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考试资料 > 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推荐20篇)

发布时间: 2024-08-13 11:41:10

蒹葭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蒹葭教学设计(2)

一、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二、解题

今天,我们又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读题

(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录音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

(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三)、三读,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

下面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诗歌,请注意各章之间的特点。然后说说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明确:《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憧憬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焦急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失望___的情感。

四、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五、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蒹葭变化:苍苍——凄凄——采采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变化:为霜——未浠——未已时间推移,心情焦急和惆怅

地点变化:长——跻——右——央——坻困难重重,想见心情急切

教学反思:

今天讲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孩子们被吸引了,很是高兴。现在大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

一同学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确。(先给别读,再齐读)

二我把一些重点字词写到黑板上,让学理解记忆(近义词或反义词放在一起,以便学生掌握词义)

苍苍萋萋采采未晞未已水之湄水之涘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跻右水中坻水中沚

三边读边口译课文,两人为一组交流。

四通过读,我们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描绘一下,并写写自己通过读感悟到了什么。

(在练习本上写)

学生们在回答时加上了一些想象。紧接着我让他们谈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到了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

还谈到了他是惆怅的,对爱人感情是浓烈的,他是执着的。

紧接着我又问可望而不可及是喜还是悲?孩子们说是悲,我谈自己的观点这也许是一种喜吧,因为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这里的伊人仅仅是所爱的人吗?学生们能谈出这也许代表理想或者梦想。我说这又何尝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写照呀。一生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这时铃声响了,我还是问道:三小节的内容几乎是重复的,那能不能去掉两小节。学生说不行,那样感情就不强烈了。我说这样看似重复,实际又不是完全重复的写法就是“重章叠句”,它的表达效果就是渲染感情,增加诗歌的音乐美。

本来觉得一节课处理这首诗时间会很宽松,结果时间很紧张。看得出孩子们是在逐步进入文章,没有当堂成诵实在是有些遗憾。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许多年之后,他们经历一些事后,再想起这首诗会会意的微笑吧。

蒹葭教学设计(3)

一、导入

学习诗歌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在读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畅所欲言)(预设:字音、节奏、重音、停顿)按照刚才我们所说的要求,齐读诗歌。

同学说的很全面,那么就按照刚才我们总结出来的方式、方法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感情

二、一唱三叹吟读《关雎》

把握节奏:四言诗,一般是“二二”断开,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注意提示,不能刻意断开,尽量做到音断意连。

全班齐读。

三、相映成趣译读《关雎》

1、请同学们用笔圈画出重要的或者你认为较难理解的字词。请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全班讨论解决。

2、单看右边划线这一部分,我们就理一理这首诗歌。这首诗讲了什么?这首诗就是讲了这么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诗经》里叫作“赋”。现代汉语里叫作“记叙”)(板书:赋)

3、这首诗歌,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吟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哪些画面?方法指导:画面想象法。

【例如: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

然自得地玩耍嬉戏??多么安静美好的画面,此时语速应该是平和的,悠缓的,而且这是起句,如果太高,后面就没有办法表现了。】(雎鸠鸟在河边鸣叫,就用来比喻君子和淑女是很好的一对,这叫比。)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几句诗的时候好像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清清的小河边,一位穿着一袭连衣裙的姑娘,正两手不停地在水中采摘荇菜。她黑瀑似的长发轻束脑后,直垂腰间。她双袖挽起,露出了如玉似的手臂,她眼波流转,消融粲然,像三月的桃花一样美丽。】《采茶女》(两者没有共同点时候,例如写“荇菜”引出后面的窈窕淑女,这叫兴)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时仿佛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夜已深沉,明月高悬,万籁俱静,屋子里满是明月的清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采荇少女美好的身影使他魂牵梦萦。(范读: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语速慢,低调,似有叹息)这时的情绪比较低落了,应读得低一点,慢一点)】《记承天寺夜游》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我仿佛看见了红对联、红窗花、红盖头、??锣鼓阵阵,鞭炮声声,喜气盈盈。这么欢喜的场面,男主人公应该是喜悦、激动的,所以要用欢快的语气读,语调要上扬。】(君子淑女,相亲相爱,比翼双飞,让人好生羡慕。这是现实吗?我们这里先卖个关子。)

4、(无论是现实也好,想象也罢,但是通过刚才的译读环节,同学再次深入地感受到了诗人心境的变化,带着这些感触,我们再次朗读诗歌。)

女生读前两句,男生读后三句。读出女子的温婉,读出男子求子不得的焦虑和琴瑟和谐的喜悦。

四、诗情画意品读《关雎》

好诗不厌百回读。同学们的读一遍好过一遍,可见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关雎》被称为《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这首诗,从各个角度品读这首诗的美。四人小组合作。

蒹葭教学设计(4)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课中以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

1、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诗歌赋予了我们柔情、豪情和激情!现在就让我们溯洄而上,走进诗歌的源头——诗经,去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去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2、介绍诗经

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出示课题)

3、解题

《蒹葭》选自《国风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二、感知朗读,理解内容

1听读;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蒹葭溯洄萋萋晞湄跻坻涘沚

3、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把握感情分寸。

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4指名朗读;

5、感受诗的音乐美

音乐美:节奏、音调、声情

韵脚第一章:苍、霜、方、长、央;第二章:萋、晞、跻、坻;第三章:已、涘、、沚。

叠词苍苍,萋萋,采采……

重章叠唱反复咏唱,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上古民歌,也是现代民歌常用的形式。它的美感价值,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是从情感方面看。十个重在以情动人。情感不是一次性概念告知所能奏效,须反复感染方能起到动人心弦的效果。二是从音乐方面看。上古民歌都是口头传唱的,是以声调和旋律来感染人的情感,唱者须反复才能尽情,听者须反复才能动情。因此,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本身,就是在层层推进感情,就是在不断强化美感效应,并非一定要在每章的内容上有了发展变化,才算是有了推进。这是应当意识到的。

三、理解诗意

1、同桌合作,结合注释弄清诗歌大意,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一会提出共同解决;

2、共同释疑:可能的问题①所谓:所说的,所思念的②白露为霜:白露变成霜

3、把《蒹葭》翻译成白话诗,体会其诗味。

河边芦荻青苍苍,秋深白露凝成霜。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水那一旁。

逆着河水去找她,道路坎坷险又长。顺着河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央。

河边芦荻湿漫漫,白露滴滴叶未干。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岸那一端。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滩。

河边芦荻密稠稠,清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岸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弯弯险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洲。

4、哪位同学能概括诗歌内容?

