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2日 23:52
“咏絮之才”常被用来称赞有文才的女性。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言语》
谢道韫很小的时候有一回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适逢下雪,谢安兴致大起,指着洋洋洒洒的雪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这时侄儿谢郎立即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而道韫悠然神想后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加入了自己的遐想,将飞雪比喻成柳絮,就是这样一段吟诗偶得的佳话,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典故“咏絮之才”。
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三字经》有言: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器物类 玉:高洁 地重游 脱俗 珍珠:美丽 无瑕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丝竹:音乐;汗青:史册;须眉:男子;巾帼:妇女;桑梓:故乡;轩辕:祖国;三尺:法律;寸管:笔;青鸟:信使 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ó,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转变,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带漂泊达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条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他最终的归宿。
他在诗中反复写到“船”意象,“危樯独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写下了《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韦诗描写春花、春草春树春鸟春潮春雨等明丽的景象,用一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中心意象,既是写实化描写,又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化表现。2、颜色类 白:纯洁 无暇 丧事 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绿:希望 活力 和平 蓝:高雅 忧郁 黄:温暖 平和 紫:高贵 神秘 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 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
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
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怀桔:指孝顺双亲。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诗人常常用诗歌里的“山林”和“宫阙”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袁鸣之声不绝。
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咏絮:谓女子咏雪。
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3、地点: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 萧条 (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乡村:思归 厌。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具体分析,为何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富于概括力?
(2)、此诗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的胸怀有什么作用?
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 折柳: 即 “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这技巧上的妙处。
4、折腰:《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 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阅读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回答问题: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或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239306536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 沙鸥:飘零、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双鲤: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ningmengchaqaz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植物类2、动物类3、乐器类4、自然类5、场所类1、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
1、明月: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例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松、梅、竹、菊被称为“岁寒四君子”,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的品,。
3、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例子: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例子: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5、青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例子: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6、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例子: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7、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例子: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8、鹧鸪: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例子:“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9、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例子: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10、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例子: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例子:“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1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例子:《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12、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例子: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13、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例子: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4、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例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15、关山: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例子: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
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16、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
