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思路
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4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正确认读11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情感目标
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生字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播放朗读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的主要内容,学生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
(二)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得完整又准确。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个别差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师要对表达有困难的学生特别关注,搞清楚困难的原因,是没集中精力听故事还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指导这部分学生。
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时间,学生在反复读书的基础上达到通顺、流畅。
(四)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五)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二)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三)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信的信心,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三、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小组交流——全班师生交流
(一)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二)在四个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疑难所在,以便具体指导。
(四)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语句。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
3.“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
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的主要内容。
四、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一)书写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相信学生,给他们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缺补漏,指导方法,师生、生生达到共识。
(二)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在兴趣极浓的情境表演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小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六、作业:扩展阅读
学生在课下搜集“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的散文、诗歌等,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更喜欢怎么玩?
一、说教材
《树和喜鹊》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伙伴”这一主题下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故事性强,是以孩子口吻写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特别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目标的制定是从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创造力,重视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考虑的。因此,结合本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从以下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维度:
认识“窝”、“静”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两个新的偏旁部首;读准“只”、“种”、“乐”三个多音字;观察分析“居”字并进行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孤单”和“邻居”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情感变化,感受到有朋友就有快乐。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读准“一”的变调。
2、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情感变化。
三、说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课我采用了初读感悟——再读理解——拓展延伸等读悟结合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朗读、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树和喜鹊》是一篇情感丰富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它的感情脉络非常清晰,对比鲜明。通过前后的变化,来体现从前孤单到后来快乐的这样一个情感历程。本课的设计重点就是要通过圈画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体悟的读,探究的读,创设情境去读。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孤单”和“邻居”等。同时,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喜欢直观图像,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创设了静态画面与动态画面相结合的情景式阅读,从直观到思考到交流总结到深刻感悟,体悟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提炼出: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的这样一个中心思想。识字部分主要是随文识字、联系生活和自主识记等恰当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最后同桌互查、教师检查,以达到当堂高效识字的效果。写字部分是通过以往的写字歌诀的经验积累,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微课解决难点的方式进行,给同学们以最直观的教学,形成较深的写字理念和方法指导。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介绍喜鹊的微课,让学生简单的了解喜鹊在大树上搭窝等新奇的课外知识,能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顺着微课的问题出示字卡“窝”,进行识字。
(二)初读课文,读准课文。
首先指名读文,全班摆口型跟读,评价正音。接着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一”的变调,这在一年级上册《秋天》一课已经接触过,在本课又一次出现,依旧是一个小难关,介于孩子的基本能力和预习情况,不做过多讲解,在具体语境中读准即可。
(三)深入探究,体悟情感变化。
1、朗读课文,联系上文,感受“孤单”。
教师结合贴图,让学生读好“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样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一棵树和一只喜鹊的孤单。同时还创设了情境,“如果你是一棵树(一只喜鹊),只有你一棵树(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在情境中读好句子,感受到一棵树、一只喜鹊的孤单,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孤单”这个词语的意思。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想一想“孤单”的意思,并创设情境,引发共鸣,当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从一个“也”字感受到了什么?逐步指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感受“快乐”。
