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peixunla.com)重庆轻工业学校是职高还是中专(四川仪表工业学校),最近有几个网友想了解重庆轻工业学校是职高还是中专(四川仪表工业学校),下面重庆轻工业学校是职高还是中专(四川仪表工业学校)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一下。
大河报记者 樊雪婧
3代人18位从教重庆轻工业学校是职高还是中专,5代人9位从教……在时光长河里,一支粉笔被一代代传递,教师用辛劳汗水和智慧编织成无数耀眼的光环。
9月3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河南省首批教育世家,根据家庭的传承性、典型性、示范性,突出坚守教学一线和接力奉献精神,最终审核认定河南师范大学王军等55个家庭为河南省首批教育世家。
其中,开封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朱美琳、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刘仁、河南工程学院李道苏 、上蔡县东岸乡中心小学张问德 、鹤壁高中周照鹏等5个家庭将参加全国首批教育世家审核认定。
一起来领略下教师世家的风采吧!
1.朱美琳,女,1920年9月生,中共党员,开封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教师,从教32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18位教师
朱美琳1949年参加工作,1986年3月离休,从教32年中先后在密县曲梁完小、密县华严寺完小、密县药庙完小、开封市中山路七小、开封市东棚板街小学、开封市曹门大街小学、开封市东棚板街小学、开封市盲哑学校任教,离休前任开封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任党支部书记。
从旧社会到新中国,朱美琳见证并参与了开封教育事业的发展变革重庆轻工业学校是职高还是中专;从无到有,她提议创办了开封市教育系统第一所幼儿园……朱美琳光荣离休后,思想和对教育的热爱并未离休。她历经10年、呕心沥血编写长达145年的最为详尽的《开封教育志》,记录下开封教育发展与进步的每一项历程。2019年9月,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1年6月,获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在她的影响下,她的三代子孙中16人选择投身教育事业,其5个女儿李临君、李桧君、李汴君、李梅君、李宏君;女婿姜洪林、马守良;外孙女王璐璐、李响、马婧、姜楠、赵珊;外孙王鹏、姜宁;外孙女婿娄鹏飞,外孙媳妇于娜秉承她的教育理念,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其外孙王鹏从教于开封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2019年被评为河南省骨干教师。
2.刘仁,男,1949年11月生,中共党员,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理事长、党委副书记,教授,从教51年。家庭连续5代共有9位教师
刘仁出生于一个“医”脉相承的教育家庭。除曾祖父刘春元民国时期一直在郑州从事教育工作,祖父刘天民受聘于原河南医学院中医科,“以师带徒”传承中医,让中医药学走进了西医院校课堂。父亲刘鼎业毕生奋战在医疗教育事业第一线,1951年主动请缨参加中南抗美援朝医疗手术队,在朝鲜战场救死扶伤,在1960年的全国文教群英会上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妻子马明芬在护理院校执教47年,荣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刘仁先后在河南医科大学、郑州大学从事教育工作多年。1993年,退而不休的他,与父亲、妻子共同创办郑州黄河医学中等专业学校(2016年升格为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他始终恪守“走上讲台,教书育人;走下讲台,为人师表”的原则,心系教学改革,连续10年为革命老区免费培养130多名学生,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刘仁被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从创办学校至今,刘仁和妻子长期住在学校的学生宿舍楼,工作在教育第一线,谋求学校发展,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受他和妻子的影响,女儿刘芳、刘荃、女婿张臻先后走上教育岗位,正把教育世家的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用敬业、无私和奉献,续写着桃李芬芳。
3.李道苏,女,1954年3月生,中共党员,河南工程学院教授,从教28年。家庭连续5代共有7位教师
李道苏的祖父李德升,从教24年,先后创办皖南中学(现南阳经贸学校)、邓县初级中学(现邓州一高)、正德中学(现邓州第五高级中学)三所学校并担任校长。1945年9月李德升光荣牺牲,于2009年3月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
李道苏的父亲李光泽,先后任教于河南大学、郑州大学,从教56年。解放后,李光泽筹建了河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科,在心血管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
李道苏的长兄李道本,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兼职博士后导师、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道本通信技术实验室”主任,从教近60年。李道本发明了无干扰的LAS-CDMA系统,拥有119项PCT国际发明专利。1984年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4 年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Cambridge World Famous)排行前100名世界级专家。2011年,国家为表彰李道本对神舟七号所做贡献,为他颁发了银质奖章。