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
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
例子: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月。
①表达思乡、思亲念友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感。例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②历史的见证今昔沧桑感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③冷寂、凄清的感觉(多用残月来表达)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柳永) ④清新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2、柳。
“柳者,留也。”古人有折柳之习。
古诗中常用“柳”表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游子思乡之情。例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梅、松、竹、兰及若干香草。
用来托物咏怀,表达高洁的内心世界或追求高尚的人格,或自比自喻,以物自况,暗寓诗人自己具有的高尚人格。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屈原的《离骚》。
4、桃、菊。隐士情怀,不落风尘,超脱凡俗。
例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子规、杜鹃、鹧鸪。
表达思乡、思念故国之情。例句:杨花落尽子规啼。
/但闻子规啼月夜,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6、舟。小舟、轻舟表达轻松、随意、自由之情。
例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7、春。
古诗中的意象很丰富。初春、新春表赞美自然新的生命力。
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暮春表伤春之情,暗寓春光虽美却易逝,感叹人生韶华易逝或国运不济的也不少。8、秋。
古诗中秋的意象常表现为悲秋,表悲愁之情,暗寓韶华即逝、前途渺茫,国运即衰。例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9、日暮(黄昏)、残照、残月、落花、残叶、秋风(霜风、晓风)秋雨、风絮、浮萍、羌笛表示 哀愁、感伤之情。例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孟浩然)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 兽。
《醉花阴》(李清照)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文天祥)10、朝阳、红花 春风、花香 柔桑、细草 黄犊人们喜爱的鸟表示喜悦赞美之情。
例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晴空一鹤排 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刘禹锡)11、自然宁静的景物,朴实真挚的农夫,怡然自乐的农家生活,和尚、道士,其他隐者。表示淡泊名利渴望归隐之情。
例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张志和)还有《山居秋暝》(王维)《题李凝幽居》(贾岛)等诗12、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13、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14、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15、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16、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17、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18、桃花:象征美人。19、兰:高洁20、牡丹:富贵 美好21、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22、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23、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24、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 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25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26、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27、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理想 追求28、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29、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30、沙鸥:飘零 伤感31、鸟:象征自由32、双鲤: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33、(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34、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35、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36、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
竹,号称君子,不刚不柔,凌霜雪而不凋。
奋进、挺拔。拔青翠,摇曳多姿,清香袭人——竹之韵;不畏酷暑,不屈霜雪,生不避贫壤,伐而可复生——竹之性;高风亮节,清风瘦骨,虚心有节——竹之品。
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的竹,以自己独特的品质、风韵,征服了无数文人骚客的心,而处于诗歌黄金时代的唐朝,关于咏竹、颂竹、写竹、画竹的作品更是不计其数。*通过竹的有节来赞美其高洁与气节,“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李建勋《竹》 *通过竹的虚(空)心来表现谦虚,“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薛涛《酬人雨后玩竹》 *因其经暑抗寒表现坚韧,“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岑参《范公丛竹歌》 *因成竹之高来表现气冲云宵的志气,“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孙岘《送钟元外赋竹》 *因生长之快来表现新竹的勃勃生机与昂扬气慨,“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李贺《昌谷北园新笋》 *因其不避贫壤来表现其适应力与生命的顽强,“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 宜”——刘禹锡《庭竹》由于竹的风韵,我们从唐诗中可以看到,或亭或寺或山庄或别业等幽深清净之所到处充满着竹的身影。
而这些有竹相伴的幽静之处的相关描写,要么流露着诗人沉醉山水的闲适而愉悦的心境,要么表达着诗人向往山林,渴望归隐的情结,要么抒写了诗人身居幽处,淡然而雅致的生活。在这些诗中,竹子已成为一种清净、闲适、恬静、幽然、典雅生活情状的代言意象。
“竹,竹。披山,连谷。
出东南,殊草木。叶细枝劲霜停露宿。
成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却寻庾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
(张南史《竹》),成片竹子披满山岭,连接山谷,叶细枝劲,成竹如绿云,新竹如碧玉,随风摇曳,影映水中……好一个清凉世界,诗人于其中,恬适愉悦,闲静而自足。*与水相关者——水是清净之物,与竹相依相映,清幽淡雅,自然成趣。
“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泚亦逶迤。落花相逐去何处,幽鹭独来无限时。”
——郑谷《水》 “一渠春碧弄潺潺,密竹繁花掩映间。看处便须终日住,算来争得此身闲。”
——吴融《新安道中玩流水》 *与亭相关者——亭台楼榭,是人休息玩赏之处,而亭边见竹林,更让人顿觉清爽恬适。“文史归休日,栖闲卧草亭。
蔷薇一架紫,石竹数重青。” ——徐晶《蔡起居山亭》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李白《谢公亭》 *与居所园林相关者——园林别院,清雅闲居之所,一块绿地,数丛竹子,一片新篁,自现风流。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诗人独自坐在深而静谧的竹林,一个人弹琴长啸而无须他人欣赏,静静的月亮懂得,已足够,诗人隐逸闲适之情溢于诗中。
“栖禽恋竹明犹在,闲客观花夜未休。” ——姚合《题田将军宅》 *与寺院有关——茂林修竹,但见一寺院隐约其间,佛家圣地,更显清净庄严。