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感悟,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还在多种形式地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伙伴的重要,懂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快乐。通过再读课文,学生发现后来树和喜鹊有了变化,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在理解“邻居”一词时,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如“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文本中“树的邻居是谁?喜鹊的邻居又是谁呢?”“树和喜鹊是怎么和邻居相处的?他们一起做什么?”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实际真正理解了“邻居”的意思。教师又创设想象空间“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在朗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与感受树和喜鹊都因有了好多好多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所以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3、拓展训练,练习读说。
用从前、孤单、后来、快乐两组对应的词语来模仿课文说一段话。一年级孩子读说训练应该常态化,对词语、行文结构的积累会有助于日后的写作,是一种语文课堂的延伸与拓展,让孩子也充满成就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四)识字。
这部分包括自学生字条,同桌互查;识字大比拼;利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寻找词语宝宝,学生读的时候更有游戏性,激发兴趣;以及帮助鸟宝宝冲出蛋壳。3个多音字的字音、两个新偏旁部首的认识。
(五)写字。
“居”字是本册书中学到的第一个左上包右下结构的字,写字口诀中曾经提到过,但没有具体书写过这类字。所以通过微课生动的展示出居字的'书写,更有助于学生接受,并举一反三。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本课板书主要以板画的形式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一、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写字要求是: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我有明确的要求,并不断纠正不良写字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
二、教材分析
《树和喜鹊》是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一篇童话故事。本单元围绕“伙伴”为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这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伙伴之间的情谊——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树和喜鹊》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和伙伴一同玩耍、一同游戏、一同生活,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这也正符合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人文内容,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到第三个单元的课文了,认识了自然段,对童话故事也有所了解。学生对童话故事有着极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入学后,和同学朝夕相处,感受到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的情谊,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但由于年龄和知识所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对一些词语的意思还不了解,没有掌握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本节课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教材分析、以及对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预定为以下3个:
1、复习生字和词语,会写“快、乐”两个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以上所预定的教学目标,正是基于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四、教学方法
本课我以读为主要方式,教师范读,个别读、小组读、全体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并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谈体会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进行说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要求是: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我会对说话提出要求,并及时评价和指导。
学生学法:
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在交流学习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首先复习课文生字词语,并由4个表示时间和心情的词语:从前、后来、孤单、快乐进行课文内容的回顾。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从而起到导航的作用。导入部分可以实现目标1中的复习生字和词语。
(二)品读词语,感悟内涵
对课文的学习分成两部分,通过1、2自然段的学习感受树和喜鹊的快乐,并理解“孤单”的意思,图文结合感受“一棵树、一个窝、一只鸟”的孤单,在这种情境中指导学生读出他们的孤独感。这一环节可以实现目标2中的部分目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孤单”。
第二部分通过3至6段的学习去探究树和喜鹊为什么又快乐起来了?学习方法和第一部分一样,在圈画中找出原因,图文结合感受树和喜鹊的快乐,并理解“邻居”的含义,在读中悟出快乐,并能说明自己和朋友玩耍时的快乐场面,进而领会课文主旨,懂得有朋友、有邻居、又友爱才会有快乐和幸福。这一环节的活动可以实现目标3。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反复对重点自然段进行阅读。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本文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
(三)写字的指导
在第二课时里指导“快”和“乐”的书写,因为这两个字已经是会认的,在第一课时已经对这两个字进行了识记、组词和运用的练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的要求: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环节主要观察字的结构、占格、主笔的位置,进行示范,学生练写、纠正学生写字姿势。这一环节活动实现了预定的目标1。
(四)总结课堂,激发阅读
提出问题: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当你孤单时你可以怎么做让自己快乐起来?让学生思考,说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此向同学们推荐童话故事《三只小猪》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童话书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一棵树 好多树
一只喜鹊 好多喜鹊
孤单 快乐
一、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并运用。
2、能借助课文插图,了解课文大意。
3、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4、通过“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词语的学习,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词语的学习,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看图导入课题(4)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知道了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忙,团结友爱。今天老师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的小伙伴,看图片——《喜鹊》。
2、师板书:“喜鹊”,鹊,右边是鸟字旁,看到鸟字旁,你知道了什么?
(生:喜鹊是一种鸟、很多鸟的名字都带有鸟字旁。比如:鸦、鸽、鹰......)
3、师质疑,喜鹊住在哪里?(生:喜鹊住在树上)引出课题《树和喜鹊》
二、初读正音,了解大意(10)
(一)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们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赶紧打开书本32页,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标好自然段。
1、大家读得真认真呀!(语文书合上放左上角),大家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我可要从课文中挑几个生字来考考大家。敢不敢来挑战呢?
