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3日 19:18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领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以情激情,以情带读,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积淀情感,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营造情感浸润的课堂。
教材分析
《冰灯》是北师大版第五册第十二单元“过年”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叙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那深沉、博大的爱以及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和爱戴。课文文风朴实,浅显易通,没有太多的抒情,但是从字里行间却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深厚情谊。
学情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在学生需要的东西几乎所有的家长很轻易地买到,所以学生对课文描述的故事感觉会比较遥远,对父亲的爱体会比较肤浅,因此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品味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感情融于课文内容,更容易体会父子之间的`情谊,懂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子女的关爱。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乐趣”“享受”“继续”“后悔”“称赞”在课文中的意思
3、继续培养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圈画、边批注的良好学习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理解父亲的心情,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同时也理解儿子前后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
读中感悟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教学难点
体会小作者的心理变化以及心情,教育孩子体谅理解父母。
教学准备
制作cai课件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围绕冰灯写了一件什么事?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生词。
2、读后指名反馈。
三、合作学习、掌握生字。
四、学习1—4段,了解事情原因。
1、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父亲做灯?
2、指名反馈。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对大军的灯笼描写的句子,体会作者的羡慕心情。
五、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详)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认读生词。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要父亲做灯,用“因为——所以——”说话。
3、父亲做灯辛不辛苦,从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板书:冰灯。
二、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研读父亲对孩子的爱
1、父亲做冰灯辛不辛苦,读出有关语句“大年三十的早上,﹍﹍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
⑴“沙沙”指的是什么声音,你能说出表示声音的词语吗?
⑵父亲做冰灯起得早不早,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读一读。(很暗的光线)
⑶比较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父亲正在打磨一块冰。
父亲起码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
⑷指导读父亲做冰灯非常冷的句子。
2、“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
3、父亲做冰灯这样辛苦,这样冷,为什么还要帮孩子做冰灯,你想说点什么?
▲研读“父与子对话的语句”
1、默读课文6—9段,用“—”划出父亲说的话,用“~”划出孩子的语言,想想读了他们的话,你体会到什么?作简单批注。
2、指导读好人物的对话。
3、汇报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你体会到什么?
4、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的对话。
5、师生合作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研读“我”对父亲的理解和爱戴。
(一)找出儿子前后心理变化的语句。
(二)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
1、“理解后悔”,联系生活实际,你以前做了一件什么事,让你后悔。
2、生汇报“我”后悔的原因。
(三)理解最后一段
1、“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特别在哪里?
2、“小伙伴们都称赞我的冰灯”,小伙伴是怎么称赞我的冰灯的呢?
3、“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怎样。
4、“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它指的是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5、指导读好这一段。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你想对文中父亲说什么?对作者说什么?
2、说说父母爱我们的事儿。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写一写读《冰灯》有感。
教学反思
当我第一次读《冰灯》时,我就深深被文章中浓浓的父子情所感动。父亲忍受彻骨的寒冷起早为儿子做冰灯,儿子理解、心疼父亲。文章没有堆砌华丽的词藻,没有描摹激情的话语,没有大段大段的抒发感情,只用白描手法将父子之间的深情,自自然然地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如何让学生理解父子情深,在教学中我是通过品词析句、玩味语言,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实实在在地领悟。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朗读理解课文的5—10自然段,了解父亲做冰灯时的辛苦,有感情地朗读语段。
教学重点:
读中感悟浓浓的父爱之情以及我“后悔”的原因。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屏示)
每逢过年的时候,小朋友们就特别开心。在乡下,孩子们爱提着漂亮的灯笼走街串巷,那可是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和享受!你们见过灯笼吗?什么样的?
除了用纸、玻璃制成的灯笼,还有用冰块做成的灯笼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冰灯,(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
1、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出示预习要求)
⑴读一读:要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想一想:课文中哪些句子特别让你感动?感动的理由是什么?
⑶读完课文再说一说父亲是怎样为“我”做冰灯
明白要求了吗?开始吧。(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交流检查预习情况。
1)接下来我们要比赛了。先看这些词语(屏示),谁会读?(指名逐行读,再出示拼音齐读)
2)生字会读了,课文呢?老师要看看谁的胆子最大,谁的读书本领最大?你可以按顺序读,也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三、学习第5—10自然段。
1、是啊,因为我希望父亲能够给我做一盏透亮的灯笼,大年三十的早上,父亲就忙开了。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2、大年三十的早上,……忙着什么。这时候,我知道父亲在做冰灯吗?当时屋子里光线很暗,(屏示5)谁来读这段话?
你知道什么是炕吗?(简介)再读句子,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光线很暗离炕很远)接着读,谁来读好这句话?
我不知道父亲在做什么,于是我问——(引读第六自然段)
父亲把头扭过来,(屏示7)指名读。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材料、疼爱、对比)谁能把父亲的言行表演给大家看看?谁来配合?(6、7)(评议,集体表演读)(板书:打磨冰块)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课文中的我,看着父亲用力地打磨冰块,你能睡得着吗?(指答)为什么?
是啊,(屏示8)我再也睡不着了。直接指名读。(师点评)
父亲看见了,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指答屏示9)小组读,(屏示另句)另组读,跟我们刚才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屏示两句)这几个词语能省去吗?说说理由。(父亲疼爱儿子)读好句子,突出词语。
父亲担心我着凉,可是——(屏示10—1)范读,(板书:手真凉)为什么这么凉?(指答)他是在为了能够给我做一盏透亮的灯笼。(屏示10—2)齐读。为什么后悔了?为什么说真不该呢?(指答)
看到父亲为了帮助自己实现愿望在忍受着寒冷,“我”是又后悔又心疼。谁能读出这种又后悔又心疼的感觉?(指读,齐读)
3、(机动)学到这里,你知道父亲是怎样为“我”做冰灯的了吗?
