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学生有可能答出: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2、点明课题。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的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答:用秤称。
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
教师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下天平的组成及用法。
设计理念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在生活中体验感悟
1、克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
(2)用天平称:一枚二分硬币重约一克。
(3)再用手掂一掂:一克大约有多重?说说自己的感受。
(4)举几个生活中大约重一克的物品的例子。
(5)掂一掂桌子上的学习用品大约有多重,用天平称一称。
(6)用手掂一掂学习用品,说说自己的感受。[(转自数学网 )]
2、千克的认识
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大约有多重。
(2)看标注:一袋盐重500克。
(3)教师问:两袋盐呢?
生答:1000克
(4)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重量。
(5)教师问: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秤合适吗?
生答:不合适。
教师:那应该用那种秤来称呢?
生:弹簧秤。
生:台秤。
(6)用弹簧秤称两袋盐的重量,得出:1千克。
推出:1千克=1000克 板书:1千克=1000克
(7)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8)称桌子上的学习用品称一称,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巩固新知
课件展示:
1、 写出体重。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3、 连一连。
4、 找错。
设计理念
本节课,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一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掂一掂、动脑估一估、动口说说自己的感受,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会感悟1克和1千克的实际轻重,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增强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本课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克和千克)和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更重要的是感受和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准确应用这两个质量单位。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班级学生的实际,并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来说,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从过程与方法上来说,经历观察、实践、估计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用质量单位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在与同伴合作中解决质量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
3.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来说,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达成了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也明白要想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观察,必须用秤来称一称。这说明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他们对质量的单位还缺乏认识,特别是1克、1千克的质量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
所以,我在任务定位时,将教学重点确立为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难点是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算物体质量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指出:“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因此,在本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课前调查,让学生积累一些关于质量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走进商店、超市、农贸市场去调查,发现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学生很自然地认识了各式各样的秤,以及如何看秤。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为本堂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通过学生的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体验到数学就在学生身边,让学生通过克和千克的学习,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实验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课堂设计的需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一套,盘秤一个,天平一台,水果两个(一大一小),重1千克的商品4种。学生每人准备一个2分硬币、三袋分别约为1克、10克、100克重的大米和两袋500克的食盐。
新课程理念指出,学校教育中要确定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
1、情景激趣,谈话导入
2、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3、实际应用,加深理解
4、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下面分层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1、情景激趣,谈话导入。
我首先课件呈现一大一小两个水果并提问:“你觉得哪个重?怎么知道的?”通过学生回答内容小结:同样的事物可以用眼睛看来判断哪个重哪个轻,并板书“看”;接着我将小的水果放下,出示一个盒子,提问:“这个水果和这个盒子哪个重?”然后让回答问题的学生用两只手分别掂一掂,小结:不是同样的东西可以用手掂一掂的办法判断它们的轻重,并板书“掂”。接下来引导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各种商品的净含量是多少,学生简短的交流后,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商品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商品的净含量,由此引出“克和千克”,一边板书课题,一边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做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接着我告诉学生“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用字母g、千克用字母kg表示,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2、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分三层进行教学。
第一层:探究1千克。
先出示四种物品(1千克瓜子、1千克梨、两袋重500克的食盐和一根1千克重的火腿),让学生猜猜它们的重量,然后启发学生道:我们怎样用个好办法又快又准地知道它们的重量呢?引导学生想到用秤称(师板书“称”)。师随机利用多媒体出示几种常用的秤,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见过哪些秤,都是量什么东西的,激发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之后我出示一台盘秤,讲解它的用法后,将四种物品依次放入秤盘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指针的读数,并说出重量,师板书:1千克。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自己的两袋食盐,并说说感觉。最后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东西,说说看有那些物体比1千克重?引导学生估计物体重量,培养推测意识,本环节教学结束。这样通过掂、比、猜、称、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1千克,增加学生对“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千克的观念。
