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职高资讯

柴静读的什么中专

发布时间: 2024-09-22 11:39

从来没有想过写书评,一是觉得水平有限,完全不够写书评的资格;二是才疏学浅总是抓不住书中精髓,想写书评却无从下手;三是读书甚少,能让我克服才学不足的自卑心理,不顾一切写书评的书少之又少。写到这里,瞬间觉得自己有点儿不知天高地厚了,不该一开始就上升到写书评的高度。书评是作者对一本书的价值判断与个人评论,定是有学识有地位有影响的人写的才算,还是定义为读后感比较合适。可《看见》确实是一本能够让我把它的价值上升到够得着每一个读过它的人为它写书评的高度。

[��ǩ:����]

我断断续续地读了两遍。当然,断断续续只是时间上的隔断,对于内容,我一字不落地读了两遍,碰到直击心底的内容,会反复读多遍,一直读到泪流满面。柴静的文字沉静犀利,有力量,直击人心;《看见》文风朴实客观,总是于细微处显真知灼见;书中处处暗藏大我,凸显小我,是一本能让读者从众生百态中品出人性真美的一本好书。

遇见内心导师

《看见》写的都是真实的事件,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事件真相,文章中不少煽情的情节,却决不会给人矫情做作的感觉,所有的真情流露都让事实真相更逼近生活,完全不会给读者远离生活的抽离感。书中,柴静没有刻意塑造自己高大的形象,但文中客观显现出来的知性、理智、果敢的女性形象却成为了我真正的内心导师。她对抗愚昧,死磕自己的经历时常像一样在我迷茫不知所措时浮现在脑海中。

印象最深的是柴静刚进入中央电视台时,带着江湖小女生的锐气,在采访中步步为营,咄咄逼人,被陈虻批评为矫揉造作不可忍受。在与陈虻的争峰相对中,她悟到自身问题所在是太关注自己。接下来,她一直在“怎么才能忘掉自己”这个问题上死磕,最后通过自己经常读的一本小说《沉默的羔羊》实现了自身突破。她说,“人在关口上,常是一些看上去荒唐的事起作用。”这里我理解成,那些我们读过的书,共过的情,终会化成自身血肉,长在身体里,嵌入灵魂里,在某一个关键时刻跳出来与命运抗争。柴静无意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但她的经历却切切实实地验证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真理。

当然,遇见内心导师还源于跟作者有相似的性格特点,就是天性里的那点儿怯弱。对于这点儿,在很长一段时间让我觉得难以启齿,因怯弱,又因怯弱而生的自卑,总是不敢与外人道。读到第四章《是对峙,不是对抗》里“天性里的那点怯弱,像钉子一样钉着我。小时候看到邻居从远处走过来,我都躲在墙角让他们过去,打招呼这事让我发窘”时,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那个怯生生的自己,哪怕是三十年过去了,骨子里的那点怯弱仍如影随形,像极了丑陋的尾巴,长在身后,挥之不去。上学的时候远远看见老师,会主动走避,躲在墙角假装没有看见;参加工作后碰到领导,会主动压低声音问声领导好,那声音就像只怯弱的小猫为了三餐有着落,不得不向主人喵一声讨个乖。从小到大,我跟作者一样,遇到厉害的人就主动走避,不搭讪,不回嘴,不周旋,只有跟孩子和弱者在一起,才会觉得舒服。我甚至觉得我的性格里带点儿奴性,每每想起,我就觉得抬不起头,不会再有比我更怯弱的人了。

读到柴静这段相似经历时,我仿佛在深陷泥潭的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亮,童年的柴静是怯弱的,可是长大成人后的她果敢刚毅,为了追求真相不惜与强恶势力对峙,硬是从同事眼中的“林妹妹”变成了干好硬新闻的“钢铁侠”。怯弱这条丑陋的尾巴原来是可以甩掉的,这是柴静作为内心导师带给我的前所未有的震撼。

挣脱蒙昧去“看见”

