正确的`幸福观。
四.教学思路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采取以生活为基础,以朗读为方法,以思考为核心,以情感为灵魂的教学策略。
五.课时安排
本文教学拟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激情导入,指导学生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明确作者获得乐趣的原因,进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六.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指导预习
(1)让学生提前观察学校和周围居民养花的情况,并和养花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养花目的和方法有初步的感知。
(2)老舍是中国文人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了解他的生平思想,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和课文内涵的把握。介绍老舍,可提前指导学生主动搜集整理信息,并合作交流信息。
(3)提前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发现生字、新词,查阅工具书,并和同学讨论交流,明确音形义。
(4)搜集一些和花有关的诗句,交流并积累,初步感知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
(5)发放一些统一的白纸,邀请部分同学利用课外时间描摹一些花的图画,并标明花的名称。
因为课前需要学生准备的内容较多,如面面俱到难度过大。所以,本着学生自愿和教师统筹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五个学习小组,每组侧重准备一个方面,并将预习成果形成文字材料。教师提出要求,每组的预习成果须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二两小组的展示时间各不超过2分钟,第三小组的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可以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小黑板。四、五两个小组则可根据学生实际,不做量的要求。当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探索更多的课题。
2.谈话导入,展现成果
首先和学生平等对话,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表示信任和期待,邀请第一学习小组推选一位代表介绍养花的感受。结合学生所谈的内容,教师导入《养花》一课,板书课题。
邀请第二学习小组推选代表给大家简介作者老舍,教师简要强调或补充。
邀请第三学习小组推选代表给大家归纳生字新词,要求学生即刻在田字格上书写一遍,加强感知。
每一小组代表展示完毕,指导代表大方得体退场,指导其余学生掌声鼓励,教师也需注意用眼神、掌声、语言来鼓励。当然,学生的上台展示和掌声鼓励应让学生养成习惯,一切自然而然,不能只依靠教师的要求。
预习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条件充分发挥潜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书写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探索意识,合作精神等方面都会有较大提高。对学生展示的成果教师须充分肯定,不足之处也不能妄加指责,需和学生平等对话,探讨如何改进方法,让学生期待着下一次会表现更出色。
3.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和学生探讨以怎样的形式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明白不同的文章可以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有的适合齐读,有的适合分角色朗读,有的适合单人读。就本文而言,单人朗读比较适合。接下来征询学生意见,哪些同学来读,按什么顺序读,在本座位读还是上讲台读。
这一环节,教师须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放而有度,不能任由学生争论无法实施,也避免强人所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朗读能力需要教师长期的培养,临时提出要求,难免会出现冷场。
当学生朗读完毕后,请朗读者说说在朗读方法上的体会,也请其他同学进行一些点评。点评可以谈优点,也可指出不足之处。如同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询问朗读者有无接受批评的勇气,对提批评者可于课下提醒注意自己的方式。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要起到调控作用,在让学生感知朗读方法的同时,学会欣赏,学会鼓励。当朗读者回位时,应给以热烈的掌声。
在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互相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养花,养什么样的花,在养花过程中作者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你觉得作者对养花是什么态度。
4.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学生经听读自读讨论,完全可以在课文中找到和上述问题相关的语句。学生了解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乐趣不难,可为什么会得到乐趣,需要进一步去探讨。这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需将学生从表层的阅读引向深层的思索。教师可引导质疑,作者养花,卖花人也养花,他们有何不同?恰巧我们洪圩小学近年购买了许多花卉装点校园,学生对卖花人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也提示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不难发现作者养花是把它当成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而卖花人却把它当成牟取利润的手段。由此,学生也会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养奇花异草,为什么不在乎花开得大小。
理解作者养花缘自爱花之后,便引导学生谈谈养花之乐。到此时,学生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结合课文不难发现欣赏花会带来乐趣,养花时的劳动过程会带来乐趣,亲手劳动取得的成果会带来乐趣,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会带来乐趣。
5.学生质疑,主题深化
总是让学生的思维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道路走,表面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意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学生也许提不出来独特的看法,也许提出的看法荒谬或价值不大,教师须合理面对。不能嘲笑讽刺,也不能茫然无措。以鼓励为主,适合当堂解决的当堂解决,不适合的留于课后探讨。
就本文而言,学生质疑养花有时也会带来伤心,为什么还爱花养花很有可能,学生不疑,教师也该引导学生提出来。因为养花主要是带来乐趣,伤心是有,但是是次要的。再说,正是可能会有伤心,才让我们更加珍惜欢乐。理解这一点,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也许会有学生提出自己并不爱花,不觉得养花有什么乐趣;或者养花没用,还不如种点经济作物能卖;或者养花太累人烦人,不愿自己养等等。那么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6.练习巩固,课外延伸
关于作业设计,立足于以读到写,以写到用。首先组织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朗读,学生默读,选择感兴趣的段落背诵。在深入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布置学生以正确的书写方法抄抄课文,选择抄写工整的进行张贴展示。再设计一些题目,加强语言的积累与应用。