出示:从前、后来、喜鹊、鸟窝、孤单、快乐、邻居、只有、招呼、安安静静、叽叽喳喳(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3、生字中有3个多音字,大家找到了吗?学习多音字“只”、“种、“乐”。多音字跑到长句中,大家能不能读好它呢?指导长句的朗读。
4、生字和句子大家都掌握得不错,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插图,你发现了什么?提示:图上都有什么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一棵树——好多好多树;一只喜鹊——好多好多喜鹊;孤单——快乐)
(二)我们之前学过通过看图猜故事,老师今天把课文的插图带过来了,请大家看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简单讲这个小故事。谁愿意来试试看呢?(8)
1、出示:图一:从前,这里只有( ),树上只有( ),鸟窝里只有( )。
2、出示 :图二:后来,这里种了( ),树上就有( ),鸟窝里就有( )。
3、出示:图三:白天,( )( )一起飞出去( )。
4、出示:图四:天一黑,它们( )飞回( ),( )睡觉了。
师:学习方法:在以后是学习中记得借助插图来了解课文内容。
三、聚焦词句,落实语用
1、学习第一自然段(6)
(1)通过“一棵树”等词语的学习,结合教室,说说带有量词这样的句式。
指名朗读第一段,进行朗读评价后,老师在听读中发现了这样一个词—一棵树,这段话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表达?(一个鸟窝、一只喜鹊)齐读一遍后,请孩子们看看我们的教室,也来说说这样的句式吧!
(2)我们看到图上的喜鹊特别少,为了表达“少”这个意思,作者用到了一个“一”字,还用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你们发现了吗?(只有)结合我们的教室或身边事例,练习用“只有”说话:
我们的教室只有( )。
(3)大家想想,这么大一个地方,却只有一棵树,只有一只鸟,那树和喜鹊的心情又如何呢?(不开心——孤单)——导入第二段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板书—孤单
2、学习第二自然段(6)
(1)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结合生活,说说你什么时候会觉得孤单?
(2)师:这段话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字“也”,课文中除了这里有一个“也”,后面还有两个句子也带有“也”字,谁发现它们在哪里?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师生合作朗读句子,理解“也”字的意思,“也”字前后的内容是一样的。那我们来试试说句子吧!
(3)师质疑:树和喜鹊一直这么孤单下去吗?同桌讨论,引出第三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6)
(师:同学们,这棵树和喜鹊一开始都很孤单,因为树只有一棵,喜鹊只有一只,后来,它们变得快乐了,因为树和喜鹊都多了,课文用到的词语是—好多好多)
(1)通过朗读,抓重点词语“好多好多”,让学生结合教室用“好多好多”练习说句子训练。如:我们的教室有好多好多的( )。
(2)因为种了好多好多的树,有了好多好多的喜鹊,所以它们都有了邻居,大家一起出去玩耍,一起觅食,由孤单到快乐的转变!——板书 邻居 快乐
四、结合图片,再次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明白有邻居、朋友的陪伴,会觉得很快乐!
师总结:这节课认识了树和喜鹊,知道人多了,大家在一起才会快乐。希望同学们能够相互为伴,相互帮助,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只有 ———自己————— 孤单
好多好多———邻居————— 快乐
说教材分析: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说学习目的:
1、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中,,明白树和喜鹊由孤单变快乐的原因,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也”的用法,会用……也……说话。
3、感悟朋友、邻居在生活中的重要,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
4、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情趣,增加识字量。
说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树和喜鹊由孤单变快乐的原因。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情趣,增加识字量。
难点:联系实际,了解邻居和朋友的重要,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说课前交流:
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到我们班上听课,咱们先站起来和老师们问声好。
那在今天的课堂上同学们要好好表现,守课堂纪,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让在座的老师们记住你,记住你们精彩的时刻。好,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现在上课。
说学习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师板书),首先来检查一下本课生字词掌握如何?开火车读读这些词语,读对了同学们跟他读一遍:
1、出示词语:
只有 从前 鸟窝 孤单 安安静静
种树 后来 邻居 快乐 叽叽喳喳
2、师:在这些词里找出表示一对时间的词语,再找出表示心情的一对反义词。
你能用上这四个词语说说树和喜鹊怎么了?(师相机板书)
3、质疑并揭示本课学习内容:树和喜鹊开始很孤单,后来很快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们一起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师:树和喜鹊开始很孤单,同学们能先说说你认为什么叫孤单吗?
2、轻声朗读第1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能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你感觉到树和喜鹊的孤单了吗?从哪儿感觉到的?