从柴静的文字中,总是能或多或少地捕捉到佛性。我不敢断言她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但是她思想里一部分定是与佛学思想相契合的。在她眼里,众生皆平等,存在即合理。她在序言中说,想要“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蒙昧就是我们自身,是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坚硬的成见和固定的模式。想要了解众生,看到人性光芒,就要从这些坚硬的成见和固定的模式中挣脱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

《只求了解与认识》中,踩猫事件一度上热搜,视频的两个主创被认为泯灭人性。有人说,他们对一只猫的死不以为然,渐渐就会对人的死也漠然,甚至有人认为,他们杀完猫,接下来就会杀人,杀完人就会变成希特勒,搞种族灭绝。可事实是,好些人一边批判始作俑者,一边偷偷花钱购买虐猫光盘。我们从柴静的文字里看到了这样一群矛盾的小众,严格上说,他们与拍猫者和踩猫者并无多大区别。

文明这块土地上也会滋生出变态,书中提到,这是法律缺位所带来的恶果。为什么会有踩猫视频的出现?正如拍摄踩猫视频的那个记者所说,它有市场,有专门的网站对其进行发布,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它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因为没有相关法律的约束,一群具有特殊欲望的人成了这个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有需求,很快就会有人在他们的需求中嗅到商业气息,好比拍摄视频的那个记者和发布视频的网站负责人,当然,这些利益驱使者有可能本身就是那个特殊群体中的一员。

不管是拍猫者、踩猫者,还是发布视频的负责人和人肉搜索的发起者,柴静在这期节目中都没有去指责谁,她更像是一个倾听者,坐在每一个需要倾诉的人面前,听他们诉说心中的苦闷,人性的复杂,再客观地将事件的真实面貌呈现给大众,让大众自己去分析,去挖掘真相背后的善与恶。正如她理解的斯宾诺莎界定的“观察”的实质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和认识而已。

《双城的创伤》中,面对一群十二三岁的连续服毒自杀的农村孩子,柴静没有被当地人煞有其事的“邪教说”误导,本着新闻媒体人尊重真相的原则,她不相信眼睛看到的表象,在她的意识体系里,一切不寻常的发生皆事出有因,孩子只是单纯的孩子,大人们不该因为他们某一时段的异常而对它们有所偏见。但是,她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这种偏远地区不正常的现象,而是耐心地去与获救后的孩子沟通,善良地从内心去理解她们这些会让大众不舒服的情感纠葛。

“看着孩子在采访中离开,我们知道他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出来,也许那些话才是服毒的真正的原因,双城事件调查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内心的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柴静在节目后面这样对双城事件作了结尾。她的思想已经超越了小市民式的判断,简短貌似无解的结尾,既道出了双城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也是在呼吁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内心世界,更为全民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之路的任重而道远表示了深深的担扰。这大概才是一个新闻媒体人真正的职业素养,只分析,不评判,相信因果,呼吁关爱。

众生皆平等,存在即合理。在柴静的眼中,不管是踩猫视频的参与者,还是那些迷失自我服毒自杀的孩子,他们都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因为法律的缺位,伦理纲常的无限放大,他们的需求不被常人理解,导致他们的行为看上去有些突兀,但其实,他们活脱脱成为了文明社会不健全体制下的牺牲品。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凡事有因才有果,柴静教会我们挣脱蒙昧去“看见”。

小视角,大情怀

读完《看见》,不难发现,它更像是一部柴静的自传。在书中,柴静的新闻之路经历了懵懂青涩到成熟理性,她自身也在人性漩涡中不停翻滚,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遇见的人和事一遍遍冲刷,一步一步完成蜕变,实现小我融入大我。她的采访作风也由《飞越的界限》中“咄咄逼人”转变成《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中的“润物细无声”。

