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4日 21:5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2.乐意共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二.活动材料准备:
1.益智区:数字版,数字夹
2.美工区:半圆筒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投入新物品——制作闹钟
2、介绍闹钟的制作方法
首先利用我们画过的纸盘当闹钟的底,接着找到纸盘的中心点,利用工字钉把时针和分针固定在中间(工字钉是提前处理过的哦,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并告诉幼儿长针表示分针,短针表示时针,然后在纸盘边上一圈贴上数字,12要贴在上面,6贴在下面,要和12对其,3和9也要对其,形成一个十字架,接着再把剩余的数字按顺序补上去,好啦一个闹钟就完成啦。
3、幼儿拿区域牌进区域活动,教师观察,并记录一些好的或者不好的事情并拍照。
4、收区域回座位
5、总结刚才玩区域的情况。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完成的比较有序。幼儿的自主性较高,但是卫生方面还需再多加强。在美术区中,幼儿在制作房子时,没有及时拿小垃圾桶导致纸屑散落在地上;在点心区,小朋友还是比较自觉的。大部分幼儿都能安静吃完自觉的一份点心并且收拾垃圾。本次活动唯一不足的地方在于我。在讲解新材料时浪费太多的时间,这个一定切记。
观察背景
在现在的幼儿园里,我们每一位老师在思想意识上都知道在组织幼儿活动的时候要给予幼儿提供充足的环境与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自主、轻松地活动。但是,在实际的活动中,当幼儿出现了问题老师该如何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进行指导才是适时呢?这是我们在活动中难以把握的一大疑难。针对这一种情况,我们也进行了很长的时间去研究、讨论。
观察目标
1、如何了解孩子的需要;
2、怎样从孩子的需要及时给予指导;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观察过程
在幼儿园里,区域活动是我们的一大特色,在每一位老师在思想意识中都知道在区域里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进区环境,老师应该放手让幼儿自选材料进行游戏。在一次的区域活动中,我们班的几个女孩子选择了她们自己喜欢的扮演区进行扮家家的角色游戏。只见晓莹拿着布娃娃在喂它吃饭,但是梓荧走过来,说:“这是我的娃娃,我是他的妈妈。”说完就抢走了,晓莹连忙向我求救,我马上走过去,让她们两人一起合作玩。于是,她们两人就在一起玩游戏。
观察分析与反思
案例分析: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我们作为幼儿园的教师都会努力地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环境能够尊重幼儿,因材施教,关注幼儿的变化与需求,并能及时地引导、解决问题,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交往等方面的发展。
但是,在这一则活动中,我觉得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本活动中,幼儿之间发生了一些小争执的时候,老师的介入太快了,没有给幼儿通过自身的情感调整来解决问题,使孩子失去了一次独立解决问题的尝试机会。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们也需要深思:幼儿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小争执呢?当争执发生后,幼儿为什么会马上向老师寻求帮助呢?这些问题也是现在的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幼儿的自主性的问题。可见,在宽松的活动环境中,我们真的应该学会“该出手”时就“出手”。
案例反思:
1、重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蒙台梭利说:“我们习惯服侍小孩,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奴化,而且也是危险的,因为这是很容易窒息他们自发的活动与独立自主意识,扼杀他们十分有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总是不停地认为孩子不会做事,不知道怎样做。然而,他们确实必须会做一些事。大自然赋予了他们可以进行各种活动的身体条件,也赋予了他们的智慧,可以学会怎样进行活动,我们对他们的责任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帮助他们去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有益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是我们的老师还是家长因为面对的都是独生子女,总是把他们当成掌上明珠,害怕他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总是害怕幼儿跌倒。因此,总是给以幼儿最细心的呵护,当他们跌倒了,就会马上跑过去把他们抱起来。但是,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确实是发现当幼儿自己跌倒了,没有人扶他起来的时候,他自己会很勇敢地站起来。在案例中,老师就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之间发生的争执,认为幼儿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自己发生的问题,而马上给予他们一定的建议,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幼儿,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是妨碍幼儿在生命的发展和内在生命力的展现。
2、教师应尊重孩子
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在教师不了解的情况下,教师不应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妄下论断斥责孩子,也不能过多地“勉强”孩子。社会交往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能否顺利地进行社会交往反映了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能否适应社会决定了生存与否。同时,幼儿的交往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成人不可能替代但却能施加强有力影响的过程。那么,作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我们该为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做些什么呢?新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园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包括家长、教师乃至孩子生活周围的成人,共同扮演好幼儿交往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尤其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士,更应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自身水平去解决问题,只有在与同伴之间出现问题,自己努力解决,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才会在矛盾中不断地成长。
3、教师应该是幼儿活动中的示范者、观察者、支持者和资源者
幼儿只有在自己的做主的活动圈子里,在没有来自成人压力的时候,才真正体现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如果成人介入和指导变成了对幼儿自主活动的控制,通过成人去导演和指挥活动,那活动就不成为其自主活动了。因此,在自主活动中,幼儿是主人,是幼儿在活动,而不是教师在主导幼儿。教师指导幼儿应迎合幼儿的需要,指导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在案例中,教师能够细心地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情况,对幼儿在活动中发生的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教师未能做到幼儿的支持者。未能以欣赏、忍耐、研究的态度去观察幼儿,未能以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充分了解幼儿,会解读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的行为。因为,在本案例中,幼儿之间是发生了冲突,但是,如果老师会创造一个计划让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机会,我想幼儿肯定会有不同的情形,也许,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和平相处,共同合作玩耍的。但是,在这不断的处理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不断地进步。让幼儿自己亲身去体验,不仅使他们了解到发生问题的时候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也使他们知道如何去与同伴交往,这样做比我们为他们去安排友好合作玩好。
4、让幼儿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在案例中,我们发现独生子女存在的一些问题。幼儿为什么会抢同伴的玩具呢?这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围绕他们的都是大人,他们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他们要什么,家长都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觉得在家与在幼儿园也是一样,想到要什么,就可以随意去抢,缺乏了与同伴交往的能力。这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所存在的普遍问题,老师应该在这一件事情上,针对这一问题,对幼儿进行教育,提取有所教育价值的方面,通过在教育教学上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教育幼儿如何与同伴交往,改变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
在案例中,我们发现了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幼儿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使我们再一次体验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与区域活动中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指导,如何真正地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如何做到了“该出手时,就出手。”
《猴耍》
活动目标:
1、学习单脚吸腿跳的动作,能形象的表达出猴子玩耍时的不同动作和神态。
2、引导幼儿感知ABA式音乐结构的特点。
3、体验猴宝宝猴妈妈一起捉迷藏那种逗乐的心情。
活动准备:
《猴耍》音乐磁带,小猴子的头饰每人一个,关于猴子的视频。
活动过程:
1、图片——“花果山”导入。教师带领孩子们来到花果山(多媒体展现花果山)
2、(1)多媒体展示视频——《动物世界-聪明的猴子》
(2)师幼谈话。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见小猴子在干什么?