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

四、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

教师准备: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仿句说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3、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

清晨(拂晓)白露未唏白露未已

4、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谈

教师准备: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5、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孤寂凄美迷离

6、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配《在水一方》二胡曲屏显词语:蒹葭秋风白露秋霜秋水晨雾河畔道路水中沙洲

师生共同感受: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五、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教师准备:①在不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

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宛”字,好像仿佛之意

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怅惘痛苦

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孤独寂寞

小结: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蒹葭教学设计(5)

一、导入

学习诗歌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在读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畅所欲言)(预设:字音、节奏、重音、停顿)按照刚才我们所说的要求,齐读诗歌。

同学说的很全面,那么就按照刚才我们总结出来的方式、方法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感情

Ppt2

二、一唱三叹吟读《关雎》

1

Ppt3

把握节奏:四言诗,一般是“二二”断开,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注意提示,不能刻意断开,尽量做到音断意连。

2、全班齐读。

三、相映成趣译读《关雎》

1、请同学们用笔圈画出重要的或者你认为较难理解的字词。请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全班讨论解决。

Ppt4

2、

Ppt5

单看右边划线这一部分,我们就理一理这首诗歌。这首诗讲了什么?这首诗就是讲了这么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诗经》里叫作“赋”。现代汉语里叫作“记叙”)(板书:赋)

3、这首诗歌,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吟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哪些画面?方法指导:画面想象法。

【例如: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

然自得地玩耍嬉戏??多么安静美好的画面,此时语速应该是平和的,悠缓的,而且这是起句,如果太高,后面就没有办法表现了。】(雎鸠鸟在河边鸣叫,就用来比喻君子和淑女是很好的一对,这叫比。)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几句诗的时候好像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清清的小河边,一位穿着一袭连衣裙的姑娘,正两手不停地在水中采摘荇菜。她黑瀑似的长发轻束脑后,直垂腰间。她双袖挽起,露出了如玉似的手臂,她眼波流转,消融粲然,像三月的桃花一样美丽。】《采茶女》(两者没有共同点时候,例如写“荇菜”引出后面的窈窕淑女,这叫兴)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时仿佛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夜已深沉,明月高悬,万籁俱静,屋子里满是明月的清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采荇少女美好的身影使他魂牵梦萦。(范读: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语速慢,低调,似有叹息)这时的情绪比较低落了,应读得低一点,慢一点)】《记承天寺夜游》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我仿佛看见了红对联、红窗花、红盖头、??锣鼓阵阵,鞭炮声声,喜气盈盈。这么欢喜的场面,男主人公应该是喜悦、激动的,所以要用欢快的语气读,语调要上扬。】(君子淑女,相亲相爱,比翼双飞,让人好生羡慕。这是现实吗?我们这里先卖个关子。)

Ppt5

3、(无论是现实也好,想象也罢,但是通过刚才的译读环节,同学再次深入地感受到了诗人心境的变化,带着这些感触,我们再次朗读诗歌。)

女生读前两句,男生读后三句。读出女子的温婉,读出男子求子不得的焦虑和琴瑟和谐的喜悦。

四、诗情画意品读《关雎》

好诗不厌百回读。同学们的读一遍好过一遍,可见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关雎》被称为《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这首诗,从各个角度品读这首诗的美。四人小组合作。

蒹葭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①初读诗歌,感受《蒹葭》一唱三叹的节奏美;

②听读诗歌,联系文本深入体会《蒹葭》的景美和景中人的美;

③掌握诗经中的比兴手法;

④齐读诗歌,多角度品《蒹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通过意象感悟诗歌仍然是初三学生的一个重要训练点,所以我的教学重点为目标②;学生可能只会将它视作一首爱情诗,所以教学的难点是目标④——如何将《蒹葭》中的伊人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古代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成就,明清的突出成就是小说,往前追溯是元曲、宋词、唐诗、汉赋、楚辞,之前还有没有呢?(设置PPT,以曲线图形呈现,在教师的提示下尽量由学生自己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诗经中的经典篇目《蒹葭》。

二、一唱三叹——读《蒹葭》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此诗所传达出的感情。

(学生随便谈初读后的感受,并适时抽学生起来读,体会)

2.通过读,你发现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呢?

(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每句4字,句式整齐;分章节,每章只有几个字不同,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的音律美)

3.采用重章叠句有什么好处呢?

(回旋反复,增强诗歌的音乐感、节奏感,感情更强烈;便于吟唱,插入对“风”的介绍)

三、联想想象——绘《蒹葭》

1.苏轼曾经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今天我们学的《蒹葭》是否有这样的特点呢?如果有,那么画中有哪些景,景又是怎样的景呢?听老师配乐朗诵,大家思考。

①评老师读得如何。<师生平等对话交流>

②你看到了哪些景,景是怎样的景?

(蒹葭、白露、霜,总体说来是一种萧瑟、绵长、迷茫之景,具体由学生进行描绘,通过追问引导回归文本)

2.巧妙插入对季节和时间的追问,并让学生从诗歌中找出原句。

(秋,早上,含有白露和霜的句子都可以看出来)

3.继续追问早晨有什么意味儿?

(朦胧之感;“一天之计在于晨”,早上是充满希望的)

4.这些景有什么作用?

(蒹葭写出环境的清冷;白露从“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形象勾勒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主人公天亮就来到河边,直到太阳东升,独自一人在河边久久徘徊;寒霜浓重的凄冷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感伤和惆怅)

5.画中的景是如此美丽,那景中的人又是怎样的呢?描述一下你脑海中所呈现的形象,从原文找出依据。

(两个人:伊人和追寻者。伊人十分飘逸,如梦如幻,文中“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可以看出;追寻者十分痴迷,如痴如醉,文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可以看出。越是追求越得不到,一种可望而不可即,呼而不应,求而不得。)

6.由于伊人十分梦幻,反而使追求者更加如痴如醉,想象追寻者反复追寻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情感让追寻者如此痴迷?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可以对文本进行细节的夸张。追寻的时间长,空间广,说明他的执著,不畏艰险。

7.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写人,而要从景写起?