小视角,大情怀是柴静经历懵懂青涩后的采访作风。汶川地震那年,我们坐在家里从电视网络上看大量的新闻报道,那时候死亡对我们来说就是新闻中每天不断增加的数字。我们也会在学校或是单位的组织下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来表达作为人类该有的同情心。对于悲痛这种感受,我们与灾区人民相隔千里之外,确实体会不深,我们还是可以正常上课上班,正常地重复自己的一切日常。可是柴静在书中描述震后的场景却让人几度感受到内心悲痛的抽搐感。她文字里透露出的那种真实总是让人抽离现实飘向那恐惧的一年。

生活会自己长出来,真实自有它的万钧之力。那一期,她不做官方采访,只让摄像拍摄真实,拍震后真实的废墟,拍人面对灾难时真实的崩溃,拍人悲痛后真实的麻木,拍人在悲痛中仍能在现实中找到短暂的欢愉,甚至拍一只震后幸存的小猫。镜头下的小视角,只是在传递真实,没有刻意设计,没有丁点儿渲染,而柴静在镜头里也不像记者,更像是一名灾后志愿者,默默陪伴生者,抚慰生者。所谓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小视角拍摄传递出的沉静对观众的心里冲击与新闻报道中传递出的闹热混乱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更有力量,直击人心底,震摄力足以让每一个人在红尘繁杂琐碎中抬眼定睛。

同一年奥运会,柴静被安排报道每天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很闲。要知道,勤奋惯了的人是闲不下来的,那就采访奥动场上那些不显眼的运动员吧,除了英雄,这世上还有很多失意者,他们可能更需要掌声。于是,从柴静的笔中,我们认识了在伊拉克炮火中坚持训练的短跑运动员达娜;用金牌祭奠亡妻的德国举重运动员施泰纳;为了用比赛奖金给儿子治病的高龄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还有更多更多携带故事的普通运动员…

这一期,她传递给我们的是甘居寻常的珍贵。现在是一个鼓噪的年代,人人追逐峰顶,趋赴光环,鲜少有人甘居寻常,做落后于时代的人,静静凝视人心,听这青绿的细流声。柴静做到了,她避开了对处于光环中心的冠军追捧式的采访,从小人物下手,静静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还体贴地给他们刻了DVD,给那些可能永远都不会被媒体关注的运动员一份特别的来自中国的礼物。她的节目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弘扬奥运精神,而是注入更多的人文情怀,是跟中国有关的,这大概就是一个中国记者的家国情怀。

花了很多个早上来敲这些字,我知道其实自己理解的并不深刻,更多的可能是停留在文字直接传递给我的感受,但不可置否的是柴静这个有情怀的人确实感染到我了,因为读一本书而激起内心一些在平时羞于表达的情怀是比较少有的。因为这些情怀感受都太正面,跟人表达时总觉有些矫情而羞于出口,加之天生口拙,出口易错的毛病在我身上时有犯之,故借文字表达,以舒心意,也以此当作自己认真对待的读书笔记之一。

柴静的《看见》读书笔记

写作思路:不要平铺直叙地进行,要注意及时地、不断地变化描写的角度,使描写更加具体,给读者主体化之感。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

正文内容:

冒出读这本书的念头,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想要了解“非典”,得知柴静是当年冒死深入非典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所以买下了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记叙了柴静在央视的十年经历,个人的成长之路与那几年中国发生的大事件,既可以算上柴静的个人告白书,亦可看作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录。

柴静在这本书中,语言朴实、平淡、娓娓道来,似乎感叹号都用得很少,让人觉得真实、准确且充满理性。她于岁月的沉淀中,在与自我的对话中磨去了棱角,变得温顺、柔和、善良,但并不意味着她软弱和胆小。其实只有善良的人才有刚性,决定守护着真相决不退缩让步。

她相信这世上并没有绝对的黑白强弱,如果按这样两分世界就像一个立方体推倒它,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就如“药家鑫”事件中,药家鑫将张妙撞倒不及时救助,反而因为担心受害人找麻烦用刀去刺她,从这一面看,约家鑫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

童年乃至青少年是较压抑的,他的残酷举动仅仅是出于对父亲的惧怕,从某中意义上说,他其实也是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受害者。