幼儿:挠痒痒……
师:请小朋友来学一学小猴子的动作。
3、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猴耍》
(1)师:听了这个音乐,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师:音乐里的小猴子到底在干什么呢?
(2)教师拍手感受音乐ABA式音乐结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快拍手,中间部分慢拍手)
4、教师根据猴耍音乐完整的示范动作。
(1)师幼谈话。
师:老师表演的小猴子都做了哪些动作?
师:老是做得最多的一个动作就是——单脚吸腿跳。小朋友一起来跟老师学习一下这个动作吧。
5、幼儿跟随教师做律动两遍。
6、幼儿创编动作表演。师: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想做什么动作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小猴子挠痒痒、爬树、摘果子。……的动作,并把这些动作加入到我们的音乐活动中来。
7、游戏——猴宝宝和猴妈妈一起做游戏捉迷藏。
8、结束部分。我们小朋友去动物园的时候可要离动物远一点,保护好自己的安全。现在天色已晚,我们坐车回家吧。
活动目标
1、知道识别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以及安全标志,并能区分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2、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有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多吃有益健康的食品。
4、了解垃圾食品吃了以后对人体会有什么害处。
5、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安全。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吃健康的食品》
2、图片若干(健康食品——蔬菜、水果、坚果;垃圾食品——油炸食品,罐头类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类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奶油制品,方便面,烧烤类食品,冷冻甜点,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过期食品——霉变及变质的食品)。
3、健康大冒险游戏棋盘若干。
教学重点:
知道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
认识和区分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谈话导入课题:平时你最喜欢喜欢吃什么东西?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点击课件一一出示食物的图片)
2、引导幼儿小结:你们喜欢吃的东西真是各式各样,但是有的食品吃了是有益健康的,而有的食品吃了则是对我们的身体有害处的……
(二)区分各类食品
1、师:食物的种类有很多,你们愿不愿意来给食物分分类呢?(点击课件:引导幼儿将食品分成两大类)
(1)健康食品:水果类,牛奶,蔬菜类。(吃了有助人体健康的食物)
(2)垃圾食品:油炸食品,方便面,果冻,蛋糕,烧烤、甜点,饼干,可乐等(吃了对人体有害的食物)
2、了解垃圾食品吃了以后对人体会有什么害处
(1)请幼儿说说:平时自己都喜欢吃什么食品
(2)点击课件请幼儿了解垃圾食品的制作过程,幼儿讨论,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在我们喜欢吃的食品中有很多都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吃了以后会对我们人体造成一定是伤害……所以,小朋友们要少吃或不吃这样的食物,才会健康成长。
(3)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垃圾食品?(油炸食品,罐头类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类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饼干类,奶油制品,方便面,烧烤类食品,话梅和蜜饯类食物)
教师将幼儿说到的垃圾食品逐一用课件展示,帮助幼儿更多的了解更多的垃圾食品品种。
(三)区分食品安全标记
1、提问:除了垃圾食品以外还有什么食品也不能吃?(请幼儿讨论并回答问题)
2、请幼儿观看课件(小朋友喝过期牛奶出现肚子痛的画面)
师:他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
引导幼儿小结:我们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包装袋上面的食品保质时间,过期的食品是不能吃的,否则会产生身体不适,还可能会发生危险。
3、认识生产日期和安全标记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进行分辨食品袋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安全标准。
小结:食品包装袋上的这些标记会告诉我们那些食品是安全的,那些食品是不安全的,我们以后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地看清楚,还要提醒爸爸、妈妈不要忘记了看清楚食品的安全标记哦。
(四)知识抢答
1、将幼儿自然分成两组进行问题抢答
抢答规则:教师逐一出示带有问题的课件请幼儿来判断正误,当老师说出“开始抢答”后,幼儿举手示意,哪一组举手快则由该组来回答问题,答对了给出一个笑脸,最后以获得笑脸多的小组为胜利方。
(1)喝碳酸饮料比喝白开水对健康好吗?
(2)多吃油炸食物对健康好吗?
(3)常吃零食好吗?
(4)空腹喝牛奶对身体有益吗?
(5)多吃瓜果、蔬菜对健康好吗?
2、教师对问题抢答环节进行小结,并告诉幼儿正确的饮食卫生习惯既要少吃零食,不吃油炸类食品,多吃瓜果蔬菜,少喝饮料多喝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五)游戏——健康大冒险
带幼儿进入游戏场景开始游戏。
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红,蓝两组开始健康大冒险的比赛游戏,轮流抛掷骰子,按骰子所指的点数前进,到位后再按所在圈内的文字要求行走,以先到终点者为胜者。
引导幼儿在游戏时讨论零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鼓励幼儿一定要克制自己,少吃或不吃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活动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小百科: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对人体而言,能够满足人的正常生活活动需求并利于寿命延长的物质称之为食物。
活动 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买文具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习7以内的加减运算。
2、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文具的过程。
3、能积极参与购买文具的游戏活动,清楚地表达自己购物的过程及算式含义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二"文具店"的场景图。教学挂图(二)2、第29页操作材料《分分合合(三)》,铅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玩游戏"一共需要多少钱",学习7以内的加法。
1、教师出示"文具店"场景图,请幼儿观察货架。
教师:我们现在去逛逛文具店,请大家举手告诉老师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每种文具的价格是多少?(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文具种类并观察到文具价格)。
2、教师提出购物要求:
教师:大家请在文具店里购买两种文具,举手回答你买的的两种文具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你一共花了几元钱?
