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考试资料 > 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必备17篇)

发布时间: 2024-11-06 00:23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3、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能仿照课文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教学难点:

品味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能仿照课文写法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设疑激趣。

1、出示:平凡的就是伟大的。指名读、齐读。

2、为什么要读这句话呢?因为这句话是有哲理的。我相信同学们学完这节课后就会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二、导入新课。

1、大家都有过各种各样的理想,比如做科学家、画家、医生、运动员等等。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做这种工作呢?(板书:扫路人)

2、指名说说想不想,并陈述理由。

3、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为什么要写“扫路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扫路人。(补全题目,板书:天游峰的)

4、齐读课题,突出“天游峰”和“扫路人”。

5、从课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课文既写了天游峰,又写了扫路人)

6、课文洋洋洒洒几百字,实际上就是写了这两个方面,那么天游峰是个怎样的山峰,这位扫路人又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三、品读课文,感悟天游峰的“高”和“险”。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天游峰是个怎样的山峰?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用“ ”画出文中写天游峰的语句,读读这些语句,想一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学生带问题默读课文,自读自画自悟,师巡回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3、交流:(指名说,相机出示第2节、第7节(第7节最后一句不出示),抓住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天游峰的高、险)

①“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险)“九百多级石梯”,(高,台阶多)“银丝”、“抛”、“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险)。教学时抓住“抛”字用换词法(落)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②“终于”、“好不得意”(以人物的心情来反衬天游峰的高和险,天游峰很高,要上去很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所以作者上去了才会“好不得意”)

③“顶天立地”(高)“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台阶多,要登上去很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游人上去都很吃力,烘托天游峰很高很险)

④指导看图体会。

4、整体出示第2、7两节(第7节最后一句不出示)。听课文配乐朗读,体会天游峰的高、险。

5、齐读这两节。

6、天游峰是这样的高这样的险,台阶是这样的多,可是有一位老人却要天天扫这些台阶——(红色显示第7节最后一句)

①齐读。

②我为什么要倒抽一口气?(因为天游峰又高又险,老人的工作量很大,令人敬佩。作者看到扫路人这样不怕危险,不顾劳累地扫石阶,感到很惊讶!很佩服!)

③可不可以把“一级一级”改为“一级级”?你从中读出了什么?(老人扫得很认真、一丝不荀)

④指导朗读:“一级一级”要慢些,要读出老人扫得很认真、一丝不荀,是一点一点扫的。省略号要慢两拍,因为扫地扫得很累,“倒抽一口气”要轻些。

7、过渡:天游峰很高很险,游人登上山都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位老人却要每天重复做着这样繁重的工作,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老人呢?

四、品读课文,感悟老人形象。

1、出示文中彩图,师解说:这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他手里拿着一把扫帚,头发、胡须都是白的说明他的年纪很大,从他微笑的神态可以看出老人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也很快乐。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位老人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写老人的句段,用“ ”标画有关语句,并注明你画的文字是从哪个方面刻画老人形象的。

2、生自读、自画,师巡回,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交流:(指名说,相机出示相关段落文字,抓住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老人的形象)

①老人的外貌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出示第3、8两节(写外貌的文字用红色强调)

②这样的老人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褪色”“运动鞋”说明老人节约、朴素、辛苦、生活条件不优越。“精瘦”“瘦削”“黝黑”“炯炯有神”说明老人很健康、有精神、很勤劳。“慈善”说明老人很善良。

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概括一下。指名说。

4、我为什么会注意到这位老人?是什么吸引了我?(声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听到了扫路声)

读第2节相关文字。

5、这两段文字都是描写老人外貌的,为什么要分开呢?两次描写有什么有不同?(从作者的角度看,第一处是粗看,因为“及至到了跟前,才看清”。作者是无意中听见“哗哗”的扫路声被吸引过去的,他对老人只是初识,并不了解。所以这时候只能从穿着等方面对老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能看出老人的身份就可以了。第二处是仔细打量,因为“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这次是因为老人和作者交谈了很多,作者对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很佩服,这时他是怀着很深的敬意来看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细。)

读这两外文字(以蓝色出示)

6、作者为什么要仔细打量这位老人呢?指名说(敬佩、佩服)。老人是怎样谈自己的工作的?

引出4-6节。指名读。交流、体会:“沏茶”说明老人热情好客。“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上,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说明老人不怕累、能吃苦,喜欢自己的工作,对这份工作很满足,工作虽重但心情很好。“扫一程,歇一程”,如果天游峰不干净,就没有“好山好水看一程”。他把扫路当成了欣赏风景,一路扫来,风光无限,尽情欣赏,免费旅游。累在身上,乐在心里。

7、这位老人多大了?(70岁)出示第9-12节。读。老人说这话时是什么神态?(悠然)老人会离开这里吗?(不会)把“我能舍得走吗?”改为陈述句(体会反问句的强烈语气,更能从中体会老人对生活的热爱)。为什么不想离开?(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体会老人对大山的情怀。)用“因为……所以……”进行说话练习。

练读,读出老人的悠然神情和不舍的语气。

8、过渡:这位老人的态度感动了我,所以我在临走时----(出示第11、12节)

抓住“紧紧”“再”体会。(“紧紧抓住”说明作者感情深挚,握手表示友好,“紧紧地抓住”抓得更紧了,说明他们两个人的心靠得越来越近了。“再”就是又一次。下山后他还要回来,30年以后还要来,这么长的时间都没忘记这位扫路人,可见扫路人在“我”心中位置很重。)

为什么是30年后再来看老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祝福,对老人的信心)“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表现了老人的自信和对生活充满信心。老人能活到100岁吗?为什么?(勤劳,天天这样扫,锻炼了身体;山上空气好,环境好;老人不会离开这里更不会死去;老人有自信有信心能活到100岁)

引读这两节,体会老人的乐观、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

9、课堂练习。

①老人爱天游峰,爱自己的工作,不舍得离开这里,宿鸟也不舍得离开这里,它们扑棱棱地飞起来又悄悄地落在原外。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着我回到住地。回到住地,作者打开笔记本,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②笑声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吗?为什么说“笑声一直伴随着我回到住地”?(笑声留在我的心里,“一直伴随”表示时间很长很久,说明扫路人对“我”的影响太深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改写课文最后一句话:________“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_________。”

练写。指名读一读。

10、分角色或自由朗读3-12节。

五、拓展研讨。

天游峰又高又险,台阶又多,游人登上山都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感到很累。我也由于登上了山而好不得意。那这位老人每天都要登山、扫台阶,他累不累呢?(出示相关语句)学生读一读、议一议。

交流:身累心不累。累:天游峰高、险、台阶多,天天扫当然累。不累:习惯了;不舍得离开;扫干净了路心里高兴不觉得累;以苦为乐,热爱生活;爱上了这里爱上了这个工作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从老人轻轻松松的语气、悠然自得的神情可看出;从老人对生活的态度(乐观豁达)可看出。

六、总结课文。

正因为老人这种豁达开朗的心胸,他才会在这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上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正是这种平凡却伟大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可见----(出示:平凡的就是伟大的)齐读。我们都是平凡的,但我们要向这位老人学习,学习他以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就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吧-----齐读课题。

七、作业。

1、仿照课文写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侧面烘托),观察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用准确生动的词句写一段话,反映人物的特点。

2、阅读相关的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2)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生齐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天游峰的险峻。

(出示第二自然段,齐读)