第二层:认识1克、感受10克、100克。
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拿出一枚2分的硬币,用手掂一掂,指名说一说感觉,然后教师将硬币放入天平量,告诉学生这样的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接着让学生试着掂一掂桌上的三袋大米,说说哪袋的重量和这一枚2分硬币一样,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比一比、估一估等活动推测出2号袋和3号袋大米的大约重量,感受“克”这个质量单位。这一层是过渡环节,设计了掂、说、估等活动,为学生感知和建立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做铺垫。
第三层:领悟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这个环节以“回收大米”的小游戏开始,我用一个塑料袋到同学那里回收3号袋大米,即回收100克的大米,每装进一袋,请同学们大声地数出来,直到回收10袋,即1000克大米为止。然后问学生:“这1000克的大米有多重呢?”请学生拿在手里掂掂看,试着说说感觉。接着把它放在盘秤上称,请学生读出数字,说说这些大米与刚才量过的物品有什么关系。师小结并板书:1千克=1000克,随即引导读关系式。
在这个环节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说说量物体时什么时候用克做单位,什么时候用千克做单位。
第四层:感受千克的日常应用。
这是一个关于年“体重”的游戏,旨在让学生感受千克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开始先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这里不排除有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斤的,师要引导其把斤数按2斤等于1千克的换算关系换算成千克,并告诉其这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然后让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同桌的体重。结合书中的练习,安排了认体重秤的内容,利用课件来学习认体重秤,本环节结束。
3、实际应用,加深理解。
在这个环节,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结合书中练习,我设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与一体的6个习题,包括填空、连线、选择、判断和趣味故事等内容。这样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
4、全课总结,课外实践。
教师以“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的问题,让学生说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然后出示“想一想”题:1千克的铁和1000克的棉花谁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七、说板书设计
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所以把它写在黑板的中间。我这样板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重点难点更加突出。
附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g kg
1千克=1000克 看
掂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数学的关键,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以及本堂课的任务,学生将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他们会经历观察、实践、估计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用质量单位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在与同伴合作中解决质量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都将得以培养。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学生有可能答出: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2、点明课题。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的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答:用秤称。
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
教师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下天平的组成及用法。
设计理念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在生活中体验感悟
1、克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
(2)用天平称:一枚二分硬币重约一克。
(3)再用手掂一掂:一克大约有多重?说说自己的感受。
(4)举几个生活中大约重一克的物品的例子。
(5)掂一掂桌子上的学习用品大约有多重,用天平称一称。
(6)用手掂一掂学习用品,说说自己的感受。[(转自数学网 )]
2、千克的认识
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大约有多重。
(2)看标注:一袋盐重500克。
(3)教师问:两袋盐呢?
生答:1000克
(4)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重量。
(5)教师问: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秤合适吗?
生答:不合适。
教师:那应该用那种秤来称呢?
生:弹簧秤。
生:台秤。
(6)用弹簧秤称两袋盐的重量,得出:1千克。
推出:1千克=1000克 板书:1千克=1000克
(7)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8)称桌子上的学习用品称一称,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巩固新知
课件展示:
1、 写出体重。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3、 连一连。
4、 找错。
设计理念
本节课,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一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掂一掂、动脑估一估、动口说说自己的感受,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会感悟1克和1千克的实际轻重,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增强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说课程要求
《万以内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板块的内容,是有关数概念的教学,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数学知识。这一单元包括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比较数的大小、求近似数,估计和整百整千数的加减五个信息窗。千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认识两个信息窗理解意义、数数、读数、写数、组成、数位五个内容。比较数的大小、求近似数这一信息窗学会比较数的大小、求近似数的方法。估计这一信息窗理解估一部分推想全体这种估计方法。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这一信息窗分为整百整千数加减和几千几百加减几百两个内容。
二、说地位与作用
小学阶段,对整数的认识,分为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四个阶段,本单元是第三个阶段。《万以内数的认识》经过学生前面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学段的学生对100以内的数建立了初步的数感,理解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了简单的读写技能,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总之,对数的认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理性认识。这一单元就是学生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它不仅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万以上数的基础,对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结合具体情景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和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大小,认识近似数、估计,正确口算。
2、能力目标:运用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在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3、情感目标: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他人帮助下,能尝试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1、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
