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是父母,给了我们一展宏图的机会;是父母,让我们从牙牙学语的儿童成长为如今的翩翩少年;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却不图回报。
中国的传统美德是孝,中国的孝道倡导的就是晚辈对长辈的孝顺,正如“乌鸦反哺,羊羔跪恩“一样。我们不是应该从小懂得如何报答父母,知恩报恩,学会感恩。林语堂曾说过:“一个自然人必定会爱自己的子女,但只有受文化熏陶的人,才会孝养父母。”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都正在受文化熏陶,所以,我们必然要孝敬父母。
那天,放学回来的比往常早,一进家门,就把书包扔在了凳子上,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回来地那么早啊?”在厨房忙碌的母亲问,“嗯。”我随便应付了一声,便打开电视,看了起来,不经意间,看到了一位哲学家的演讲节目,主题是《孝》。好敏感的字眼。
“还记得黄香吗?那个冬天以自己的`身体为父母温暖枕席的孝子。还记得茅容吗?总是将美味的食物留给母亲独自享用。还记得陈毅吗?一位为母亲亲自洗尿裤和脏衣服的元帅。还记得谢延信吗?那个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依旧坚持的人。还记得田世国吗?一个为患尿毒症晚期的母亲捐肾救子的爱子。还记得孟佩杰吗?一个精心照顾养母,用弱小的肩膀撑起几经风雨的家的90后女孩。”哲学家反问着,“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也提出了孝的主张??”我的心,怦然一震:他们无一不在诠释着孝的内涵,演绎着人间的正道。他们都跟平凡,然而却彰显着平凡的伟大。正所谓“孝于亲,所当执”。孝乃百善之首。我关掉了电视,走到了厨房,只挤出了生硬的几个字:“妈,我帮你。”
作为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感谢父母的付出就是在恪守孝道。放学回家为累一天的父母泡一杯茶,这就是一种孝;在父母疲惫时,为他们捶捶背、揉揉肩,这也是一种孝。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恪守孝道,或许不会像王祥一样卧冰求鲤,或许不会像杨香一样扼虎救父,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一种爱,叫孝顺,恪守孝道。让这世界充满爱。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我看是父母亲和一些老人。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小时侯,听祖父讲过这么个故事。故事说:有一个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总是把碗哆嗦到地上,他儿子和儿媳妇便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这个故事说明了你做什么,你的后代也会跟你学。
有时我们回忆过去,你有没有想过,是谁给我们这么美好的童年?当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用了很长的时间教你用汤匙、用筷子教你吃饭,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梳头发,或许你不会在意,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每一个事情都是他们用心血去教的。
老人,家家户户都有,大家并不陌生。他们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对我们的社会贡献不少。尊敬老人既是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又是继承前辈们"财富"的需要。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会更美好的。
孝亲敬老是我们的责任,每句问候、每首歌、每道菜都能成为孝亲敬老的美德。他们付出了,我们要回报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最后我想说:“孝亲敬老,人人做好!”
5月10日是母亲节,这个本来是洋节的节日近年在中国也很“火”。今年的母亲节,最火的应该是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了,不少人晒出母亲的照片并配以感恩话语,各种“祝福遥寄”的话语更是充斥屏幕,一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和歌曲也被热转。一些人甚至调侃,问:“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答:“朋友圈。”试问,你的母亲玩微博吗?她能看到你的微信朋友圈吗?如果答案是“不会”,那么这些秀在网上的爱,是否仅仅是秀给自己看、秀给朋友看的,这类发生在特定节日的秀,总让人感觉流于表面,少了一些“味道”。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讲究百善孝为先,认为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对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知道报答,不去孝敬,那就丧失了人的良心,没有道德可言。虽说只要出于真心,任何一种爱的表达都值得尊重,但在笔者看来,孝顺应重在平时的陪伴和关爱,做远比说更重要,回家给妈妈做顿饭,平时多陪妈妈聊聊天,比起隔空“秀”在网上的爱,付诸实际行动更能让母亲知道你的感恩,行动远比形式重要,也更能打动人心。
大道至简,大爱至细。有人总结何为孝:贫穷的父母,钱到为孝;体弱的父母,健康为孝;孤单的父母,相守为孝;唠叨的父母,聆听为孝;病患的父母,照顾为孝……毋庸置疑,每年能有这样一天表达对于母亲的歉疚和爱,晒出自己的“亲情欠账单”,用感动和感恩回报母亲,是件好事,至少说明你心里还装着母亲。但是对母亲的感恩,不必拘泥于形式,更不必局限于节日。孝顺母亲,不是非要在这一天走到母亲身边,给母亲打个电话,轻轻地告诉她“我爱你”,而是重在平时。孝心更在平时,虽然我们都很忙,关心父母,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健康状况更重要,陪伴和侍奉不仅需要怎么说,更要看怎么做,忙中偷闲,多回家看看。孝顺母亲的事儿不仅母亲节这天要说,更应该天天做,千万别只在朋友圈里秀孝顺。
孝、一个简单而朴实的字,却蕴含着我对父母深深的爱。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世界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又有多少?