4、(据板书)……多么感人的故事啊,让我们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5—10自然段。
四、总结,布置作业。
1、父亲忍着寒冷为我做了一盏透亮的冰灯,那么我怎么会想要父亲做一盏透亮的冰灯的,这盏冰灯又给了我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2、请同学们完成两个作业(屏示)
第一题:朗读课文,练写生字词语。
第二题:自由选择一个: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找几个小伙伴一起编一个课本剧。也可以选择一个事例说说你的父母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憧憬”、“垂头丧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过程与方法:
1、在“做、放、找”风筝的过程中,感受小伙伴的心情变化。
2、以“幸福鸟”统领全文,围绕“憧憬”理解并感悟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不同感情。
3、以读入情入境,以读呈情呈境,以读悟情悟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小伙伴们做、放、找风筝时的“幸福”
2、学习小伙伴们在伤心失望时仍然充满希望,不断寻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气。
一、联系生活经验,导入“风筝”
同学们放过风筝吗?
谁愿意把自己放风筝的心情跟大家说说?(请三至四位学生谈放风筝的感受)
谈得很好,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38页,看看关于风筝(贴出风筝),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小组一起先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感受“憧憬”,体会读书
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引导: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初步感知全文内容(板书:做、放、找),并相机导入学习课文第二段“做风筝”
是啊!几根细苇,几张纸,就做成了风筝,并出示幻灯片: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学生默读幻灯片上的内容。边读边想: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结合学生发言,点击幻灯片,“憧憬”、“幸福鸟”变色显示
理解“憧憬”的意思,并想象小伙伴做风筝时会有什么憧憬和向往?(板书憧憬)
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想到的表达出来吗?(2至3人读)
风筝里有着我们美好的“憧憬”,所以我们才把它叫“幸福鸟”
三、放飞风筝,师生合作读书
让我们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放飞我们的“幸福鸟”吧。
老师朗读: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远远”重读),说声——(学生读)“放”(大声读,声音响亮而快速),那线——(学生读)“一紧一松”(并做拉线的动作),风筝——(学生读)“凌空而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学生读)“翩翩飞舞着”(做动作),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学生读)“放得这么高!”(指导:不够高,再读。)
村里人夸我们的风筝“放得这么高!”,此情此景,我感到——(学生说)老师板书:“快活”等。
是啊!风筝带着我们的憧憬,越飞越高,高过了飞鸟,高过了白云,飞向了蓝天。小鸟见了,高兴地对“幸福鸟”说——(学生说),白云笑着和“幸福鸟”打招呼——(学生说)
让我们再放放风筝吧!(配乐共同朗读,读出放风筝时的快活、自豪)
四、寻找风筝,朗读悟情
风筝把我们的名字带上蓝天,把我们的憧憬带进了天空。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展示配乐动画:快活地放风筝——风筝断了线——失望的我们——看见水磨坊)
小伙伴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学生说),激发学生畅谈自己观看动画后的感受。
学生畅谈自己看配乐动画后的感受。
是啊!风筝不见了,幸福鸟不见了,我们都很伤心(板书:伤心),我们急切地盼望能找到它,让我们一起去找找风筝吧。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在什么情况下,你才会垂头丧气?(理解垂头丧气并说话)
有希望找到吗?(能)
就在我们垂头丧气的时候,一抬头,看见了——(学生说“水磨坊”)
出示幻灯片:
“那儿找过了吗?”(读出希望又有一点担心的语气)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在那儿呢。”(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
先请两位学生读对话,并谈谈自己说这句话时心里想了些什么?
抓住“说不定”进行句式、语气训练,换“一定”、“肯定”加强希望的语气。
再读对话,男女同学分读,读出希望、信心。
9、于是,幻灯片出示: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刚才你们一定能找到,可故事的结尾却没有说能找到,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省略号变色显示),同桌、小组讨论讨论,省略号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
五、拓展:寻找幸福鸟……
小伙伴们,能告诉我吗?我们仅仅是为了寻找一只风筝吗?还在寻找什么呢?
六、总结全文
(结合板书),我们在寻找幸福鸟带给我们的快乐、幸福和憧憬,我们是在寻找我们幸福的寄托!只要我们寻找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我们的“幸福鸟”。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学生根据自己感受体悟读书)
教学目标:
1、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父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哈尔滨的冰灯节就要开幕了,今天,我就和同学们提前去欣赏。(出示冰灯图片)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的确,冰灯非常美丽。阳光下的冰灯晶莹如玉,月光下的冰灯万紫千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冰灯有关的文章。
教师板书课题:冰灯(生齐读)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生字。
1、自读课文,标注段落,圈画生字。
2、小组合作识字。
3、整体读文,巩固生字,读通句子。
4、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音要高,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字音正误给与评价。)
学生评价
5、结合同学们的评价通读课文。(做到熟练朗读)
二、 研读课文,感悟体验。
(一)小组合作学习1—4段,谈谈学习的收获。
生班内交流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灯笼对孩子们的重要,及父亲答应给我做灯笼的喜悦心情。
(二)父亲答应给我做灯笼我的心情非常高兴,但文章后面为什么说我后悔了呢?
1、生默读课文5—10段,从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班内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用力”“太凉”“很暗”等词语体会父亲做冰灯不容易。
指导感情朗读
3、通过大家的朗读,我深深的感受到做冰灯不容易,但父亲仍然给我做,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生交流:父亲爱自己的孩子。
4、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找出体现父亲爱孩子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赶快”“一把按下”,有感情的朗读。
5、父亲如此疼爱自己,当看到父亲做冰灯这样辛苦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我又是怎样做的?
生班内交流,借机引导学生用“一边……一边……”练习口语表达。
6、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对父亲说什么?
7、齐读11段,思考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怎样?
学生班内交流
8、“过了几天,冰灯融化了,但它从此留在了我心中。”分析冰灯能留在我心中的两层原因。(1) 冰灯很特别
(2) 冰灯凝聚着父亲深深的爱
三、 拓展延伸,行为指导
每个人都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我想我们与父母之间也有一些感人的小事,愿不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
生班内交流
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要懂得疼爱父母,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憧憬”、“垂头丧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过程与方法:
1、在“做、放、找”风筝的过程中,感受小伙伴的心情变化。
2、以“幸福鸟”统领全文,围绕“憧憬”理解并感悟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不同感情。
3、以读入情入境,以读呈情呈境,以读悟情悟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小伙伴们做、放、找风筝时的“幸福”
2、学习小伙伴们在伤心失望时仍然充满希望,不断寻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气。
一、联系生活经验,导入“风筝”
同学们放过风筝吗?