3、幼儿看场景参与"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的游戏,并个别讲述自己购买文具的事情。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幼儿了解老师算式中数字与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2 + 5 = 7买了2元钱的橡皮擦和5元钱的小刀,一共需要7元钱二、集体玩游戏:"还剩多少钱",学习7以内的减法。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
教师:现在大家用7元钱到文具店买一种文具,举手回答你想买的是什么?算一算买了这种文具后还剩下多少钱?
2、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文具的事情。
教师: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7元钱买了3元钱的钢笔,还剩下4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
引导幼儿说出:
7 - 3 = 4一共有7元钱,买了3元钱的尺子,还剩下4元钱三、幼儿分组操作(1)操作完成幼儿用书第29页:一共需要多少钱。
(2)操作完成幼儿用书第29页:还剩多少钱。
四、活动评价请个别幼儿介绍"一共需要多少钱"和"还剩多少钱"的活动结果,集体评价。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继续巩固故事内容。并能够简单表演故事情节。
2、能给手套穿花衣,加强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能给手套穿花衣,加强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难点:
让幼儿继续巩固故事内容。并能够简单表演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手工区:准备一些给手套穿花衣的材料,请幼儿来操作扣纽扣这个动作。娃娃家:准备一些带有纽扣的小衣服,请幼儿为娃娃来扣纽扣。图书区:投放《一颗纽扣》,请幼儿阅读并进行讲述表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你们还记得我吗上节课学得关于小纽扣的故事吗?还记得故事里面是怎么说的呢?(请那个小朋友来说一说)
2、你们平时都在哪里见过这些纽扣,请幼儿和同伴交流互动。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好看的纽扣(教师播放各种漂亮纽扣的图片)
二、介绍活动材料。
1、今天我们的区域活动就和这些漂亮的纽扣有关,哪我们要进行哪些活动呢?跟着老师一起来看看吧!
美工区:(出示纽扣轮廓图)这些纽扣还少了什么呀?老师要请一些小朋友为纽扣涂上漂亮的颜色,但是你们先要想想什么地方应该涂什么颜色呢?一定不能涂错了!
娃娃家:(出示一些带有纽扣的小衣服)你们看这是什么呀?今天你们还可以和一些小朋友来扣纽扣的游戏。
阅读区:在图书区投放了《一颗纽扣》,请幼儿阅读并进行讲述表演
三、组织幼儿进区区域。
1、提出区域规则。
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但是我们进区域时
我们先要拿好进区卡,只有拿到了进区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区角里面去活动,如果你去的哪个区角里的卡插满了,你就不能再进这个区了,只有把卡插在哪个区里,你就在哪个区里活动。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
效果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的轮廓图。
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3、了解日本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
4、分析归纳日本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譬如以日本临海型工业布局为例。
5、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日本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特点。
二、本讲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的地理特征。
难点:1、日本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的条件。
2、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家地理中的新加坡,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的呢?(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资源等;工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日本(板书)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国家地理中的日本,还是跟上节课一样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自然地理特征(板书)
1、地形(板书)
【读图】请大家把地图册翻到日本这一页,找到分层设色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提问】根据地形图,来总结一下日本的地形状况?(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沿海地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由四个小岛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由此总结出其地形构成:)
2、气候(板书)
【提问】根据它的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4°N—46°N))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和,降水较多;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原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沿岸有强大的日本暖流)
3、河流(板书)
【提问】继续看图,看河流的数量,流向及其长短并分析其原因(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国土狭小)
4、资源分布(板书)
【提问】从日本的资源分布图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森林、水利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原因:水能—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森
林—多山地,降水丰富;地热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板块的消亡边界,火山地震活动频繁;风能—处于季风气候区)
二、农业(板书)
【提问】通过前面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大家应该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分析一个国家的农业状况(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劳动力,地价水平)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实例,便提问边进行补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然后得出如下结论。板书:
种植业:平原狭小,人多地少,稻米单产高,可自给。
措施:小型农机具;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培育良种等。
渔业发达:远洋、近海捕捞和近海养殖发达。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于此,形成的北海道渔场。
其他:丘陵种果蔬,但仍需大量进口。
主要农作物:水稻
进口农产品:小麦、玉米、蔬菜和水果等
三、工业
【读图】指导学生阅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并思考一下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状况(板书)
(结合所学过的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普通影响因素如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等;特殊影响因素如某些工业对矿产、水能、空气或气候等有特殊要求;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府、
科技等;其他社会因素)
2、日本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板书)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3、日本发展工业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有哪些?(板书)
(优势:国土狭小,国内市场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劣势:劳动力充足,文化素质高,科技雄厚,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4、日本的工业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板书)
(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原因: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引导】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后,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呢?
5、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板书)
(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后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缺陷:工业产品依赖国际市场销售;工业原料严重缺乏;依靠国际市场进口)
四、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板书)
【引导】读课本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
人口多,密度大
原因:日本国土面积狭小
2、人口问题
老龄化严重
原因:(1)随着生活环境、饮食和营养状况改善与医疗技术的进步,老年人死亡率在不断降低
(2)日本的人口出
生率一直在下降
3、人口分布
太平洋沿岸平原
原因:地形多山地,平原面积狭小,多集中在沿海地区,所以人口和工业也多集中在这一地区。
益智区:拼图
材料:将汽车图贴在薄泡沫上,再分成4—6块进行拼图。(蔬菜、水果等都可以)。具体分成几块,可视孩子情况来定。
数学区:
1、排序:小树
材料:用泡沫之类的材料制做背景图、相同颜色的小树若干(树冠不同、两种)可用卡纸制作。后面用曲别针固定成立体。排序提示板。
玩法:按提示板的提示,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序。
2、开火车:点数
材料:各种小动物卡、用适当小纸盒做车头、车厢并贴上数字1—5做成火车(或贴上圆点,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
玩法:幼儿根据 车厢上的数字或圆点,将以数字或圆点相同动物分别放在相应的车厢内 ,一边放一边数数。
指导:可随时查看幼儿摆放是否正确,以便及时指导。
3、喂小动物:分类
材料:用可乐瓶贴上小动物头饰。下面挖出不同形状的嘴型。(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玩法:幼儿根据小动物不同的嘴型,分别投放不同的图形。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要让幼儿主动地去说,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精心创设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将幼儿置于乐观的情感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幼儿求知欲望。而《会变的小园形》这首儿歌,文字形象、生动,结构重复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明快,富于童趣。作者以“小圆形,变变变”开头,一个“变”字用得非常巧妙,赋予事物以生命,使整个画面轻松、活泼、欢快起来,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易于引起幼儿学习的极大兴趣。儿歌不仅能让幼儿感受语言的美妙,同时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儿歌的语言,从而将儿歌中的语言内化,迁移为自己的语言,调动了幼儿联系实际,寻找圆形物体的积极性。
二、教案目标:
1、能有节奏地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能愉快的跟着儿歌做动作,体验创编儿歌的快乐。
三、教案准备:
1、图片、魔术棒
2、经验准备:幼儿收集圆形的东西
四、活动重难点:
1、能有节奏地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活动难点:能愉快的跟着儿歌做动作,体验创编儿歌的快乐。
五、教案过程:
(一)认识圆形,联想所见的物体
1、出示圆形问:这是什么形状?你见过那些东西是圆形的?