柴静似乎总是这样对世界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带领着我们走向善恶背后的世界。

她是极大胆且勇敢的,采访的对象不分阶层、立场、社会地位,甚至是性取向,各式各样的人都采访,无论是妓女、吸毒者,亦或是当时被视作“性心理障碍”的同性恋者,她尊重每一个采访者,认真地倾听他们所说的话。尽管社会上的许多人,甚至是他们的家人都不关心他们的死活,对他们充满鄙视。

《看见》这个书名对于柴静本人而言,是她从一开始局限于精英视角而逐渐走入真实生活中去,看见并融入了她从前可望而不可理解的生活,看见或许并不能理解和接受他们,但至少是一个开始,至少怀着一颗平常心,不将他们妖魔化,就是一种进步。

《看见》柴静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柴静的《看见》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柴静的《看见》读书笔记1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厚实。

封面上的柴静,穿着简约,微笑恬然。背后是一群戴着袖套的农民,还有一堆干柴。

序言里有一句话打动了我:“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前不久上信息课,搜索有关“抵御网络暴力“的内容,一个窗口立即跳了出来——”高跟鞋虐猫事件“。二零零六年的事儿,居然还会跳到显示屏最显眼的位置。“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名山镇的名山岛公园拍摄的女子以高跟鞋虐杀小猫……立即停止王珏药剂高工的工作,停发工资……对李跃军立即停止其工作,等待事情的调查和处理……”贴吧上谩骂一片,有些言辞甚至比事件本身更不堪入目。而我看见的,就是一个彻彻底底失去人性、失去道德底线的疯狂女人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报仇泄恨。

《看见》里面有个章节“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讲到虐猫事件。文中的王女士和我片面印象中的那个残暴的女人相距甚远。她无助,抑郁,孤独,凄惨;她婚姻有多年的问题却从不向人说起;她两眼空洞,哀求似的对记者说:“其实我也很善良很有爱心,这件事只是欠考虑。”

这些,是一个简短的虐猫视频里看不见的。就像这本书里写道的:“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

采访后,柴静发给王女士一条短信:承受痛苦对我们都是一种清洗。她没有回。

这个饱经风霜的女人还蜷缩在墙角嘤嘤地哭泣。她此时的弱小,与那只高跟鞋下的小猫无异。

原本只是愤怒的我竟开始悲哀:“既然王珏虐猫引起了公愤,为什么没有人大胆地站出来,指责那些人肉搜索通缉虐猫者的人?王珏攻击动物,人们攻击她,又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呢。”

忽然明白了书中的一句话:“知道和感觉,是两件事。“

感觉,需要我们先去看见。

《看见》最后一个篇章关于是陈虻的逝世的。“以为他会带着个难看的光头出院上班,絮絮叨叨讲生病的经验:‘哎,我最近想到了十个人生道理……你怎么不拿笔记一下?……每句都记说明你根本抓不住重点……”

忽然想起了我的小学恩师。经常罚我站着听完整节课。好几次,辛辛苦苦写的作文得到他“八股文,重写”的评语。准备在山区小学的赠书仪式上发言,他说“不能读稿。背?当然更不行。”后来我上去讲了两个小故事,意外获得掌声一片。

曾经对这些恨得牙痒痒,有时候甚至委屈地掉眼泪,现在却似乎有些留恋了。这或许是我一种稚嫩的“看见”吧。

不久前的一个清晨,我们迎来一如既往漫长的晨跑,跑到第二圈,一群小初一疯了似的从后面奔来,冲出终点线。朋友感慨:“这帮人挺厉害的啊,我们当初哪有这么多人冲在最前面。”

我盯着她的脸说:“我们晨跑的时候,跑得快的人都在队伍最后给拖后腿的人加油鼓劲。这一届初一那么多人落在后面,为什么前面的同学不带一带、拉一拉?他们只知道冲刺,而我们懂得责任。”

朋友看我的眼神带着些许惊讶。这个傻乎乎的小妞什么时候这么有思想了?