(比兴手法,言此物以引出他物,插入对《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介绍:“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通俗的说“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四、迁移拓展——悟《蒹葭》

1.前面我们说了他从天一亮到太阳东升一直没有追寻到伊人,为什么呢?

(伊人不是真实存在的,她象征着作者作者心中一切美好事物和理想,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如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即)

2.从《蒹葭》中,你还能够想到什么呢?可以是以前学过的诗,生活中的人、事。

(牛郎织女一年一见反而越益美好;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五、回味《蒹葭》,总结学习诗歌的方法

①老师放歌曲“在水一方”,让学生在音乐中回味《蒹葭》余音绕梁之美,并尝试背诵;

②学生自己总结学习诗歌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背景、意象、意境、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方面谈)

结语: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要像诗中的主人公一样,不畏艰险,勇敢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老师相信,只要有梦想,就一定会实现,今天的课就上到这。

蒹葭教学设计(7)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课中以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

1、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诗歌赋予了我们柔情、豪情和激情!现在就让我们溯洄而上,走进诗歌的源头——诗经,去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去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2、介绍诗经

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出示课题)

3、解题

《蒹葭》选自《国风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二、感知朗读,理解内容

1、听读;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把握感情分寸。

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4、指名朗读;

5、感受诗的音乐美

音乐美:节奏、音调、声情

韵脚第一章: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萋、晞、跻、坻;

第三章:已、涘、沚。

叠词苍苍,萋萋,采采……

重章叠唱反复咏唱,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上古民歌,也是现代民歌常用的形式。它的美感价值,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是从情感方面看。十个重在以情动人。情感不是一次性概念告知所能奏效,须反复感染方能起到动人心弦的效果。二是从音乐方面看。上古民歌都是口头传唱的,是以声调和旋律来感染人的情感,唱者须反复才能尽情,听者须反复才能动情。因此,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本身,就是在层层推进感情,就是在不断强化美感效应,并非一定要在每章的内容上有了发展变化,才算是有了推进。这是应当意识到的。

三、理解诗意

1、同桌合作,结合注释弄清诗歌大意,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一会提出共同解决;

2、共同释疑:可能的问题①所谓:所说的,所思念的②白露为霜:白露变成霜

3、把《蒹葭》翻译成白话诗,体会其诗味。

河边芦荻青苍苍,秋深白露凝成霜。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水那一旁。

逆着河水去找她,道路坎坷险又长。顺着河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央。

河边芦荻湿漫漫,白露滴滴叶未干。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岸那一端。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滩。

河边芦荻密稠稠,清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儿何处寻,就在河岸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弯弯险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洲。

4、哪位同学能概括诗歌内容?

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

四、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

教师准备: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仿句说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3、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

清晨(拂晓)白露未唏白露未已

4、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谈。

教师准备: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5、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孤寂凄美迷离

6、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配《在水一方》二胡曲屏显词语:蒹葭秋风白露秋霜秋水晨雾河畔道路水中沙洲。

师生共同感受: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五、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教师准备:

①在不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宛”字,好像仿佛之意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怅惘痛苦

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孤独寂寞

小结: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蒹葭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3、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2、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板书“蒹葭”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

2、学生试读。读准字音,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正音,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感受诗的节奏美。

三、学生交流资料,译读全诗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小组交流,自学全诗。

3、汇报自学成果。

四、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1、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画面之美。

五、三读,感受结构美

1、下面再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诗歌,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3、《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达逐渐强烈的感情。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叠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六、情读,感悟诗中情

1、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边,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静寂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他的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请你在朗读中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学生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全班诵读。

七、课堂小结

1、《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对情感的感悟,让我们用心来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2、全班齐读。

【板书设计】

蒹葭

情景交融

蒹葭教学设计(9)

教学设想:

《蒹葭》是课文《<诗经>二首》的第二篇,此前已经介绍了《诗经》的常识,并学习了《关雎》。在此基础上,本节温故知新,侧重运用启发式和对比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和能力发展主体地位。

采用“板块推进,问题切入,层级展开,循环提高”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按层面逐层加深对作品的体会和理解,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把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问设计由浅入深,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教学板块:

温故知新──整体感知──品味诗歌──探究总结──深思巧练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领悟诗的意境美;

2.理解诗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作用;

3.领会诗歌思想和艺术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二)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和语气;掌握吟诵欣赏诗歌的技巧与方法;

(三)情感和态度:

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赋、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教学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温故知新

1.请聆听邓丽君的《在水一方》。

歌词: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问:这首歌曲优美吗?能说出这首歌曲的歌词出处吗?

明确:这首歌曲的歌词是琼瑶根据《诗经蒹葭》改编而成的。

2.填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 )篇。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按乐调不同分( )( )()三部分,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 )( )。《诗经》以( )言为主,兼以杂言。章法上多采用( )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板块重点:扫除文字障碍,初步把握课文,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解题: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这是一首怀人诗作。

2.听录音,划出韵脚,感受诗的音乐美。

3.看注释,读懂字面意思。

提问设计:(第一梯度)

1.这首诗写了什么?

2.这首诗的韵脚是哪些字?

3.这首诗三章有何异同?

4.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学生议论回答。

板块小结:读懂大意,认识作品的二个艺术特点:兴、赋表现手法,重章叠句的章法。

三、再读课文品味诗歌

板块重点:品味诗歌,感受并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问题设计:(第二梯度)

1.景物描写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2.伊人指代什么?