孝。不需要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
孝。也不需要说出多么感人的话语。
孝。更不需要送出多么昂贵的礼物。
他们只需要一个感恩他们的心。只要心里面有他们,爱他们。他们就会感到非常的.满足。扪心自问:我做到了吗?
孝顺孩子?这四个字似乎一点也和我挂不着边。因为自己没有做到一个孝顺的孩子。只会一昧地吮吸父母那无私的爱之甘泉。母把他们最好的东西给予了我,我还抱怨什么?
记得小时候,每年在妈妈生日那天,我都会偷偷地画一张充满爱意的卡片送给妈妈,妈妈也为之感动、将一张张小小的卡片放在抽屉里、一点也不舍得将它们丢弃。因为妈妈知道、那是他们可爱的女儿为她亲手做的……
时间如流星般划过黑暗的星空、父母一天一天的老去,而我们却在一天一天的成长。无情的岁月偷去了父母花样的年华、俊俏的容貌、矫健的身子,让那些白花花的皱纹如此肆意的在父母的额头上蔓延,让那些该死的疾病缠绕在父母的身边,挥之不去。这些都是父母为了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我们呢?又拿什么去回报他们?
一个不屑的白眼?还是一句冲动的顶撞?你的冲动与不屑只会在父母的伤疤上撒上一把更加痛彻的盐巴罢了。渐渐懂事的我学会了用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父母。不再和父母拌嘴、也不再惹父母生气。
毫无起伏的成绩一直是我最大的担忧,更是父母心头上一块沉重的石头,一直放不下。我一直很努力,很努力的想把成绩提上去。也想让父母能够开心的笑一笑。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虽然我的成绩还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目标,但是为了自己、为了父母,我不会气馁!
我想说,爸爸妈妈,就算你们将来老了,走不动了、牙齿掉光光。我还是会一样爱你们!因为你们是我的爸妈!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在古代,就把孝当做了第一位,由此可见,“孝”是有多么的重要。但是,古往今来,又有谁能真真正正的做到这一点?又有多少人为了“孝”而抱憾终身
三国时期的名将“夏侯惇”在一次与枭雄曹操的对战中,被曹操用弓箭射中了左眼,夏侯惇本想把箭支拔出来,却连左眼也拔了出来,他大吼一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说完便将左眼吃了下去。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决心?需要多么孝敬父母才可以做到这一点?就连和他对战的曹操都在一旁自叹不如!
“因为连年战乱,使得董永的父亲死在了战乱中。而董永,却因为战乱,连给父亲安葬的费用都没有。最后没有办法,只得将自己卖到一富豪家为奴从而换取安葬费用。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个在树下哭泣的女子。女子声称无家可归,两人一见钟情,不久两人便结为夫妇,女子用一个月的时间就编织三百匹绸缎,将董永从富豪家赎了回来。之后便对董永说:“我本是天帝之女,因为被你的孝心而感动,所以特地下凡来与你结为夫妇,将你赎身,但现在我要走了”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这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董永卖身葬父”。当今社会,科技文明虽然发展的愈来愈快,不说“卖身葬父”,就连父母都会不管不问,难道就没有感到愧疚吗?难道就没有一点儿痛心吗?