是的,唐诗中有很多写寺院的诗有竹景相伴。很多寺院或隐于竹林,或有竹植于院内,有些寺院更是以“竹”命名。
天竹寺以产竹著称,湘妃庙以斑竹闻名。“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白居易《画竹歌并引》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张祜《题杭州灵隐寺题杭州灵隐寺》 “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空。”
——温庭筠《开圣寺》 “浮图经近郭,长日羡僧闲。竹径深开院,松门远对山。”
——张祜《重居寺》 幽居之处,风吹竹动,竹叶萧萧,竹枝婷婷,竹韵悠悠。在这里,竹已成为清雅、恬淡的代名词,成为唐人们追寻闲适淡雅清幽生活情状的独特意象! 三、几许情思—关于爱情关于忠贞 一根竹杖入水化为飞龙,一抹相思泪洒竹上,变为点点斑痕。
竹子的意象不只关乎君子、道德,不只关于闲适、隐逸,还系连着梦幻迷离的神化传说,艳绝凄美的爱情故事。特别是那泪洒千杆竹的娥皇、女英,为爱创造的千古传奇,更是千百年来为人称颂。
而那泪染的湘妃竹,点点的斑竹亦成为诗人们歌颂爱的意象,成为唐诗中每每吟咏之物,为那爱情的忠贞,凄绝与动人!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
只是泪痕多!”(李商隐《湘江竹》)不尽的离愁,无尽的思念,点点泪痕,片片相思,“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起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痴情而忠贞的女子,为爱守候着神话! 可怜“湘江竹上痕无限”!多少泪滴,多少首诗祭奠! “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湘娥泪血腥。”——无名氏《斑竹》 “九处烟霞九处昏,一回延首一销魂。
因凭直节流红泪,图得千秋见血痕。”——汪遵《斑竹祠》 “龙鳞满床波浪湿,血光点点湘娥泣。”
——无名氏《斑竹簟》 一首首斑竹诗,一首首湘妃颂,或凄艳、或哀婉,那点点红泪、那潇潇斑竹,那有关爱的绝恋已定格在湘妃竹上,那有关爱的忠贞已意化于斑竹身,成为永恒爱情的象征。四、几多追求—关于抱负关于怅然 在古代的中国,因着官。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情。
蝉:以蝉比喻品行高尚。
梅花:高洁人格的象征。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高洁的品质。
(桃花象征美人 牡丹寄寓富贵 杨花有飘零之意)
猿啼: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水:绵绵的愁思。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见背:喻父母去世。
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意见浅陋。
执牛耳: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作壁上观: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
如果还需要就回复一下嘛 呵呵
古诗词一般的意象荟萃如下,还给你举例,相信你受益匪浅。
月。望月怀人、思乡。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菊。
象征着隐逸的风度、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梅。
凌霜傲雪,品格高洁。宋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元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莲。
“莲”与“怜”同音,故常以“莲”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州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出污泥而不染,更是超凡脱俗的象征。兰。
高洁的情操,隐士的象征。宋杨万里《兰花》:“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松。傲霜斗雪,坚贞不屈。
三国魏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唐李白《赠书待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梧桐。凄凉悲伤。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杜鹃。
凄凉、哀伤的象征,也以此表达幽深的乡思。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宋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象征着旅途的艰险和离愁别绪。
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寒蝉。悲凉的象征,既引发思乡之情,又触动离愁别绪。
唐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鸿雁。
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唐欧阳修《戏答元珍》:“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另外,鸿雁传书也是一个特定的意象,唐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柳。送别,思念,惜别怀人。
唐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宋徐俯《卜算子》:“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也可象征时世兴衰。唐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另外,柳絮的飘浮不定,也常作愁绪的象征。宋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燕。在古诗词中意象非常丰富。
(1)表现春光之美,表惜春之情。元张可久《暮春即事》:“乌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
(2)爱情的象征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宋晏殊《破阵子》:“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
(3)表现世道沧桑,抒发昔盛今衰、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唐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宋文天样《金陵驿》:“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孤灯。
羁旅凄凉,思乡怀人。唐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唐杜牧《旅宿》:“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唐韦庄《章台夜思》:“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船。往往是漂泊的代名词。
唐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宋苏轼《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闻风静榖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也表现为无拘无束,自由旷达。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夕阳。苍茫,衰暮,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悲叹。
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宋柳永《玉蝴蝶》:“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猿。
孤寂、愁苦的象征。唐王昌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唐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韩愈此为反话正说,更有韵味。
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或是阑(栏)干。这一意象在宋词中很多,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它往往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而且指向相对稳定明显。宋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宋晏几道《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
宋秦观《满庭芳》:“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宋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以上全是我个人收藏的资料,今奉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