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古诗词时,有时觉得某首诗词很好,但真要其说出个所以然,却觉得无从下手。诗歌鉴赏对有一定文学积累的人来说有时是一种直观的感受、感性的理解,这固然和缺乏积累有关,但欣赏诗歌也是有一定方法和规律可循的。
一、诗歌鉴赏有规律
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是由诗歌创作的过程决定的。诗歌创作的过程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图景相结合,然后将其外化为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由此,我们进行诗歌欣赏就应由语言入手。言为心声,作家赖语言将自己的情思输入作品,读者赖语言从作品中挖掘作家的情思,这就是刘勰说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有了语言文字的依托才能联想、想象,体会作品就容易多了。因此,诗歌欣赏的第一步是揣摩语言,尤其要对诗句中的动词、形容词以及比喻句加以注意。接下来,要在揣摩语言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中描绘的画面再现和补充出来,获得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如临其境。再结合创作背景领会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进入诗的意境。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分别描绘了“赤壁江山图”和“赤壁豪杰图”。要想准确再现作者描绘的图景,必须揣摩诗人描写意象时使用的词语。上阕中的“乱”、“穿”体现了山崖的不平、险峻、直插云霄;“惊”写出了波涛的气势,使人惊心动魄;“千堆雪”是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江水拍打江岸后飞溅起的浪花的颜色和形态。在对这些词语揣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调动感情,眼前会呈现这样一幅图景:长江汹涌奔腾,山崖陡峭,散乱地直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拍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同样,下阕可以通过对“羽扇纶巾”、“谈笑”、“樯橹灰飞烟灭”等词句的揣摩展开想象,在眼前展现出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的强敌的画面。再联想苏轼当年四十七、被贬黄州的境遇,就不难体会出,他称颂周瑜,意在抒发自己渴望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感情。
诗歌欣赏活动的目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在这首词中,两幅图就是“境”,壮志难酬情就是“意”,二者结合构成了本词磅礴而雄浑,豪放中略见苍凉的意境。读这首词,一位襟怀超远、有着英雄气概的诗人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
综上所述,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可以归纳为:一、揣摩语言、品味意象;二、展开想象、再现画面;三、结合背景、体会感情。
用这一方法对辛弃疾词《鹧鸪天》进行赏析: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芥菜花。
此词为辛弃疾罢官乡居期间所作,诗中的景物点染出生机勃勃的早春农村风光,组成的是一幅富有生命力的画面。由这幅画面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欣赏和流连。词的上阕“破”和“鸣”字非常传神,“破”写桑叶逐渐萌发、膨胀,不仅有动态,而且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速度和力量。“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高兴、得意的神态。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将“城中桃李”与“溪头芥菜花”对比,赞美乡野溪头迎风开放的芥菜花,表达了一种对不屈精神和顽强生命力的崇敬和追求。
二、物象、意象和意境
要想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不仅要在平时多读一些诗歌、多研读一些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还必须要弄清并积累一些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
先来谈谈诗歌鉴赏中的几个重要概念———物象、意象和意境。
物象是指客观事物的形象。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形象。物象和意象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客观形象,一个是主观形象。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客观物象一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便成为意象,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歌中的形象都是意象。
古代的送别诗,往往是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鉴赏时要关注送别诗中的时空意象和常见物象,如离别诗中常出现的“日暮”“斜阳”“月夜”“清晨”“暮钟”等表明时间的意象和“长亭”“南浦”“客舍”“曲江”“阳关”等表示地点的意象,以及“寒蝉”“杨柳”“浮云”“孤舟”“浊酒”等表离情别意的物象。
艺术手法上常常会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常用虚实相生、对比衬托的手法;或直抒依依不舍的离情、情深意长的感恩、孤寂惆怅的悲伤;或借诗一吐心中积愤、表明高风亮节的志向、传达真挚坦诚的勉励等。鉴赏时应注意所写之景的色调对直接表达诗人感情的作用。
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高考古诗鉴赏,应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首先读懂并概括出该诗创造了怎样的意境(或景、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主题)。
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从宏观上把握古诗的内容。我们知道,古代诗歌虽然浩如烟海,但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种类型:①送别诗。
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者表达一种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别后的思念。②怀古诗。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 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③边塞诗。
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精神,或者表现战士们在戍边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者表现对战争的厌恶。④写景咏物诗。
它是通过描写山水田园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远大抱负。或者通过借景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通过借景借物表达自己的品质。
⑤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鉴赏古诗一定要先从内容上掌握、区别好这几种类型。因为不同类型的诗在题目的本身、语言的使用、描写的叙述上都各有自己的特点。
比如送别诗的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怀古诗则多用“感、怀、忆”等字眼,这些字眼直接点明了诗歌的性质、题材。送别诗写景物是为了渲染离情别绪,怀古诗写景物是为了形成对比,表达昔盛今衰之情……。
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特点,如果把握住这些不同类型诗的特点,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诗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的主题,就为鉴赏领悟全诗打开了一扇大门。二、微观入手,从“点”突破。
国家考试中心命题人张伟明曾撰文解释: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论。高考以主观题形式出现的古诗鉴赏,更接近文学鉴赏规律,无疑是抓住了古诗鉴赏的真谛,但是高考命题毕竟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古诗鉴赏的考查“不可能是完全开放的”,它必须是“带着镣铐跳舞”,即在放开手脚的同时对试题加以必要的限制,答题切入点不宜太大,只能聚焦于诗中最为出彩之点,就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某一方面加以设问。
譬如2003年的考查是从“诗眼”的辨析把握诗歌的意象,2004年各省题的古诗鉴赏的考查形式仍跳不出这一窠臼。因此,微观入手,从“点”突破,即通过对“点”的挖掘、突破,进而把握全诗的主旨,是鉴赏古诗的诀窍。
那么,如何微观入手,从“点”突破呢?1、从意象入手。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形象。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抓住“枯藤”、“老树”、“昏鸦”、“夕阳”、“断肠人”等意象,就可悟出全诗主旨是揭示游子寂寞而凄苦的情怀。2、从诗眼入手。
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如王维的《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抓住“咽”、“冷”这两个传神的字加以分析,就可以领悟所显示的是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3、从修辞入手。古人写的诗歌,一般很少把自己的意思平铺直叙地说出来,总是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委婉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要鉴赏诗词,就必须抓住并深究这些修辞方法所表现的含义,就可悟出作者的真情实感。4、从表达技巧入手。
表达技巧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应抓住诗歌的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表现手法(用典、虚实结合、白描与工笔等)进行鉴赏。三、示例阅读下面古诗,回答有关问题。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笛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指灵州城,贞观年间唐太宗曾于此受突厥降,故史家称之为受降城。(1)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感情?(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这种感情的?解题步骤:第一步:纵观全诗,可以从诗中特别是末句“征人”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第二步:根据边塞诗的特点就能回答第一问:这首诗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第二问主要是考查表达技巧。
全诗前两句写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第三句写声(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用的是烘托、铺垫的写法,即通过前三句的层层烘托、铺垫,末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将士们对家乡亲人思念的感情。南乡子唐?李王旬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1)这首词所表现的主旨是什么?(2)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3)“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解题步骤:第一步:宏观把握:从词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首思乡诗。
第二步:微观入手,从“意象”方面突破。词中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渲染了离愁别恨、思乡之情用的是借景抒情。
这样就回答了(1)(2)两个问题。第(3)问,实际上是用了反衬的修辞,“潮退了,天晚了,然而思乡却不得返乡,通过反衬,更突出了强化了思乡之情。
四、强化训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有关问题: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飞晚,山山黄叶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