二、走近扫路人

(一)外表

过渡:多么险的山峰啊,有句话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天游峰上,一位普普通通的扫路老人却成了作者眼中一道最独特的风景。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认识这位扫路人。

1、打开课本,速读课文,想一想:是老人的什么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流)

2、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老人。(出示插图)从这幅插图上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

作者是怎样来描写老人的外貌的呢?很快找一找。

▲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1)请一位同学找出,读一读。

(2)好好读读这两段文字,你从文字中读出了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交流: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精神矍铄)

(善良、勤劳、健康)

(3)指导读好这两段文字。

(4)是啊,透过这个外貌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硬朗朴实的老人。

(5)不过老师有个疑惑,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作者为什么要分开写呢?放在一块儿写不是更省事吗?谁来帮老师解答这个疑惑?(第一次是初次见面,只能看他的穿着;第二次是跟老人聊过天,带着敬佩的心情在观察老人,所以看得比较仔细。)读书就要这样不但看仔细,还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6)小结:是呀,初次见到老人时,作者只是感受到了老人身上的朴实,但是近距离地接触后,作者又感受到了这是位慈善的,精神矍铄的老人。

(二)交谈

过渡:后来,当作者走进了老人的生活,又发现老人身上有更多的东西在吸引着他。

(1)看,老人就是这样热情地把我带进了他的小屋。(引读)

(2)当作者问及他每天清扫天游峰累不累时,老人是这样回答的xxxx读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过渡:同学们,你认为老人累不累?理由呢?

累的理由: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 学生交流

(2) 小结: “顶天立地”说明天游峰非常高。九百多级是什

么概念啊,我们不妨想一想,我们的教学楼共四层,爬到四楼共72级,九百多级相当于50层楼的台阶。

游客们登天游峰时个个是有备而来,轻装上阵,然而攀登了一阵后,个个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有的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老人能不累吗?

(3)评xxxx用直接描写天游峰的险来突出了扫路的累;

用间接描写游人的累来突出了扫路的累。

(4) 刚才我们从文字中感受到了扫路工作的累,还有一处标点也让我们体会到工作的累。(反复诵读)

烈日炎炎的夏天xxxx上山 下山 可是这位老人

寒风刺骨的冬天xxxx

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xxxx

这样的工作是一两天吗?是一两年吗?一干就是几十年啊,一干就干到70岁啊,而且还在继续干哪!

(5)同学们,你们说这样的工作能不累吗?

过渡:这样累人的工作,可老人为什么说不累呢?请你默读文章5-10小节,找找答案。

(出示两处语言)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7)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对大自然的爱,因为对工作的热爱,他把扫路当成了欣赏风景,一路扫来,风光无限,尽情欣赏,免费旅游。累在身上,乐在心里。多么乐观的老人,多么乐观的生活态度!

小结:1、在工作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他是在享受生活,自然心理就不累了。

2、在不停地劳动中,他和这山水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他对生活如此的热爱,所以他不觉得累。

(8)老人是怎样说这话的?(悠然xxxx悠闲的样子)

(9)一起来悠然地读读这几句。

同学们,听完老人的一番言语,一位勤劳乐观的老人又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三、学习11、12小节

1、小结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老人的外貌、语言,感受到了老人是个xxxx硬朗朴实、勤劳乐观的人,面对这样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作者对老人的崇敬之情从内心油然而生,被老人的精神深深折服,所以(引读)

xxxx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老人又是这么回答的:“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

2、同学们,30年后,老人已是百岁,真的能活到百岁吗?联系全文思考一下(祝福,敬佩,自信)

3、(引读)笑声惊动了xxxx

4、这笑声仅仅是笑声吗?(老人亲近自然,热爱工作的生活态度,老人对生活的热爱、自信、乐观的精神留在了作者心里。)

四、写感受,内化思想

1、正因为老人有这种豁达开朗的心胸,他才会在这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上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正是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此刻,我想到了这样两句话:知足者常乐!(板书)。还有一句是一个工厂的.宣传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想,大家肯定也有很多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好吗?

2、交流感受。

3、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天游峰的扫路人,他对工作的敬业,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励着作者的一生。我相信老人的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也会伴随我们一生,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来读一读题目xxxx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老人说:“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要是30年后,他会是什么样的?他们相遇后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像,然后写下来。

天游峰的扫路人

硬朗朴实

勤劳乐观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3)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朗读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析语言文字,感受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谁来自信地为大家读一读今天的课题?(指名2生读)

2、我们一起信心满满地来读一读!(学生齐读课题)

3、引入: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作者有一天非常有幸地登上了天游峰,终生难忘。其实,令作者难忘的不仅仅是天游峰,更是因为他认识了一位扫路人。那么,天游峰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二、学习第2、7自然段,感受天游峰的高、险

1、出示第2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

2、指名学生朗读

3、问:同学们,从他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4、指名交流:

“第一险峰”――难怪作者在一开始就说……(引读第1自然段)

“九百多级台阶”数字说明它的高。

“银丝”极细、容易断,显出天游峰的险

“飘飘悠悠”、“抛”、“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都说明天游峰的险。

“终于”一词说明作者爬得很辛苦,爬上去是很不容易。不难看出作者的得意和兴奋,从中也可以看出天游峰的险。

5、如此高而险的天游峰,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6、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同学们想见识一下这天游峰吗?出示图片,引读第2节。

7、读着这些生动的文字,看着眼前这高而险的天游峰,老师真替作者捏了把汗哪!我们一起读好这一段!(学生齐读)

过渡:课文还有一处描写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天游峰的高和险,请你打开书本,快速找一找。

8、指名答,出示第7自然段,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看看具体从哪里感受到天游峰的高和险?

9、指名交流:

“顶天立地”说明天游峰是极高的。

“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数字说明天游峰的高。

“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废”写游人的感受、反应,从侧面衬托了天游峰的高和险。

10、欣赏图片,引读第7自然段

11、同学们,登上了这样的天游峰顶,你会想到那句诗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是啊!登上如此高而险的天游峰,怎能不令作者印象深刻呢?然而,留给作者最深印象的另有其人,他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

三、学习第3-12自然段,感受扫路人的品质

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2自然段,走进字里行间,看看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扫路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扫路人的?读读想想、圈圈画画,也可以适当写写。

(一)组织学生交流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扫路老人的?指名答,板书:外貌、动作、语言

2、交流外貌描写的句子

◆出示:我循声迎了上去……清扫着路面。

(1)从这段外貌描写中,你读懂了什么?

“精瘦”老人有精神、辛劳;

“褪色”、“运动鞋”老人节约俭朴;

“清扫着路面”老人很勤劳。

(2)女生齐读,板书:勤劳俭朴

◆出示:借着淡淡的星光……炯炯有神。

(1)从这段外貌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瘦削”、“黝黑”老人勤劳健康;

“慈善”老人慈祥善良;

“炯炯有神”老人充满精神、健康。

(2)男生齐读,板书:健康慈善、充满精神

问:这两处都是对老人的外貌描写,作者为什么不放在一起写呢?而要分开写呢?