4、师:(出示图一)什么数量都只有一,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从前,这里就是这种样子,同学们,此情此景,你想说什么?
这就是孤单。冷清、无聊、没意思,这正是树和喜鹊当时的心情。我们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齐读)
5、你孤单过吗?什么时候?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
学用“孤单”说一句话。
(二)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又快乐了呢?轻声朗读课文3至六段,画出相关句子。
2、交流相关句子:
出示: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3、师:出示图二,同学们看,这就是它们的邻居,怎么样?
4、课文这样说道:
5、那他们在一起快乐吗?你从哪儿感到它们很快乐,读出你找到的句子。
相机出示图三(喜鹊: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早晨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会说些什么?天黑叽叽喳喳飞回窝又会说些什么?
(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6、教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7、哪位同学能用你的朗读把他们快乐的气氛传递给我们。读读5、6段,
8、其实,我们同学之间不也是这样吗?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呀
9、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快乐?
三、词句训练,指导说话。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用上“……也……”说话
四、总结课堂:
1、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有朋友,朋友爱
生活中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
2、当你孤单时你可以怎么做让自己快乐起来?
3、课外阅读书籍推荐: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有趣动听的童话故事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去读读一些童话书籍,你会觉得读书也很快乐。
最后让我们在一首欢快的《找朋友》的歌曲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一棵树 好多树
孤单——快乐
一只喜鹊 好多鸟
说教材分析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说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偏旁子字旁和倒八,能正确读“窝”等9个生字。
3.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的方法,了解“孤单”的意思。
4.能正确读写7个生字,按照书写要求规范书写。
5.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说教学重点
1. 能正确朗读课文。
2. 能正确认读“窝”等会认读的字。
说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说课前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课堂表演准备(学生)
说课时安排
2课时
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头黑肚白尾巴长,
传说娶妻忘了娘,
其实它受人喜爱,
因为常来报吉祥。
学生猜谜语,教师板书课题《树和喜鹊》
展示喜鹊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照片认识这种鸟。
二、初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圈出课文中的二类字
2. 出示课本中的12个二类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学生开火车读),去掉拼音会读含有二类字的词语(指名学生读)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3.读一读,连一连。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指名学生连线)
三、在读课文
1.教师泛读课文,读出停顿、读出感情,提示学生体会各段朗读要求。
1.根据以上所学生字通读全文。
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3.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一”在不同地方的声调
学生开火车每人朗读一段,其他同学仔细听,找出他人错误的地方并指正。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 指名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童话故事的开头告诉了我们什么事?
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棵树、一只喜鹊
2. 句子训练:___只有_______。(不会的学生可以根据图片展示的内容来完成。)
3. 学生表演:老师创设情境(从前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有一天......)指名两位学生上讲台表演。
(1)提问:同学们看了两位的表演,觉得是一个高兴的故事吗?(学生:不是)
(2)是伤感的吗?(是的)
(3)出示图片:让学生体会一只喜鹊和一群喜鹊的区别及感受
(4)在读本段,读出孤独地感受。
(5)
4.句子训练:_____也_______。
五、指导“单”“居”。
2.引导学生观察:“单”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第一二笔分别写在中竖线的两边,最后一笔竖写在中竖线上。“居”是半包围结构,注意书写第三笔撇要写的长一些。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学生课本上描红