当你在外地灯红酒绿、花天酒地时,有没有那么一刻想过家中那苍老的父母?当你连过年都只是敷衍的时候,又何时想过父母的心情、看到过父母那担忧、遗憾、渴望的眼神?你永远都只是冷冷淡淡仔细想想,父母生你的时候承受了多大的痛苦?而当看到生下的是你时,又是多么地高兴和开心。一有什么事情想到的必定最先是你,而你又何曾想过父母那为你默默的付出。只是一味的埋怨,嫌父母啰嗦、邋遢惭愧吗?
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想起了父母为我们的付出,不要等到真正失去了父母的时候才蓦然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令父母寒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与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与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非常,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与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与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与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与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5月10日是母亲节,这个本来是洋节的节日近年在中国也很“火”。今年的母亲节,最火的应该是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了,不少人晒出母亲的照片并配以感恩话语,各种“祝福遥寄”的话语更是充斥屏幕,一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和歌曲也被热转。一些人甚至调侃,问:“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答:“朋友圈。”试问,你的母亲玩微博吗?她能看到你的微信朋友圈吗?如果答案是“不会”,那么这些秀在网上的爱,是否仅仅是秀给自己看、秀给朋友看的,这类发生在特定节日的秀,总让人感觉流于表面,少了一些“味道”。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讲究百善孝为先,认为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对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知道报答,不去孝敬,那就丧失了人的良心,没有道德可言。虽说只要出于真心,任何一种爱的表达都值得尊重,但在笔者看来,孝顺应重在平时的陪伴和关爱,做远比说更重要,回家给妈妈做顿饭,平时多陪妈妈聊聊天,比起隔空“秀”在网上的爱,付诸实际行动更能让母亲知道你的感恩,行动远比形式重要,也更能打动人心。
大道至简,大爱至细。有人总结何为孝:贫穷的父母,钱到为孝;体弱的父母,健康为孝;孤单的父母,相守为孝;唠叨的父母,聆听为孝;病患的父母,照顾为孝……毋庸置疑,每年能有这样一天表达对于母亲的歉疚和爱,晒出自己的“亲情欠账单”,用感动和感恩回报母亲,是件好事,至少说明你心里还装着母亲。但是对母亲的感恩,不必拘泥于形式,更不必局限于节日。孝顺母亲,不是非要在这一天走到母亲身边,给母亲打个电话,轻轻地告诉她“我爱你”,而是重在平时。孝心更在平时,虽然我们都很忙,关心父母,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健康状况更重要,陪伴和侍奉不仅需要怎么说,更要看怎么做,忙中偷闲,多回家看看。孝顺母亲的事儿不仅母亲节这天要说,更应该天天做,千万别只在朋友圈里秀孝顺。
再过半个月,就要到母亲节了。按照以往的习俗,家家户户的孩子都要给妈妈准备一份礼物,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不少人准备的都是“秀孝顺”的礼物。
我给妈妈过母亲节,一般都是画一张贺卡,或者买一个蛋糕什么的。但是,某些人,是为了炫耀才为母亲做事,比如,拍几张自己为妈妈买礼物或做礼物的照片,然后发到朋友圈上,来显示自己对妈妈的孝心;对此,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三种看法:1、觉得这样做很好,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恩与祝福;2、觉得对妈妈的感恩与祝福应该是一种日常行为,不只是母亲节这一天,每天都可以秀;3、觉得母亲节表示孝顺是应该的,拿出来“秀”就是炫耀;我也觉得母亲节表示孝顺是应该的,拿出来“秀”就是炫耀。因为妈妈每天含辛茹苦地照料我们,给我们吃,给我们穿,总想方设法给我们最好的,我们孝顺她一下也是因该的,如果要发图片最好是发妈妈高兴到哭或者很高兴时图片,这样表现出你很懂妈妈的心,也表现出了妈妈收到礼物时激动的心情。
这个母亲节,我打算送老妈一张自己画的贺卡,送去最好的祝福;可以的话,我再送给妈妈一个蛋糕,假如要在深层次一点的话也可以再送一束鲜花,祝她永远保持青春美丽。在我这眼里,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想想老妈收到礼物后会是什么表现呢?开心、激动、高兴到哭,还是会高兴地叫:“宝贝,你太让我感动了,谢谢你!”想想都开心。
在这里,我想对那些“秀孝顺”的人说一句话:你们不是真心地为妈妈服务,对她来说,是最伤心的,请放下手机,真心的为妈妈服务。
母亲节将至!看看朋友圈,花式“秀孝顺”,哼!我也会嘛!只不过……我可不秀朋友圈,我的孝顺啊,是要秀给“女王大人”——妈妈看的!