(因为第一次作者是无意中听见“哗哗”的扫路声被吸引过去的,他对老人只是初识,并不了解。所以这时候只能从穿着等方面对老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能看出老人的身份就可以了,第二次,是因为老人和作者交谈了很多,作者对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很佩服,这时他是怀着很深的敬意来看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细。)

◆齐读两段外貌描写的话

过渡:从外貌描写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朴实、健康、慈善、充满了精神气的老人。这还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3、交流描写动作的句子

◆出示: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心灵。

(1)读了这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指名回答,板书:热情好客

(2)具体体现在哪里?(指名答:引我进了他的小屋、沏了一杯浓茶)

(3)是啊!老人真是热情好客,还为偶遇的我沏茶!茶热,请更热;茶浓,情更浓!它很快沟通了我俩的心,我们开始品茶谈心!

过渡:老人都对作者说了些什么?从他的话中,你对他又有什么更深刻的认识呢?

4、交流语言描写的句子

◆出示:“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1)你们觉得老人的工作应该是累还是不累?为什么?指名答

(2)比较朗读

师: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可是老人却说(生接:不累不累)

师: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可是老人却说(生接:不累不累)

师: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废。可是老人却说(生接:不累不累)

(3)引读:这九百多级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废。作者也因登上了天游峰心里好不得意,而老人却要每天一级一级扫上山,再一级一级扫下山,这么辛苦,这么累,可是老人却说:(生读),而且说得(生读)。

(4)指导读好老人的话

(5)老人的话带给作者极大的震撼,使我(生接:不禁倒抽了一口气。),作者看到这样一位不顾累,不怕险的老人,感到惊讶,更无比敬佩,所以不禁(生接:倒抽了一口气)

(6)再读老人的话,想想:;老人为什么不觉得累?指名答:

乐在其中、爱工作、无私奉献,豁达开朗   板书:豁达开朗

(7)齐读,感受老人的豁达开朗

5、出示: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 :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1)最后一个句子是什么句?(反问句)请你换一种表达方式(我不舍得走。)

(2)同一个意思,为什么老人要用反问来表达?(语言强烈,体现老人的不舍。)

(3)老人舍不得的是什么?(舍不得雪花泉的水,舍不得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 舍不得清爽的空气,舍不得那些花鸟,舍不得的这天游峰,舍不得这大自然。)

(4)再读老人的话,从老人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爱工作、爱天游峰、爱大自然)

(5)清贫而辛劳的工作,恬静而充实的生活,在老人眼里都是最令他舍不得的。他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了乐趣,这何尝不是一种乐观豁达开朗?

(6)齐读第10自然段,感受老人的豁达开朗。

过渡:老人朴实的话让我忍不住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6、出示: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1)    你明白作者这么说其实是什么意思吗?(祝福老人能活到100岁,)

(2)    你说老人能活到100岁吗?为什么?

每天扫天游峰的石阶锻炼身体、环境好、心态好、吃得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3)那么,老人是怎么回答的?指名答

7、出示: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从老人的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板书:自信乐观)

(二)情感深化

1、师:这样一位豁达开朗而又自信乐观的老人怎能不令人敬佩,不深深祝福他健康长寿呢?一起读好11、12小节!(学生齐读)

2、出示最后一句,问:笑声应该是短暂的,为什么它能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呢?

(这是说老人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留在了作者的心里。)

留在作者心里的,除了那爽朗的笑声,还有什么?(老人……的精神。看板书回答)

3、老师在这里情不自禁地想为老人朗诵一首小诗,请大家用心聆听!(配乐朗诵)

4、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指名畅所欲言)

5、七旬老者,按理说应该干什么了?指名说说

6、小结:人到七十古来稀,应该是享受天伦之乐,而这位老人每天坚持清扫着登天游峰的石阶,风里来,雨里去,不管严寒或是酷暑,因为他把这份工作看成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因为高兴,所以他不觉得累,这就叫做“乐此不疲”。(板书:乐此不疲)

7、学到这儿,老师有几句话要送给大家,出示齐读:

(1) 自信地享受生活吧,你会活得更有意义!

(2) 是青松,就挺立山巅;是小草,就装饰大地。岗位可以不同,追求应该一样:做一个快乐的人!

(3) 世界上最伟大的是精神。

(4) 我要做天游峰的扫路人!

四、当堂练习

出示:欣闻天游峰的扫路人被评为武夷山游览区十大杰出模范人物,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1、师读

2、请同学们拿出笔和纸,让你的智慧才华在笔尖流淌吧!(提示:写颁奖词语言要精炼。)

3、指名交流,适时表扬。

4、总结:正是老人这种豁达开朗、自信乐观的品质,使他坚持在天游峰每天一级一级扫上山,再一级一级扫下山;正是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学生齐读课题)

5、此时此刻,老师想到了一句话(板书:知足者常乐)读!

6、总结写作方法:(1)写天游峰的高和险,侧面描写;

(2)抓住了老人的语言、动作、外貌进行了正面描写。

五、布置作业

1.学习课文通过侧面描写以及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描写的方法,写你熟悉的一个人。

2.读一读本文作者章武的另一篇描写武夷山的文章《武夷撑排人》和作家冯骥才的《挑山工》。

3.想象一下,要是30年后,“我”再次遇到了这位老人,老人该是什么样子?相见的情景又是怎样的?“我们”之间会进行怎样的对话呢?请写一段话,描述一下。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感悟作者对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敬佩之情。

2、读写结合,迁移训练,指导学生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课文第3节至第12节的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很好地朗读,并体会作者内心的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写”的迁移训练。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

从“天游峰”入手,抓住一个“险”字指导学生朗读。

二、分析课文。

由“峰”到“人”,在朗读训练中完成对天游峰扫路人的清晰认识,体会作者内心的敬佩之情。

1、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这个扫路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2、抓住作者对人物外貌的两次描写,在比较中,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⑴学生读两次外貌描写。

⑵启发提问:从这两次外貌描写上,你觉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⑶思考:两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不同?

⑷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仔细”打量这个扫路人的?

⑸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①读出“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

②抓住“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在朗读中感悟作者对扫路人的佩服。

3、指导读好第10节,深化对扫路人的认识。

通过反复读书,感悟“悠然”的含义。并在读、悟后,认识到作者对扫路人的敬佩。

4、齐读11、12节。

三、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回到住地的作者,对偶然相遇的扫路老人念念不忘,他会在心里叨念些什么呢?

1、相互议一议。

2、个别发言、交流。

3、写写。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预习课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为什么?

2.今天我们要随着作者章武去认识一位普通的老人,这个普通的老人有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扫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

(板书课题,齐读)

扫路人也就是清洁工人,他们为了人们能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这位扫路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篇文章,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能读出感情来就再好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刚才又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出示三组词语。

扫帚宿鸟打量扑棱棱

精瘦褪色黝黑瘦削豁达开朗自在悠闲炯炯有神

飘飘悠悠层层叠叠顶天立地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2)指名读第一组,大家看看这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一个多音字)你能用另一个读音组个词吗?

(3)指名读第二组词语,这组词语在文中都是写谁的?(扫路人)文中的扫路人给你怎样的印象?(例如朴素、健朗、精瘦等等)

(4)指名读第三组,这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天游峰)你读懂这些词了吗?说说你的理解,也可以用其中的词语来说一句话。

(5)齐读这些词语。

三、初步认识天游峰:

1、文中开头就说“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那么天游峰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3、出示句段1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顶峰,心里好不得意。

(1)自由读读这段话,用笔圈出表现这座山峰的特点的词语。把你所理解的天游峰的特点就写在字词的旁边。

板书高、险、窄

(2)指导朗读:那么高,那么险,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谁来试一试。评读,再指读,齐读。

4、出示句段2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你又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集体交流。

(2)指导朗读。

5、(1)这么高,这么险,这么陡峭的天游峰,让我们来亲眼看看她的雄姿。

(出示组图,并配乐朗诵介绍天游峰的语段)

(2)看了图片,听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观感)

(3)再读两组句子。

6、天游峰高大,险峻,从古到今,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浏览后留下了许多的诗文。

(1)出示三组诗句和一句名言

天游峰

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徐霞客

武夷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郭沫若

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刘白羽

(2)自由读,看看你能读懂那句诗?