2、数位的意义和顺序3、万以内数的读写。
4、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2、体会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三、说教学策略
1、千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认识。
首先结合学生的做操情景,来估计一下有多少人,然后再去数一数,算一算引入“千”这一计算单位,然后引导学生来这样“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的数”,“百个百个的数”,“千个千个的数”的数学活动,知道10个一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千是一万,体会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并通过现实情境估计二年级学生人数、全校学生人数和“多少本书有一千张纸”“多少本书有一万张纸”的活动来进一步感受大数千、万。
在理解数位的意义时,由于生活中很难找合适的实物来代替,所以根据学生已有的对计数单位和数位的知识,充分借助计数器理解百位、千位、万位等数位的意义。
在数数时,对学生来说,拐弯处的数数,是一个难点,如:989数下一个时,学生直接数1000,这时我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体会相邻计数单位的十进制的关系,认识到下一个应该是990。并再通过举类似的`例子(如:489数下一个,679数下一个等)进一步体会相邻计数单位的十进制的关系。同时板书时,我把989和990后两位画出来,让学生体会到989下一个是990,就是和89下一个是90是一样。
在读数和写数时,读写中间或末尾有0的的数是一个难点,如读2003时,出现两千零三和两千零零三两种读法,这是通过学生交流,学生知道读两个零重复了,读两千零三就可以。在写一千零八时,有写成108的,通过学生交流,并借助计数器来拨拨,认识到“1”在千位上,“8”在个位上,理解0占位的必要性。
在数的组成这里,与读数和写数来结合的,同时结合借助计数器和数位顺序表来体会数位上数的意义。
练习题中涉及到的数的规律,实际是对数数和数位意义知识的延伸,对学生来说存在难度,在这里借助学生对100以内的数5个5个的数,10个10个的数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说说方法,然后再解决问题。
2、比较数的大小、求近似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的方法多样化,只要能比较出来就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总结出下面几种方法:
方法一:根据数位来比较,数位不同时,数位多的数大(例如:1008和987,1008是四位数,987是三位数,所以1008大于987),数位相同时从高高位比起。(例如:968和980,都是三位数,但是980的十位是8,968的十位是6,8大于6,所以980大于968)
方法二:借助一个标准来比较。(例如:1008和987。1008大于1000,987小于1000,所以1008大于987)
方法三:渗透近似数来比较(不易要求过高,重点培养学生数感)(例如895和806,通过学生想895和806离得哪个整百数近,得到895的近似数是900,806的近似数是800,900大于800,所以895大于806。
3、估计估算。
先让学生独立的估计,再组织交流估计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计,对结果同样不要求精确、统一。在估算过程中引导学生按一定的策略进行估计,避免毫无根据的估计。通过情境图,估计有多少人在做操?先输出20个人来,然后圈一圈,再看看总人数中有几个这么多,这样就可以估计出总人数。
同时增加一些身边的素材,估计一下一张书页的字数、二年级学生的人数、全校的人数了,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4、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先复习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增加迁移效果。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口算方法。同时特别关注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的方法,为学习整千数加减整百数的口算作铺垫。在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把120看成12个十时,可以借助计数器或者小棒很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第四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即教材85—87的内容。
2、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标:1、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形成了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三维目标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解决方法: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感受、体验的机会。
五、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六、设计理念: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基于这一现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并准备一些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并掂一掂, 从中学生积累了有关质量的生活体验,然后再学习新课。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平时合作意识较强,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授课,这样即便于准备学具,又体现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 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给学生建立初步的质量观念,使学生知道比较东西的轻重不能单靠眼睛观察,必须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数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伊始我便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同学背一背及调查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感受物体有轻有重,引出质量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我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测量一枚二分硬币和两袋500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再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来称”,介绍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的工具。然后,让学生用弹簧秤称从家带来的物品(大米和石子)。感受到虽然它们的体积不同,但质量是相同的。在学生认识一些不同的秤后,联系实际读取盘秤、健康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让学生说出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或1千克,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第2~5页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千克和克,初步建立起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这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材一开始先让学生掂同样大小的木块和铁块,通过肌肉来感觉轻重的含义。再让学生看用牛皮筋系着的字典、文具盒、泡沫塑料,由于重量的不同,牛皮筋伸长的情况也就不同,这样就能使抽象的“重量”变得直观形象。接着教材介绍了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一些秤,使学生加深用秤可以称出物体有多重的印象。
教材还进一步联系实际生活,用一系列的操作让学生认识1千克,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重的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轻重的含义;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建立1千克的观念。
2、能力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像、交流、实验等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体验身边的数学,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
(一)感知重与轻,认识物体轻重的含义。
1、出示大小一样的木块与铁块,放在手心里掂一掂:你发现了什么?