谁愿意把自己放风筝的心情跟大家说说?(请三至四位学生谈放风筝的感受)
谈得很好,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38页,看看关于风筝(贴出风筝),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小组一起先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感受 “憧憬”,体会读书
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引导: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初步感知全文内容(板书:做、放、找),并相机导入学习课文第二段“做风筝”
是啊!几根细苇,几张纸,就做成了风筝,并出示幻灯片: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学生默读幻灯片上的内容。边读边想: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结合学生发言,点击幻灯片,“憧憬”、“幸福鸟”变色显示
理解“憧憬”的意思,并想象小伙伴做风筝时会有什么憧憬和向往?(板书憧憬)
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想到的表达出来吗?(2至3人读)
风筝里有着我们美好的“憧憬”,所以我们才把它叫“幸福鸟”
三、放飞风筝,师生合作读书
让我们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放飞我们的“幸福鸟”吧。
老师朗读: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远远”重读),说声——(学生读)“放”(大声读,声音响亮而快速),那线——(学生读)“一紧一松”(并做拉线的动作),风筝——(学生读)“凌空而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学生读)“翩翩飞舞着”(做动作),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学生读)“放得这么高!”(指导:不够高,再读。)
村里人夸我们的风筝“放得这么高!”,此情此景,我感到——(学生说)老师板书:“快活”等。
是啊!风筝带着我们的憧憬,越飞越高,高过了飞鸟,高过了白云,飞向了蓝天。小鸟见了,高兴地对“幸福鸟”说——(学生说),白云笑着和“幸福鸟”打招呼——(学生说)
让我们再放放风筝吧!(配乐共同朗读,读出放风筝时的`快活、自豪)
四、寻找风筝,朗读悟情
风筝把我们的名字带上蓝天,把我们的憧憬带进了天空。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展示配乐动画:快活地放风筝——风筝断了线——失望的我们——看见水磨坊)
小伙伴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学生说),激发学生畅谈自己观看动画后的感受。
学生畅谈自己看配乐动画后的感受。
是啊!风筝不见了,幸福鸟不见了,我们都很伤心(板书:伤心),我们急切地盼望能找到它,让我们一起去找找风筝吧。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在什么情况下,你才会垂头丧气?(理解垂头丧气并说话)
有希望找到吗?(能)
就在我们垂头丧气的时候,一抬头,看见了——(学生说“水磨坊”)
出示幻灯片:
“那儿找过了吗?”(读出希望又有一点担心的语气)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在那儿呢。”(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
先请两位学生读对话,并谈谈自己说这句话时心里想了些什么?
抓住“说不定”进行句式、语气训练,换“一定”、“肯定”加强希望的语气。
再读对话,男女同学分读,读出希望、信心。
9、于是,幻灯片出示: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刚才你们一定能找到,可故事的结尾却没有说能找到,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省略号变色显示),同桌、小组讨论讨论,省略号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
五、拓展:寻找幸福鸟……
小伙伴们,能告诉我吗?我们仅仅是为了寻找一只风筝吗?还在寻找什么呢?
六:总结全文
(结合板书),我们在寻找幸福鸟带给我们的快乐、幸福和憧憬,我们是在寻找我们幸福的寄托!只要我们寻找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我们的“幸福鸟”。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学生根据自己感受体悟读书)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憧憬”、“垂头丧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过程与方法:
1、在“做、放、找”风筝的过程中,感受小伙伴的心情变化。
2、以“幸福鸟”统领全文,围绕“憧憬”理解并感悟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不同感情。
3、以读入情入境,以读呈情呈境,以读悟情悟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小伙伴们做、放、找风筝时的“幸福”
2、学习小伙伴们在伤心失望时仍然充满希望,不断寻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气。
一、联系生活经验,导入“风筝”
同学们放过风筝吗?
谁愿意把自己放风筝的心情跟大家说说?(请三至四位学生谈放风筝的感受)
谈得很好,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38页,看看关于风筝(贴出风筝),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小组一起先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感受 “憧憬”,体会读书
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引导: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初步感知全文内容(板书:做、放、找),并相机导入学习课文第二段“做风筝”
是啊!几根细苇,几张纸,就做成了风筝,并出示幻灯片: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学生默读幻灯片上的内容。边读边想: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结合学生发言,点击幻灯片,“憧憬”、“幸福鸟”变色显示
理解“憧憬”的意思,并想象小伙伴做风筝时会有什么憧憬和向往?(板书憧憬)
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想到的表达出来吗?(2至3人读)
风筝里有着我们美好的“憧憬”,所以我们才把它叫“幸福鸟”
三、放飞风筝,师生合作读书
让我们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放飞我们的“幸福鸟”吧。
老师朗读: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远远”重读),说声——(学生读)“放”(大声读,声音响亮而快速),那线——(学生读)“一紧一松”(并做拉线的动作),风筝——(学生读)“凌空而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学生读)“翩翩飞舞着”(做动作),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学生读)“放得这么高!”(指导:不够高,再读。)
村里人夸我们的风筝“放得这么高!”,此情此景,我感到——(学生说)老师板书:“快活”等。
是啊!风筝带着我们的憧憬,越飞越高,高过了飞鸟,高过了白云,飞向了蓝天。小鸟见了,高兴地对“幸福鸟”说——(学生说),白云笑着和“幸福鸟”打招呼——(学生说)
让我们再放放风筝吧!(配乐共同朗读,读出放风筝时的快活、自豪)
四、寻找风筝,朗读悟情
风筝把我们的名字带上蓝天,把我们的憧憬带进了天空。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展示配乐动画:快活地放风筝——风筝断了线——失望的我们——看见水磨坊)
小伙伴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学生说),激发学生畅谈自己观看动画后的感受。
学生畅谈自己看配乐动画后的感受。
是啊!风筝不见了,幸福鸟不见了,我们都很伤心(板书:伤心),我们急切地盼望能找到它,让我们一起去找找风筝吧。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在什么情况下,你才会垂头丧气?(理解垂头丧气并说话)
有希望找到吗?(能)
就在我们垂头丧气的时候,一抬头,看见了——(学生说“水磨坊”)
出示幻灯片:
“那儿找过了吗?”(读出希望又有一点担心的语气)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在那儿呢。”(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
先请两位学生读对话,并谈谈自己说这句话时心里想了些什么?