3.抒情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4.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名读课文。

品味诗歌:(着重运用比较法)

每章1 、2句:以景起兴,以兴托情。

时间:深秋清晨,凄冷。

景色: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清凉。

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凄凉、落寞的心境。

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关雎》以景起兴,兴中含比,比兴自然。用雎鸠和鸣比喻男女真挚的爱情。而《蒹葭》每章1 、2句:以景起兴,以景托情。

每章3 、4句:追寻伊人,点明主题。

伊人:深爱而思慕的对象。

地点:“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皆因思念太深而生的幻境,表明追寻的对象飘忽不定。也暗示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际遇,意蕴开阔。

《关雎》鲜明地指出追求的对象:窈窕淑女,是实写,她就在河边采摘荇菜。而《蒹葭》中伊人,即那个人,是虚写,写得朦胧而有韵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所谓”含有不便让人知道意味。伊人在遥不可及的河水那一边。朦胧和距离产生美,这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每章后4句:追寻境况。

道路:艰难曲折。

抒情主人公:执着、坚定。

心情:思而不得,求而难见的怅惘和遗憾。

结果:追寻的对象飘忽不定,幻象迷离。抒情主人公可望难及。

“宛”字表现出苍茫的环境氛围,迷茫的内心情感,隐约缥缈的身影,把诗人“欲即不能、欲罢不舍”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

《关雎》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而《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

思想意义:

表现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

表达思而不得的怅惘,求而难见的遗憾。

涵容人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境遇。

板块小结:领会作品的思想意义,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四、三读课文探究总结

板块重点:理解诗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等艺术特点;感受并领会诗歌的结构美。

齐读课文

问题设计:(第三梯度)

这首诗三章意思大致相同,为什么不用一章?换言之,这首诗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作用是什么?

学习小组讨论,发言。

(一)、探究研讨: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作用:

(1)蒹葭之“苍苍”、“萋萋”、“采采”这是景物层层渲染。

(2)白露之“为霜”、“未唏”、“未已”表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着。

(3)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在水中央”“在水中坻”“在水中沚”表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及追寻者的无奈和惆怅。

(4)道路的“阻且长”、“阻且跻”、“阻且右”从不同的角度,步步加深道路的坎坷曲折,暗示追求者的矢志不渝。

小结:采用重章叠句,换韵复唱,不仅仅造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抒情效果,还深化了诗歌意境,把诗人的追求和失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总结艺术特点

1.重章叠句,深化了诗歌意境。

2.意境朦胧、含蕴无尽。

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3.“赋”、“兴”手法的运用。

每章首两句都是借景起兴,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先写河畔芦苇很繁盛,夜来清露结成霜的景物,以便更自然地引出本诗的主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即诗人隔河企望,追寻“伊人”。

每章三至八句是赋,直抒胸臆,表达主人公思而不得的怅惘,求而难见的遗憾。

五、深思巧练创新思维

板块要点:拓展思维,形成能力。

问题设计:(第四梯度)

深思:学生各抒己见。

1.你如何理解“伊人”?

或情人、或友人、或贤人隐士,或美好的事物,如理想、信念等。

2.这首诗对你有何启发?

做事要勇于克服重重困难。对理想要有执着追求的精神,学好专业课为理想而奋斗,争取达到目标。

巧练:翻译这首诗。

参考译文:

河畔芦苇茂苍苍,清晨白露凝成霜。我思慕的那个人,就在河水那一方。沿着弯曲的水道去找她,道路阻隔又漫长。逆着笔直的水道去寻她,仿佛隔在水中央。

河畔芦苇连着天,清晨白露还没干。我思慕的那个人,就在河水那一边。沿着弯曲的水道去找她,水路升高又难攀。逆着笔直的水道去寻她,仿佛隔在小渚间。

岸边芦苇满河流,清晨白露未全收。我思慕的那个人,就在河水那一头,沿着弯曲的水道去找她,水路迂回又难走,逆着笔直的水道去寻她,仿佛隔在一小洲。

小结:

品味鉴赏诗歌的技巧:

(1)从思想和艺术手法(如结构、语言等)两方面去品味鉴赏诗歌。

(2)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思索、探究。

(3)反复朗读,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诗中情感。

结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以屈原诗句自勉!

蒹葭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蒹葭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学习《蒹葭》,边想象边体会句意。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4、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2、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板书“蒹葭”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

2、学生试读。读准字音,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正音,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感受诗的节奏美。

三、学生交流资料,译读全诗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小组交流,自学全诗。

3、汇报自学成果。

四、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1、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画面之美。

五、三读,感受结构美

1、下面再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诗歌,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3、《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达逐渐强烈的感情。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叠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六、情读,感悟诗中情

1、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边,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静寂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他的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请你在朗读中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学生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全班诵读。

七、课堂小结

1、《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对情感的感悟,让我们用心来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2、全班齐读。

板书设计

蒹葭

情景交融

蒹葭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朗读四字诗的节奏,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3、情感目标: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画面美。

2、把握“追求者”形象,感受诗歌人性美。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画面美、人性美。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附:在水一方歌词)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悉彷佛他在水的中央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而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依悉彷佛他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二)、文学常识回顾

1、诗经相关知识收集

2、生字词积累(提前板书字词、注音,每章节诗句及重点字词的解释,翻译,分组进行)

(三)、听读课文,感受音韵美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地这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去感受那一份浅浅淡淡地哀伤。[听读课文,配乐范读学生齐读]

自读思考:找出你认为音韵美的几个方面:

(四)、赏读课文,感受画面美

小组合作读、思、讨论下列问题

①、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②、在同学们的眼中,这个季节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 )的季节;秋天是一个( )的季节;秋天是一个( )的季节;秋天是一个( )的季节。

③、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准备:芦苇--( )。白露秋霜--( )。

河畔道路--( )。秋水--( )。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④、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教师准备:营造了一个( )( )( )( )……的意境。

3、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

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

(屏显词语:蒹葭(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晓雾。)

注意:只写景,不写人。

示例: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自己创作并展示):

(五)、品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刚才咱们描绘了诗中景,再来看看诗中人。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在这样的氛围下,他在做什么?心情又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齐读课文,小组讨论)

主人公在做什么:“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追求“伊人”、寻找“伊人”。

“追求者”心情:

①“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追求者”的焦急,急迫。

②“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怅惘、痛苦。

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自读课文,小组讨论)

①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

依据:“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②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依据:“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教师总结:

(六)、创读课文,感受主题美

诗中将“伊人”形象理解为爱人,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讨论并回答:爱情、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七)用现代诗的形式展示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意美。

(学生自我创作,并展示,小组形式)