2、演示:把一块泡沫塑料、一个文具盒、一本字典,用橡皮筋挂起来,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从上面可以看出,每一个物体都有轻重。有时候物体一样大,但却有轻有重,有时候物体虽然大,但却比较轻。为了表示出物体有多重,我们先要认识重量单位,这节课先学习“千克”。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简写成“Kg”。
(一)实验操作,感知1千克。
1、介绍常用的一些秤。[+小学教学设计网_=}
2、指导操作,认识1千克。
(1)秤一秤:台上的这袋大米是不是重1千克?
(2)掂一掂:把这袋大米托在手里,掂一掂它有多重,边掂边告诉自己:“这是1千克重”。
(3)估一估:1千克黄豆有多少,从盆里把黄豆装到塑料袋里,估计有1千克了就停下来。
称一称,与1千克相比怎样?轻了怎么办?重了怎么办?调整称出1千克黄豆。
(4)猜一猜:台上这样大小的桔子(苹果或熟鸡蛋)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小组合作称一称,看结果怎样?
数一数后交流:分别有几个?都是称出1千克的桔子,为什么个数会不同?
师:8个这样的桔子、18个这样的鸡蛋都大约重1千克,1千克又叫1公斤。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千克呢?课后请小朋友到商店去了解一下,记录下来,明天交流。
3、指导学生分组操作,了解几千克、几十千克物体的重量。
师:我们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知道了1千克的物体到底有多重了。如果把其中两样合起来有多重?把其中三样合起来呢?
(1)轮流用手掂一掂2千克、3千克的物体有多重。边掂边告诉自己:“这是2千克,这是3千克”。
(2)以组为单位称出每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互相抱一抱,感受几十千克有多重。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四、运用知识,完成练习。
1、书本第5页的第3、4题。
2、同桌先互相讨论,再填空。(略)
3、趣味题:狗大叔开了一家米店,店里没有秤,只有一个大桶和一个小桶,大桶装满米,米重5千克,小桶装满米,米重3千克。小猪要买1千克的大米,能不能买到?为什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本课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克和千克)和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更重要的是感受和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准确应用这两个质量单位。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班级学生的实际,并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来说,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从过程与方法上来说,经历观察、实践、估计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用质量单位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在与同伴合作中解决质量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
3、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来说,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达成了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也明白要想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观察,必须用秤来称一称。这说明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他们对质量的单位还缺乏认识,特别是1克、1千克的质量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
所以,我在任务定位时,将教学重点确立为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难点是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算物体质量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指出:“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因此,在本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课前调查,让学生积累一些关于质量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走进商店、超市、农贸市场去调查,发现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学生很自然地认识了各式各样的秤,以及如何看秤。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为本堂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通过学生的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体验到数学就在学生身边,让学生通过克和千克的学习,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实验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课堂设计的需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一套,盘秤一个,天平一台,水果两个(一大一小),重1千克的商品4种。学生每人准备一个2分硬币、三袋分别约为1克、10克、100克重的大米和两袋500克的食盐。
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所以把它写在黑板的中间。我这样板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重点难点更加突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数学的关键,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以及本堂课的任务,学生将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他们会经历观察、实践、估计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用质量单位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在与同伴合作中解决质量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都将得以培养。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第四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即教材85—87的内容。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量的计量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节课学习的就是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所以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标:
1、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形成了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三维目标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五、设计理念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基于这一现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并准备一些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并掂一掂,从中学生积累了有关质量的生活体验,然后再学习新课。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平时合作意识较强,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授课,这样即便于准备学具,又体现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给学生建立初步的质量观念,使学生知道比较东西的轻重不能单靠眼睛观察,必须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数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伊始我便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同学背一背及调查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感受物体有轻有重,引出质量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我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测量一枚二分硬币和两袋500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再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来称”,介绍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的工具。然后,让学生用弹簧秤称从家带来的物品(大米和石子)。感受到虽然它们的体积不同,但质量是相同的。在学生认识一些不同的秤后,联系实际读取盘秤、健康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让学生说出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或1千克,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六、教学过程:
