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视野
关注教育发展,及时传递教育资讯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3日 10:57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翻译为: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4、出自宋代苏洵的《六国论》。
5、原文节选: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6、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8、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9、译文: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
10、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11、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
12、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13、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14、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15、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16、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17、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18、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