2、幼儿联系已有的经验,初步想象圆形物体。(如:皮球、蛋糕)
3、我们一起看一看,老师见过的圆形物品。(先以圆形直接导入,让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那些东西是圆形的,丰富了幼儿对圆形的认识,也为最后的创编环节作准备)
(二)观察圆形会变,初步熟悉儿歌内容
1、小圆形可会变戏法了,你们想看吗?老师这里有根魔术棒,我是魔术师,只要把这个魔术棒对着小圆形,嘴里念咒语说:“小圆形,变变变”,它就会变东西出来,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和幼儿一起变戏法。出示红太阳问:变什么了?(变太阳),变出来的太阳什么颜色的?(红红的),这红颜色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来说“红彤彤”。我们连起来说:变太阳,红彤彤。我们一起来说一遍(和幼儿一起边说边做动作)。
2、小圆形又要变了,我要请小朋友来做魔术师,让小圆形来听你的话。还记得嘴巴里要说什么?我们一起来试着说一遍。好,我们一起来让他变,幼儿一起说“小圆形,变变变。”变什么了?(气球)气球飞到哪儿去了?(天上去了)对!变气球,飞上天。小朋友们,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跟老师说一遍(和幼儿一起边说边做动作)
3、小圆形说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很乖,他还想变个东西给小朋友看看,你们想看吗?再请个幼儿上来做魔术师。这回小圆形变什么了?(西瓜)变个西瓜怎么样?尝尝什么味道?那我们把变出的西瓜说成一句话怎么说呢?老师想到一个说法,我们一起说说看:变西瓜,甜又甜(和幼儿一起边说边做动作)。(通过这个环节,幼儿对儿哥内容已基本熟悉,为有节奏的朗诵儿歌和愉快的跟着儿哥做动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完整欣赏儿歌、表演儿歌
1、小圆形真能干,变出了好多东西,老师把会变的小圆形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老师完整朗诵儿歌一遍。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说一遍。
2、小朋友们,这首儿歌真好听,要是能表演出来就更棒了。我们一起来表演这首儿歌,请全体小朋友起立,边朗诵边模仿动作小朋友的表现真棒,我们来给自己一点掌声。(在本环节里,幼儿进一步熟悉儿歌,通过表演儿歌,进一步提高对儿歌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创编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创编儿歌
除了儿歌里太阳、气球、西瓜,你还喜欢哪些圆形的东西?我们一起来想想把它编进儿歌里。(这个环节是整个活动的亮点部分,幼儿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朗诵,通过发散性的想象,对儿歌进行再创造)
(五)能量延伸
我们幼儿园里还有很多是圆的东西,请小朋友一起去找一找,把他们也编进儿歌。(幼儿还沉浸在创编儿歌带来的快乐,找更多的圆会让幼儿这种快乐的情绪得到延伸)附儿歌:
小圆形小圆形,变变变,变太阳,红彤彤。
小圆形,变变变,变气球,飞上天小圆形,变变变,变西瓜,甜又甜。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思维方式简单,喜欢模仿生活中的一些情节。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皮亚杰的理论告诉我们,幼儿身心、心理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感知和操作来认识周围事物的。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形式是一种促进幼儿发展的好办法。区域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设置了本次区域活动,提供了具有多样性,开发性,层次性的游戏材料并以伙伴的身份对幼儿加以适时点拨指导。
活动目标:
1、根据蔬菜水果的外形特征,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比较,能正确对图片进行分类。
2、学习粘贴、制作技巧,发展想象力,体验成功乐趣。
3、通过玩娃娃家的游戏,学习友好交往技能,发展合作沟通能力。
4、能区分酒、香水、醋的气味的不同,发展幼儿嗅觉能力。
5、利用图书响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体验阅读乐趣。
活动重点:学习粘贴、制作技巧;能区分酒、香水、醋的气味的不同。
活动难点: 利用图书响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活动准备:
1、精神准备:幼儿有认识水果、蔬菜的相关经验,已掌握初步的阅读方法。
2、物质准备:区牌、区卡、音乐
分一分(益智区):各种水果蔬菜图片、挂着苹果及胡萝卜的篮子;
做一做(美工区):剪好的花瓣、绿叶、画好的花叶柄、车轮、纸盒;
玩一玩(娃娃家):娃娃、各种厨具、食物图片。
闻一闻(科学区):装有各种液体棉球的小瓶,有酒精、醋、香水;
演一演(语言区):图书、响板。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区角活动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区角乐园,一起动手动脑,快乐游戏吧!
今天,我们的区角中新增了好多新伙伴,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二、参观学习,了解各区。
1、分一分(益智区):一起看看这里为我们准备了什么?这里来了好多蔬菜宝宝和水果宝宝,他们在一起玩的好开心,现在他们想回家,可是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最热心了,大家帮他们找到家好吗?贴着苹果的是水果宝宝的家,贴着胡萝卜的是蔬菜宝宝的家。谁愿意来试一试?请幼儿示范。
2、做一做(美工区):孩子们看,这里有许多粘贴材料,这是什么?(花瓣)这是什么?(绿叶)这是什么?(车轮)这是什么?(牙膏盒)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材料粘粘贴贴变变变。猜猜老师都能变出什么?出示做好的样品:花朵、汽车。美丽的春天来了,让我们坐着汽车去旅游,欣赏美丽的风景好吗?