抓住“说不定”进行句式、语气训练,换“一定”、“肯定”加强希望的语气。
再读对话,男女同学分读,读出希望、信心。
9、于是,幻灯片出示: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刚才你们一定能找到,可故事的结尾却没有说能找到,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省略号变色显示),同桌、小组讨论讨论,省略号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
五、拓展:寻找幸福鸟……
小伙伴们,能告诉我吗?我们仅仅是为了寻找一只风筝吗?还在寻找什么呢?
六:总结全文
(结合板书),我们在寻找幸福鸟带给我们的快乐、幸福和憧憬,我们是在寻找我们幸福的寄托!只要我们寻找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我们的“幸福鸟”。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学生根据自己感受体悟读书)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认识生字12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谁知道哪儿的冰灯最有名?
2、板书课题:冰灯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12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巷 俗 菱 适 炕 棉 爹 扭 废 袄 悔 融
(请单行的同学起立教读)
⑶、出示生词,同桌读,齐读。
走街串巷 习俗 菱形 炕上 爹爹 棉袄 合适 废玻璃 扭头 融化 后悔
2、熟读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小组讨论,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⑶、指定学生读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10自然段这一部分讲了什么?
勾出课文中反映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
比较句子:
a、父亲正在打磨一快冰。
b、父亲正在离炕不远的地方打磨一快冰。
全班感情朗读5—10自然段。
⑷、齐读11自然段。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⑸、指定学生接读1—4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
⑹、齐读全文。
⑺、填空:
这篇课文讲了事,反映出对的关爱。
三、作业 布置:
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
《冰灯》是一篇语言朴实自然的名篇佳作。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我从这些饱含深情的语言着手,引导学生读、悟、品,同时想像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体会到文中的父子情深。
【教材分析】
《冰灯》一文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儿子制作冰灯的故事,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没有描摹深情的话语,没有大段大段的抒发感情,只用白描的手法将父子之间的深情,自然地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学情分析】
本文作者马德是北方人,受地域、年龄及认知水平所限,本地学生理解本文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理解父亲的心情,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同时也理解儿子前后心理变化。
2、认字13个,写字8个,学习多音字“答”“应”。
3、理解“走街串巷”、“乐趣”、“享受”、“合适”、“后悔”、“称赞”、“融化”、“适应”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难点】
1、结合上下文理解“走街串巷”、“乐趣”、“享受”等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从字里行间感受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教学流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谈过年。
2、猜谜语。
3、展示灯笼和冰灯,引出课题。
二、检查预习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4、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文本,细细品味。
1、学习自然段。
思考:“我”为什么要父亲做灯笼?
(结合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走街串巷”、“乐趣”、“享受”。指导学生读出第二自然段的羡慕之情)
2、父亲答应了“我”的要求吗?他为什么给我做灯笼呢?他是怎么做的呢?
要求:默读⑸~⑽自然段,并用____划出有体会的句子,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3、学习第⑾自然段。
思考:“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
理解“最特别”、“它”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畅谈亲情。
1、同组倾情交流。
2、配乐汇报。
五、温馨作业、感恩父母。
1、近期作业:制作圣诞节或元旦贺卡送给父母,写上自己最想对他们说的话。
2、长期作业: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关心、体贴父母,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板书设计】
《冰灯》教学反思
《冰灯》一课,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的那种深沉的爱。我在教学时注重了让学生通过感悟、朗读、体会、想象来理解课文,感受深深的父爱和作者对父亲的爱,教学后有些许反思:
1、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可以不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进行教学,不一定要从第一段开始按照顺序再讲第二段、第三段……,可以打破常规进行。在教学这课时,我先进行了第一、二部分的教学,学生了解到了爸爸答应为我做冰灯,然后再直接跳到第四部分,“父亲为我做的灯怎么样?”最后再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第三部分“父亲怎样为我做冰灯?”这样做的目的,可以突出重点,加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认识。
2、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表面认识到深入理解。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父亲做的灯怎样?”这一部分时,学生说到了“父亲的灯虽然融化了,但它留在了我的心里”。这时我问:“它”为什么留在了我的心里。学生此时说可能是肤浅的表面的,即便是说出了是因为父亲的爱,那也是一个浅层次的理解。此时我再引导学生学习第三部分“父亲为我做冰灯,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此时学生再理解,就是对课文深入的理解。这样做,能够体现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3、要引导学生学会享受别人从课文中的体会与感悟。比如在教学第二部分“父亲为我做冰灯,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时?”当一位学生谈及自己的感受时,可以引导学生品位他的感受,把感受读到课文当中去,从而引起教学中的共鸣。
【学情分析】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学生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需要的东西几乎所有的家长很轻易地买到,所以学生对课文描述的故事感觉会比较遥远,对父亲的爱体会也比较肤浅。因此,课堂教学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感悟、品味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感情融于课文内容,更容易体会父子之间的情意,懂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子女的关爱。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并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从而理解父母的心情。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学会通过阅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动笔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录音机播放抒情音乐)
师: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得到父母的关爱。我们就来说一说父母爱我们的事儿吧。(小组中讲述,倾听,感受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师:《冰灯》一课讲的是什么事儿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词语。第一组词语逐一出示:走街串巷、称赞、融化、习俗、棉被(学生抢读,认得快的可以连读两遍)第二组分组出示:适应合适;废玻璃浪费;腊月蜡烛;后悔教诲;提着问题(在认读词语中发现并辨别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2.接读课文,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请4名学生接读,随机正音)
听完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会从课文内容、人物情感等方面来说明自己的收获,教师激励为主,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明白,以便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随机板书:爹为我做冰灯。发现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便于以学定教。)
(三)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领悟品味
师:除了我们刚才知道的以外,你还想知道什么?(允许学生畅所欲言。猜想学生的问题:父亲为什么做冰灯?父亲为什么起那么早?“我”看到父亲做冰灯,为什么后悔?……)
不管学生有没有提到课文后面设计的问题,教师都要激励引导:同学们记着我们的问题,用心读课文后就会明白。(课文后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出示问题: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指导学习:重点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自学,画出相关的词句,并记上自己的想法。(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学会边读边想,并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简要地记下来。)
教师巡回察看,指导学困生品味重点词句,学习简单记录。
(四)交流、指导,解决问题
你读懂了什么?怎么读懂的?(说明自己的想法,展示思维过程,学习读书方法。)
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语句,体会父子情深:
(1)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为了给我做灯笼,父亲起的很早)
(2)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3)父亲回过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父亲很不容易,太辛苦。)
(如果学生从其他方面来谈,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联系全文,只要敢于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说明白,教师就应给予肯定与赞赏。)
(五)朗读训练,积淀语感
1.小组分工合作,朗读第5—10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自己的理解)
2.师生合作朗读:师生分别扮父与子。
师生共同评价: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并指导读出感情:(1)“我”问的是否急切;(2)当我发现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的语气(联系生活实际,着急时语速是急速还是缓慢;怎样说话才是“喊”呢?); (3)“连声说”在语速上是否紧凑。
3.生生合作:同桌分别扮父与子。(在合作中,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六)想像情境,升华感情
“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想像小伙伴见了“我”会怎么说呢?(“哎呀,你的灯笼真不一般,还透亮来!”“这么漂亮的灯笼,比买的还迷人呢!”“这么冷的天,谁给你做的?他怎么做出来的呀?一定不容易。”“你爹真好!我也让爹给我做一盏。”……)
“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这一句中的“它”指的是什么?(联系全文畅所欲言,进一步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它”表面上指冰灯,实际上指父亲对我的关爱。)对呀,那是父亲对我的爱呀!我们怎么会忘记?