本课时的教学指导思想确定为:创设情境,主体参与,合作互动。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我们都知道,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新课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课的开始我就为学生创设了游戏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
首先,我设计了一个“背一背”的游戏:找三位学生,其中两位体重对比明显。这三名学生互相背一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初步感知轻重。其次,我利用课件演示,请学生观察两幅图片,说一说哪边轻,哪边重?再次,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在自己的桌上找出两样物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它们的轻重,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样为学生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力求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欲望。)最后设疑,导入新课。看来物体有轻有重,那么怎样来表示物体的轻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用设疑来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操作探究,感悟新知。
1、构建克的概念。
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得出:物体的质量需要秤来称。在认识克之前,首先让学生认识秤。先说说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秤,相机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磅秤、电子秤、弹簧秤、台秤、盘秤、杆秤、天平、人体秤、)接下来让学生认识这些工具,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其中重点认识天平、盘秤、人体秤,以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克”是一个很轻的质量单位,要结合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称、掂、找、说”四个层次,来认知克是用来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单位,通过用天平称出1克的2分币,再用手掂一掂,让学生充分地体验1克到底有多重,接着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以克为单位的物品的质量来加深对克的感受,明确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样,使学生在多项操作活动中建立克的质量观念,并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2、构建千克的概念。
在生活中,以“千克”为质量单位的物品很多,为了深入地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我设计如下教学步骤: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找一找,猜一猜,说一说。
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熟悉的实物结合在一起,初步感知l千克的质量观念。为了让学生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我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然后称一称,再掂一掂。学生在感知1千克的质量之后,
通过小组合作秤出质量为1千克的物品,如大约几个苹果的质量是1千克等等,放在手中再掂一掂,从而深化概念,突破重点,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为了进一步感受几千克的质量,我为每组都准备了1号包,猜一猜有几千克?再称一称,拎一拎。也可以称称体重:先猜一猜老师的体重,找同学帮忙称一称,再称称其他同学的体重。最后可以联系生活说一说以千克为单位的物品的质量。这样通过称体重的游戏和联系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几千克的质量,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沟通克与千克的内在联系。
如果学生在认识克和千克时打好了基础,那么在填写单位名称,进行质量单位的辨析时就会轻而易举了。学生在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时,我们可以利用前面的教学直接揭示,即从两袋盐的质量中巧妙地揭示出克与千克的内在联系。接下来就可以设计一些习题,解决克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这个层次以练习为主,通过精心设计,力求达到“有的”、“有序”、“多样”、“有度”。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环节
本节课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是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二是主动参与,探究新知;三是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1、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
在这个环节中,创设了“背一背”这个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感受轻和重,然后揭示课题,目的在于利用熟悉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新知打下坚实基础。
2、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千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对“三件视觉上具有一定反差的”物品掂一掂、估一估、评一评、称一称,还设计了让学生想办法找几千克的物品,然后轮流感受,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仅一次次强化了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更是对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培养,是对学生自主探究程度、学生体验态度的一种信息反馈和检验。
第二步:认识克。克相对千克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晰。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学生对千克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马上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感觉上与千克形成明显的反差,对学生进行强烈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克与千克形成鲜明对比,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刚建立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于是又设计了两道练习题。练习的`目的除了巩固新知外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自我检查的一种深化。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试教时设计的是一道填空题:1粒扣子重1克,2粒重()克,100粒重()克,那么1000粒重()克,从而推出1000克=1千克。教出后发现这样设计给学生的铺垫太厚,没有思维度。后来把这一环节改为“由1粒扣子的质量直接到思考1000粒扣子有多重?”这样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对“克和千克”的换算公式,设计了教师读、学生听、学生读、大家评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在读和评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并牢牢记在心中。
3、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为了使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针对物品重量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让气球载满物体顺利升空。
第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把新知和过去的学习经验相结合,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扩充训练容量,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体现。第二个问题情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把学生那种向往宇宙、向往太空的情感融入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活跃,情感达到最高潮,从而把本节课的感知、体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升华。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育新理念,为孩子们的自主、独立、合作、个性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毕竟,我们还在实验、还在探索,所以教学中难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指出,以便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克与千克》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环节