我朝她努努嘴:“看见了,就忍不住说出来了呗。”

原来看见不一定要用眼睛。

书的背后有这么一段话:“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我经常气愤我们的新闻报导永远都绕不开有毒食品、明星吸毒、交通事故、偷抢嫖赌几个腐朽得散发恶臭的话题。或许这个社会的黑暗的确深不可测,但还是有那么多温暖的故事,那么多引人深思的点点滴滴。

它们就在身边。

柴静的《看见》读书笔记2

不是第一次读柴静的这本书。曾因为我很喜欢的老师推荐,我读过此书并认真做了摘抄。但正因为读过,我才如此惊讶,两次阅读的间隔不超过五年时间,同一本书里触动我的句子就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初读时,或许因为年轻气盛,我所关注的,是对幸福的期待,是对苦难的浪漫式幻想。那时候,让我念念不忘的句子,是“浅青色的黎明,风把天刮净了,几颗小银星星,弯刀一样的月亮,斜钉在天上”,是“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如今再读,更加抓我心思的,是反省与思悟,是那一声声的叩问,是“你有思想吗?你有什么思想我请问?真让你开始去想的时候,真让你拿出自己对问题看法的时候,你能有看法吗?”,是“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是“你说得对,但不见得是唯一的道路”。

我曾认定纯粹是人一生的追求。我以为,世界的样子应该是黑白分明。一件事情,应该有唯一的属性,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就算有复杂性,就算有黑白混合的地方,那也应该是在一面白净的墙上不小心沾染上点点黑斑,即使污点暂时去不掉,黑白之间还是泾渭分明的。花了很长的时间,我逐渐意识到,不存在纯粹的黑与白。这个世界不是黑白混杂,而是不同程度的灰。

这让我困惑。我能理解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我很难接受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了。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这我理解。但,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这是我曾经不能够弄明白的。

直到我看见有人说,真理总是成对出现的。所谓的真理,不过是在特定的前提条件下才成立的结论。既然有条件才能成立,那么当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结论会发生改变,也就不意外了吧?

在见到发生极端案件而媒体开始报道犯人在生活中的样子时,我也一度想发类似“不用知道犯人的心情,也没有必要理解你,我们对于不幸的身世不感兴趣,也不管动机是什么”的截图。读完《看见》,我意识到,我可以反感媒体刻意摆弄人设夸大罪犯善意为罪犯卖惨,但我不应该抵触媒体对凶手家世的研究,以此来助于立法和政策的完善。但也仅止步于此。媒体与国家可以研究改善如何关爱社会边缘人群,对于罪犯本人,对于那些在清醒状态下经过谋划已经去杀了人的人,我不认为我们有理由可以宽恕。作为幸存者,作为旁观者,我们没有资格代替被害人说出原谅的话语。

也许过些时日,我的观点还会变化,谁知道呢?但如果发生了的话,大约是说明我还在思考,还在成长,不是吗?

插上电热毯,开强档,偎床夜读柴静的《看见》,从冰凉看到滚烫。嘿嘿,我可不象小崔那么“傻”,“泡浴缸里看,从滚烫看至冰凉”。

开始是柴静写自己刚进央视的心路历程,开始很失败也很失落,后来经过一番努力、领悟,才慢慢一点一点地渐入佳境。看到这里我很想把女儿叫起来共读,叫她知道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成功者。柴静身上有股子拧劲,这和她清秀的小小的身量不大相符。她主持的节目我也看得不多,但我知道她与众不同的地方,她采访的多是边缘性、尖锐的、争议很大的人物和事件,语气平静理性但不失锐气,往往能一语中的,很深入深刻,直插人心,有很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这种人,如果在国外传媒界,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其实平日,我更喜欢看娱乐主播,明亮,鲜艳,妙语连珠,叫人捧腹。可是柴静叫我感觉敬重和敬畏。有一次她去采访曝光山西的污染事件,当地官员语带讥诮地问她,你是山西人吧,怎么不给山西做些好事?她答曰,“这就是。”很简短,有力,引人深思。2003年非典事件时,她和同事们不顾生死,置身一线,给全国人民带来很真实鲜活的报导,在现在这个和平年代,这也算是很英雄的行为了。