(七)综合实践设计
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做呢?(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实践性作业,如:复习字词、读书、上网查有关冰灯的资料,帮助父母做事等。)
【教学反思】
这节课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对情感的感悟,通过学生自读、自悟,逐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再阅读,再思考,来解决问题。同时更注重问题的生成。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学生养成边读边想边动笔的良好读书习惯,受益终生。另外,这节课通过自读、分角色朗读、想像说话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朴素之中真情在,很自然的渗透了热爱父母的情感教育。
教学设计不是教师上课的范本,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同教材的使用一样,教师要和学生一同走进教材,但还要一同走出教材。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非常浅显的、好笑的,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就等于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对于学生已经了如指掌的内容,即使教师精心设计了,也毫不吝惜地舍弃。
教学目标:
1、 学会“斑、迈、鞭、宫”4个生字,理解“奔腾、报晓、神气活现、挥舞、天寒地冻”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体会冰雕的美丽和观赏冰雕时快乐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 联系旧知,揭示课题:
同学们都看过花灯吧,谁来谈谈你的体会?
那么冰灯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去——看冰灯。(出示课题)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地读课文,思考:什么叫冰灯?
2、指名谈谈对“冰灯”的理解(欣赏几幅冰灯的图片,解说:冰灯是用很大很大的冰块雕琢而成的灯)
3、课文中介绍的冰灯是什么样子的.呢?再读课文:圈出生字,划出新词,标好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接读课文,及时正音;说说课文中的冰灯是什么样子的。
三、 教学第四自然段:
冰灯这么有趣,带老师到最吸引你的地方去看看吧!(出示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冬冬来到冰雕动物园,看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出示图片:奔腾的斑马,报晓的公鸡,活泼的花猫,笨重的北极熊,小猴骑大象。
3、出示句子:瞧,那冰雕的大象……正是有趣极了。
① 自由读,喜欢这座冰雕吗?为什么?(体会“神气活现”“有趣极了”“挥舞”)
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句子(抓重点词、加动作……)
③ 指名读,评议
④ 有感情地齐读。
4、再请你读读第四段,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反馈)
① 如果你是小雕塑家,你还能雕出怎样的小动物来?出示:()的()
② 小猴骑大象这么有趣,那活泼的花猫会是怎样的呢?
③ 你能不能选择一种冰雕动物,学着第3句的写法把它栩栩如生的样子展现出来呢?
(练笔—同桌互相评改—指名展示,集体评议)
5、四人小组合作,以“冰雕动物园的动物真是可爱极了。”为首句,模仿第四段说一说。
四、 小结。
◆[2002-10]
教学目标:
1、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父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哈尔滨的冰灯节就要开幕了,今天,我就和同学们提前去欣赏。(出示冰灯图片)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的确,冰灯非常美丽。阳光下的冰灯晶莹如玉,月光下的冰灯万紫千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冰灯有关的文章。
教师板书课题:冰灯(生齐读)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生字。
1、自读课文,标注段落,圈画生字。
2、小组合作识字。
3、整体读文,巩固生字,读通句子。
4、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音要高,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字音正误给与评价。)
学生评价
5、结合同学们的评价通读课文。(做到熟练朗读)
二、 研读课文,感悟体验。
(一)小组合作学习1—4段,谈谈学习的收获。
生班内交流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灯笼对孩子们的.重要,及父亲答应给我做灯笼的喜悦心情。
(二)父亲答应给我做灯笼我的心情非常高兴,但文章后面为什么说我后悔了呢?
1、生默读课文5—10段,从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班内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用力”“太凉”“很暗”等词语体会父亲做冰灯不容易。
指导感情朗读
3、通过大家的朗读,我深深的感受到做冰灯不容易,但父亲仍然给我做,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生交流:父亲爱自己的孩子。
4、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找出体现父亲爱孩子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赶快”“一把按下”,有感情的朗读。
5、父亲如此疼爱自己,当看到父亲做冰灯这样辛苦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我又是怎样做的?
生班内交流,借机引导学生用“一边……一边……”练习口语表达。
6、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对父亲说什么?
7、齐读11段,思考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怎样?
学生班内交流
8、“过了几天,冰灯融化了,但它从此留在了我心中。”分析冰灯能留在我心中的两层原因。
(1) 冰灯很特别
(2) 冰灯凝聚着父亲深深的爱
三、 拓展延伸,行为指导
每个人都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我想我们与父母之间也有一些感人的小事,愿不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
生班内交流
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要懂得疼爱父母,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认识生字12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
课型:散文。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谁知道哪儿的冰灯最有名?
2、板书课题:冰灯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12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巷 俗 菱 适 炕 棉 爹 扭 废 袄 悔 融
(请单行的同学起立教读)
⑶、出示生词,同桌读,齐读。
走街串巷 习俗 菱形 炕上 爹爹 棉袄 合适 废玻璃 扭头 融化 后悔
2、熟读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小组讨论,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⑶、指定学生读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10自然段这一部分讲了什么?