本节课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是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二是主动参与,探究新知;三是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1、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
在这个环节中,创设了“背一背”这个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感受轻和重,然后揭示课题,目的在于利用熟悉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新知打下坚实基础。
2、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千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对“三件视觉上具有一定反差的”物品掂一掂、估一估、评一评、称一称,还设计了让学生想办法找几千克的物品,然后轮流感受,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仅一次次强化了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更是对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培养,是对学生自主探究程度、学生体验态度的一种信息反馈和检验。
第二步:认识克。克相对千克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晰。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学生对千克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马上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感觉上与千克形成明显的反差,对学生进行强烈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克与千克形成鲜明对比,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刚建立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于是又设计了两道练习题。练习的目的除了巩固新知外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自我检查的一种深化。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试教时设计的是一道填空题:1粒扣子重1克,2粒重克,100粒重克,那么1000粒重()克,从而推出1000克=1千克。教出后发现这样设计给学生的铺垫太厚,没有思维度。后来把这一环节改为“由1粒扣子的质量直接到思考1000粒扣子有多重?”这样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对“克和千克”的换算公式,设计了教师读、学生听、学生读、大家评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在读和评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并牢牢记在心中。
3、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为了使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针对物品重量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让气球载满物体顺利升空。
第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把新知和过去的学习经验相结合,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扩充训练容量,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体现。第二个问题情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把学生那种向往宇宙、向往太空的情感融入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活跃,情感达到最高潮,从而把本节课的感知、体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升华。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育新理念,为孩子们的自主、独立、合作、个性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毕竟,我们还在实验、还在探索,所以教学中难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指出,以便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环节
本节课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是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二是主动参与,探究新知;三是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1、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
在这个环节中,创设了“背一背”这个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感受轻和重,然后揭示课题,目的在于利用熟悉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新知打下坚实基础。
2、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千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对“三件视觉上具有一定反差的”物品掂一掂、估一估、评一评、称一称,还设计了让学生想办法找几千克的`物品,然后轮流感受,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仅一次次强化了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更是对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培养,是对学生自主探究程度、学生体验态度的一种信息反馈和检验。
第二步:认识克。克相对千克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晰。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学生对千克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马上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感觉上与千克形成明显的反差,对学生进行强烈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克与千克形成鲜明对比,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刚建立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于是又设计了两道练习题。练习的目的除了巩固新知外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自我检查的一种深化。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试教时设计的是一道填空题:1粒扣子重1克,2粒重()克,100粒重()克,那么1000粒重()克,从而推出1000克=1千克。教出后发现这样设计给学生的铺垫太厚,没有思维度。后来把这一环节改为“由1粒扣子的质量直接到思考1000粒扣子有多重?”这样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对“克和千克”的换算公式,设计了教师读、学生听、学生读、大家评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在读和评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并牢牢记在心中。
3、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为了使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针对物品重量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让气球载满物体顺利升空。
第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把新知和过去的学习经验相结合,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扩充训练容量,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体现。第二个问题情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把学生那种向往宇宙、向往太空的情感融入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活跃,情感达到最高潮,从而把本节课的感知、体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升华。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育新理念,为孩子们的自主、独立、合作、个性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毕竟,我们还在实验、还在探索,所以教学中难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指出,以便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克与千克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环节