5.学生给“单”和“居”组词
七、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读了一个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有一个孤独的序幕,那是一棵树和一只喜鹊的伤感画面。
八、作业设计
1.回家该家长续说《一棵树和一只喜鹊》的故事
2.家庭作业上书写“单”和“居”两个生字,并组词
九、板书设计
6.树和喜鹊
一棵树
一只喜鹊 }孤独
说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理解孤单和快乐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出大树和喜鹊前后心情的变化
3、体会有朋友就有快乐的含义。
说教学重点:
朗读大树和喜鹊前后心情的变化
说教学难点:
理解孤单的意思。
说解决难点手段:
抓住“一个”和“只有”,借助音乐和图片渲染孤独悲伤的气氛,谈自己的经历进一步理解孤独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你们看,有一只美丽的鸟飞到了我们的课堂中,这是什么鸟?生:喜鹊。
二、复习生字
1、复习词语
对,就是喜鹊,这只喜鹊还带来了词语宝宝,你们认识他们吗?我们一起开起小火车,念一念。
2、复习会认字
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12只喜鹊需要你们送它回家,只要你带领同学们正确读出喜鹊上面的生字,就可以将喜鹊放回到鸟窝中。
(如果有错误,找同学更正)
过渡:喜鹊啊,喜欢成群活动,尤其是冬秋季常常数十只,一大群出现。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只喜鹊,却是孤零零的一个。这只喜鹊是什么心情,他快乐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树和喜鹊
三、初读课文,总结课文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2页,请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楚字的发音。
师:好,同学们,听完老师的朗读,现在请你和同桌两人相互读读课文,注意要将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下这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来填一填。
提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树和喜鹊从前很(孤单),有了(邻居)后,变得很(快乐)的故事。
预设:如果孩子没有说邻居,说了朋友或者伙伴也给予肯定,引导孩子找出原文中的词语。
师:这篇课文啊,提到了两种心情分别是什么。
生:快乐和孤单
师:老师写在黑板上,这也是咱们本课的生字,会学习的小朋友们,眼睛一定会认真看着老师书写。(简单指导书写)
四、精读课文,分析感悟
(一)、重点品读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课文第几自然段,描写了树和喜鹊很孤单。
(如果读了第2自然段,师引导:对,第2自然段说了他们很孤单,但是具体描写喜鹊如何孤单的,是哪段呢,谁继续补充)
(找学生点读,展示课文)
1、点出变调
师:老师注意到了,这位同学这几个词读得非常准确,同学们可以一起来读一下。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2、理解孤单
师:这段文字里有一个词反复出现了三遍是什么?(只有),对,只有,只有一个,没有其他。
师(配乐,老师图片):孩子们,这里只有这一棵树,除了这一棵树,在也没有其他的树了,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除了这一个鸟窝,再也没有(其他的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除了这一只喜鹊,再也没有(其他的喜鹊)。这里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难过的哭泣时,没有人给你安慰,开心的游戏时,也没有人与你分享,如果,你就是这棵树,这只鸟,你会是什么心情呢?
生:难过、伤心、无聊、无助……
师:是啊,像图片上这样,孤零零一个,没有人陪伴,就是孤单!这种难过伤心就是孤单时候的心境。同学们请看(展示图片)
当我没有伙伴,一个人坐着公交车回家,我很孤单;当放学了,爸爸妈妈没有来接我,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我很孤单。同学们,还有什么时候,你会孤单呢?
3、感悟朗读
师:是啊,孤单会让人伤心、无助,孤单让痛苦悲伤的事情,那么谁能深深体会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这段话呢?师:同学们读的很好,我们一起齐读这段话吧。
(二)重点品读第五自然段
师:这样可怕的孤单并没有维持很久,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拉开大屏幕)太阳升起来了,喜鹊们欢快的飞出鸟窝,开始自由自在的一天。喜鹊和大树感受到了另外一种心情,那就是(快乐),哪一段写出了树和喜鹊的快乐呢?谁来为大家读一读。(找一名同学,并在大屏幕上展示)
师:老师找到了喜鹊和大树们快乐相处的画面,快来一起看一看。
1、讨论:鸟儿们快乐的场景
过渡:喜鹊们真快乐啊!每天,天一亮。喜鹊们打着招呼叽叽喳喳飞出,天一黑,又叽叽喳喳的归巢。(展示大屏幕)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喜鹊,你会叽叽喳喳和朋友们说些什么呢?
2、感悟朗读
师:同学们,喜鹊就像是大家说的那样,每天开心新快的生活着,那么,你们能读出这样快乐的情绪吗?谁来试一试。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现在啊,我们男生女生合作,男生读天亮飞出,女生读天黑归巢,看看哪边的喜鹊更快乐。
师:想一起读的同学站起来。
3、学习AABB词语
师: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很有特点,谁能找到。
生:叽叽喳喳、安安静静
师:你能说说他长的有什么特点吗?
师:是的,这个词前面两个字一样后面两个字一样,我们叫它aabb样式,像这样的词,你还能想到哪些呢?