*勾出课文中反映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
*比较句子:
a、父亲正在打磨一快冰。
b、父亲正在离炕不远的地方打磨一快冰。
*全班感情朗读5—10自然段。
⑷、齐读11自然段。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⑸、指定学生接读1—4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
⑹、齐读全文。
⑺、填空:
这篇课文讲了事,反映出对的关爱。
三、作业布置:
感情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我”
要灯笼(起因)
冰灯
父亲
做灯庞(经过)
特别灯笼(结果)
(羡慕)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教学重难点:正确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冰灯》。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出示12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巷 俗 适 废 棉 悔 融 扭 菱 炕 爹 袄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认读。
街 巷 俗 适 废 棉 悔 赞 融
2、分析字型,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⑴、让学生自由写生字。
⑵、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⑶、书写生字,每字3遍。
⑷、抄写词语。
⑸、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得最快、最好的作业。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冰灯
《看冰灯》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斑、迈、鞭、宫”4个生字,理解“奔腾、报晓、神气活现、挥舞、天寒地冻”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体会冰雕的美丽和观赏冰雕时快乐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揭示课题:
同学们都看过花灯吧,谁来谈谈你的体会?
那么冰灯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去——看冰灯。(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地读课文,思考:什么叫冰灯?
2、指名谈谈对“冰灯”的理解(欣赏几幅冰灯的图片,解说:冰灯是用很大很大的冰块雕琢而成的灯)
3、课文中介绍的冰灯是什么样子的呢?再读课文:圈出生字,划出新词,标好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接读课文,及时正音;说说课文中的冰灯是什么样子的。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冰灯这么有趣,带老师到最吸引你的地方去看看吧!(出示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冬冬来到冰雕动物园,看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出示图片:奔腾的`斑马,报晓的公鸡,活泼的花猫,笨重的北极熊,小猴骑大象。
3、出示句子:瞧,那冰雕的大象……正是有趣极了。
①自由读,喜欢这座冰雕吗?为什么?(体会“神气活现”“有趣极了”“挥舞”)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句子(抓重点词、加动作……)
③指名读,评议
④有感情地齐读。
4、再请你读读第四段,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反馈)
①如果你是小雕塑家,你还能雕出怎样的小动物来?出示:()的()
②小猴骑大象这么有趣,那活泼的花猫会是怎样的呢?
③你能不能选择一种冰雕动物,学着第3句的写法把它栩栩如生的样子展现出来呢?
(练笔—同桌互相评改—指名展示,集体评议)
5、四人小组合作,以“冰雕动物园的动物真是可爱极了。”为首句,模仿第四段说一说。
四、小结。
看冰灯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
1、 学会“斑、迈、鞭、宫”4个生字,理解“奔腾、报晓、神气活现、挥舞、天寒地冻”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体会冰雕的美丽和观赏冰雕时快乐的心情。
教学过程 :
一、 联系旧知,揭示课题:
同学们都看过花灯吧,谁来谈谈你的体会?
那么冰灯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去——看冰灯。(出示课题)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地读课文,思考:什么叫冰灯?
2、指名谈谈对“冰灯”的理解(欣赏几幅冰灯的图片,解说:冰灯是用很大很大的冰块雕琢而成的灯)
3、课文中介绍的冰灯是什么样子的呢?再读课文:圈出生字,划出新词,标好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接读课文,及时正音;说说课文中的冰灯是什么样子的。
三、 教学第四自然段:
冰灯这么有趣,带老师到最吸引你的地方去看看吧!(出示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冬冬来到冰雕动物园,看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出示图片:奔腾的斑马,报晓的'公鸡,活泼的花猫,笨重的北极熊,小猴骑大象。
3、出示句子:瞧,那冰雕的大象……正是有趣极了。
① 自由读,喜欢这座冰雕吗?为什么?(体会“神气活现”“有趣极了”“挥舞”)
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句子(抓重点词、加动作……)
③ 指名读,评议
④ 有感情地齐读。
4、再请你读读第四段,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反馈)
① 如果你是小雕塑家,你还能雕出怎样的小动物来?出示:()的()
② 小猴骑大象这么有趣,那活泼的花猫会是怎样的呢?
③ 你能不能选择一种冰雕动物,学着第3句的写法把它栩栩如生的样子展现出来呢?
(练笔—同桌互相评改—指名展示,集体评议)
5、四人小组合作,以“冰雕动物园的动物真是可爱极了。”为首句,模仿第四段说一说。
四、 小结。
语文教案《冰灯》教学设计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学生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需要的东西几乎所有的家长很轻易地买到,所以学生对课文描述的故事感觉会比较遥远,对父亲的爱体会也比较肤浅。因此,课堂教学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感悟、品味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感情融于课文内容,更容易体会父子之间的情意,懂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子女的关爱。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并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从而理解父母的心情。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学会通过阅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动笔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录音机播放抒情音乐)
师: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得到父母的关爱。我们就来说一说父母爱我们的事儿吧。(小组中讲述,倾听,感受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师:《冰灯》一课讲的.是什么事儿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词语。第一组词语逐一出示:走街串巷、称赞、融化、习俗、棉被(学生抢读,认得快的可以连读两遍)第二组分组出示:适应合适;废玻璃浪费;腊月蜡烛;后悔教诲;提着问题(在认读词语中发现并辨别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2.接读课文,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请4名学生接读,随机正音)
听完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会从课文内容、人物情感等方面来说明自己的收获,教师激励为主,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明白,以便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随机板书:爹为我做冰灯。发现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便于以学定教。)
(三)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领悟品味
师:除了我们刚才知道的以外,你还想知道什么?(允许学生畅所欲言。猜想学生的问题:父亲为什么做冰灯?父亲为什么起那么早?“我”看到父亲做冰灯,为什么后悔?……)
不管学生有没有提到课文后面设计的问题,教师都要激励引导:同学们记着我们的问题,用心读课文后就会明白。(课文后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出示问题: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指导学习:重点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自学,画出相关的词句,并记上自己的想法。(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学会边读边想,并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简要地记下来。)
教师巡回察看,指导学困生品味重点词句,学习简单记录。
(四)交流、指导,解决问题
1.你读懂了什么?怎么读懂的?(说明自己的想法,展示思维过程,学习读书方法。)
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语句,体会父子情深:
(1)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为了给我做灯笼,父亲起的很早)
(2)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3)父亲回过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父亲很不容易,太辛苦。)
(如果学生从其他方面来谈,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联系全文,只要敢于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说明白,教师就应给予肯定与赞赏。)
(五)朗读训练,积淀语感
1.小组分工合作,朗读第5-10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自己的理解)
2.师生合作朗读:师生分别扮父与子。
师生共同评价: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并指导读出感情:(1)“我”问的是否急切;(2)当我发现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的语气(联系生活实际,着急时语速是急速还是缓慢;怎样说话才是“喊”呢?); (3)“连声说”在语速上是否紧凑。
3.生生合作:同桌分别扮父与子。(在合作中,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六)想像情境,升华感情
“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想像小伙伴见了“我”会怎么说呢?(“哎呀,你的灯笼真不一般,还透亮来!”“这么漂亮的灯笼,比买的还迷人呢!”“这么冷的天,谁给你做的?他怎么做出来的呀?一定不容易。”“你爹真好!我也让爹给我做一盏。”……)
“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这一句中的“它”指的是什么?(联系全文畅所欲言,进一步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它”表面上指冰灯,实际上指父亲对我的关爱。)对呀,那是父亲对我的爱呀!我们怎么会忘记?