第四学习小组所搜集的诗句和第五学习小组所绘制的图画合并制作成为手抄报,于教室进行展示,引导学生继续探寻生活之美,同时体会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
附1.作业设计
1.填空:有()有(),有()有(),有()有(),既()又(),这就是()。
2.写出九个含有数字的成语。
3.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不加强环保,人类就无法生存,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篇短文,要写出这种花草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如果实在不喜欢花草,也可选择你喜欢的其它一种事物。
附2.板书设计
13养花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情趣)
养花---乐趣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成果)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即须劳动又长见识(意义)
七.设计总结
总之,本课的设计主要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设计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关系,将教室还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尝试将语文学科的学习空间突破教室,将学习的时间突破40分钟,让学生在发现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为终生发展打好基础。本设计也是我对课程改革的一点探索,希望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关于养花说课稿
一.说设计理念
这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质朴无华的语言,向我们道出了养花的种种乐趣。透过文字感悟作者的生活之道及老舍先生的品格是领会文字内涵的要诣。本文诶饶“乐趣”组材,喜、忧、笑、泪、花、果、声、色,疏疏朗朗的布局,也如花一样值得我们欣赏。
二.说教材
本课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养花的乐趣,学习本文,要了解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 说学习重点、难点
1.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2. 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初读了课文,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体内容。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二) 寻找乐趣:
读读课文,想想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养花中体会到了哪些乐趣。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与老师、同学讨论。
1. 讨论重点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由长见识……”
(1)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了怎样的乐趣,你能找出来吗?动笔标出来。
(2)全班齐读;谁想读给大家听,请你来读。
(3)看来养花还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老舍先生竟然从中体会到那么多乐趣。这回,我们也来当一名养花人,与作者共同体会养花的乐趣。
(三)体会乐趣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乐趣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句子和组内的同学交流。
1、抓住“只要……就……、照管、有益身心、胜于吃药”等重点词、句,体会“情趣之乐”。
2、“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成果之乐,你体会到了吗?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秉烛赏昙花,增给友人自己养的花……使作者心里感到喜欢,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也来分享其中的乐趣你可以把自己主人,也可以把自己当客人,想想这乐趣有什么不同。
3、作者说自己有腿病,却甘愿为养花“腰酸腿疼,热汗直流”,还说这样“有意思”,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 深化乐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收获。
(五)创造乐趣
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谁能简要地谈一下?
语文课文《养花》说课稿和教学安排
养花说课稿。
一.说设计理念
这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质朴无华的语言,向我们道出了养花的种种乐趣。透过文字感悟作者的生活之道及老舍先生的品格是领会文字内涵的要诣。本文诶饶“乐趣”组材,喜、忧、笑、泪、花、果、声、色,疏疏朗朗的布局,也如花一样值得我们欣赏。
二.说教材:
本课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养花的乐趣,学习本文,要了解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 说学习重点、难点
1.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2. 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初读了课文,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体内容。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二) 寻找乐趣:
读读课文,想想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养花中体会到了哪些乐趣。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与老师、同学讨论。
1. 讨论重点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由长见识……”
(1)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了怎样的乐趣,你能找出来吗?动笔标出来。
(2)全班齐读;谁想读给大家听,请你来读。
(3)看来养花还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老舍先生竟然从中体会到那么多乐趣。这回,我们也来当一名养花人,与作者共同体会养花的乐趣。
(三)体会乐趣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乐趣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句子和组内的同学交流。
1、抓住“只要……就……、照管、有益身心、胜于吃药”等重点词、句,体会“情趣之乐”。
2、“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成果之乐,你体会到了吗?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秉烛赏昙花,增给友人自己养的花……使作者心里感到喜欢,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也来分享其中的乐趣你可以把自己主人,也可以把自己当客人,想想这乐趣有什么不同。
3、作者说自己有腿病,却甘愿为养花“腰酸腿疼,热汗直流”,还说这样“有意思”,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 深化乐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收获。
(五)创造乐趣
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谁能简要地谈一下?
【微语】空气中有你的味道,甜蜜充满整个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