承续着“尚学”的基因,1978年李道苏考入河南大学,毕业后便一直躬耕于教育一线,她所授的政治理论课深受学生欢迎。李道苏的曾祖父李箴六是私塾先生;其配偶王铁任教于河南工程学院,从教35年;其女儿王菁任教于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从教3年。五辈扎根讲台百余载,倾尽韶华育桃李,教师情节早已融入他们的家庭。
4.张问德,男,1935年10月生,上蔡县东岸乡中心小学教师,从教39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10位教师
从张问德开始,他们家的教师越来越多。张问德1956年参加工作,曾先后在初中和小学任教,2005年退休,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大半生。同时,四个子女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一家人中,儿子张松海、张九海、张中海、女儿张月兰,儿媳刘宁、刘杰、于春红,孙女张雪芳,外孙女张莺歌,孙媳妇于萌萌共10人从事教育工作。
张问德对后人们提出要求,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本着学校利益高于一切,坚定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信念。而在工作中,子孙们也都始终以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都冲在一线,坚守岗位。
进入新世纪后,张问德曾给子女们布置了一个新任务重庆轻工业学校是职高还是中专:思考自己如何与时俱进,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那时,张问德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积极的尝试和转变重庆轻工业学校是职高还是中专: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开展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形成良好的性格……就这样,他一直以来教导儿女们在教学上围绕“勤”字下功夫,兢兢业业、持之以恒,用青春和热血点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未来。
5.周照鹏,男,1972年11月生,中共党员,鹤壁市高级中学副校长,从教30年。家庭连续4代共有7位教师
周照鹏一家自其曾祖父周维新1925年北京大学毕业,在郑州大学工作起,至今已有四代人从事教师工作,从教时间近百年。周照鹏的祖父生前在濮阳县第二中学从事教育工作33年,外祖母生前在鹤壁市山城小学从教40年;父亲周广修退休前在鹤壁市春雷小学从教;母亲退休前在鹤壁市第四中学从教。
1991年,在家族的耳濡目下,一直梦想成为人民教师的周照鹏走上了讲台,开启了自己的教师生涯。工作中的周照鹏始终不忘家学传承,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善于利用语文学科优势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优秀的业务能力让他获得了河南省首批中原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
周照鹏的妻子高凤霞是鹤壁市淇滨中学的教师,已参加工作30年,是鹤壁市优秀教师。
6.王军,男,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从教36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6位教师
王军的外公生前在郑州铁路技术学校任教,教龄30年。父亲退休前在新乡铁一中工作,教龄40年;母亲先后在郑州市幸福路小学、郑州39中、新乡铁一中从教,教龄30年。
王军从小住在学校内的职工宿舍,在学校的氛围中长大。在职业选择上,外公和父母对他的影响很大,使他从小立志长大后也要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1981年参加高考,他毅然报考了新乡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做了一名大学老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他注重教学相长,研究教学方法,强化手段创新,深受学生喜爱和好评。妻子魏海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河南师范大学军事教研室工作,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专业学会先进工作者。
妹妹王红在新乡市卫滨区英才小学任教,目前教龄已有28年,是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学名师。
7.王晨,男,1977年2月生,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执行董事长、常务副校长,副教授,从教22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6位教师。
百年医学教育世家,百年文化积淀,百年育人传承,从祖父母王树青夫妇到父母王左生夫妇,再到王晨夫妇,几代人的艰辛与守护、努力与奉献,是学校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精神源泉。他们爱生如子,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起居饮食,用一份爱心换取学生的一份回报社会的真心。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人王树青离休前在河南医科大学工作,祖母是河南医科大学早期著名教授之一。父亲王左生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河南医科大学、郑州大学任教,现任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董事长。母亲陈素珍退休前任郑州大学医学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退休后在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担任外语教育部主任、图书馆馆长。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王晨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