(七)综合实践设计
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做呢?(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实践性作业,如:复习字词、读书、上网查有关冰灯的资料,帮助父母做事等。)
〖教学反思
这节课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对情感的感悟,通过学生自读、自悟,逐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再阅读,再思考,来解决问题。同时更注重问题的生成。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学生养成边读边想边动笔的良好读书习惯,受益终生。另外,这节课通过自读、分角色朗读、想像说话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朴素之中真情在,很自然的渗透了热爱父母的情感教育。
教学设计不是教师上课的范本,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同教材的使用一样,教师要和学生一同走进教材,但还要一同走出教材。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非常浅显的、好笑的,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就等于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对于学生已经了如指掌的内容,即使教师精心设计了,也毫不吝惜地舍弃。
《冰灯》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父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哈尔滨的冰灯节就要开幕了,今天,我就和同学们提前去欣赏。(出示冰灯图片)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的确,冰灯非常美丽。阳光下的冰灯晶莹如玉,月光下的冰灯万紫千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冰灯有关的文章。
教师板书课题:冰灯(生齐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生字。
1、自读课文,标注段落,圈画生字。
2、小组合作识字。
3、整体读文,巩固生字,读通句子。
4、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音要高,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字音正误给与评价。)
学生评价
5、结合同学们的评价通读课文。(做到熟练朗读)
二、研读课文,感悟体验。
(一)小组合作学习1—4段,谈谈学习的收获。
生班内交流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灯笼对孩子们的重要,及父亲答应给我做灯笼的喜悦心情。
(二)父亲答应给我做灯笼我的心情非常高兴,但文章后面为什么说我后悔了呢?
1、生默读课文5—10段,从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班内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用力”“太凉”“很暗”等词语体会父亲做冰灯不容易。
指导感情朗读
3、通过大家的朗读,我深深的感受到做冰灯不容易,但父亲仍然给我做,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生交流:父亲爱自己的孩子。
4、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找出体现父亲爱孩子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赶快”“一把按下”,有感情的朗读。
5、父亲如此疼爱自己,当看到父亲做冰灯这样辛苦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我又是怎样做的?
生班内交流,借机引导学生用“一边……一边……”练习口语表达。
6、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对父亲说什么?
7、齐读11段,思考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怎样?
学生班内交流
8、“过了几天,冰灯融化了,但它从此留在了我心中。”分析冰灯能留在我心中的两层原因。
(1)冰灯很特别
(2)冰灯凝聚着父亲深深的爱
三、拓展延伸,行为指导
每个人都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我想我们与父母之间也有一些感人的小事,愿不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生班内交流
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要懂得疼爱父母,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学生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需要的东西几乎所有的家长很轻易地买到,所以学生对课文描述的故事感觉会比较遥远,对父亲的爱体会也比较肤浅。因此,课堂教学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感悟、品味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感情融于课文内容,更容易体会父子之间的情意,懂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子女的关爱。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并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从而理解父母的心情。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学会通过阅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动笔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录音机播放抒情音乐)
师: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得到父母的关爱。我们就来说一说父母爱我们的事儿吧。(小组中讲述,倾听,感受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师:《冰灯》一课讲的是什么事儿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词语。第一组词语逐一出示:走街串巷、称赞、融化、习俗、棉被(学生抢读,认得快的可以连读两遍)第二组分组出示:适应合适;废玻璃浪费;腊月蜡烛;后悔教诲;提着问题(在认读词语中发现并辨别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2.接读课文,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请4名学生接读,随机正音)
听完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会从课文内容、人物情感等方面来说明自己的收获,教师激励为主,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明白,以便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随机板书:爹为我做冰灯。发现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便于以学定教。)
(三)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领悟品味
师:除了我们刚才知道的以外,你还想知道什么?(允许学生畅所欲言。猜想学生的问题:父亲为什么做冰灯?父亲为什么起那么早?“我”看到父亲做冰灯,为什么后悔?……)
不管学生有没有提到课文后面设计的问题,教师都要激励引导:同学们记着我们的问题,用心读课文后就会明白。(课文后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出示问题: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指导学习:重点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自学,画出相关的词句,并记上自己的想法。(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学会边读边想,并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简要地记下来。)
教师巡回察看,指导学困生品味重点词句,学习简单记录。
(四)交流、指导,解决问题
1.你读懂了什么?怎么读懂的?(说明自己的想法,展示思维过程,学习读书方法。)
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语句,体会父子情深:
(1)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为了给我做灯笼,父亲起的很早)
(2)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3)父亲回过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父亲很不容易,太辛苦。)
(如果学生从其他方面来谈,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联系全文,只要敢于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说明白,教师就应给予肯定与赞赏。)
(五)朗读训练,积淀语感
1.小组分工合作,朗读第5-10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自己的理解)
2.师生合作朗读:师生分别扮父与子。
师生共同评价: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并指导读出感情:(1)“我”问的是否急切;(2)当我发现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的语气(联系生活实际,着急时语速是急速还是缓慢;怎样说话才是“喊”呢?); (3)“连声说”在语速上是否紧凑。
3.生生合作:同桌分别扮父与子。(在合作中,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六)想像情境,升华感情
“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想像小伙伴见了“我”会怎么说呢?(“哎呀,你的灯笼真不一般,还透亮来!”“这么漂亮的灯笼,比买的还迷人呢!”“这么冷的天,谁给你做的?他怎么做出来的呀?一定不容易。”“你爹真好!我也让爹给我做一盏。”……)
“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这一句中的“它”指的是什么?(联系全文畅所欲言,进一步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它”表面上指冰灯,实际上指父亲对我的关爱。)对呀,那是父亲对我的爱呀!我们怎么会忘记?
