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分析

发布时间: 2024-09-21 02:41

1.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通俗简洁的说:诗经的年代是一个初级的农耕时代,那时候人们最常见的就是草木鸟虫了,这些东西很容易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对象,如静女一诗中女主人公放牧归来很随手就能送恋人一枝初生的芦苇芽,而男子却视为珍宝,多么朴素的爱情!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之一,影响自然是深远的,如把许多植物或其他自然界的事物带入诗歌,成为以后人们常用的意象。《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从此柳树成为诗人寄托感情的对象。《诗经•陈风•月出》开月亮意象之先河,如此例子很多,不多说了。以后的庄子讲天人合一,自然无为之美是不是也带有诗经的意味呢,你看《诗经·豳风·七月》里有这么一句话: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在写蟋蟀时,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它一步步地走进我们,其实这也是我们走入自然的过程,那时的人与自然是多么的和谐,所谓的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却一步步脱离了自然,不过不要紧,我想人类的最终命运还是要和自然和谐起来的。就随便说这些吧,你可以查一些专业的资料。

2. 研究诗经的植物意象需要买哪些书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诗经》中植物的意象组员:韦眷、邓宁、朱冬艳、李铭瑞、张孟、刘懿瑾、穆姮、余艳婷、李通丽、王娟、陈辉班级:文学院07级2班《诗经》的创作距今至少已有3000多年。

孔夫子有言:“不学诗,无以言。”这里的“诗”指的就是《诗经》,可知这中国首部诗歌文学总集对古代读书人的重要意义。

那么作为现代人,为什么也要阅读古言的《诗经》呢?人们之所以看重这部历史久远的文学总集,除了欣赏古人文学艺术的创作之外,更重要的是想从中获取古人的智慧。何况历代经典很多都是从《诗经》中吸取精华,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成语,如“投桃报李”、“甘棠遗爱”等。

因而要想读懂典,就一定要了解《诗经》。《诗经》中收录了135种植物,要读懂诗的含义,必然要多识草木之名。

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采采芣苡,薄言采之”等。“蒹葭”实际上就是芦苇,“芣苡”就是车前草,都是现代常见的植物,但因为时代变迁,使用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使得人们无法得知诗句中植物名称所指为何物,这在体会诗的意境时必然会出现一些盲点。

《诗经》中写到的植物种类及其丰富。像《豳风?七月》中就出现了20种植物。

“桑”是其中引用最为频繁的植物。在此,我们收录了其中上百种植物,依照该植物在《诗经》中的顺序,将其分为衣用、食用、药用、杂草、花草五大类。

并标注难读之音,列出所有《诗经》中使用到主题植物的篇章名。简单扼要的文字说明主题植物的特性。

在了解这些植物不同的意象所指之后,读者就更能实实在在地领悟到古时人民结合了生活、自然与艺术的智慧。《诗经》植物意象研究之一1、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国风.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南.关雎》 “参差”两字,“寤寐”两字,到是大有深意,有不解的味道。

其实包含了和谐的意思,其中没说的话,就是要懂得自己,敏悟万物,然后顺着自然的情势而行。最好的诗,就是和谐简练的大白话,情话同样如此。

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高洁”二字,高到未必,洁却是当的上的。

《颜氏家训》里有:“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荇菜能不能吃,就不知道了,在古人眼里,若窈窕淑女般的,想来是可以能吃的吧!2. 葛藤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周南·葛覃》 葛藤(又叫苎麻),是一种豆科类的藤本植物,在山林的坡地上,城市公园里的无人区,路边的脚底里,草原牧野的落日下,恶风沙石的缝隙间,就是葛藤的生长地。葛藤的性情,既不温柔,也不刚劲,它有着看不见的爆发性的内在生命力,就象是一个不定性的自然界里的坏孩子,要管束好,让葛藤根煲上靓汤,葛藤粉拌着炒出清香的鸡蛋,酒桌上饮到“千杯不醉”的能解酒的葛藤花。

在不加管束的时候,20世纪70年代,葛藤在无声无息,没有任何天敌的情况下,占领了美国佐治亚、密西西比、亚拉巴马等州的万顷土地,将当地的植物挤死挤光。野马一样的葛藤,是需要人心理性缰绳约束的。

3. 卷耳(又名苍耳)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周南·卷耳》思念是恒久的光,它从心里透出来,落到眼前的苍耳上,就思念的人来说,那一刻她变的酥软了,就苍耳来说,它物化成魂,进入人心思虑的海洋里,不再仅仅是凡俗世界里的苍耳。自然和人,在这个时刻,同时产生了双重的意义,爱恋和寄托,物性和幻念。