8.王嫣,女,1977年3月生,中共党员,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教授,从教22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5位教师
王嫣的外祖父姚从工、外祖母何芬是新中国成立时第一批从海外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参与了新乡市平原师范学院的筹建工作。1951年,平原师范学院正式成立,姚从工任化学、生物两个系的第一任系主任,任教期间,由于科研卓著, 曾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2 项河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并成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外祖母是外语学院的副教授,一直从事英语的教学工作。王嫣的母亲姚昌立是新乡市第三中学的高级教师,从教33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以学生为本,注重因材施教。
在这样的家庭中耳濡目染,王嫣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深厚的教育情怀。从小受家人的影响,比较重视专业的学习和积累。2017 年至 2018 年曾赴清华大学做访问学者,现在兼北方工业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
9.王建平,男,1963年2月生,中共党员,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讲师,从教35年。家庭连续4代共有6位教师
上世纪30年代末,王建平的祖父体会到教育对一个人的深刻影响,他四处筹措资金在村里办起了小学,使得村子里的孩子有了启蒙的机会,而其父亲姐弟两人也因此有了学习的机会。王建平的大姑毕业后在遂平县城的小学任教。父亲考入大连师范学院继续深造,1954年毕业后,先在辽宁省瓦房店市教书,1956年跟随抗美援朝志愿军转业到洛阳的母亲也到了洛阳,在洛阳一中工作38年直至退休。
受家庭的影响,在完成高等教育之后,王建平和妹妹都走上了教育岗位,配偶也都是教师。他的爱人王巍峰在洛阳理工学院,教龄34年,他的妹妹王文在洛阳旅游学校从教37年,妹夫是洛阳市第十九中学教师,教龄38年。他的女儿也于2017年走上了洛阳理工学院教师岗位,成为教坛新秀。
10.王颖彬,男,1955年1月生,中共党员,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退休教师,从教36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5位教师
王颖彬的父亲王瑞兆,1950年参加教育工作,临颍县南街学校、固相高中政治教师、校长兼书记,已故,教龄38年。王颖彬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和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1977年恢复高考,王颖彬报考师范院校,成为了一名师范院校的学生,1981年被分配到新乡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现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到2016年退休已从教36年。从教的36年中,王颖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评为教育部“百千万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骨干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妹妹王淑敏在临颍县实验学校从教32年。
儿子王乐,2012年参加教育工作,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生物工程学院院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儿媳王进燕也是河南工业大学教师,教龄12年。
11.冉泽晓,男,1964年8月生,中共党员,淅川县大石桥乡中心学校教师,从教35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9位教师
冉泽晓的父亲冉德彦在淅川县大石桥西岭初中从教41年,现已退休。在父亲的影响下,其兄弟6人有5人从事教育工作。大哥冉泽敏在大石桥乡一中从教39年,现已退休。二哥冉泽顺在大石桥乡柳家泉小学从教40年,现已退休。五弟冉泽伟,1989年从河南大学毕业后就到安阳一中教学,现已在安阳一中从教31年,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六弟冉净斐,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已在郑州轻工业学院从教26年,因为业务能力强又被上海大学聘任为客座教授。
冉泽晓1986年中专毕业后就当上了老师,先后在大石桥乡红沟初中、大石桥乡初中、大石桥乡小、大石桥乡中心校工作,至今36年。大儿子冉鹏在郑州经开区实验小学从教7年,现在韩国全州大学体育系读博士;大儿媳妇王雪,在郑州市龙子湖小学任教已有8年。二儿媳妇姚瑶2015年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以全县招教第一的成绩进入县一高教学。
12.邢毅,女,1985年11月生,中共党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讲师,从教10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5位教师