“妈妈妈妈!来来来,嗯,坐这里。”我是恭恭敬敬,低头弯腰,如五星级酒店的前台小姐,乖乖站在床前。“怎么啦?有什么歹心思?”妈妈眯着眼走过来,嘴上虽说不,但还是慢悠悠坐到了床上。“嘿嘿,老妈,辛苦了哈,小女来给你捶捶背可好?”摆出来标准8颗牙职业性微笑的我,搓搓手,三两下子卷起袖子,要知道,我可是个孝顺的好宝宝!
轻轻地敲,慢慢地揉,妈妈已是一脸享受,“嗯,对对对,就这边!哦下面些,咝——”我的肉嘟嘟小爪子,敲起背来可是十分舒服,这里酸了,嘿咻嘿咻捏几把,那里胀了,再用我的“佛山无影爪”打几下……
“嘿嘿,舒服吧!”“嗯……真舒服……良心发现,开始孝顺你妈啦!”老妈半眯着眼,懒洋洋的回答。“什么嘛!我这叫懂事!孝顺!知道吧?”我正捏着肉肉的肩膀,“来来来!拍张照!”“怎么?发朋友圈?”老妈乖乖掏出手机。“才不是嘞!我可不要秀给别人看!”我神秘一笑,手上还上上下下敲击着,“孝顺为什么给别人看?只要你知道,我知道,无言的爱是会哗哗流淌的!”我嘟起嘴吧,傻乎乎的笑笑,“秀给别人看到,算什么孝顺嘞?那叫显摆!”“嘿嘿嘿,有道理嘛”
真正的孝顺,自然不用秀给别人看,只要你知,我知,那一片爱,那一番孝顺,自然是美妙的,甜蜜的,悄悄,埋藏于心田。如缓缓流淌的,温暖溪流。
三十年前看父教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题记
《礼记·祭义》有云:“众之本教曰孝。”北大在20XX年推出了“举孝廉”的制度,一时间网络上又是一番风起云涌。起初听到这消息,便向朋友说:“挺好的,就该这样。”朋友听了,立刻反驳:“这制度怎么实行呢?标准是什么?为了孩子的前途,哪个家长会不撒谎?”如此云云,听得我头晕耳鸣,不知所以。
细想来,朋友说得一点都没错。校长只有一个,学生却有千千万,名额更加有限。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那一定是后门四处开,礼品满天送。不仅大家都头破血流,还丰满了贪腐的羽翼。甚至有人说,“北大何必举孝廉”,北大向来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闻名,并提到了被鲁迅称为“侦心探龙”、出卖师友的刘师培,出没于八大胡同的辜鸿铭,他们确有才学,北大照样能够优容。这话虽然说得头头是道,而我却不敢苟同。
任何时候,一个迫切需要发展的国家怎么可能不需要人才?但是需要人才,就可以不顾忠孝礼义了吗?有才的人可以帮助国家发展,有才又有德的人更加可以决定国家朝哪个方向发展。孝乃中华之本,北大在中国处于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倘若北大都没有这样的意识,那北大凭什么做群龙之首?
北大的出发点绝对无可厚非,那就是倡导一种意识:夫孝,德之本也。高考满分作文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问题应该是出在执行机制上。
孝是一种主观感受,把它设立成条条框框来评价、度量,岂不是跟比较全天下的母亲谁最伟大一样吗?对于精神层面上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得更深远、更细致一些。要推广一种品德,就不要把它当做一种制度来执行,而要把它当做一种思想来传播,在潜移默化中普及开来,如春风化雨般让普通人都感受到它的魅力。
设想,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父母便这样告诉他:“中国最好的学校,喜欢孝顺的孩子。”如果孩子从小就思考孝顺是什么,对孩子的心智,怎么可能没有积极的影响呢?
