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黄河颂》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人。中共党员。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等。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这篇杂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李大钊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预见到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知识积累
《黄河颂》
1.气魄(pò):气势,魄力。
2.巅(diān):山顶。
3.澎湃(péng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或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4.狂澜(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5.屏(píng)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6.哺(bǔ)育:喂养,比喻培养。
7.九曲(qū)连环: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8.滋(zī)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9.浊(zhuó)流 10.宛(wǎn)转 11.扮(bàn)演 12.劈(pī)成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雄健:强健有力。
2.逼狭(xiá):狭窄。
3.回环曲折:曲折,环绕。
4.险峻(jùn):(山势)高而险,或(形势)危险严峻。
5.亦复如是:也像是这样。如,像。是,这样。
6.坦荡:宽广、平坦。
7.妙趣横生:奇妙的趣味层出不穷地出现。
8.奇绝壮绝:奇异到极点,壮美到极点。
9.愈(yù)能:更能够。
10.阻抑(yì):阻止,抑制。
11.崎岖(qíqū):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
12.一泻(xiè)万里
考题例析
1.(2015•湖南郴州中考)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
②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
③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
④而黄河也只有到壶口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⑤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
A.②④①⑤③ B.③④②①⑤ C.①⑤④②③ D.③①⑤②④
2.(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给下面加红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来。(注音要写清楚,字要写工整)
①重创 ②创伤 ③以头抢地 ④抢呼欲绝
⑤钥shi ⑥汤chí ⑦cāng海桑田 ⑧一叶piān舟
解析:1.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正确答案D项。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通读5句话得知,这段话写的是黄河,③是首句,紧接着对比“九寨沟的水”“太湖的水”。
2.此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①chuàng ②chuāng ③qiāng ④qiāng ⑤匙 ⑥匙 ⑦沧 ⑧扁。做这类题首先要读准拼音,再结合语境判断。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黄河颂》
诗人借歌颂黄河而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告诉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理清结构
《黄河颂》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写作特色
《黄河颂》
1.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气势磅礴。
这首诗综合运用了排比、反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借助于对黄河的歌颂,热情赞美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如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比喻为“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同时,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黄河无限丰富的生命,使她像母亲一样亲切深情。“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起到了加强结构、渲染感情、突出主题的作用。
2.语言极富特色。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这篇文章通篇使用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文字的含义同时丰富了起来。本文的比喻处处可见,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读者看到,作者在说理,在鼓动民众;又在抒情,抒发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比喻的运用,使作品中的一些语言具有多重的含义,如“道路”“境界”“旅途”“征人”“崎岖险阻”等,既有本义,也有比喻义、引申义,意味隽永,值得反复品味。
把握重点
《黄河颂》
1.这首诗题为“黄河颂”,在赞颂黄河之前为什么还要“望”黄河呢?
作者在歌颂黄河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望”中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严谨,为后面的歌颂作了很好的铺垫。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正是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4.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怎样理解“国运”和“国民”的关系?
“国运”是指一个国家盛衰兴旺的前途命运。一个国家要走向繁荣昌盛,必须要依赖它的全体国民不懈的奋斗努力,二者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2.“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互换位置,并不改变题意,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不同意。是艰难的国运造就了一大批真正的猛士,真正的革命者。倘若把“雄健的国民”放到前面,因果关系就颠倒了。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唯有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更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精神。
3.文章第二、三两段都说到两种境界,其重点分别在哪一方面?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第二段的重点是逼狭险峻的境界,第三段的重点是崎岖的境界。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推进了一步。第二段说两种境界,第三段则说明两种境界有两种乐趣。走到崎岖的境界,置身奇绝壮绝的境界,有冒险的奇趣美趣。
4.“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这句话中的“现在”是指什么时候?“崎岖险阻的道路”具体指什么情况?
“现在”指的是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对中国人民的压迫,中华民族千疮百孔、举步维艰之时。“崎岖险阻的道路”具体指的是中华民族所遇的艰难国运。
5.如何理解“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这句话里的“民族生命的进程”与前一段所讲的“历史的道路”意义一致。作者在前文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用长江大河的流动,说明历史发展有平坦,有曲折,形象而又极富说服力。
6.如何理解“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这里作者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说明人类在历史上只有经过艰难曲折,奋斗流汗,才能深切体验到奋斗的意义,成功的乐趣,说明在困境中仍须充满必胜的信念,由此可见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里的比喻生动贴切而又极富感染力。
7.如何理解“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的含义?
雄健的国民有着乐观的精神,他们以奋进者的姿态出现在崎岖道路上,明知征途艰险,但越是艰险越向前,并在这种壮烈的奋进中感受到人生的乐趣和幸福。
8.赏析匠心独具的词语和句式。
(1)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冲”字不仅写出了雄健的精神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还与后文的“长江大河”相呼应,使上下文衔接紧密,成为一个整体。
(2)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叠词的恰到好处的使用。如“浩浩”“荡荡”“滚滚”,几个叠词的使用,在行文中构成江河奔涌前行的气势,如进行曲中被反复强调的强音,让人不由地振奋。
(3)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句式的恰到好处的使用。如在陈述句中,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用了一个反问句。真是好一个反问!语气之强,信心之盛,跃然纸上!
(4)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动词恰到好处的连用。如果说这句是有“雄健精神的国民”的具体表现,一系列动词的使用,语气铿锵,精神豪迈。这些动词能让我们看到他们的内心情怀――积极主动,勇敢无畏,行动并坚信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