师:老师也找了一些这样的词语,大同学们一起齐读一下。
师:同学们,以前树和喜鹊是如此的(孤单),而现在,他们又是如此的快乐,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板书邻居
三、分析情绪变化原因,总结中心
过渡:师:同学们,以前树和喜鹊是如此的(孤单),而现在,他们又是如此的快乐,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只因为他们有了(邻居、朋友)
板书邻居、朋友
师:你知道什么是邻居吗?
生:就是住的很近的。
师:其实啊,当邻居陪我们一起玩耍,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时,邻居就是我们的朋友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是快乐源泉。老师搜集了你们平时和朋友在一起的照片,我们一起看了看吧。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对你的朋友说些什么。
师:是啊,同学们真高兴你们拥有自己的朋友,如果你还没有朋友,就敞开心扉,去交朋友吧,因为,有朋友,就有快乐。让我们再次走进《树和喜鹊》重温朋友带给我们的温馨和快乐!
四、拓展作者知识
有朋友就有快乐,这也是这篇童话的作者,金波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介绍金波先生。
除了金波先生,并展示他写的其他书目封面。
板书设计:
邻居孤单
快乐
朋友
说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孤单”“邻居”“招呼”等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听、说、读的习惯。
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鸟窝/孤单/都有/邻居/招呼/快乐/开火车读,齐读
3、引入继续读故事
板块二
以悟促读,读出文义
1、朗读
1、2自然段,了解“孤单”
(1)指名读1、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从哪儿看出树和喜鹊很孤单?
(2)指名回答
(3)解释“孤单”就是只有一个。
(4)联系生活理解孤单。
(5)自由练读,指名读,师范读,再次练读,指名读,齐读
2、朗读3、4自然段,了解“邻居”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文中,谁和谁是邻居?
(2)指名回答
(3)出示课件,直观感受树和喜鹊越来越多,体会邻居多。
(4)联系生活,理解邻居。
(5)指名读,师范读,赛读。
3、朗读5、6自然段,了解“招呼”“快乐”
(1)自由读5、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树和喜鹊每天怎样快乐地生活的?
(2)同位交流
(3)集体交流
(4)5自然段第一句
①学习打招呼,理解“招呼”
②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喜鹊和邻居打招呼,体会“叽叽喳喳”的快乐。
③齐读第一句话
(5)5自然段第二句话
①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喜鹊和邻居打招呼,体会“叽叽喳喳”和“安安静静”的快乐。②引读6自然段
(6)词语拓展:孤单、快乐变成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这样的叠词。
板块三总结全文,积累运用
1、为什么这样的生活,树和喜鹊感觉很快乐?结合黑板上的词语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
2、指名说,师说,再次指名说。(用上黑板上的词语)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一说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因为朗读、想象、角色体验是他们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所以语文教学应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课文情境去朗读,使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树和喜鹊》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伙伴”这一主题下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故事性强,是以孩子口吻写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特别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三个单元的课文了,认识了自然段。他们对童话故事有着极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入学后,和同学朝夕相处,感受到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的情谊,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但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所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对一些词语的意思还不了解,没有掌握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分析,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复习生字和词语,会写“快、乐”两个字。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四、说教学流程
朗读、想象、角色体验是学生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所以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创设了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课文情境去朗读,使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积累词语
上课伊始,教师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接着带领学生复习词语和句子。既帮助学生巩固了第一课时学习的生字新词,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句子。字词是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复习词语环节,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读准“一”的变调、“居”和“呼”在词语中的读音。接下来帮助学生积累AABB式四字词语。在学习时,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只、种、乐”三个字是多音字,在不同词语里读音不一样。在此环节,教师采取分类积累词语的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读准易读错字音,掌握多音字用法,并积累AABB式四字词语。
之后,围绕“快乐”这个词语,教师还设计了这样的书写环节:先让学生观察“快”和“乐”字的占格和关键笔画的位置。接着,教师范写了生字,特别强调了易错笔画。然后,让学生临摹书写一遍。这样,使指导书写落到了实处,体现了“提笔即是练字时”。最后,PPT出示了课文中含有“快乐”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会在语境中运用与积累词语。
(二)创设情境,朗读体验
儿童语言的学习规律为“学习、积累、运用”。课上,教师依据文本的语境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模仿、运用课文语言。
1、联系上文,了解“孤单”
教师结合贴图,让学生读好“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样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一棵树和一只喜鹊的孤单。通过比较句子,引导学生结合贴图对比朗读。教师还精心创设了情境,“如果你是一棵树(一只喜鹊),只有你一棵树(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在情境中读好句子,感受到一棵树、一只喜鹊的孤单,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孤单”这个词语的意思。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想一想“孤单”的意思,并创设情境,引发共鸣,当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从一个“也”字感受到了什么?逐步指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感受“快乐”