《百孝经》里唱: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顺能生孝顺子,孝顺子弟必明贤。虽然内容有些夸张,但正因为百善孝为先,纵使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前车之鉴,也不该因噎废食,而是要思考我们怎样让这种传统美德更好地流传下去。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父母给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爱他人,《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而今天,当我再一次重提孝道时,不得不对“孝”进行了反思。
不知你可曾看过这么一项报告:前不久,有人专门组织了一项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内地中学生进行的“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日本中学生把父母分别放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美国中学生分别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和第三位,中国内地的学生则把父母分别放在第九位和第十一位!问卷的调查结果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直以来,中华民族所传统的美德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风范,我们一直都认为中国是“孝文化的领袖”,可是现在一些人却对“孝”的认识淡化了,模糊了,更有甚者,在华夏大地上居然出现了虐待父母,遗弃父母的丑行!
孝,不需要金钱,不需要回报,更不需要花言巧语,需要的',只是一颗真诚的心。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十七岁了。记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对我的事情样样提醒,可我不但不珍惜,反而觉得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是“该当何罪”啊,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机会重提孝道,我还真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清醒。
生前孝子声价贵,死后孝子万古传;处事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贵实行不在言;孝子齐家全家乐,孝子治国万民安。
漫漫人生路,孝,在悠然的午后阳光中感动,在静谧的午夜时光中品读,在微明的晨曦中彻悟,不失为美丽。
生命不要求我们成为最好的,只要求我们作最大的努力!
一天,我放学回家,刚进门,就听见妈妈在呻吟,咦?妈妈怎么没去上班?我感觉不妙,奔进卧室,只见妈妈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此刻,我眼睛充满泪花,妈妈微笑着说:“没事,先做作业吧”,“妈,怎么会没事呀,吃药没有?”,“待会吃”我学着平时妈妈的样子,用手摸妈妈的额头,啊!好烫呀!我非常果断的说:“不行,让我来吧!”可是,我的脑海一片空白,该怎么办呢? 突然,我想到以前我发烧的情景,于是,我跑到洗手间,用水把毛巾浸湿,拧干放在妈妈的额头上,并把温度计放在妈妈的腋下,忙完一切,我坐在床边问妈妈病情,妈把妈撑起笑着说:“好多了,去学习吧,”但是,此刻我心里涌起一股力量和责任,必须坚守在妈妈的身边。
在等待漫长的十分后,我一看体温计,妈呀!三十九度!我赶紧在药箱里翻出几瓶退烧药,认真地看着说明书,上面写着“饭后服用”,于是我决定先给妈妈做饭。妈妈曾在我发烧是,给我做了面汤,并告诉我,发烧喝面汤比较好。好!就决定做面汤,并在汤里下了一个荷包蛋,面汤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时,我的肚子开始抗议了,但我忍住饥饿把面汤端到妈妈面前对妈妈说 “妈,先喝碗面汤吧.”妈妈激动的点点头,我看了鼻子一酸,心里十分难过,愧疚,我知道,这是由于我平时不懂得关心孝敬而这次让妈妈十分感动.以前把妈妈的爱当作是理所当然的,想想看,我真不应该.我默默的想着.轻轻地舀了一勺汤,用嘴轻轻地吹了几下,感觉不烫时,才喂给妈妈喝.妈妈平时就是这样照顾我的.妈妈服了药睡下后,我一直守在妈妈的身边,给妈妈换毛巾.渐渐的妈妈的烧退了,我这才想起作业还没写,便赶紧去写作业……
第二天我一早起来,就来到妈妈的屋里,问她怎么样了.她说好了,她和爸爸不停地夸我: “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回照顾妈妈了,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孝”让我真切的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奉献的伟大.同时,我也了解 “孝”的真正含义—— 其实就是发自内心的关爱!
让 “孝”串连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真情!