(3)齐读,要求读出雄伟,读出赞叹。

四、二识天游峰:

1、在我们和“游客”的眼中,天游峰是如此的——高、险、窄,充满着挑战,而在这位扫路人的心中,这又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呢?他又是怎么形容自己的工作的呢?再次浏览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

2、出示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1)师:“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天游峰是如此的秀丽、险峻,扫路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如此峻秀的天游峰让他忘却了一切的疲劳与辛苦,真是累在脚下,乐在心头啊!

(2)板书:好山好水指导朗读。

3、过渡:可这位扫路人毕竟是七十来岁的老人了,也该早点退休了呀!是这么让他执意要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这座山呢?一起来看这段话。

4、出示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是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1)是什么让他执意要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这座山呢?

(2)师:老人舍不得天游峰的,是雪花泉的水、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是清爽的空气、是花鸟作伴。仅仅是这些吗?还舍不得什么?(天游峰的云霭朝霞、络绎的游人……)

老人对天游峰有着一种怎样的情感?(依恋不舍、像自己的母亲……)

板书:不舍指导朗读。板书:一生依恋

五、总结全课:

作为一位步履匆匆的游客来说,天游峰留给我们的是美丽的景色、陡峭的山峰,而作为一位与山为伴的扫路人来说,天游峰留给他的,是好山好水,是无尽的乐趣,是相依为伴的情感!下节课我们再继续下走进扫路人的内心世界,去感悟他的精神品质。

板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

高好山好水

窄不舍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6)

课程标准: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内容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没有去过天游峰,对扫路人这个职业也没有深切体会,他们的人生经验不多,对人物的思想,心态理解不深,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所以本课的设计要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深入理解扫路人的思想,内心,以及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语。

2、方法与途径: 通过读,圈,划等方法,让学生找出文中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词句,朗读感悟,质疑解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词句,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险,以及扫路人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章通过写景、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通过品读能体会到扫路人朴实的外表、平淡的话语、爽朗的笑声中所蕴含的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评价任务:

1、通过环节二和环节三的 第1步来检测目标1。

2、通过环节三来检测目标2。

3、通过环节三、四来检测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同学们,你最敬佩的人是谁?能说说理由吗?

引出课题,齐读。

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自学情况入手,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的信息,以便更好的从学情出发,调整教学思路,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检查生字词语情况

出示本节课中学生容易读错的生字词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以给大家提个醒儿的形式,让学生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

巩固读一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词语的读音,加深记忆。

三、直奔重点,品读感悟。

以“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为主线,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学习,才能了解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引导学生交流并适时板书:语言、动作、神态、外貌。

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扫路人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体会一下,从这些语句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老人,可以简单的在旁边写一下体会。

(一)外貌

第三、八段,你抓住了哪些重点的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同样是外貌描写,作者却按照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朴素、慈善、有精气神儿的老人,我们男女生对比读一读体会一下。

(二)动作

指生交流

一个小小的动作,你都体会到如此到位,了不起,你能通过朗读把老人的热情好客读出来吗?

(三)语言

“不累不累,我每天……自在悠闲。”

指生交流体会。

师述:老师听明白了,这两位同学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形式体会到老人的工作是很累的,老人却说不累。那老人的工作到底累不累?先别着急用简单的累或不累来回答我,如果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来证明你的观点,那就更好了。先自己找找看,也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①“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倒抽了一口气”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以及标点符号,体会老人的不易。

小结:你把老人每天登山时候的表现和游客登山时的类累做了对比体会到老人工作的辛苦,理由充分。你能通过朗读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

②“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飘下来。”

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作者运用比喻的表达方法,形象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天游峰的高和险。

C:看图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③“我抬头望了望……一千八百多级。”

学生交流

联系生活中高楼的石阶,推测天游峰相当于多少层楼那么高。

指导朗读。

体会反衬的表达方法

师述: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抓住描写天游峰又高又险的句子,体会到老人在这儿的工作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就拿游客来说吧,偶尔来一次就累的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老人却几十年如一日的在这儿工作着,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面对如此沉重的体力劳动,老人不但不嫌弃,不抱怨,还要在工作时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你又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我们体会到的老人的品质都与天游峰有关,看来作者在文章中描写天游峰的高和险并不是闲来之笔,目的是什么?

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反衬,我们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学着运用这中方法。

指导学生朗读老人的语言。

“老人摇摇头……我能舍得走吗?”

学生交流

小结:是啊,老人的收入肯定不高,喝山里的水,吃大米和青菜,这样的生活,在有些人眼里是清苦,可是在老人眼里却是那么的富有诗意,喝的是——引导朗读

“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

指生交流

这30年里包含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找老人的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老人的清贫,节俭,健康;通过找描写老人动作的句子,感受老人的热情好客;通过找描写老人的语言的句子,感受老人的敬业爱岗,积极乐观,热爱生活,乐于奉献。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将天游峰的高和险贯穿其中,让学生明白作者这样构思的巧妙之处,这样使老人的形象一点点清晰与完善,激发学生对老人的敬佩之情。

四、升华主题,感受作者思想内涵

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收获?不管是做人方面还是作文方面的?

学生交流。

大家还觉得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扫路人吗?带着敬佩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收获,这样既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总结全文了,升华了主题,又对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方法。

五、作业设计

拓展阅读:《挑山工》

仿照作者的方法写一篇写人的文章。

板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高、险

扫路人 热情、自信、豁达,乐观,敬业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7)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预习课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为什么?

今天我们要随着作者章武去认识一位普通的老人,这个普通的老人有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扫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

(板书课题,齐读)

扫路人也就是清洁工人,他们为了人们能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这位扫路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篇文章,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能读出感情来就再好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刚才又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出示三组词语。

扫帚 宿鸟 打量 扑棱棱

精瘦 褪色 黝黑 瘦削 豁达开朗 自在悠闲 炯炯有神

飘飘悠悠 层层叠叠 顶天立地 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

(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2)指名读第一组,大家看看这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一个多音字)你能用另一个读音组个词吗?

(3)指名读第二组词语,这组词语在文中都是写谁的?(扫路人)文中的扫路人给你怎样的印象?(例如朴素、健朗、精瘦等等)

(4)指名读第三组,这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天游峰)你读懂这些词了吗?说说你的理解,也可以用其中的词语来说一句话。

(5)齐读这些词语。

三、初步认识天游峰:

1、文中开头就说“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那么天游峰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3、出示句段1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根银丝上了顶峰,心里好不得意。

(1)自由读读这段话,用笔圈出表现这座山峰的特点的词语。把你所理解的天游峰的特点就写在字词的旁边。

板书高、险、窄

(2)指导朗读:那么高,那么险,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谁来试一试。评读,再指读,齐读。

4、出示句段2

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1)你又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集体交流。

(2)指导朗读。

5、(1)这么高,这么险,这么陡峭的天游峰,让我们来亲眼看看她的雄姿。

(出示组图,并配乐朗诵介绍天游峰的语段)

(2)看了图片,听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观感)

(3)再读两组句子。

6、天游峰高大,险峻,从古到今,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浏览后留下了许多的诗文。

(1)出示三组诗句和一句名言

天游峰

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徐霞客

武夷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郭沫若

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刘白羽

(2)自由读,看看你能读懂那句诗?