课文小结:课文小结: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八)指导背诵(在配乐背诵中结束本课)

蒹葭教学设计(13)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诗中写在一个深秋的清晨,秋露给霜,芦荻扬花,诗人来到迂曲的河岸上,寻找他(她)眷恋的情人。他(她)伫立河畔,面对萧索凄清、露华霜重的暮秋景色,禁不住发出了与“所谓伊人”已远隔的浩叹。接着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是那样的崎岖而遥远;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他)又仿佛在水的中央。伊人似近而远,忽隐忽视。但他(她)含情脉脉地痴想着,直到太阳升起,把秋露晒干。至此,一个为寻找意中人而执著不舍的青年人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全诗感情真挚热烈,写得哀婉清丽,情调缠绵,既有对意中人深情的寻访,又有未遇的惆怅。一再“溯洄”、“溯游”,几度寻踪求索,不避险阻,可谓情真意切。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而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一、《君子于役》简析

本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头三句开门见山地点出女主人公的丈夫在外服徭役已经很久了,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主人公思念丈夫之情油然而生,情思泉涌。“鸡栖于埘”三句,转入写眼前生活实景,借景抒情。她看到夕阳西下时,禽畜纷纷归家,上窝的上窝,入圈的入圈,各归其所,悠然安憩,联想起万物皆定时有所归,只有自己的丈夫长期在外,徭役无期,归期难卜,因而“如之何勿思?”——怎能不令人思念牵挂而柔肠寸断呢?最后两句照应开头两句,把主人公思夫之情用委婉的语气表达出来。

第二章头两句进一步强调丈夫服役时间之长久和无尽期。“曷其有佸?”——何时才能团聚?无限的思念、无限的痛苦表现在这句深沉的发问中,并以家庭的温暖反衬出丈夫长年只身在外的孤苦与凄凉。再睹入暮时禽畜的各归其所,进窝入圈,饱食安息,联想到丈夫孤身在外,劳苦无依,深情地发出“苟无饥渴?”的疑问与关心。这带有疑问与希望之句,内涵丰富,有对丈夫在外可能不得温饱的担忧,更有对丈夫能够温饱的希望。这句比上一章未句“如之何勿思?”更深刻、更委婉、更细腻,具体地表现出主人公对丈夫思念与关怀之情。

全诗用了4句“君子于役”反复咏叹,每句领起一层,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主人公思夫之情。运用眼前的生活景象联想起在外服役的丈夫长期有家不得归,令人无限思念与牵挂。感情真挚、细腻,读来荡气回肠。

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和烘托的方法,创造了日暮黄昏的典型环境,同思妇孤寂、焦虑和深沉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象极鲜明感人。全诗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繁重的兵役、徭役给千百家庭带来的育苦。诗的内容单纯质朴,体现了民歌的本色。

二、关于课文诵读的教学建议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即每句四个字),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对于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关关/雄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过。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节奏、语气语调;而读一篇,要读出篇内的节奏、情调。当然,章内节奏、语气语调以及篇内的节奏、情调要由诗的具体内容来确定。

蒹葭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体味本诗优美的意境。

3、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品味赏析诗歌美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前准备:

1、了解有关《诗经》知识。

2、学生朗读并疏通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

1、导入《诗经》,复习前课有关《诗经》知识。

2、导入《蒹葭》:吟诵三千年华夏优美文字,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璀璨。

二、内容解读 体味意境

(一)静心聆听学生配乐朗读。

(古筝曲很适合本诗的意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情境;身边同学的朗读更容易激发学生投入的愿望)

(二)谈谈这首诗给你的整体感受。(整体把握,各抒己见)

填空:这是一首 的诗(朦胧凄美)

(二)从诗句的哪些内容感受到的?

(学生讨论、交流,幻灯片一一呈现学生讨论的结果:写景句;追寻伊人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1、写景句(每章的第一、二句)

(1)景物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给人以清冷之感。

秋水——崎岖、蜿蜒、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2)这些景物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明确: 凄清、迷离

(3)请你运用散文笔法描绘一下这幅画面。

2、追寻伊人的过程。

在这苍茫凄清的背景下,主人公出现了,他的心情如何?请结合具体语句体会。

(1)在水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涘

——一个 “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坚定

—— 方、湄、涘,地点空间的变化,说明他追寻得坚定而执著

(2)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和坚定、执著

(3)“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 ;央、坻、沚的变化

——说明追寻而不得时、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惆怅、凄凉、孤独的心情。

3、那么主人公追寻的伊人到底是谁呢?(对于课本思考与练习一的讨论)

——主旨的多义性、模糊性,使诗歌更具一种朦胧美。

总结:无论是从诗的写景、具体事情的铺叙、主旨的不确定性,都使本诗给我们留下了朦胧凄美、委婉有致的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更深入了,再一次朗读本诗,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化的理解来。

朗读的共同体会:

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

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

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

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三、技法探究 明确作用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种,另外,重章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这首诗反映出以上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见课本思考与练习二)(着重于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分析)

1、起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2、重章叠句的运用,作用:

(1)从乐调上看,一唱三叹,增加了韵律的和谐回环之美。

(2) 从表达效果上看,反复吟唱,使诗意逐步加深,诗所抒发的感情也越加强烈,加强了感染力量,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3、“苍苍”“萋萋”“采采”等叠字的运用,使描景状物更细致、更形象,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4、大多四言一句,隔句用韵,既显得句式齐整,又富有变化,错落有致,读起来很自然。

四、拓展延伸 触类旁通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后面练习。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②。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③。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④。采采芣苢,薄言捋之⑤。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⑥。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⑦。

【注释】①芣苢(fu yi):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②薄言:发语词,没有实义。③有:采得。④掇(duō):拾取。⑤捋(luō):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⑥袺(jié):用手提着衣襟兜东西。⑦襭(xié):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

1、《诗经》的手法是赋、比、兴。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歌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咏读,“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述。

【点评】

《蒹葭》虽属经典中的名篇,但因其具有篇幅短小、容量不大、章句复沓等《诗经》篇目固有的特点,使得许多老师在教学时,总有“有劲使不出”之感,对怎样处理课文,怎样深入文本,怎样品味意蕴,难以把握拿捏不准。