3、玩一玩:小朋友们,娃娃家到了,这是我们自己的家。这里为大家准备了锅碗瓢盆等厨具和可爱的小宝宝,小朋友们可以在这里当爸爸妈妈,每两个小朋友一组,做饭前说一说自己做的是什么饭,做好以后要请家人品尝。
4、闻一闻(科学区):现在我们到了一个新区,这里来了好多的瓶宝宝,仔细闻闻它是什么味道的,然后为它贴上标签好吗?
5、演一演(语言区):现在我们到了语言区,在这里有许多好看的图书,小朋友们可以尽情地读,尽情地演。我为大家请来了响板,大家可以边说边打板。想不想听老师表演一下?师示范。
三、自由选区,做好入区记录。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对“区角乐园”中好玩的东西有了一些了解,有的小朋友已经等不及想去玩一玩了,就让我们带上自己的区卡开始行动吧!
四、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幼儿自选区牌入区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科学区和美工区。
五、师幼互评,教师小结
分一分:重点说一说是怎么分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做一做:粘的是什么,给予适当的表扬。
闻一闻:引导幼儿回顾是怎么帮瓶妈妈找到瓶宝宝的,巩固对闻气味方法的掌握。
演一演:引导幼儿说说今天读了什么儿歌,集体表演。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玩的真好。在玩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小朋友特别有爱心,主动帮助别人,他们就是爱心小天使。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伸出爱心之手,这个世界就会少了许多困难,多了许多欢乐。让我们都来成为爱心天使好吗?下课到老师这里来领取徽章。
六、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孩子们,我们在区角乐园玩得开心吗?现在就让我们把作品放到站台上,把材料整理好,一起动手吧!
活动延伸:
1、幼儿到科学区继续尝试闻味贴签
2、到益智区继续练习区分水果蔬菜。
活动目标:
1、喜欢边唱边玩,对音乐游戏感兴趣。
2、喜欢和小朋友、老师亲一亲、抱一抱,感受和朋友在一齐玩的快乐。
3、愿意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
1、VCD光盘
2、玩具牛一件
活动过程:
1、请宝宝们围绕在老师的身旁,听老师边打节奏边唱歌。吸引宝宝们的注意力。
师:宝宝们,和老师唱首歌吧!
幼儿:好
2、让宝宝们理解"朋友"一词的含义,并大胆表现出来。
师:给宝宝们介绍我的好朋友--孙老师。
师:我喜欢孙老师,我们是好朋友,好朋友在一齐要亲一亲、抱一抱。
师:你喜欢谁啊?
幼儿:····引导宝宝们和自己的`好朋友抱一抱、亲一亲,体会和好朋友在一齐的快乐!
3、鼓励宝宝们和老师一齐唱歌引导宝宝们在唱到歌词亲一亲,抱一抱的时候,两个好朋友要抱一齐,脸贴脸。
4、宝宝们喜欢和老师亲一亲,抱一抱。
师:老是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让我来抱抱你们吧!
幼儿:......
播放两遍音乐,让幼儿充分体会亲一亲、抱一抱的感觉。
5、边唱边游戏教师示范游戏玩法: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拍手随节奏自然走动)亲一亲、抱一抱;(找到一个好朋友抱在一齐)我们都是好朋友。(拉起双手看着对方,高兴的随节奏上下晃动)再见。(挥手告别)提示:鼓励宝宝每一次游戏都要找不同的朋友。
6、和玩具牛做游戏师:有一个神秘客人也想和宝宝们成为好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幼儿:......
播放音乐,随音乐一齐做游戏,音乐反复播放,让幼儿体会游戏的快乐!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齐玩"找朋友"的游戏,体会和亲人一齐玩的快乐。
小乌龟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活动,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熟悉歌曲旋律,学习演唱歌曲。
3、能模仿教师用较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中号子部分。
活动准备:
1、幼儿座位排成半圆。
2、音乐《小乌龟》。
3、制作教具:小山、小乌龟、面包和糖果图片。
4、书包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音乐律动《拍手点头》。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合拍的做拍手点头的动作。
2、教师清唱歌曲《小乌龟》,引导幼儿欣赏。
(1)教师清唱歌曲《小乌龟》。
(2)教师根据歌曲内提问。
教师:歌曲里提到了哪只小动物?它要去干什么?它背着什么上山坡?
3、学习歌曲《小乌龟》。
(1)教师出示教具:小山、小乌龟、面包和糖果图片。
(2)教师借助教具再次清唱歌曲《小乌龟》。
(3)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教师:小乌龟究竟在干什么,它背着什么?
(4)教师第三次演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小乌龟爬山坡的样子。
(5)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小乌龟爬山坡的样子。
(6)教师边演唱歌曲边做动作,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或自己做小乌龟的动作。
4、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边弹钢琴边演唱歌曲,幼儿逐句学唱。
(2)教师带领幼儿用较有力的声音演唱号子部分。
(3)教师演唱歌曲前半句,幼儿演唱“嗨嗨哟”和”嗨嗨嗨嗨哟“处。
(4)师幼共同完整演唱歌曲。
5、教师发放书包,幼儿边演唱歌曲边进行表演。
(1)幼儿背上书包,和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进行演唱。
(2)请个别幼儿上台进行表演,教师给予鼓励。
活动延伸:
教师启发幼儿用其他小动物的名称替换歌词“乌龟”,带入歌曲,进行演唱。
活动目标:
1、理解各区域该怎么去玩。
2、更好的去在区域学习。
活动准备:
各区域领域。
活动过程:
一、先分配好给组幼儿今天该玩的是什么区域。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有新的区域玩的了,老师也和你们说的很清楚了,那么接下来老师开始进行分配。
二、区域介绍。
教师:科学区。
在这个区域里面有我们的数字宝宝,我们还有排序的,你们知道怎么排吗?老师和你们说过,你们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问问老师,爱问的小朋友也能学到很多的本领哦。
表演区:
我们的表演区里面的故事是三只小猪的故事,你们看看图片上有那么多的情景,你们可以看着图片上的画去自己想想这个是什么故事。尽量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达!