(3)齐读,要求读出雄伟,读出赞叹。

四、二识天游峰:

1、在我们和“游客”的眼中,天游峰是如此的——高、险、窄,充满着挑战,而在这位扫路人的心中,这又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呢?他又是怎么形容自己的工作的呢?再次浏览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

2、出示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1)师:“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天游峰是如此的秀丽、险峻,扫路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如此峻秀的天游峰让他忘却了一切的疲劳与辛苦,真是累在脚下,乐在心头啊!

(2)板书:好山好水 指导朗读。

3、过渡:可这位扫路人毕竟是七十来岁的老人了,也该早点退休了呀!是这么让他执意要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这座山呢?一起来看这段话。

4、出示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是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1)是什么让他执意要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这座山呢?

(2)师:老人舍不得天游峰的,是雪花泉的水、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是清爽的空气、是花鸟作伴。仅仅是这些吗?还舍不得什么?(天游峰的云霭朝霞、络绎的游人……)

老人对天游峰有着一种怎样的情感?(依恋不舍、像自己的母亲……)

板书:不舍 指导朗读。板书:一生依恋

五、总结全课:

作为一位步履匆匆的游客来说,天游峰留给我们的是美丽的景色、陡峭的山峰,而作为一位与山为伴的扫路人来说,天游峰留给他的,是好山好水,是无尽的乐趣,是相依为伴的情感!下节课我们再继续下走进扫路人的内心世界,去感悟他的精神品质。

板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

高 好山好水

窄 不 舍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3、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能仿照课文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教学难点:

品味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能仿照课文写法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设疑激趣。

1、出示:平凡的就是伟大的。指名读、齐读。

2、为什么要读这句话呢?因为这句话是有哲理的。我相信同学们学完这节课后就会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二、导入新课。

1、大家都有过各种各样的理想,比如做科学家、画家、医生、运动员等等。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做这种工作呢?(板书:扫路人)

2、指名说说想不想,并陈述理由。

3、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为什么要写“扫路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扫路人。(补全题目,板书:天游峰的)

4、齐读课题,突出“天游峰”和“扫路人”。

5、从课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课文既写了天游峰,又写了扫路人)

6、课文洋洋洒洒几百字,实际上就是写了这两个方面,那么天游峰是个怎样的山峰,这位扫路人又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三、品读课文,感悟天游峰的“高”和“险”。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天游峰是个怎样的山峰?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用“ ”画出文中写天游峰的语句,读读这些语句,想一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学生带问题默读课文,自读自画自悟,师巡回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3、交流:(指名说,相机出示第2节、第7节(第7节最后一句不出示),抓住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天游峰的高、险)

①“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险)“九百多级石梯”,(高,台阶多)“银丝”、“抛”、“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险)。教学时抓住“抛”字用换词法(落)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②“终于”、“好不得意”(以人物的心情来反衬天游峰的高和险,天游峰很高,要上去很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所以作者上去了才会“好不得意”)

③“顶天立地”(高)“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台阶多,要登上去很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游人上去都很吃力,烘托天游峰很高很险)

④指导看图体会。

4、整体出示第2、7两节(第7节最后一句不出示)。听课文配乐朗读,体会天游峰的高、险。

5、齐读这两节。

6、天游峰是这样的高这样的险,台阶是这样的多,可是有一位老人却要天天扫这些台阶——(红色显示第7节最后一句)

①齐读。

②我为什么要倒抽一口气?(因为天游峰又高又险,老人的工作量很大,令人敬佩。作者看到扫路人这样不怕危险,不顾劳累地扫石阶,感到很惊讶!很佩服!)

③可不可以把“一级一级”改为“一级级”?你从中读出了什么?(老人扫得很认真、一丝不荀)

④指导朗读:“一级一级”要慢些,要读出老人扫得很认真、一丝不荀,是一点一点扫的。省略号要慢两拍,因为扫地扫得很累,“倒抽一口气”要轻些。

7、过渡:天游峰很高很险,游人登上山都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位老人却要每天重复做着这样繁重的工作,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老人呢?

四、品读课文,感悟老人形象。

1、出示文中彩图,师解说:这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他手里拿着一把扫帚,头发、胡须都是白的说明他的年纪很大,从他微笑的神态可以看出老人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也很快乐。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位老人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写老人的句段,用“ ”标画有关语句,并注明你画的文字是从哪个方面刻画老人形象的。

2、生自读、自画,师巡回,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交流:(指名说,相机出示相关段落文字,抓住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老人的形象)

①老人的外貌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出示第3、8两节(写外貌的文字用红色强调)

②这样的老人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褪色”“运动鞋”说明老人节约、朴素、辛苦、生活条件不优越。“精瘦”“瘦削”“黝黑”“炯炯有神”说明老人很健康、有精神、很勤劳。“慈善”说明老人很善良。

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概括一下。指名说。

4、我为什么会注意到这位老人?是什么吸引了我?(声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听到了扫路声)

读第2节相关文字。

5、这两段文字都是描写老人外貌的,为什么要分开呢?两次描写有什么有不同?(从作者的角度看,第一处是粗看,因为“及至到了跟前,才看清”。作者是无意中听见“哗哗”的扫路声被吸引过去的,他对老人只是初识,并不了解。所以这时候只能从穿着等方面对老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能看出老人的身份就可以了。第二处是仔细打量,因为“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这次是因为老人和作者交谈了很多,作者对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很佩服,这时他是怀着很深的敬意来看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细。)

读这两外文字(以蓝色出示)

6、作者为什么要仔细打量这位老人呢?指名说(敬佩、佩服)。老人是怎样谈自己的工作的?

引出4-6节。指名读。交流、体会:“沏茶”说明老人热情好客。“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上,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说明老人不怕累、能吃苦,喜欢自己的工作,对这份工作很满足,工作虽重但心情很好。“扫一程,歇一程”,如果天游峰不干净,就没有“好山好水看一程”。他把扫路当成了欣赏风景,一路扫来,风光无限,尽情欣赏,免费旅游。累在身上,乐在心里。

7、这位老人多大了?(70岁)出示第9-12节。读。老人说这话时是什么神态?(悠然)老人会离开这里吗?(不会)把“我能舍得走吗?”改为陈述句(体会反问句的强烈语气,更能从中体会老人对生活的热爱)。为什么不想离开?(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体会老人对大山的情怀。)用“因为……所以……”进行说话练习。

练读,读出老人的悠然神情和不舍的语气。

8、过渡:这位老人的态度感动了我,所以我在临走时----(出示第11、12节)

抓住“紧紧”“再”体会。(“紧紧抓住”说明作者感情深挚,握手表示友好,“紧紧地抓住”抓得更紧了,说明他们两个人的心靠得越来越近了。“再”就是又一次。下山后他还要回来,30年以后还要来,这么长的时间都没忘记这位扫路人,可见扫路人在“我”心中位置很重。)

为什么是30年后再来看老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祝福,对老人的信心)“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表现了老人的自信和对生活充满信心。老人能活到100岁吗?为什么?(勤劳,天天这样扫,锻炼了身体;山上空气好,环境好;老人不会离开这里更不会死去;老人有自信有信心能活到100岁)

