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古诗词

发布时间: 2024-11-05 22:50

1.苏轼为佛印禅师写的诗叫什么名

江南才子苏东坡,已好久没有与自幼出家的佛印,在一起作诗对句了。这一天,苏东坡亲自步行到佛印的寺院,见到佛印就谈笑风生,一再要求与其作诗对句。佛印扭不过只好答应。

他俩来到上房,佛印叫徒儿泡上茶,两人对面而坐。

苏东坡抢先说:念善填平沧海。佛印对到:生恶地动山摇。

苏又说:心地拳大小,唯撑大千界。印对:大千微尘子,风吹飘虚空。

随之苏说:道道不离方寸间,人歇名号不得闲。印对是:所动皆是妄心造,无生涅槃何有心。

苏接着说:唯佛亦有三不度(无缘、无善、无信)。印对说:名号无别度尽人。

两人都相视之一笑,喝了口茶继续对句。

苏说:六度万行增智慧。印对说:凡夫唯住名号中。

苏问印:你天天行持念佛吗?印答说:吃喝睡觉样样作,时时唯佛在念我。

苏又问:何知是佛在念你?印答说:是佛住在心想中。

苏又问说:我也按佛经中说去认真修行,可就是心中老是疑,往生不得决定?

印回答说:读懂自己,法要契机,不顺佛愿,何生决定。

苏至心请教说:何顺佛愿往生决定?印答说:专念名号,佛施决定。

苏东坡非常满意感谢佛印的开示,随口而说:生死只当风吹帽,无惧无恐平常心。

佛印听后笑笑回对说:风吹光头本无帽,不念生死何有心。

2.苏轼和佛印各有一首诗是讲做人的立场和原则的是什么诗

吾有两间房,一间赁与转轮王,有时拉出一线路,天下妖魔不敢当。——佛印

吾有一张琴,五条丝弦藏在腹,有时将来马上弹,尽出天下无声曲。——苏轼

在宋代的笔记文中有一个特别好的故事记载。又是说到苏东坡和佛印,这一对冤家经常共同出游,看到很多的世象情景,但他们有自己的解读。有一天两人结伴出游,走到一个随随便便的木匠铺,看见这个木匠呢正在那儿做家具,拿出一个墨盒,啪一弹墨线,佛印一见,马上就拿起这个墨盒来,做了一首诗:吾有两间房,一间赁与转轮王,有时拉出一线路,天下妖魔不敢当。

这话说的是墨盒,他说我的这个房子,有一间租给了转轮王,墨盒里不是有个轮子吗,然后能把这线给拉出来,他说我拉出一线路的时候,天下妖魔不敢当,为什么呢?这个墨线就是所谓规矩的矩,这一弹它给出来的就是正直,墨线代表的就是正直与准则。所以他说在这样的一个正直与准则的标准制衡之下,所有的妖魔鬼怪是不能出来的。这就是人心中的这间房,要有一把尺子,要有公正,做人要有底线,要不超越,这才能够做到这个世界上行为的守则。

接着苏东坡就说:吾有一张琴,五条丝弦藏在腹,有时将来马上弹,尽出天下无声曲。苏东坡说我也有一样东西,不是墨盒而是一架琴。那么五条琴弦都藏在我的肚子里,有时将来就是我自己随心所至的时候,拿出来就弹,其实你们别人听不到,我的心智可以听到的声音是尽出天下无声曲。那么无声的音乐,是至极的天籁,这架琴是什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心中感性的欢欣。每到一个风景,每到一处地方,心中有一种悲悯之情,有一种欢欣之意可以流露出来。

其实苏轼与佛印分别代表了中国给人格理想上的两个支点,这就叫做依于仁,游于艺。依于仁,就是指一个君子内心要有仁爱的准则,这是一种标准,象一个墨盒弹出的墨线一样,清清楚楚不容置疑,摆在那里作为底线;而游于艺就是人的自由境界,这个艺是艺术的艺,也就是苏东坡心中的那架琴,一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游万仞可以凭借的音乐,那么他在一个寂寞的世界上,他还会不甘吗?那么他面对所有纷纭的世象时候,他不能超越吗?