教师:慢慢的引导幼儿学会爱护东西、很多小朋友在小的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教师要多加的培养,慢慢的引导幼儿珍惜东西,爱护东西的心理。
三、教师个别引导幼儿
四、让幼儿自己去体会区域带来的学习。
在区域中寻找快乐,自己可以体会在学习中的快乐。让幼儿能不要在老师的再三嘱咐下才会学会自己表达,自己也慢慢的学会,自己也总要有独立的一天,小孩子是很多的东西都要从小养成。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拓展对劳动工具的认识。
2、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进一步拓展对劳动工具的认识
活动难点:
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益智区:投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图片。图书角:将幼儿用书放在语言角。娃娃家:做饭的炊具一套,打扫卫生的工具若干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出示劳动用具的图片:小朋友你们还记得这些图片吗?这些都是一些什么用具呢?(幼儿回答)这些用具都是我们在劳动的时候要用到的东西,今天我们的区域活动就跟这些东西有关,我们的区域主题是:劳动真快乐!
二、介绍各个区域。
1、手工区。
既然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劳动用具,那么在手工区的小朋友就来装饰这些劳动用具吧!
2、娃娃家。
老师在娃娃家投放了做饭的炊具一套,打扫卫生的工具若干样。请你们分角色分别在厨房做饭和打扫娃娃家。
3、图书区。
今天老师在图书角准备了《劳动乐翻天》的图书和劳动用具的图片,小朋友可以到里面去图书里找找,看看都有哪些劳动用具!
三、组织幼儿进区区域。
1、提出区域规则。
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
效果分析: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看图讲述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完整、连贯地描述单幅(多幅)图片内容。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动手制作故事桶。
活动准备
可乐瓶、饮料罐、废旧图书、画报、剪刀、胶水、记号笔等。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自由摆弄故事桶,学习玩的方法,并且在活动中,产生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第二层次:尝试进行单幅(或多幅)图片讲述,注意讲述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学习良好的语言习惯。
第三层次:学习自己动手制作故事桶,利用圆点、图案等进行标记。
指导建议
1、在讲述中,鼓励幼儿先进行单幅图片讲述,再将单幅图片串连起来,学习完整、连贯的讲述。
2、制作故事桶时,幼儿可以将相连的图片内容加以组合,也可以尝试将不相关的图片加以,串连成一个故事。
活动目标
1.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音乐节奏感,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2. 感受乐曲的优美,熟悉4/4节奏型。愿意在音乐伴奏下感受音乐、表现节奏。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小星星”。(三种乐器演奏的“小星星”)
2.若干圆舞板、三角铁、串铃、铃鼓、小铃等乐器。
3.绸带、纱巾、花朵等舞蹈道具。
活动过程
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节奏,尝试表现乐曲——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的节奏——角落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乐曲、表现乐曲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节奏、尝试表现乐曲。
(1)听赏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激发幼儿对乐曲的兴趣。
说明:在角落活动中引导幼儿花几分钟的时间听一听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此内容可延续4-5天。
(2)听赏乐曲、感受乐曲,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尝试表现乐曲。如幼儿可以用舞蹈动作表现乐曲,幼儿也可以借助各种打击乐器表现乐曲。
(3)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4/4节奏,
2. 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老师和幼儿共同听赏乐曲,感受乐曲优美,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小星星”,讲的是小星星的故事。
A.游戏“快乐大转盘”。
游戏玩法:老师扮演月亮姐姐,小朋友是满天的星星。星星围成大圈,月亮姐姐在中央。音乐前奏起月亮姐姐转圈;星星跟着音乐拍手。前奏结束前月亮姐姐要点到一颗小星星,小星星就马上起来,跟着音乐做动作(如眨眼、睡觉、或者跳舞)。其他小星星和月亮姐姐都必须马上跟着他(她)一起有节奏地动作,直至乐曲结束。待到间奏起,月亮姐姐再次转圈去另一颗小星星,游戏如此循环反复。
游戏规则:小星星必须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别人做过的动作就不能再做,否则算输。
点头 点头 拍手拍手 拍手拍手
而有幼儿用 X — X — | X X X X | 也该好好鼓励。
扭屁 股 扭屁 股 拍手 拍手 拍手 拍手
B.引导幼儿听一段新的音乐(同一旋律的不同乐器演奏)鼓励听到不同乐器演奏表现不同动作、玩法、规则。指导重点同前。
说明:不同乐器表现同一旋律效果不同,如由小提琴演奏出的旋律较为流畅优美,幼儿的动作应该较为舒展、柔美;而由铝板琴演奏的旋律则感觉更多的是有节奏、有弹性。不同的乐器应该引导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
[page_break]
3. 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歌曲。
教案(一)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有秩序的进区域活动。
2.初步培养幼儿养成自觉放与收材料的习惯。
3.通过活动发展幼儿手部的小肌肉运动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区角1.小猫钓鱼(塑料垫剪成的鱼、一次性筷子、吸铁石、回形针)
区角2.穿穿绕绕(塑料瓶剪成的花状、光碟、毛线)
区角3.排排队(塑料垫剪成的图形、硬纸板)
区角4.画画剪剪(勾线笔、色纸、剪刀、白纸、有图形的模子)
区角5.拼拼乐(剪开的图形)区角6.穿鞋带(分享阅读盒子、鞋带)
区角7.送图形宝宝回家(分享阅读的盒子、动物形象、各种图形的卡纸)
区角8.拆拆装装(各种没用的笔)
其中区角3和区角7是主题活动的延伸。
重点区域活动:排排队;刘老师重点区域活动:穿鞋带
活动过程:
1.交代活动要求:
(1)听音乐拿卡进区域
(2)将卡插入区域袋中,再轻轻搬起椅子坐下,如果不需要椅子则将椅子架起来。
(3)在操作时可以轻声说话,但不要大声喧哗。
(4)听到收的音乐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动,收拾干净区角,拿卡出来,轻轻搬椅子坐下。