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感悟,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还在多种形式地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伙伴的重要,懂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快乐。
通过再读课文,学生发现后来树和喜鹊有了变化,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书中批画相关句子。在理解“邻居”一词时,教师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如“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文本中“树的邻居是谁?喜鹊的邻居又是谁呢?”“树和喜鹊是怎么和邻居相处的?他们一起做什么?”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实际真正理解了“邻居”的意思。教师又创设想象空间“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在朗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与感受树和喜鹊都因有了好多好多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所以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三)拓展阅读,激活心灵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因为朗读、想象、角色体验是他们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所以语文教学应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课文情境去朗读,使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本环节,教师共推荐了两首儿歌,一首课内,一首课外。课内的儿歌重在帮助学生复习本课的生字,在读中巩固字词,积累语言,背诵儿歌。课外的儿歌,则是题材与课文主题相近关于伙伴情感的儿歌,意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体验,提升对伙伴的认识。拓展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好习惯,激活他们童真的心灵。
课堂是学生生长智慧的地方。好的语文课堂,充满智力挑战,能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够聆听到学生生命成长的拔节声。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树和喜鹊》第二课时。
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方面预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写字要求是: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我有明确的要求,并不断纠正不良写字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
二、教材分析
《树和喜鹊》是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一篇童话故事。本单元围绕“伙伴”为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这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伙伴之间的情谊——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树和喜鹊》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和伙伴一同玩耍、一同游戏、一同生活,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这也正符合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人文内容,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到第三个单元的课文了,认识了自然段,对童话故事也有所了解。学生对童话故事有着极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入学后,和同学朝夕相处,感受到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的情谊,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但由于年龄和知识所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对一些词语的意思还不了解,没有掌握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本节课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教材分析、以及对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预定为以下3个:
1、复习生字和词语,会写“快、乐”两个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以上所预定的教学目标,正是基于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四、教学方法
本课我以读为主要方式,教师范读,个别读、小组读、全体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并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谈体会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进行说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要求是: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我会对说话提出要求,并及时评价和指导。
学生学法:
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在交流学习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首先复习课文生字词语,并由4个表示时间和心情的词语:从前、后来、孤单、快乐进行课文内容的回顾。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从而起到导航的作用。导入部分可以实现目标1中的复习生字和词语。
(二)品读词语,感悟内涵
对课文的学习分成两部分,通过1、2自然段的学习感受树和喜鹊的快乐,并理解“孤单”的意思,图文结合感受“一棵树、一个窝、一只鸟”的孤单,在这种情境中指导学生读出他们的孤独感。这一环节可以实现目标2中的部分目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孤单”。
第二部分通过3至6段的学习去探究树和喜鹊为什么又快乐起来了?学习方法和第一部分一样,在圈画中找出原因,图文结合感受树和喜鹊的快乐,并理解“邻居”的含义,在读中悟出快乐,并能说明自己和朋友玩耍时的快乐场面,进而领会课文主旨,懂得有朋友、有邻居、又友爱才会有快乐和幸福。这一环节的活动可以实现目标3。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反复对重点自然段进行阅读。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本文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
(三)写字的指导
在第二课时里指导“快”和“乐”的书写,因为这两个字已经是会认的,在第一课时已经对这两个字进行了识记、组词和运用的练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的要求: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环节主要观察字的结构、占格、主笔的位置,进行示范,学生练写、纠正学生写字姿势。这一环节活动实现了预定的目标1。
(四)总结课堂,激发阅读
提出问题: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当你孤单时你可以怎么做让自己快乐起来?让学生思考,说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此向同学们推荐童话故事《三只小猪》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童话书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一棵树 好多树