前阵子网上有一种说法,说在央视主持人当中,很多美女主持人都傍上大款,嫁进豪门,但是有一个女主持人至今没有在北京买房,这十多年一直住在原来租的房子里,是公认的央视最穷主持人,她就是柴静!甘于清贫的柴静,是繁华深处那朵盛开的雪莲柴静是这样回应的,在感谢网友好意的同时,她表示溢美之词,不敢领受,“最近有条关于我是"央视最穷主持人"的传闻,很多人来问。好意我知道了,但请各位今后不必再提此事。我的职业身份是一个记者,与公众有关的部分只是我报道上的专业能力,在这个范围内欢迎任何讨论。但我的生活方式是我的个人隐私,我按我自己舒服的方式活着。这事跟能力和道德都没关系,没什么可自惭,也没什么可自得的,更谈不上"甘于清贫"。溢美之词,不敢领受。”而且她还表示,这么说对她的同事们不公平。这就是柴静,低调,平和,不炒作,落落大方,绝不媚俗。

看着她的书,我不由得想起了十多年前的自己,那个爱阅读爱自由爱憎分明的女孩子,虽然这跟柴静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这是读她书带来的感想,不得不说。那时候,每到春夏换季时,那个女孩子打开衣柜,数数自己历年积累的五条旧裙子,心中会微微一笑,很知足地想这个夏天足够对付了。可是到现在,纷繁的物欲,躁狂的时代,渐渐心智的迷失,也许某方面已成为自己先前十分厌恶的人。这样不好!虽然相对大部分人来说,我现在的生活还是足够的简单,单纯,但是能回到过去吗?不过,也没什么必要真回到过去,一个年龄阶段有一个年龄阶段的好,起码我现在不会过分敏感,妄自菲薄。我是快乐的,在很多时候,生活中只要你不太较真,善于发现,其实也有很多闪光之处。“认真你就输了,不认真你会活得更好。”这是一位治愈系御姐的醒世名言,品一品,很有道理的,当然也不是说要人太玩世不恭。所以对于近日一位朋友老公的弃世事件,我感觉很是揪心与不解。和一位致力于心理学研究朋友的想法一样,现在,心理健康已不容忽视,因为这世界发展太快,光怪陆离,千奇百怪,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早已不是当初我们上学时那个“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矛盾”了。

最后,做为“公认”的“娱乐版副版主”(办公室的公)(正位现在让位于严姐 ),我当然是要八卦一下柴静的感情生活。网传冯大作家近期为她离婚了,虽说柴静方回应两人只是“红颜知己”和“蓝颜知己”的关系,她的一个朋友称不要试图去定性两人的关系,这样“太庸俗”。但我是十分的赞成他俩走一起的,凭柴静写的《杂种冯唐》,那个解剖之锋利,了解之深切,非多年老友不能写出。而且幸亏冯唐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他是医学博士,留过洋,现在好象是在体制内一个大型国企做高管,这样也较配柴妹妹了。大凡纯粹的文人,特别是男性文人,都有股子酸腐之气,不是变态就很过敏,没一点清明刚正的男儿气,哪里配得上我们天仙似的柴妹妹呢。

昨晚看了一个多小时,今晨送走女儿后又看了一个多小时,《看见》折痕在136页,以我摧枯拉朽一日几本的阅读记录,这已经算是很龟速了,但不要紧,好东西,是要慢慢品的,插电,慢````慢````品。

以上就是关于观众生百态,品人性真美——读《看见》有感全部的内容,包括:观众生百态,品人性真美——读《看见》有感、柴静《看见》读后感怎么写、柴静的《看见》读书笔记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温馨提示:
本文【柴静读的什么中专】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