2.播放活动操作的音乐,幼儿拿卡进区域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重点在区角3和6里)
4.播放活动结束的音乐,幼儿整理区角。
5.用电视机展示幼儿的作品。
活动反思:
紧张的这一天终于过完了,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对自己有所放松,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为这次活动,我和刘老师也算绞尽了脑汁想了很多办法来使我们区域的活动开展的更顺利。
活动材料的选择、区域卡的形式、区域卡的摆放、活动音乐的选择等等,每个环节的投放都会影响整个活动的开展,因此我们每做一样东西,都会认真考虑或预测其效果。但真理往往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得知,同样活动开展了,孩子实践了,老师才能更清楚的了解到活动的优点和不足。
1.令我欣慰的是大多数孩子都能较好的“进”与“出”区域,能较安静地在各自的区域内活动。
2.通过活动孩子真正得到了提高,孩子对区域活动的兴趣很浓,同时也体验到了区域活动带来的快乐。
不足:
1.区角摆放。区角摆放太拥挤,没有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我觉得原因在于椅子的摆放,关于椅子的.摆放,我和刘尝试过很多方法,最终选择今天的这样摆放,结果还是影响了活动的开展。还有就是我忽视了孩子没搬椅子进区域这现象,觉得他们愿意站的操作的话也可行。在想如果当初要求孩子搬椅子进区角活动的话,我就会看到孩子拥挤这一现象,那么今天这问题就避免了。
2.教师言行不一致。活动前要求孩子可以轻声交流,可我又在活动规则内注明了嘴巴不可以说话,不过通过老师提出来的建议,我马上就改了。
3.音乐没有真正起到指挥活动的作用。对于音乐的选择,让我的眼睛和耳朵痛过几次,尤其是结束音乐的选择,我考虑过欢快的但怕孩子控制不住的自己的情绪,急躁的收拾区角甚至不收拾,也考虑过童谣、孩子熟悉的歌曲等,又担心孩子会跟着音乐一起唱而忘了要做的事情——收拾区角。最终我和刘老师商量采用舒缓的但有明显转换的音乐。先这样尝试着用,有更好的再更新。
4.活动材料的选择。个别区角里的操作材料难度偏高了点,如穿穿绕绕,孩子不易操作,所以导致孩子乱玩甚至很少有人玩。原因有两个:一是老师高估了孩子的能力。二是孩子接触的少。
5.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是:椅子的最佳摆放、音乐的选择。
教案(二)
区域游戏动态化的关键是尊重幼儿经验、追随幼儿兴趣、激发和满足幼儿的操作需求。在实践中,我们提出了区域游戏动态化的三个原则:
1、生活化在区域游戏中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唤起幼儿的各种经验,并尝试再现、丰富这些经验。
2、情境化托班幼儿已进入“假装游戏”阶段。情境化的区域游戏可以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3、情感化托班幼儿有强烈的情感依恋,那些具有情感色彩、能给予他们情感满足的操作活动往往能够唤起他们的操作欲望。
区域游戏动态化不仅体现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也体现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下面三则区域活动就分别体现了上述原则。
活动一:幼儿爱喝牛奶
设计思路:每天喝牛奶时幼儿的兴致都不高,非要教师督促才能把牛奶喝完。原因可能是:早点摄入太多,喝不下牛奶了;有过不愉快的喝奶经历或不喜欢牛奶的味道;贪玩或不专心。为了让幼儿喜欢上喝牛奶,我们在区域游戏中提供一个小量杯,让幼儿尝试自己冲调牛奶。
小量杯上画有三条线:第一条线上画着一把勺,第二条线上画着两把勺,第三条线上画着三把勺。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光看刻度标记来冲调牛奶,即一勺奶粉对应第一格刻度的水进行;能力一般的幼儿,可根据小勺数量倒入相应的水冲调;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冲调牛奶。这一招果然奏效,幼儿将冲调牛奶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喝牛奶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建议:可提供一份“喝牛奶记录”激励幼儿;还可准备一条干净的小毛巾,如果打翻了,幼儿可以自己擦,借此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活动二:小转椅
设计思路:为了让幼儿尝试匹配相同的图案,我们在纸上画上若干形象可爱、色彩鲜艳的小动物图案,并在小铁夹上也贴上相同动物图案,让幼儿找相同、夹夹子。刚开始幼儿十分感兴趣,可玩了不久幼儿就失去了兴趣。经观察我们发现:一是材料过于平面化,缺乏情趣,吸引不了幼儿的兴趣;二是铁夹很紧,两三岁幼儿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于是我们将图案贴在较硬的圆纸板上塑封起来,插上木棍做成类似游乐园里的转椅。
材料一投放,有趣的造型和富有情节性的游戏立刻引起了幼儿的兴趣,玩“转椅”成了夹夹子最好的奖赏,每个幼儿都想尝试,夹好后幼儿会开心地玩起转椅:“小转椅转咯,小动物们真开心……”
建议:小铁夹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换成其他固定器具。
活动三:给许老师打扮
设计思路:刚入托,幼儿情绪不稳定,很多幼儿成了教师的小尾巴,分开一会儿就要哭闹。于是我们就想到利用幼儿对教师强烈的情感依恋来吸引幼儿进行活动。许老师把她的照片放大打印出来,加上一块KT板,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给许教师打扮”。你看,幼儿给许老师戴上项链、耳环、指环等饰品。简单的游戏却包含了幼儿对老师的爱,而且还可以借此让幼儿练习小肌肉动作和一些生活技能。
建议:装扮对象可以从平面过渡到立体,根据幼儿能力的发展逐步把多种自我服务能力整合进来。
区域游戏教案
区域游戏教案怎么设计?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游戏价值
知道镜子会反光,通过改变镜子的角度,发现光会移动。
游戏重点
鼓励幼儿通过改变镜子的角度
改变光反射的方向
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实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光是幼儿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对于光的折射、光反射等原理进行科学探索不仅容易操作,而且能够很好地引发幼儿兴趣、激发幼儿进行探索的欲望。
《猴子看月亮》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来组织的科学探究活动。本次活动利用镜子、气球和玩偶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不仅大大降低了活动准备的难度,也使整个活动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这次活动内容除了游戏化特点显著,而且更加生活化。这样的组织形式所营造的轻松有趣的氛围能使幼儿更好地参与其中。
阶段一:操作体验,神奇的镜子会“发光”
在游戏开始,老师将镜子分发给幼儿,让幼儿把镜子放在阳光下,观察所出现的现象。在活动开始阶段,老师的引领是至关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很好地进入活动。