引读这两节,体会老人的乐观、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

9、课堂练习。

①老人爱天游峰,爱自己的工作,不舍得离开这里,宿鸟也不舍得离开这里,它们扑棱棱地飞起来又悄悄地落在原外。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着我回到住地。回到住地,作者打开笔记本,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②笑声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吗?为什么说“笑声一直伴随着我回到住地”?(笑声留在我的心里,“一直伴随”表示时间很长很久,说明扫路人对“我”的影响太深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改写课文最后一句话:________“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_________。”

练写。指名读一读。

10、分角色或自由朗读3-12节。

五、拓展研讨。

天游峰又高又险,台阶又多,游人登上山都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感到很累。我也由于登上了山而好不得意。那这位老人每天都要登山、扫台阶,他累不累呢?(出示相关语句)学生读一读、议一议。

交流:身累心不累。累:天游峰高、险、台阶多,天天扫当然累。不累:习惯了;不舍得离开;扫干净了路心里高兴不觉得累;以苦为乐,热爱生活;爱上了这里爱上了这个工作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从老人轻轻松松的语气、悠然自得的神情可看出;从老人对生活的态度(乐观豁达)可看出。

六、总结课文。

正因为老人这种豁达开朗的心胸,他才会在这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上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正是这种平凡却伟大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可见----(出示:平凡的就是伟大的)齐读。我们都是平凡的,但我们要向这位老人学习,学习他以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就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吧-----齐读课题。

七、作业。

1、仿照课文写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侧面烘托),观察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用准确生动的词句写一段话,反映人物的特点。

2、阅读相关的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另外再认识4个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天游峰的扫路人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有关天游峰的图片材料、课文的朗读录音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仔细听老师说一句话,“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你听懂了什么意思?(板书:天游峰)看天游峰景色的图片,再说说看后的感受,或想到了什么诗句。

2、相信我们读了课文后,一定会对天游峰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还要跟作者一起去认识一位可敬的老人——天游峰的扫路人,(板书完课题),他一定也会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齐读课题再质疑:你们想知道有关老人的哪些情况?读了课题,你们有问题要提出来吗?(学生自由提问)

二、初读课文

1、带着问题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生字词的音,读通句子。

2、自己喜欢哪一段就多读几遍,准备读给同学听。

3、交流指读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的理由,让同学评议读书情况,结合纠错。

三、再读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圈划文中的好句子,找出读不懂的句子或有疑问的句子准备质疑。对自己理解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准备交流。

2、小组讨论一下各自的问题,看看能否解决别人的问题,对小组讨论后解决不了的问题准备质疑。

3、交流:可以读好句子,说理由;也可以质疑提问或解答别人的问题,还可以谈自己的理解,老师结合评议交流情况,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鼓励并表扬会提问、肯动脑的学生。

四、作业

1、让学生认准生字的字形,找找易错的字,提醒一下班里的同学。

2、学生描红临写生字。

3、抄写本课的生词及好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老人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说说印象中的天游峰,谈谈对老人的印象。

二、读讲课文

1、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反映天游峰特点和老人特点的句子来读读,读出你的感受来。

2、交流读句,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进行评议,指导读书并练习读好下列段落。(第二自然段、第七自然段、第三自然段中“我徇声迎了上去…………每天负责打扫登天游峰的石阶。”第六自然段、第八自然段、第十自然段)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高、陡、险、美、乐观、开朗、豁达、爱工作、勤锻炼……)

3、老师有一个问题,你们能帮我解答吗?老人扫天游峰到底累不累?(分成两组:一组认为累,一组认为不累)

4、学生再读课文,分别从课文中找出认为累或不累的理由来。

5、交流读句,说出理由,让人听出累或不累。

6、评价学生读书情况,鼓励学生读书要边读边想,要读出自己的理解来。

三、作业

1、摘抄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和描写天游峰特点的句子。

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读了课文,你想对天游峰的扫路人说什么话?(学生自由发言)

二、读讲课文

1、作者最后对老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引读作者的一句话)作者是不是在跟他开玩笑?

2、讨论并说出“是”或“不是”的理由。再读作者的话,体会作者对老人的祝福。

3、你认为老人能不能活到一百岁?为什么?再读老人的话,体会老人的乐观和自信。

4、学到这里,你对老人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你还想对老人说些什么?

5、质疑:现在你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吗?(学生讨论解决)

三、赏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挑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读。

2、小组读书,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1、用一句话写出自己学了课文后的感受。

2、课外读读《守林人》。

板书设计:

天 游 峰 的 扫 路 人

(高、陡、险、美)(乐观、开朗、

豁达、自信、爱工作、勤锻炼)

累 不累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0)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并感知文中运用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

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视频或图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天游峰的扫路人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认识他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疏通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划出本课生字,遇到长句子或难句子多读几遍;

(2)如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可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帮助理解;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小组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ppt出示交流内容)

4、全班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1)疑难词语、句子,全班交流解决。

(2)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强调重点字词。(指导书写:褪)

(3)分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字音与停顿。

三、默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2)思考:你对天游峰的扫路人有着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

(1)选择你最喜欢的描写天游峰景色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出示天游峰景色图片,介绍天游峰相关资料。)

(2)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天游峰,你会用哪一个字?(交流,板书。)

(3)请用一句话说说你对天游峰扫路人的印象。

出示句式:这是一位 的老人。

四、小结。

在又高又险的天游峰面前,许多游客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却每天扫一个来回,还说“不累”。是什么让他舍不得离开呢?下节课我们再仔细探讨。

五、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读一读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抄写在摘抄本上,并思考这些句子在描写上的特点。

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险 自在悠闲

高 豁达开朗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1)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二课时             授课人:华星小学  范凡 2010-4-7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文字的学习,理解扫路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   2.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人乐观、自信、豁达、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感悟所蕴含的哲理。2.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明白句子所表达的感情。3.突破:朗读感悟法,情境创设法。教学准备:磁带 小道具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天游峰上的'扫路人,这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好好认识认识他,继续来学习第15课。(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天游峰的险峻的介绍。1.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山峰?(险峻。)从哪里看出来的? 2.作者攀登上这座山峰之后,心情如何?(好不得意。) (二)扫路人的介绍。1.作者在晚上散步时,遇到了一位怎样的扫路人呢?找出外貌的描写。2.两次描写的不同分析。(第一次粗略,第二次细致) (三)扫路人的工作是一份怎样的工作? 1.这样一位老人,做着一份怎样的工作呢,说说老人自己和作者的评价。2.这份工作到底累不累,讨论。3.这样一份常人眼里又苦又累的工作,老人却做的轻松自在,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老人内心的表白吧! (四)扫路人是位怎样的老人呢? 1.这位老人是位怎样的人呢?(乐观、自信、豁达、自强不息) 2.作者也深深地为老人所感动了,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3.老人的笑声还将伴我走到哪里,还将伴我怎样? 四.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谈收获。五.作业:学着写一写身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的作文。六.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险峻  扫路人:清瘦 乐观、自信、豁达、自强不息 七.反思: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2)

设计理念:

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统一。

积极创设“主动参与,交往互动”的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引导、启发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世界,感悟作品中蕴含的深刻的人文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了解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乐观开朗、豁达自信的老人。

2、通过朗读、情境活动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方法,学生自读感悟,合作交流。

教学实录:

一、图文结合,引入人物。

师:通过咱上节课的学习,了解了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山峰,文中哪些语句写了,谁愿意朗读给大家听。

生:感情朗读描写天游峰险的句子。

(师用粉笔简单勾勒图画:拔地而起,高耸入云)

师:你们想说些什么?