佛印的诗作为谜语谜底就是墨盒(墨斗)

3.苏轼跟佛印和尚的故事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西湖,苏轼有心捉弄佛印,抬头看见河边一只狗叼着根骨头,便写道:“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将诗句丢入水中,随即答道:“水漂东坡诗(尸)。”

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巫山河水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4.佛印有写过有关茶盏的诗词吗,佛印在很多方面才高于苏东坡,为何没

宋朝和尚佛印写了一首《酒色财气》诗

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边藏,

若是谁能跳过去,不是神仙也寿长。

南宋时出现题为宋苏轼撰的《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所记皆为苏轼与佛印禅师往复之语。

狗啃和尚骨

有一天,苏轼和佛印一起泛舟湖上,一边看风景一边喝酒吃肉,十分快哉。两人说笑间,苏轼突然看到岸边有一条狗在啃骨头,于是灵机一动,给佛印出了个上联“狗啃河上骨”,这个上联一语双关,其实是“狗啃和尚骨”,佛印听了却不答话,寻思了片刻,将手中的扇子扔进了河里,这扇子是苏轼送给他的,上面还有坡仙提的诗,苏轼愣了片刻后哈哈大笑,原来,佛印已经用行动做出了回答“水流东坡诗(尸)”。

东坡吃草

又一日,苏轼去金山寺找佛印游玩,到了之后却发现佛印不在,开门的是个小沙弥,苏轼平日里跟佛印斗嘴总是吃亏,这次看他不在,就存心想要逗一下这个小沙弥,于是开口问道:“秃驴何在?“没想到这小沙弥跟师傅一样,十分机灵,他左顾右盼,正好看见有一头驴在不远处吃草,于是指了指那头驴对苏轼说到:”东坡吃草。“苏轼哑然失笑,果然是有其师必有其徒啊。

5.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故事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二)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三)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6.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的一个最著名的对话是

是《佛与牛粪》的故事:

有一次,东坡到金山寺与佛印一起坐禅。坐了一个时辰,东坡觉得身心通畅,内外舒泰,便忍不住问禅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

佛印看了一下东坡,点头赞道:“像一尊佛。”东坡非常高兴,佛印随口也问东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苏东坡揶揄地说:“像一堆粪!”。佛印听了,并不动气,只是置之一笑。

东坡高兴的回家,告诉苏小妹说:“我今天赢了佛印禅师!”苏小妹颇不以为然的说:“哥哥,其实今天输的是你。禅师的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为粪。

扩展资料:

赏析:

外境本无好坏美丑,好坏美丑全起于我们的自心。同样的事物同样的人,在不同的人眼中就有不同的印象和评价。有一个神父走进一间酒吧,一个人看到了就批评道:“看看,现在的神父也如此堕落了。”而另一个人却赞叹道:“哎呀,神父多么慈爱,竟然肯来酒吧这种地方度人。”

因此,佛教就认为:无境唯心。就是说,一切外境感受并没有真实体,只是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存在,外境是主观意识的影现。

所以善良的心,看别人也总是充满善良的;美丽的心,则随时随处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样,仇恨的心看人,大都是那么可恨,抱怨的心也永远可以找到值得抱怨的理由。

因此,我们身边的人和事,都是我们自己的镜子,用来照出我们自己的内心。如果你认为你的伴侣有许多缺点,那是因为你有许多缺点;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叛逆不可救药,是因为你自己还没有学会作合格的父母。

如果你认为你的朋友们都忘恩负意,你一定也是个忘恩负意的人;如果你认为总有人在与你争斗作对,其实是你自己的心不肯远离争斗。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轼

985大学 211大学 全国院校对比 专升本

温馨提示:
本文【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古诗词】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