老师分发镜子后让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镜子的作用,然后直入主题,让幼儿拿镜子和阳光做游戏并引领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小发现”——镜子会“发光”。
这时,老师所做的不仅是引发幼儿兴趣,而且也为幼儿创造观察和初步探索的机会。
阶段二:移动光斑
在游戏第一阶段,幼儿已经发现镜子能反射光的现象,这一阶段是幼儿操作体验的深入。
首先,老师问“你们能把光打到教室里去吗?”,这一问题让幼儿通过改变自身站位来改变镜子的反光方向;
然后老师问道“房顶上的光是谁的?”等一系列问题,让幼儿对自己的操作进行进一步确认,以便下一步引领幼儿深入操作;
最后,老师问道“你们俩的'光能在一起追来追去吗?”引领幼儿通过改变镜子的角度、位置等来体验自身操作与镜子反光之间的关系。
阶段三:“晒太阳”和“照亮月亮”
以上这两种小活动都是建立在幼儿熟练操作镜子进行反光这一基础上,这一过程中利用了游戏情景,使本次“光的反射”这一科学探究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语言表达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很重要,幼儿通过用语言表达其操作结果,能够对他的动作实行有效监控,有助于动作内化的过程。
在活动中,老师激励幼儿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表达,能够帮助幼儿排除具体因素干扰,从本质上把握自己的操作和镜子反射之间的联系。
美工区域活动计划教案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美工区域活动计划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活动由来:
1、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幼儿爱动手制作,对制作非常感兴趣。
2、喜欢使用剪刀,已有使用剪刀的经验。
3、幼儿对折、剪都很感兴趣,但是内容形式限定在单纯的折和单纯的剪上。
4、幼儿的能力已经发展到沿直线剪、曲线剪,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顺利进行折纸活动。
二、 活动目标:
1、对动手制作活动感兴趣,愿意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作品。
2、能够正确使用剪刀、正确分辨各种线型,进行制作活动
3、在制作活动中不怕困难,相互帮助,获得成功的体验。
4、养成良好的手工制作活动常规。
三、 活动重点难点:
1、正确安全的使用剪刀。
2、能辨别各种不同线型,并做出正确的处理。
3、养成手工活动的良好常规。
四、 活动准备:
(一)知识技能的准备
1、正确使用剪刀,能沿直线、曲线剪。
2、掌握基本折纸方法,能熟练进行对边折、对角折。
(二)材料投放
1、分层次、分阶段投放材料,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
(1) 投放平面剪材料,如纸蛇
(2) 投放单一立体材料
(3) 投放组合材料
2、满足幼儿发展需要,投放丰富材料
为满足幼儿多人次使用、练习的需要,将立体纸工材料进行复印、分类,幼儿可以多人操作、多次操作,满足幼儿的需求。
将材料按照难易程度的不同分为一、二、三,三个阶段,鼓励幼儿由易到难,满足操作兴趣的同时逐渐加深难度,提高幼儿探索兴趣。
五、 活动组织与实施
(一)环境创设吸引幼儿兴趣
欣赏区:教师制作的立体纸工作品摆成一个小主题,多变的'形状、缤纷的色彩一下子就能激起孩子关注的兴趣。
展示区:幼儿的作品在此进行展示,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师、幼儿、家长资源结合
开发班级内优势资源,请能力强的幼儿主动承担任务,感兴趣的家长承担教授任务,把自己会做的作品教给其他小朋友。
(三)定期开展展示活动
随时收集孩子的作品,将幼儿的作品通过多种途径展示出来,使幼儿活动满足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区域活动计划教案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整理了区域活动的计划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 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现象,发展观察力。学习照料小动物,了解几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渗透人与自然界那种息息相关、互生共存的关系。
二、活动内容
1、玩线区(粘一粘)
目标:学习用毛线粘贴成各种美丽的画,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制作兴趣。
材料:各色毛线、白纸、胶水或糨糊、剪刀
玩法:幼儿在白纸上画好花、动物等图案,运用剪刀将毛线剪成线段或线绒进行粘贴。
2、手工角
目的:通过动手,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材料:火柴盒、彩纸。
玩法:用火柴盒拼、插、粘制作多种物品,幼儿用彩纸折叠小动物。
3、动手角
目的:巩固幼儿对颜色的认识,数的形成,锻炼手的灵活性。
材料:毛线、塑料绳、皱纹纸
玩法:把材料分成相同的三份,教幼儿编小辫,颜色多种多样。
4、图书角
目的:培养幼儿阅读图画书的兴趣,组织幼儿安静的读书。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材料:各种图书
玩法:向幼儿介绍图书的名称,引起幼儿对图书的兴趣,指导幼儿进行安静的阅读图书,并让幼儿互相讲述图书的内容。
5、角色
目的:幼儿在会开商店的基础上学习开超市,要根据自选商品,熟悉超市的购买方式,有秩序购物。
三、区角活动的措施
1、制定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活动,把区角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于教育一日活动中
2、我园从领导到教师明确开展区角活动对开发幼儿智能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的设计区角活动,满腔热情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从小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制作粘贴一些漂亮的礼物,赠给每个幼儿,告诉他们是废旧物品制成的,激发起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制作兴趣。耐心细致的教给幼儿剪贴,拼的技能。让幼儿用废旧火柴盒组合各种家具,用蛋壳制作不倒翁娃娃,教幼儿熟练剪贴技能对幼儿自己创作作品要予表扬和鼓励。
四、 活动效果
1、 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各种玩具,便宜,卫生绝不比高档玩具差,而那一双双灵巧的小手活动与锻炼,又是任何电动玩具不能比的,凡参加活动的幼儿,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在知识行为能力方面都超过其他未参加活动的幼儿。
2、 教师 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变重课堂教育以游戏为主,变重知识灌输为重能力培养,变重独力教学为综合主题教育活动。
3、家长的认识有了可喜的变化,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从要求幼儿园多教给孩子学认字和加减运算变为要求结合幼儿特点开展特色活动,以开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能力为主要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