(七)综合实践设计
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做呢?(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实践性作业,如:复习字词、读书、上网查有关冰灯的资料,帮助父母做事等。)
〖教学反思
这节课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对情感的感悟,通过学生自读、自悟,逐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再阅读,再思考,来解决问题。同时更注重问题的生成。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学生养成边读边想边动笔的良好读书习惯,受益终生。另外,这节课通过自读、分角色朗读、想像说话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朴素之中真情在,很自然的渗透了热爱父母的情感教育。
教学设计不是教师上课的范本,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同教材的使用一样,教师要和学生一同走进教材,但还要一同走出教材。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非常浅显的、好笑的,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就等于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对于学生已经了如指掌的内容,即使教师精心设计了,也毫不吝惜地舍弃。
《冰灯》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认识生字12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
课型:散文。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谁知道哪儿的冰灯最有名?
2、板书课题:冰灯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12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巷 俗 菱 适 炕 棉 爹 扭 废 袄 悔 融
(请单行的同学起立教读)
⑶、出示生词,同桌读,齐读。
走街串巷 习俗 菱形 炕上 爹爹 棉袄 合适 废玻璃 扭头 融化 后悔
2、熟读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小组讨论,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⑶、指定学生读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10自然段这一部分讲了什么?
*勾出课文中反映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
*比较句子:
a、父亲正在打磨一快冰。
b、父亲正在离炕不远的地方打磨一快冰。
*全班感情朗读5—10自然段。
⑷、齐读11自然段。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⑸、指定学生接读1—4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
⑹、齐读全文。
⑺、填空:
这篇课文讲了事,反映出对的关爱。
三、作业布置:
感情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我”
要灯笼(起因)
冰灯
父亲
做灯庞(经过)
特别灯笼(结果)
(羡慕)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教学重难点:正确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冰灯》。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出示12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巷 俗 适 废 棉 悔 融 扭 菱 炕 爹 袄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认读。
街 巷 俗 适 废 棉 悔 赞 融
2、分析字型,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⑴、让学生自由写生字。
⑵、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⑶、书写生字,每字3遍。
⑷、抄写词语。
⑸、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得最快、最好的作业。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冰灯
五、教学后记
《看冰灯》的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冬冬观赏冰灯后异常兴奋的心情。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引人注目”“晶莹”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能说出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二.教学重点
1.体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2.掌握按方位顺序写的段落的阅读方法。
三.课前准备
课文录音课件词语卡片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学习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过程
一.点击课件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世界。(点击课件:哈尔滨的冰雕灯会)
2.说说人们在干什么。(引出课题:24 看冰灯)
3.你看到过用很大很大的冰块雕成的冰灯吗?请说说。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读课文,感受冰灯之美。
2.自读课文。
3.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重点:滨()莹()烁()
(2)分析字形。重点:佛腾廊檐
(3)按结构说生字:上下结构( ) 左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
4.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思考:冬冬在看冰灯的过程中到过哪些地方?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
5.默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后板书:
什么地方 公园门口 冰桥前 冰雕长廊 冰雕动物园 冰迷宫 冰灯前
看到什么
6.说话训练
(1)冬冬来到______(什么地方),看到________(什么东西)。
(2)冬冬看到_______(什么东西),在_________(什么地方)。
三.细读课文
1.冬冬到了很多地方,看到了许多神奇美丽的冰灯。那么哪一个地方的冰灯你最喜欢呢?请你美美的读读它吧!(学生自由读)
2.学习第2段
(1)指名读。
(2)品味佳句:公园里一座座冰雕晶莹透亮,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一座座”写出了什么?“闪烁”是什么意思?从“晶莹透亮”上你知道什么?
(3)朗读第2段。
3.课文哪一段最吸引你? (这里暂以第4段为例教学)
(1)有感情地读读第4段.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及原因。(学生各抒己见)
(2)点击课件:栩栩如生的冰雕动物
理解“奔腾”“报晓”“神气活现”“挥舞”等词语。也可以做做动作理解。
(3)除了这些冰雕动物,还会有哪些冰灯?用“()的()怎么样地干什么”句式说一说。
(4)完成作业 本第2题,正确搭配词语。
(5)朗读训练。
4.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第3段,说说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2)再边默读边用“===”划出表示地方的词语,用波浪线划出写看到什么的词语。
(3)读读第2、3两句,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
(4)读第4、5两句,哪些词突出冰雕特点?有不理解的词吗?
四.回顾总结
如此美丽的冰雕让人流连忘返,让我们有感情地读出来,介绍给别人。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语。
2.读熟全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通过回顾课文内容,用作家、导游、播音员等形式进行读、说、写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面对这神奇的冰雕世界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2.齐读全文。
二.能力训练
1.回顾课文内容:什么地方看到什么?
什么地方
看到什么
2.能力训练。
(1)板书:作家播音员导游你想当什么?用什么形式把这美丽神奇的冰灯介绍给别人?
(2)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进行自由学习。
(3)交流。
请播音员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出来。
请当导游的同学把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请当作家的同学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写出来。(投影显示)
(4)评选最佳表现奖和创意奖。
3.评价。
三.总结全文
1.冬冬面对多姿多彩的迷人冰灯,心情怎么样?请齐读最后一段。
2.理解“天寒地冻”。为什么天寒地冻而冬冬却一点也不觉得冷呢?
3.指导朗读。
4.自由感情朗读全文。
四.课堂练习
1.听写词语。
2.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作业 本第5题)
(1)冬冬钻过冰“迷宫”。
冬冬来到冰灯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爷爷带冬冬到公园去。
爷爷带冬冬去观赏冰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事情发展顺序整理句子。(作业 本第7题)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最吸引自己的段落。
【微语】一眼望山山不尽,聚耳听风风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