一只喜鹊 好多喜鹊
孤单 快乐
以上,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预定,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老师为我提出保贵建议。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树和喜鹊》,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树和喜鹊》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伙伴”这一主题下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故事性强,是以孩子口吻写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特别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目标的制定是从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创造力,重视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考虑的。因此,结合本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从以下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维度:
认识“窝”、“静”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两个新的偏旁部首;读准“只”、“种”、“乐”三个多音字;观察分析“居”字并进行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孤单”和“邻居”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情感变化,感受到有朋友就有快乐。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读准“一”的变调。
2.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情感变化。
三、说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课我采用了初读感悟--再读理解--拓展延伸等读悟结合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朗读、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树和喜鹊》是一篇情感丰富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它的感情脉络非常清晰,对比鲜明。通过前后的变化,来体现从前孤单到后来快乐的这样一个情感历程。本课的设计重点就是要通过圈画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体悟的读,探究的读,创设情境去读。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孤单”和“邻居”等。同时,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喜欢直观图像,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创设了静态画面与动态画面相结合的情景式阅读,从直观到思考到交流总结到深刻感悟,体悟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提炼出: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的这样一个中心思想。识字部分主要是随文识字、联系生活和自主识记等恰当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最后同桌互查、教师检查,以达到当堂高效识字的效果。写字部分是通过以往的写字歌诀的经验积累,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微课解决难点的方式进行,给同学们以最直观的教学,形成较深的写字理念和方法指导。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介绍喜鹊的微课,让学生简单的了解喜鹊在大树上搭窝等新奇的课外知识,能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顺着微课的问题出示字卡“窝”,进行识字。
(二)初读课文,读准课文。
首先指名读文,全班摆口型跟读,评价正音。接着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一”的变调,这在一年级上册《秋天》一课已经接触过,在本课又一次出现,依旧是一个小难关,介于孩子的基本能力和预习情况,不做过多讲解,在具体语境中读准即可。
(三)深入探究,体悟情感变化。
1.朗读课文,联系上文,感受“孤单”。
教师结合贴图,让学生读好“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样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一棵树和一只喜鹊的孤单。同时还创设了情境,“如果你是一棵树(一只喜鹊),只有你一棵树(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在情境中读好句子,感受到一棵树、一只喜鹊的孤单,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孤单”这个词语的意思。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想一想“孤单”的意思,并创设情境,引发共鸣,当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从一个“也”字感受到了什么?逐步指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感受“快乐”。
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感悟,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还在多种形式地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伙伴的重要,懂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快乐。通过再读课文,学生发现后来树和喜鹊有了变化,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在理解“邻居”一词时,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如“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文本中“树的邻居是谁?喜鹊的邻居又是谁呢?”“树和喜鹊是怎么和邻居相处的?他们一起做什么?”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实际真正理解了“邻居”的意思。教师又创设想象空间“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在朗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与感受树和喜鹊都因有了好多好多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所以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3.拓展训练,练习读说。用从前、孤单、后来、快乐两组对应的词语来模仿课文说一段话。一年级孩子读说训练应该常态化,对词语、行文结构的积累会有助于日后的写作,是一种语文课堂的延伸与拓展,让孩子也充满成就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四)识字。
这部分包括自学生字条,同桌互查;识字大比拼;利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寻找词语宝宝,学生读的时候更有游戏性,激发兴趣;以及帮助鸟宝宝冲出蛋壳。3个多音字的字音、两个新偏旁部首的认识。
(五)写字。
“居”字是本册书中学到的第一个左上包右下结构的字,写字口诀中曾经提到过,但没有具体书写过这类字。所以通过微课生动的展示出居字的书写,更有助于学生接受,并举一反三。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本课板书主要以板画的形式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以上,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微语】心有余闲,每天都有幸福,苦够再来享福,福已随苦去。心有所盼,却懂得止步于缘分的尽头,回头必是万里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