自古以来,孝便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但是,生活在高科技发达的21世纪的我们,却没有领悟到孝敬父母是必须的。
每天早上,当你还在朦胧中伸的懒腰时,你可有看到,你的父母已经在你之前起来,并为你准备好了可口的早饭,傍晚,当你放学迈进家门问父母有没有食物时,你可有想到,你的双亲也许才打了一天工,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连水斗没有喝一口就再为你忙碌晚餐;当你伸出双手向父母拿钱时,你可有感到那钱来之不易,那是你的双亲辛勤劳动一天的来的血汗钱……父母为我们做的和气多啊!你扪心自问,你为他们做的一切有没有他们为你做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啊!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孝敬父母。
我曾经读过一篇故事: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小伙子到一家大企业去应聘,原以为公司的人事部会问他一些关于个人专业的问题,但公司只是问了他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为你的母亲洗过脚吗?他回忆了一遍又一遍,才发现自己长这么大,还没有为母亲洗过脚。同学们,如果将这个问题作为一次对我们的考试,偌大的港城学校有多少人能够及格呢?再有,如果有人问起你的父母生日,你能够迅速说出来吗?这也就说明,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能得到社会上的人对他的信任、尊重和拥护
一生的操劳、一身的病痛!难道这就是我们能带给父母的吗?我们什么时候能长大?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报答父母?他们能等到那一天吗?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抓紧时间去孝敬你的父母吧!
错过了的时间会是你一生的悔恨。
著名的爱国演说家,彭成老师说过“成功不能等待,孝敬父母不能等待,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一天是父母生命的最后一天”着证明我们要孝敬父母,我们不能不孝敬父母是错误的,而是我们必须孝敬父母。
同学们,别在推辞了,他们不在乎你给他们的是多少,哪怕只是一杯水,只要你给了,你回报了他们会十分高兴的,学会孝敬去父母吧!
孝乃人之本,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美德,有一片孝心足可感动天地。但我觉得孝不必惊天地、泣鬼神,只要你心中有孝,心存感恩,就可以感悟到孝的内涵了。
我最讨厌一名学子刻苦求学的故事,那名学子的家境贫困,父亲与世长辞,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却坚持去读研究生,万般无奈之下。我觉得这是一名自私自利的学子,只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眼前,不问旁事,不想家庭贫困、母亲的艰辛、弟妹的年幼。常言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求学的道路十分漫长的,可以一步一步慢慢来,不用在乎那几年求学光阴,正所谓:路漫漫其修兮。他只懂学习的必要性,却忽略了人性最本质的东西。
当今21世纪,孝之本早已被许多人遗忘了。现在的学生在学校不懂得努力学习、积极向上,沉迷于网游、打架中,家长时常被老师三申五令请到学校里,回到家中对子女的好言相劝,却被子女大骂一通……现在经济飞速发展,各种压力巨大,年青人于是大多忙于拼搏事业,忽略了父母,他们只知道父母付出是理所应当的,然而却忽略了父母也会变老,需要自己的陪伴,简简单单的陪伴是最朴实的孝。我们扪心自问:孝真的做到了吗?
当然还有一些人把孝之本表现的淋淋尽致,如商吴展,他十几年来如一日细心照顾着自己的双亲,在古时候就有卧冰求鲤的王祥、恣蚊饱血的吴猛、刻木求亲的丁兰等。这些足以用来证明孝是源远流长的,这些伟大的孝之事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
我相信小时候都会对父母许下孝的诺言,可当慢慢长大后却想着来日方长,而忘却了时间的无情,当真正失去才想要孝敬,这可谓是:树欲止而风不静,子欲养而亲不待。好好珍惜和父母相处的时光,别到时后悔莫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连小草都懂得报答春天的光晖,何况是人呢?乌鸦且有反乳之恩,更何况是人呢?我们要学习孝之意、孝之涵,体验孝之美、孝之本。
从古到今,孝,作为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话题,一直深入人心。为孝者,传为一段佳话,为世人称赞,为后人敬仰;不孝者,沦为一段笑话,为世人谩骂,为后人摒弃,并作为反面教材,警醒后人。
孝,就像一条潺潺的长河,串起了游子的思念,承载着母亲的牵挂,拥有着使大地回春的力量。
看古代,百善孝为先。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政府选择官员的基础,便为孝。当时,有一种理念叫“以孝治天下”,有一种制度叫“举孝廉”。没有科举,没有军功,只有孝字当头。李密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为了照顾病笃的祖母,写《陈情表》给皇帝,皇帝为之感动,赏赐了大量的钱财和几个仆人来让他更好地照顾祖母。此外,历朝历代一直存在丁忧制度,要为逝去的父母守三年之孝,可见古人之孝心。