这一设计,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可圈可点颇多。

以读促教,涵泳品味。沈老师能紧扣文本特点,以读为抓手,一读再读,以读促教,值得肯定。显然,学生于读中有所感受,在读中逐渐理解,在读中品味涵泳,在读中浸染积淀。这既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做了必要铺垫,更为学生古典素养的形成添砖加瓦,可谓一举多得。

纲举目张,凸显主体。学生读毕,沈老师出示了一个“填空”题,看似随意而为,实则别具匠心。答案“朦胧凄美”四个字,既是本诗“主旨”,又是教学“总纲”。整节课就围绕“追溯”这四字来源做文章。从“景物特点”到“情境氛围”;从“追寻过程”到“主旨探究”,无一不为此展开。其中,学生必定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之中,“不用扬鞭自奋蹄”,老师便成了十足的“领路人”和“旁观者”, “主导”与“主体”的作用自然可得到具体生动地呈现。

问君何能尔?不难发现,奥妙在那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问题(“从诗句的哪些内容感受到的?”)上。可见,教学设计之关键在设计“问题”,关键看能否抓住核心,能否“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点沈老师做到了。

从容舒缓,激发想象。从容舒缓是指教学的各个步骤环节,从“听读”、“赏读”、“议论”、“小结”到“拓展”,不徐不急、缓缓展开,其中又非同一步调,而是张(“议”环节)弛(“读”环节)有度,很有节奏。加之多媒体音、像等手段的介入,使“课如其文”,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也给课堂营造了诗意的氛围。学生的思绪也就像插上了翅膀,飞翔在朦胧凄美的意境之中,从而使有限的文字幻化出无限的空间,使教学收到了“尺水兴波”、“尺幅万里”之效。

当然,本文教学设计,有些地方还稍欠翔实,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教者对相关环节的设想或意图应做必要交代,以便人们一目了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蒹葭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蒹葭》塑造了一个不懈地追求心上人的执著的形象。教学中,对诗中所表达的男女纯真爱情既不能回避,也不可过分渲染,要把握好讲授的分寸和尺度。

教学重点:

1.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能够顺畅记诵、翻译。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通过歌曲《在水一方》和诗歌的比较,感受美。并能由此归结出本文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采用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比较法和图表演示法学习课文。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在诗词中体现。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老的诗词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品中国古典诗词,无不让人沉醉心迷。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放幻灯片1)

二.解题

请打开课本p165,指导看注解6。

三.朗读欣赏

1.用心听朗读(课件视频播放朗读)

把自己认为应该注意的生字画出来

2.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生字词应该注意的,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生字词多媒体展示。并集体读两遍。

4.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或摇头晃脑读或浅吟低读或高声畅读。

5.集体朗读。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每章诗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对诗的理解,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自由发言,各诉己见。幻灯片8)

3.教师点评。展示自己的理解。师生共赏。(诗歌赏析投影显示)

秋风轻轻吹拂,芦苇飘摇着柔柔的腰肢。我的心如霜如露,似梦似幻——我到哪里去追寻你呢?你总是若即若离,日暮时分飘飘然泊在我的心湖上。

河水清清,碧波荡漾,我仿佛看到了你在临水梳妆。解挽柔长的秀发垂落水里,河面波纹里流动着是你娇羞的容颜。

我远远地望着你,想要追寻你。你和我只有这一水的距离吗?我沿着堤岸寻你,踏过泥泞沼泽涉过碧荷池塘,却总是找不到你的方向。

芦苇抽穗,芦花飞扬,冰冷的河水,无情地流淌,让心儿荡起双浆,寻遍每一寸岸,寻遍每一处沙汀,只见白鹭向天飞,不知伊人在何方。

白露结霜,浓雾迷茫。思念的泪光里,总有你温婉的身姿。是幻觉吗?你是一朵清莲,在我的心湖里悄然绽放。我只能隔岸望着你——可望而不可求。那淡淡的忧伤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蒹葭教学设计(16)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朗读四字诗的节奏,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3、情感目标: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画面美。

2、把握“追求者”形象,感受诗歌人性美。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画面美、人性美。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附:在水一方歌词)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悉彷佛他在水的中央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而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依悉彷佛他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二)、文学常识回顾

1、诗经相关知识收集

2、生字词积累(提前板书字词、注音,每章节诗句及重点字词的解释,翻译,分组进行)

(三)、听读课文,感受音韵美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地这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去感受那一份浅浅淡淡地哀伤。[听读课文,配乐范读学生齐读]

自读思考:找出你认为音韵美的几个方面:

(四)、赏读课文,感受画面美

小组合作读、思、讨论下列问题

①、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②、在同学们的眼中,这个季节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秋天是一个()的季节

③、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准备:芦苇——()。白露秋霜——()。

河畔道路——()。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④、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教师准备:营造了一个()()()()……的意境。

3、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

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

(屏显词语:蒹葭(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晓雾。)

注意:只写景,不写人。

示例: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自己创作并展示):

(五)、品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刚才咱们描绘了诗中景,再来看看诗中人。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在这样的氛围下,他在做什么?心情又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齐读课文,小组讨论)

主人公在做什么:“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追求“伊人”、寻找“伊人”。

“追求者”心情:

①“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追求者”的焦急,急迫。

②“宛”字,好像仿佛之意——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怅惘、痛苦。

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自读课文,小组讨论)

①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依据:“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②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依据:“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教师总结:

(六)、创读课文,感受主题美

诗中将“伊人”形象理解为爱人,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讨论并回答:爱情、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七)用现代诗的形式展示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意美

(学生自我创作,并展示,小组形式)

课文小结:课文小结: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八)指导背诵(在配乐背诵中结束本课)

蒹葭教学设计(17)

教学目标:

①初读诗歌,感受《蒹葭》一唱三叹的节奏美;

②听读诗歌,联系文本深入体会《蒹葭》的景美和景中人的美;

③掌握诗经中的比兴手法;

④齐读诗歌,多角度品《蒹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通过意象感悟诗歌仍然是初三学生的一个重要训练点,所以我的教学重点为目标②;学生可能只会将它视作一首爱情诗,所以教学的难点是目标

④——如何将《蒹葭》中的伊人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古代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成就,明清的突出成就是小说,往前追溯是元曲、宋词、唐诗、汉赋、楚辞,之前还有没有呢?(设置PPT,以曲线图形呈现,在教师的提示下尽量由学生自己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诗经中的经典篇目《蒹葭》。

二、一唱三叹——读《蒹葭》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此诗所传达出的感情。

(学生随便谈初读后的感受,并适时抽学生起来读,体会)

2、通过读,你发现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呢?