祖父邢占岐,40年教龄,致力于乡村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外祖父闫庆河,生前执教于邯郸物资职工中专学校,40年教龄,对待教学工作兢兢业业,始终坚持把学生利益放在首位。邢毅的父亲邢振贤教授执教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母亲闫翠英,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生亲切热情,深受学生好评。
邢毅深刻体会到祖辈与父辈投身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光荣与伟大,在取得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后选择坚守在教学一线,现已执教十年有余,潜心钻研教学技能,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曾荣获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
13.邢澄,女,1986年7月生,中共党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从教9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6位教师。
邢澄的祖父邢济光先后在原察哈尔省技术学校、原察哈尔省会计专科学校、华北财经学校、张家口财经学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会计系任教,38年来为新中国航空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邢澄的外公刘庭华先后在陕甘宁步兵学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任教,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奖章”。外婆张秀云扎根基层教育事业,默默付出。
邢澄的父亲从教41年,任教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体育教学部,母亲教龄35年,工作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图书馆,二人在工作岗位勤勤恳恳,默默奉献。
邢澄现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团委书记、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任职9年来一直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本职工作,激励广大青年不断超越自己,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14.乔素萍,女,1972年10月生,民盟盟员,永城市第一小学教师,从教29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6位教师。
乔素萍的父亲乔方珍,从教36年,先后在永城市新桥中学、酂阳高中、大王集高中、永城高中任教。1989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
乔素萍是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作为带头人,她积极带领学校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及新教材、新教法研究,并实践于课堂之中,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绩。
乔素萍的配偶付涛任教于永城市实验小学,从教30年;其女儿付艺璇任教于永城市第一高级中学,从教4年;其姐姐乔素贤任教于永城市大王集乡郭桥小学,教龄39年,现已退休;其妹妹乔璐任教于永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教龄29年。
15. 刘岚,女,1968年4月生,民进会员,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从教32年。家庭连续4代共有6位教师。
刘岚的外祖父刘德霖,从教40余年。解放前在信阳豫南中学任教(今信阳三中),后调入确山一中,1957年打成右派被下放到农村期间仍然坚持教学工作,直到离休。
刘岚的父亲褚玉森,从教37年,先后在确山一高、汝南师范学校任教,1996年被评为河南省特级教师。母亲刘希真在汝南县县直幼儿园工作,教龄 38年。
刘岚从教32年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教学上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同时又承担班主任工作,和学生亦师亦友,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2015年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
刘岚的哥哥褚纲现任教于驻马店第二十中学,教龄34年。刘岚的儿媳商锦翠任教于汝南县三桥乡辛庄小学,从教6年,为了留守儿童,无怨无悔地坚持在最基层的小学工作。
16.刘悦,女,1984年7月生,中共党员,郑州工商学院体育系副教授,从教12年。家庭连续4代共有4位教师。
刘悦的曾外祖父生前曾办过私塾,解放后便将私塾里的桌椅等捐给了国家,自己在开封市新街小学执教15年,直至退休。外祖母退休前在开封市小汪屯小学工作,教龄34年;母亲退休前在开封市夏理逊小学执教,教龄30年。
母亲的爱岗敬业、乐于创新教学方式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刘悦。2009年6月,刘悦成为郑州工商学院(原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体育系的一名教师。在讲台上历经风雨十余载的刘悦,不仅成长为同事、学生口中的“生活里贴心,学习上专心,工作中热心”三心好老师,也收获了河南省第三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三等奖、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成果。