本节课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是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二是主动参与,探究新知;三是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1、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
在这个环节中,创设了“背一背”这个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感受轻和重,然后揭示课题,目的在于利用熟悉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新知打下坚实基础。
2、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千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对“三件视觉上具有一定反差的”物品掂一掂、估一估、评一评、称一称,还设计了让学生想办法找几千克的物品,然后轮流感受,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仅一次次强化了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更是对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培养,是对学生自主探究程度、学生体验态度的一种信息反馈和检验。
第二步:认识克。克相对千克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晰。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学生对千克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马上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感觉上与千克形成明显的反差,对学生进行强烈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克与千克形成鲜明对比,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刚建立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于是又设计了两道练习题。练习的目的除了巩固新知外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自我检查的一种深化。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试教时设计的是一道填空题:1粒扣子重1克,2粒重()克,100粒重()克,那么1000粒重()克,从而推出1000克=1千克。教出后发现这样设计给学生的铺垫太厚,没有思维度。后来把这一环节改为“由1粒扣子的质量直接到思考1000粒扣子有多重?”这样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对“克和千克”的换算公式,设计了教师读、学生听、学生读、大家评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在读和评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并牢牢记在心中。
3、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为了使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针对物品重量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让气球载满物体顺利升空。
第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把新知和过去的学习经验相结合,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扩充训练容量,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体现。第二个问题情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把学生那种向往宇宙、向往太空的情感融入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活跃,情感达到最高潮,从而把本节课的感知、体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升华。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育新理念,为孩子们的自主、独立、合作、个性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毕竟,我们还在实验、还在探索,所以教学中难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指出,以便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克与千克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环节
本节课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是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二是主动参与,探究新知;三是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1、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
在这个环节中,创设了“背一背”这个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感受轻和重,然后揭示课题,目的在于利用熟悉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新知打下坚实基础。
2、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千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对“三件视觉上具有一定反差的”物品掂一掂、估一估、评一评、称一称,还设计了让学生想办法找几千克的`物品,然后轮流感受,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仅一次次强化了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更是对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培养,是对学生自主探究程度、学生体验态度的一种信息反馈和检验。
第二步:认识克。克相对千克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晰。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学生对千克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马上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感觉上与千克形成明显的反差,对学生进行强烈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克与千克形成鲜明对比,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刚建立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于是又设计了两道练习题。练习的目的除了巩固新知外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自我检查的一种深化。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试教时设计的是一道填空题:1粒扣子重1克,2粒重()克,100粒重()克,那么1000粒重()克,从而推出1000克=1千克。教出后发现这样设计给学生的铺垫太厚,没有思维度。后来把这一环节改为“由1粒扣子的质量直接到思考1000粒扣子有多重?”这样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对“克和千克”的换算公式,设计了教师读、学生听、学生读、大家评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在读和评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并牢牢记在心中。
3、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为了使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针对物品重量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让气球载满物体顺利升空。
第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把新知和过去的学习经验相结合,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扩充训练容量,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体现。第二个问题情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把学生那种向往宇宙、向往太空的情感融入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活跃,情感达到最高潮,从而把本节课的感知、体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升华。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育新理念,为孩子们的自主、独立、合作、个性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毕竟,我们还在实验、还在探索,所以教学中难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指出,以便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微语】将每一次挑战视为提升自我、突破自我的机会,而非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