生:好险啊!真像是“银丝”。

生:要登上它,很困难。

生:要登上它需要有毅力。

师:可一位老人做到了,这位老人是谁呢?

生:扫路人。

师:谁知道扫路人是干什么的?你们觉得干这种工作的人怎么样?

生:辛苦。

生:苦、脏、累。

生:伟大。

生:光荣。

二、探究方法,合作学习。

师:你们想不想认识这位老人?

生:想。

师:你们打算如何认识这位老人?

生:通过朗读课文,看看这位老人有怎样的性格。

生:通过读重点句子。

生:可以找一找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师:说得真好,这短短的文章里包含着一个深深的道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好好地读一读文章,一边读一边想。

师:读书前我得提个问题,能回答吗?拿起书来,看第四自然段,大家一起读这一节。

师:哪一句话最重要。

生:茶很热很香,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师:希望你们也与老人沟通。进一步交流与沟通,体现出字里行间的`真情。自己读,和同桌读,需多长时间?

生:五分钟。

师:先给五分钟试试,要想与老人沟通,看看哪个段落里的哪个句子你有什么感想。这就是与作者,与老人沟通了。

(生一边读一边思考,互相交流,师巡视指点)

三、主动参与,交流感悟。

师:先不要说,先读一读,哪一部分你有感想,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你们得注意了,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到了什么信息。

生:读第八自然段。

师:听出了吗?他心里有什么想法。

(生不说话)

师:说明语感不够,你再读一次。

(生又读)

生:老人相貌平凡,能看出他精神十足。

生:古语说:有钱难买老来瘦,老人的身体很健康。

生:老人身体强壮,肯定和他每天扫路有关,扫路、爬山可以锻炼身体。

生:我感受深的是第十自然段。

生:你能把感受传达给大家吗?

生读。

生:我听出来了,他心里可能在想,没有人阻止他,他也自愿地留下来。

生:老人被美景吸引了,与这儿有了感情,所以舍不得离开。

师:为了巩固理解,再读一读。

(指名读)

师:像不像老人,谁再来读一读。

(再读,师范读,齐读)

生:读第六自然段。

师:你说得老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轻松自在、悠闲自得。

师:更深的呢?

生:他热爱自然,不把扫路当作劳累,而且当作一种享受。

师:你确实没有掉以轻心,读出更深层的意思来了。谁再来读一读享受一下。

(指名读)

生:读第十一到十二自然段。

师: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什么信息来了没有?

生:作者所说的三十年后,是由衷地希望老人能长命百岁。

生:说明老人对生活充满了自信。

(师范读,生齐读,指名读,自由练读两人的对话,师生对读)

师:这就是课文中的三个词。

生:自信、开朗、豁达。

师:谁再来读一读第十一、十二自然段。

师:笑声惊起宿鸟了吗?

生:没有。

师:谁能惊起宿鸟?

(生再读)

师:读得很好。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师:刚才我们与作者与老人进行了心灵的沟通,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不管多少,只写最重要的一句。可以对作者说,对老人说,对自己说,若能写一句格言,一句警句更好。

生:老人,我希望您健康长寿。

生:您自信,乐观,自强不息,我对您产生了由衷的赞叹。

生:老爷爷,您可真棒!

生:对自己说,享受生活,就是最大的快乐。

生:老师我想对爷爷奶奶说。

师:可以呀,说吧。

生:爷爷奶奶,我希望你们能像老人一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师:多孝顺的孩子啊。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别对一点小事那么斤斤计较,开朗乐观一些,你的健康才是女儿最大的幸福。

(师生不由地鼓掌)

师:孩子们,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始终能够充满着自信,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那就不会有爬不过的山坡,闯不过的险滩,就会实现你们幸福完美的人生。

(学生鼓掌)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3)

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以及感悟“老人工作到底累不累”中体会到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悟到老人身上的品质特点

教学策略:品读赏句 先学后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师:能用上一个成语来形容吗?

3、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武夷山第一险峰-----天游峰 ------幻灯出示图片

4、 这是一组游客登山时的图片

5、 语言描述:文中的“我”终于登上了 ,心里好不得意。

因为,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板书: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6、 过渡:天游峰高大险峻,作者通过天游峰赞叹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天游峰的扫路人。学习写人的文章,要注意研究哪两个方面的内容?(人物品质、写作方法)

师:很好,同学们关注到了学习写人的文章的学习方法。

二、 出示自学导读,导学

1、过渡: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出示自学导读① 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划出有关语句,细细体会,简单地写下阅读感悟。② 思考:为了表现扫路人的特点,作者抓住了描写人物的哪些写法?

3、引导交流

师: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哪些方面来描写扫路人的?

生: 外貌 语言 动作 神态

(1)、学习外貌描写部分

A、①谁来读读描写扫路人外貌的句子?

②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板书:朴素

③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位朴素的老人?*“褪色的衣服”“精瘦”“运动鞋”

*我们往深处想一想:从这些词语当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

④可见,无论是“褪色的衣服”“精瘦”“运动鞋”,都非常准确地反应出老人是扫路

人这一身份。你看,只有这么一句话,但是作者用词多么的准确。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

B、①还有描写扫路人外貌的句子吗?

②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板书:慈善 健康 有精神

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C、文章学到这,老师有个问题,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作者为什么要分开写?

提示:联系上下文思考作者在什么情况下描写的?

(2)、过渡:到底老人的哪些话语让作者产生了敬佩之情,让作者带着深深的敬意打量着他?

①、指名说,幻灯出示

②、同学们,你们觉得老人真的不累吗?真的一点都不辛苦吗?

③、生汇报:

师引导

继续汇报:

引导:

同学们,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这位老人,为什么在第 段中还写了游客?它有什么作用吗?(反衬天游峰的高,反衬老人的形象,像这种写法,我们叫反衬的写法)

师:文中还有哪句话可以说明老人热爱他的工作?

师:指名读,齐读,你从中体会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豁达开朗)

师:“我能舍得走吗?”这是个什么句?这句话换种说法就是(生:我舍不得走)

师:两个句子的意思都一样,哪个句子表达的效果更好些?

小结这一小节:

(3)、正是如此,作者内心里对他涌起了一股深深的崇敬之意,幻灯出示句子“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同学们,30年后,老人多少岁,从老人的回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的乐观自信)

(4)我们从描写老人语言外貌神态的句子读懂了他身上的这些品质,哪个句子描写了老人的动作?从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板书热情好客)

(5)学完了课文,你在老人身上看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自强不息)

(6)结合板书小结全文

4、总结写作方法

a) 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

请大家再来读读3——12自然段,把这位热情好客、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老人记在我们心中,也把作者的的写作方法记在我们脑中。

三.拓展作业: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4)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乐观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板书课题(课题中“峰、人、”两个字用红笔写,且写得很大)

二、引导质疑:

师:看到老师写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把“峰”和“人”写得那么大?“峰”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三、自读感悟:

1、多媒体显示学习要求: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下自己认为能回答上面问题的句段。

(2)读一读划的句段,想一想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3)与周围的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4)读好所划的句段。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

四、班内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1、自由汇报读书体会:

关于峰: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端掉似的。”

——天游峰高、险。

“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琳,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山高而险、石阶多、上去不容易。