(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每句4字,句式整齐;分章节,每章只有几个字不同,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的音律美)

3、采用重章叠句有什么好处呢?

(回旋反复,增强诗歌的音乐感、节奏感,感情更强烈;便于吟唱,插入对“风”的介绍)

三、联想想象——绘《蒹葭》

1、苏轼曾经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今天我们学的《蒹葭》是否有这样的特点呢?如果有,那么画中有哪些景,景又是怎样的景呢?听老师配乐朗诵,大家思考。

①评老师读得如何。<师生平等对话交流>

②你看到了哪些景,景是怎样的景?

(蒹葭、白露、霜,总体说来是一种萧瑟、绵长、迷茫之景,具体由学生进行描绘,通过追问引导回归文本)

2、巧妙插入对季节和时间的追问,并让学生从诗歌中找出原句。

(秋,早上,含有白露和霜的句子都可以看出来)

3、继续追问早晨有什么意味儿?

(朦胧之感;“一天之计在于晨”,早上是充满希望的)

4、这些景有什么作用?

(蒹葭写出环境的清冷;白露从“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形象勾勒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主人公天亮就来到河边,直到太阳东升,独自一人在河边久久徘徊;寒霜浓重的凄冷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感伤和惆怅)

5、画中的景是如此美丽,那景中的人又是怎样的呢?描述一下你脑海中所呈现的形象,从原文找出依据。

(两个人:伊人和追寻者。伊人十分飘逸,如梦如幻,文中“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可以看出;追寻者十分痴迷,如痴如醉,文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可以看出。越是追求越得不到,一种可望而不可即,呼而不应,求而不得。)

6、由于伊人十分梦幻,反而使追求者更加如痴如醉,想象追寻者反复追寻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情感让追寻者如此痴迷?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可以对文本进行细节的夸张。追寻的时间长,空间广,说明他的执著,不畏艰险)

7、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写人,而要从景写起?

(比兴手法,言此物以引出他物,插入对《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介绍:“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通俗的说“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小结并板书:

景:梦幻

人:飘渺

情:剪不断,理还乱

四、迁移拓展——悟《蒹葭》

1、前面我们说了他从天一亮到太阳东升一直没有追寻到伊人,为什么呢?

(伊人不是真实存在的,她象征着作者作者心中一切美好事物和理想,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如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即)

2、从《蒹葭》中,你还能够想到什么呢?可以是以前学过的诗,生活中的人、事。

(牛郎织女一年一见反而越益美好;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五、回味《蒹葭》,总结学习诗歌的方法

①老师放歌曲“在水一方”,让学生在音乐中回味《蒹葭》余音绕梁之美,并尝试背诵;

②学生自己总结学习诗歌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背景、意象、意境、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方面谈)

结语: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要像诗中的主人公一样,不畏艰险,勇敢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老师相信,只要有梦想,就一定会实现,今天的课就上到这。

蒹葭教学设计(18)

一、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二、解题

今天,我们又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读题

(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录音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

(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三)、三读,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

下面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诗歌,请注意各章之间的特点。然后说说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

明确:《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憧憬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焦急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失望___的情感。

四、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五、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附:板书设计

蒹葭白露道伊人

苍苍

萋萋

采采为霜

未晞

未已长

右水中央

水中坻

水中矣

写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蒹葭

蒹葭变化:苍苍——凄凄——采采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变化:为霜——未浠——未已时间推移,心情焦急和惆怅

地点变化:长——跻——右——央——坻困难重重,想见心情急切

教学反思:

今天讲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孩子们被吸引了,很是高兴。现在大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

一同学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确。(先给别读,再齐读)

二我把一些重点字词写到黑板上,让学理解记忆(近义词或反义词放在一起,以便学生掌握词义)

苍苍萋萋采采未晞未已水之湄水之涘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跻右水中坻水中沚

三边读边口译课文,两人为一组交流。

四通过读,我们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描绘一下,并写写自己通过读感悟到了什么。

(在练习本上写)

学生们在回答时加上了一些想象。紧接着我让他们谈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到了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

还谈到了他是惆怅的,对爱人感情是浓烈的,他是执着的。

紧接着我又问可望而不可及是喜还是悲?孩子们说是悲,我谈自己的观点这也许是一种喜吧,因为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这里的伊人仅仅是所爱的人吗?学生们能谈出这也许代表理想或者梦想。我说这又何尝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写照呀。一生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这时铃声响了,我还是问道:三小节的内容几乎是重复的,那能不能去掉两小节。学生说不行,那样感情就不强烈了。我说这样看似重复,实际又不是完全重复的写法就是“重章叠句”,它的表达效果就是渲染感情,增加诗歌的音乐美。

本来觉得一节课处理这首诗时间会很宽松,结果时间很紧张。看得出孩子们是在逐步进入文章,没有当堂成诵实在是有些遗憾。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许多年之后,他们经历一些事后,再想起这首诗会会意的微笑吧。

蒹葭教学设计(19)

教学设想

《蒹葭》是课文《<诗经>二首》的第二篇,此前已经介绍了《诗经》的常识,并学习了《关雎》。在此基础上,本节温故知新,侧重运用启发式和对比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和能力发展主体地位。

采用“板块推进,问题切入,层级展开,循环提高”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按层面逐层加深对作品的体会和理解,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把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问设计由浅入深,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教学板块

温故知新──整体感知──品味诗歌──探究总结──深思巧练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领悟诗的意境美;

2、理解诗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作用;

3、领会诗歌思想和艺术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二)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和语气;掌握吟诵欣赏诗歌的技巧与方法;

(三)情感和态度:

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赋、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教学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温故知新

1、请聆听邓丽君的《在水一方》。

歌词: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问:这首歌曲优美吗?能说出这首歌曲的歌词出处吗?