看今日,为孝弃万金。
某集团的高级项目经理李之春,曾经年薪--年薪,放弃了大好前途。为孝,万金不移。
孝虽好,万不可愚孝。
“乐府双壁”之一的《孔雀东南飞》描写的就是一个因“孝”而导致的悲剧。焦仲卿便是一个“愚孝”的可怜人。他虽与刘兰芝相爱,但因不敢违抗母令,将刘兰芝休掉。虽曾与刘兰芝定下了磐石与蒲苇的誓言,却迫于母亲所逼,到最后也没有接刘兰芝回家。最终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焦刘两家,都以悲剧收场,这便是愚孝的典型。
《无关风月》中提到:坦荡地一如清水之时,便会看到最美丽的风景。是的,为孝抛弃了一切,如清水般坦荡,便会做出世上最善良的事——尽孝。
为孝者,抛弃万物,只因孝字当头。百善孝为先,为孝者,当称赞传诵于后世。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我看是父母亲和一些老人。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小时侯,听祖父讲过这么个故事。故事说:有一个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总是把碗哆嗦到地上,他儿子和儿媳妇便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这个故事说明了你做什么,你的后代也会跟你学。
有时我们回忆过去,你有没有想过,是谁给我们这么美好的童年?当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用了很长的时间教你用汤匙、用筷子教你吃饭,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梳头发,或许你不会在意,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每一个事情都是他们用心血去教的。
老人,家家户户都有,大家并不陌生。他们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对我们的社会贡献不少。尊敬老人既是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又是继承前辈们"财富"的需要。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会更美好的。
孝亲敬老是我们的责任,每句问候、每首歌、每道菜都能成为孝亲敬老的美德。他们付出了,我们要回报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最后我想说:“孝亲敬老,人人做好!”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现代都市里的儿女们,都因为需要工作而把老人丢在家里不管。甚至有一些老人被儿女虐待、残害……这些不孝顺、反而是虐待老人的儿女们没有想过,你的父母不仅生了你,还辛辛苦苦地把你养大,他们用无尽的爱,指引你,帮助你……到现在,他们老了,你连基本的关心都做不到吗?
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人,患了病,手已经拿不稳东西了。有一天吃饭的时候,老人又因为拿不稳饭碗而把饭菜洒了一地,碗也摔碎了,老人的女儿就指着老人破口大骂:你怎么又把饭菜给洒了,还把饭碗摔碎了,尽给我添乱!你不知道我有多忙呀?你是不是成心要把我累死?于是,她就不许老人在餐桌上吃饭了,而是把老人赶到墙角蹲着吃。老人每顿饭都吃不饱,还要遭别人骂,伤心极了,常常在墙角流泪。我听完这个故事后,也很伤心,这个女儿怎么可以这样子对他年迈的父亲?
我们不应该这样对老人,而应该是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我们可以常去敬老院探望老人,帮他们打扫卫生、递茶端水、陪他们聊天,也可以多陪他们出去公园走走,感受空气的清新、阳光的明媚与花草的香味……虽然是小事,但是老人们一定会感到幸福。
古代也有许多孝敬老人的故事,比如《黄香温席》: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人。年纪刚刚九岁,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帐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使蚊虫避开;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还有《卧冰求鲤》:王祥的继母因为王祥不孝而生气,导致患了病,父亲就叫来郎中,给继母治病,郎中说继母患的这种病要喝鲤鱼汤才能治好,王祥就去已经结冰的河上,脱掉上衣,躺在厚厚的冰块上,用自己的体温融化掉一部分冰,再砸开剩下的冰,只见冰下有许多鲤鱼,他不顾天气的寒冷,伸手进冰水里抓了两条鲤鱼来,回家给继母煲鲤鱼汤喝。这些故事真让我感动,为什么现代人就做不到呢?
孝顺不是金钱,不是锦衣玉食,而是爱。如果有爱,即便只是一声问候、一个电话、一封信或是一件小小的礼物,老人们都会感到很幸福;如果有爱,工作很忙,不能看老人就不会成为自己的借口;如果有爱,父母的唠叨就会变成美妙的音乐……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学会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