(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关于人:

“……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她穿一套褪色的衣服……”

“……为我沏了一杯浓茶……”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他皮肤黝黑,淡淡的眉毛下……炯炯有神。”

“……悠然地说‘……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老人健康、不怕累、能吃苦、开朗自信、豁达

(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2、教师点拨(引导深入体会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多媒体显示描写山险而高的句子、描写游人的表现句子、老人说的话,让学生对比着读,谈一谈从中体会出什么。

(在枯燥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乐观)

练习感情朗读。

五、练笔。

多媒体显示练笔要求:

“30年后,作家章武又一次来到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

根据上面文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5)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的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乐观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板书课题(课题中“峰、人、”两个字用红笔写,且写得很大)

二、引导质疑:

师:看到老师写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把“峰”和“人”写得那么大?“ 峰”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三、自读感悟:

1、 多媒体显示学习要求: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下自己认为能回答上面问题的句段。

(2)读一读划的句段,想一想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3)与周围的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4) 读好所划的句段。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

四、班内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1、自由汇报读书体会:

关于峰: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端掉似的。”

——天游峰高、险。

·“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琳,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山高而险、石阶多、上去不容易。

(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关于人:

·“……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她穿一套褪色 的衣服……”

·“……为我沏了一杯浓茶……”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 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 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他皮肤黝黑,淡淡的.眉毛下……炯炯有神。”

·“……悠然地说‘……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 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 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老人健康、不怕累、能吃苦、开朗自信、豁达

(边谈体会边练习感情朗读。)

2、教师点拨(引导深入体会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多媒体显示描写山险而高的句子、描写游人的表 现句子、老人说的话,让学生对比着读,谈一谈 从中体会出什么。

(在枯燥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乐观)

·练习感情朗读。

五、练笔。

多媒体显示练笔要求:

“30年后,作家章武又一次来到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

根据上面文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6)

天游峰的扫路人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感悟作者对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敬佩之情。

2、读写结合,迁移训练,指导学生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

课文第3节至第12节的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很好地朗读,并体会作者内心的'敬佩之情。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写”的迁移训练。

四、教学过程:

(一)从“天游峰”入手,抓住一个“险”字指导学生朗读。

(二)由“峰”到“人”,在朗读训练中完成对天游峰扫路人的清晰认识,体会作者内心的敬佩之情。

1、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这个扫路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2、抓住作者对人物外貌的两次描写,在比较中,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⑴学生读两次外貌描写。

⑵启发提问:从这两次外貌描写上,你觉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⑶思考:两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不同?

⑷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仔细”打量这个扫路人的?

⑸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①读出“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

②抓住“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在朗读中感悟作者对扫路人的佩服。

3、指导读好第10节,深化对扫路人的认识。

通过反复读书,感悟“悠然”的含义。并在读、悟后,认识到作者对扫路人的敬佩。

4、齐读11、12节。

(三)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回到住地的作者,对偶然相遇的扫路老人念念不忘,他会在心里叨念些什么呢?

1、相互议一议。

2、个别发言、交流。

3、写写。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17)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4、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重点、难点分析]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因此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哲理,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据题生疑。

1、[播放多媒体课件]天游峰的美景。(侧重体现天游峰的高、险峻)

2、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呢?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看后的体会。

[设计意图:充满诗情画意的天游峰美景,让学生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为课题的出现作了铺垫,为学生生疑奠定了基础。]

3、作者无意欣赏天游峰这迷人的景色,却对天游峰上一位普通的扫路人情有独钟。

[课件出示课题]指名读课题,师进行点拨评价,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学生提问:为什么作者会写扫路人?扫路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疑是学生学习的指向标。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对整体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自由品赏,整体感知。

1、是啊,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自由朗读课文,细细体会,找出你感性趣的语句细细品味。(学生自读课文,圈圈画画,在书上写上自己的体会。)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主权,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

三、以疑促读,读中悟情。

1、同学们,你们见到这位老人了吗?谁能说说他的外貌?(指名朗读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课件出示老人图片与相关文字]

齐读这两段话。看了这位老人,再看看这险峻的天游峰,你一定有问题想问这老人。(学生提问:老人扫天游峰累不累?看上去年纪很大了,为什么还在扫天游峰?……)[课件同时出示天游峰和扫路人的图片]

[设计意图:要认识这一位老人,首先要从了解他的外貌,通过图文结合,通过学生的朗读体会,学生不仅对老人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了解了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学贵有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为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老人作下铺垫。]

2、你认为扫天游峰累不累?从哪里看出扫天游峰很累?(学生找出相关段落第二段和第七段。)

①[课件出示图片、文字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你认为哪些地方要强调。读出天游峰的险峻。(指名朗读,指名交流,再指名读,齐读。)

②[课件出示图片、文字第七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倒抽一口气的感觉。(自由练读,比赛形式读,齐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天游峰的高、险,能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打扫天游峰是件很累的事。这样,通过对比,学生学习老人说的话时,就能真切体会到老人对生活的乐观。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感悟的表达,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表达。]

3、在我们眼中,天游峰又高又险,扫起来太难了,太累了。老人觉得累吗?从哪看出?(学生自由朗读,寻找。)

指名交流。①老人不觉得累,他说得轻松自在,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可以感受老人乐观、开朗、攀登不止的精神。[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读出轻松自在,读出老人对这份工作的喜爱。(指名读,齐读。)②虽然年纪很大了,但是舍不得离开。感受老人对大山的喜爱。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读中感悟,采用多种形式入情入境地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老人乐观、开朗、攀登不止的精神。

4、[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老人退休了,为什么舍不得离开?指名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和老人的生活进行对比,我们喝的是自来水,吃的是买来的大米,呼吸的是污浊的空气,噪音,垃圾,坏人相伴。)感受老人对大自然的热爱。齐读第十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现在喝的`、吃的、呼吸的,能让学生感受到老人所在自然环境的优美,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5、作者深深地为老人这种豁达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所折服,他紧紧抓住老人的双手说——

30年后,老人多少岁了,老人真能活到那时吗?(指名交流,感受到这是作者对老人的祝福。)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想法。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加深了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6、[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学生齐读。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①老人对生活充满自信。相机指导朗读。读好第一句话,充满自信。(指名读,齐读。)

②“这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驻地。”这笑声仅仅伴随我回到驻地吗?谁来改动一下!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通过文中句式的改变,使文章的中心凸显出来。]

③改得真好,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作者对老人的敬佩之情。

四、扩展延伸,情感升华。

1、老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貌不惊人的扫路人,为什么给作者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呢?老人,看似普通,但亲近自然,热爱工作,自信的精神却深深留在作者心里。

这篇课文有许多感悟,请用一句精练的话写下你的感受!(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适当表扬。)

2、组织交流,作出肯定的评价。每一位同学写的都是一句小名人名言,希望你们把自己的话写在一张精美的书签上,夹在你书本里自勉,也可以送给你的朋友,与朋友共勉。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一句最精练的话写下自己的感受,并说出来,既起到了概括中心的作用,又使学生受到了人文教育。虽是写、说一句话,却是学生对文章感悟的升华。同时,这一教学环节也更好的体现了阅读教学读、写、说有机结合的特点。学生的感悟是不同的,因此表达出来的语言也是不同的,用“小名人名言”的形式鼓励学生,对他们作出肯定性的评价,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985大学 211大学 全国院校对比 专升本

温馨提示:
本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必备17篇)】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