明确:这首歌曲的歌词是琼瑶根据《诗经蒹葭》改编而成的。

2、填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 )篇。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按乐调不同分( )( )()三部分,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 )( )。《诗经》以( )言为主,兼以杂言。章法上多采用( )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板块重点:扫除文字障碍,初步把握课文,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解题: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这是一首怀人诗作。

2、听录音,划出韵脚,感受诗的音乐美。

3、看注释,读懂字面意思。

提问设计:(第一梯度)

1、这首诗写了什么?

2、这首诗的韵脚是哪些字?

3、这首诗三章有何异同?

4、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学生议论回答。

板块小结:读懂大意,认识作品的二个艺术特点:兴、赋表现手法,重章叠句的章法。

三、再读课文品味诗歌

板块重点:品味诗歌,感受并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问题设计:(第二梯度)

1、景物描写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2、伊人指代什么?

3、抒情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4、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名读课文。

品味诗歌:(着重运用比较法)

每章1 、2句:以景起兴,以兴托情。

时间:深秋清晨,凄冷。

景色: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清凉。

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凄凉、落寞的心境。

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关雎》以景起兴,兴中含比,比兴自然。用雎鸠和鸣比喻男女真挚的爱情。而《蒹葭》每章1 、2句:以景起兴,以景托情。

每章3 、4句:追寻伊人,点明主题。

伊人:深爱而思慕的对象。

地点:“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皆因思念太深而生的幻境,表明追寻的对象飘忽不定。也暗示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际遇,意蕴开阔。

《关雎》鲜明地指出追求的对象:窈窕淑女,是实写,她就在河边采摘荇菜。而《蒹葭》中伊人,即那个人,是虚写,写得朦胧而有韵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所谓”含有不便让人知道意味。伊人在遥不可及的河水那一边。朦胧和距离产生美,这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每章后4句:追寻境况。

道路:艰难曲折。

抒情主人公:执着、坚定。

心情:思而不得,求而难见的怅惘和遗憾。

结果:追寻的对象飘忽不定,幻象迷离。抒情主人公可望难及。

“宛”字表现出苍茫的环境氛围,迷茫的内心情感,隐约缥缈的身影,把诗人“欲即不能、欲罢不舍”的丰富内涵表现出来。

《关雎》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而《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

思想意义:

表现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

表达思而不得的怅惘,求而难见的遗憾。

涵容人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境遇。

板块小结:领会作品的思想意义,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四、三读课文探究总结

板块重点:理解诗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等艺术特点;感受并领会诗歌的结构美。

齐读课文

问题设计:(第三梯度)

这首诗三章意思大致相同,为什么不用一章?换言之,这首诗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作用是什么?

学习小组讨论,发言。

(一)、探究研讨: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作用:

(1)蒹葭之“苍苍”、“萋萋”、“采采”这是景物层层渲染。

(2)白露之“为霜”、“未唏”、“未已”表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着。

(3)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在水中央”“在水中坻”“在水中沚”表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及追寻者的无奈和惆怅。

(4)道路的“阻且长”、“阻且跻”、“阻且右”从不同的角度,步步加深道路的坎坷曲折,暗示追求者的矢志不渝。

小结:采用重章叠句,换韵复唱,不仅仅造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抒情效果,还深化了诗歌意境,把诗人的追求和失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总结艺术特点

1、重章叠句,深化了诗歌意境。

2、意境朦胧、含蕴无尽。

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3、“赋”、“兴”手法的运用。

每章首两句都是借景起兴,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先写河畔芦苇很繁盛,夜来清露结成霜的景物,以便更自然地引出本诗的主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即诗人隔河企望,追寻“伊人”。

每章三至八句是赋,直抒胸臆,表达主人公思而不得的怅惘,求而难见的遗憾。

五、深思巧练创新思维

板块要点:拓展思维,形成能力。

问题设计:(第四梯度)

深思:学生各抒己见。

1、你如何理解“伊人”?

或情人、或友人、或贤人隐士,或美好的事物,如理想、信念等。

2、这首诗对你有何启发?

做事要勇于克服重重困难。对理想要有执着追求的精神,学好专业课为理想而奋斗,争取达到目标。

巧练:翻译这首诗。

参考译文:

河畔芦苇茂苍苍,清晨白露凝成霜。我思慕的那个人,就在河水那一方。沿着弯曲的水道去找她,道路阻隔又漫长。逆着笔直的水道去寻她,仿佛隔在水中央。

河畔芦苇连着天,清晨白露还没干。我思慕的那个人,就在河水那一边。沿着弯曲的水道去找她,水路升高又难攀。逆着笔直的水道去寻她,仿佛隔在小渚间。

岸边芦苇满河流,清晨白露未全收。我思慕的那个人,就在河水那一头,沿着弯曲的水道去找她,水路迂回又难走,逆着笔直的水道去寻她,仿佛隔在一小洲。

小结:

品味鉴赏诗歌的技巧:

(1)从思想和艺术手法(如结构、语言等)两方面去品味鉴赏诗歌。

(2)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思索、探究。

(3)反复朗读,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诗中情感。

结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以屈原诗句自勉!

附:板书设计

蒹葭

苍霜方长央

萋晞湄跻坻

采已涘右沚

重章叠句

兴赋

追寻伊人

怅惘

蒹葭教学设计(20)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学习《蒹葭》,边想象边体会句意。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4、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2、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板书“蒹葭”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

2、学生试读。读准字音,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正音,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感受诗的节奏美。

三、学生交流资料,译读全诗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小组交流,自学全诗。

3、汇报自学成果。

四、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1、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画面之美。

五、三读,感受结构美

1、下面再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诗歌,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3、《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达逐渐强烈的感情。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叠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六、情读,感悟诗中情

1、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边,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静寂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他的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请你在朗读中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学生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全班诵读。

七、课堂小结

1、《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对情感的感悟,让我们用心来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2、全班齐读。

板书设计

蒹葭

情景交融

【微语】坚持就是胜利,每一步都离梦想更近一点。

温馨提示:
本文【蒹葭教学设计(推荐20篇)】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