从诗的美学意义来说,吟读这句诗,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如水的妇人,在爱的光影的诱导之下,如何由生活里的一个活泼情形化做柔情缭绕的一缕轻烟,飘飘渺渺的飘落到平凡自然的一个物件---苍耳身上。而苍耳,则在静默时分,不再是个空间里单纯的自然形象,它被一种神秘之力开启了时间相连人心的通道,让一双痴迷的眼睛穿越地域阻隔,看到梦幻般的镜子里,日思夜想的那个人,是如何行走在艰难的征途古道上。

就岁月所形成的席卷,我们现在身处的时代,极少将女子如水的形象看做是生命里可以绽放的艳丽花朵,女人们多是想要重新将水化成冰的坚固,挺着锋芒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但是读这样的诗,内心里飘然浮现的女子,依然让人爱过妖媚果敢千倍。

这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新时代的西方的社会发展特征之间在产生融合性的对抗力量了。苍耳子上的短刺勾镰,体现的不是独立个体的个性特征,而是男女之间和谐关系所要体现的一种普遍联系,一种相互的不是外在利益形式上,而是在内在心理当中的的牵挂思念的柔和的共振情形。

就真正爱的久远形式,在这种如水柔情里,深藏着的,到不是一片弥散世界,而是有更深的力将结合在日常生活所要遭受的千转百回中间。然而,我们的世界里,脚下和人心上的节奏太快了,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很少有人在去冒险进入舒缓的付出和角力,不知道这是人们智慧了,还是更脆弱,更愚蠢一些。

想着,在青。

3. 《古诗十九首》的植物意象

将《古诗十九首》放到历史语境中去解读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解读

先把《古诗十九首》所有植物意象找出

再一一分别解读阐释

第二部分

联系

《诗经》《楚辞》

魏晋南北朝唐宋诗词

中的植物意象

的含义

第三部分

比较

各植物意象的同异、变迁

得出结论:

《古诗十九首》的植物意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附带说说:分数太少了

4. 诗经中的植物分别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liuhua :你好。

《诗经》中的植物:我们的先人用植物比兴寄托,他的情怀。植物在我们先人的灵手慧眼中,可用来驱除疾病,祭祀、祈福,占卜吉凶,美化环境,,可用来比附才德,传情寄爱,象征福禄,忘忧解愁。

植物与先民的生命、情感、礼仪、性情相交织。用松柏、青竹、梧桐和其他嘉树恶草,所代表的寓意来论述德之物化;以花椒、木瓜、梅子等果实和兰草、芍药、荷花等花草及桑树所代表的情感来论述情之媒介;以葛藤、葫芦、萱草、杨柳所代表的家庭福禄来论述附之喻体。

植物的美丽升华,产生了深情厚谊,虽年代久远,依然声色鲜活,滋润了我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5. 寻求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植物意象代表需要许多植物意象的资料 爱问知识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6. 诗经中的植物有哪些

1.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

2.莼菜之手

3.飞蓬的性情

4.粗粝与温柔——萎蒿

5.U盘一样的水芙蓉

6.风羽之物——白茅

7.悲感的熔池——黍

8.有女同车——木槿

9.爱的使者——萱草

10.艾蒿

11.色彩的精灵——蓝

12.野马葛藤

13.勾连之物——卷耳

14.泯嘴一笑——桃

15.以乐心,度俗世——车前子

16.包裹伤痛、苦难的铁沙——荆棘

17.入口嚼碎明琉璃——蕨菜

18.梨的琐忆

19.梅之女

20.树好大,风有时,人无涯——柏树

21.写给母亲——酸枣树

22.被戏说的——匏瓜

23.悲喜合鸣的自然暗哑——苦菜和荠菜

24.挂怀一个平淡如水的朋友——茯苓

25.暗夜一激灵——蒺藜

26.解读一点吸附和寄生的艺术——菟丝子

27.麦性

28.竹林

29.桐音

30.家园里的桑

31.芄兰

32.木瓜

33.千年韧如丝的——蒲草

34.救治妇仁——益母草

35.遍布山野的野葡萄——葛藟

36.不言之果——李子

37.浸入神秘色泽里的——檀木

38.莲子心,芙蓉色,水芸香里的——荷花

39.千古黄叶

40.情爱的果子,美味的果子——栗子

41.远古红色的母亲——茜草

42.风吹佩兰——兰草

43.美的芍药

4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45.被戏弄的荒凉——狗尾草

46.酸滑的野菠菜——酸模

47.故乡的托词——榆树

48.多子多福——花椒

49.稻梁谋

50.至情的背景——乌蔹莓

51.芦苇之伤

52.可以卑微,可以宏阔——栎树

53.在北风中摇曳的杨树

54.犹如紫云英般的爱恋

55.摇荡在风中的猕猴桃

56.落鸟承林——榛树

57.降神术士的道具——蓍草

58.血色红滴滴——枸杞子

59.淬火的菩提

60.椿秀才和香椿拌豆腐

61.像紫蝶一样纷飞的野豌豆

7. 寻求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植物意象代表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温馨提示:
本文【诗经中的植物意象分析】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