17.刘世战,男,1965年9月生,中共党员,郑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从教35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6位教师。
刘世战的父亲、母亲同在新密市苟堂镇石庙村小学执教,40余年里兢兢业业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直至退休。在父母的影响下,刘世战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类院校,毕业后进入郑州师范学院教书育人。和他拥有同样梦想的弟弟,毕业之后进入郑州市二七区庆泰路小学工作,如今已有29个年头。
教学上,刘世战善于钻研,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对自己接手的管理工作高度负责,卓有成效。常年的坚守,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如今,刘世战成长为一名党总支书记,却始终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标准要求自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荣获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他的女儿在他的带动下,也走上了教书育人这条路。
18.刘秦凤,女,1945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三门峡市第二初级中学教师,从教35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4位教师。
刘秦凤的父亲刘寄园是新中国成立之年登上讲台,一生辗转多所学校从教,最终在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退休。2021年6月,刘寄园老先生“把党费交到100岁”的遗愿被各大媒体报道,人们对这位三门峡教育变迁的见证者印象再次刷新。
刘秦凤与妹妹在父亲的影响下,在大学毕业之际选择投身教育事业。她们执教30余年,教学足迹遍布三门峡市多所学校。
女儿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1995年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毕业后,也回到了三门峡,做了一名人民教师,成为家族的第三代接棒人,已成长为河南省骨干教师,继续为更多学子照亮求知的路。
19.闫福亮,男,1976年12月生,鹿邑县西城中学教师,从教27年。家庭连续4代共有7位教师。
闫福亮的曾祖父是一位清末秀才,精通经史;祖父从事教育事业后,先后在鹿邑多所学校任教,直到近70岁时,因疾病缠身才离开工作岗位。父亲执教期间,辅导的班级及学生多次获奖。1986年,鹿邑县委、县政府授予闫福亮家“三代从教之家”牌匾。
闫福亮1995年从淮阳师范学校毕业,先后从教于鹿邑的涡北镇付湾小学、太清职业高中等学校,2006年入职鹿邑县西城中学任教至今。从教以来,闫福亮是为多面教学能手,既可以教语文、数学,又能执教音乐等科目,还兼任过班主任工作。仍在一线教学的他,主持着“鹿邑县第七名师工作室”音乐学科领域的工作。2019年,闫福亮被评为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2021年,闫福亮荣获荣获河南省优质课二等奖。
从教路上,闫福亮并不孤单:妻子也是一位教育事业传承人,在一线教学30余年;妹妹深爱着教育,毕业后同样留在家乡执教。
20.李杰,男,1934年5月生,中共党员,获嘉县史庄镇第一初级中学退休教师,从教60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12位教师。
李杰一家三代有12人从事教育事业,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大学等各级学校。
“不能把一名不合格的学生送给社会”是李杰一直践行的理念。过去执教的60余年里,有学生缺课,他必安排或自己找时间帮助补回;有学生辍学,他必想方设法帮助排忧解难,直到学生重返校园。在1984年至2009年,他先后8次被评为新乡市目标教学改革先进个人、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工作者等。
李杰十分注重用家风家训教育子女,以严格的家训传承优良家风和教育理念,在子女和孙辈中培养出5名博士生。在李杰的影响下,10位子孙辈走上教育岗位并取得突出业绩: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21.李琳,女,1980年7月生,中共党员,安阳市红旗中心小学校校长,从教22年。家庭连续4代共有6位教师。
李琳的曾祖父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私塾先生,后因护村抗击日寇而英勇牺牲;祖父1949年走上讲台,直至1983年离休;父亲1983年进入徐州市丰县宋楼镇孙楼小学教书育人,后因工作调动,来到安阳县善应镇中心校工作,从教35年;母亲自1969年走上讲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成了她从教38年最生动的写照。
李琳从教至今已有22个年头,她踏实认真、不争名利,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工作中,她坚持埋头苦干、榜样引领,始终以做一个踏实勤勉、务实上进、忠诚担当、立德守正的教师为最高职业境界。从教以来,李琳从一名一线教师成长为安阳市骨干教师、安阳市巾帼标兵!
如今,李琳与丈夫携手奋斗在教育之路上,他们始终坚持:要努力做最优秀的自己,一切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2.李霞,女,1978年8月生,中共党员,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21年。家庭连续4代共有6位教师。
李霞出生于一个教育大家庭,曾祖父终身在国民小学任教;祖父生前在汝南水屯中心学校从教多年。父亲李劝醒在汝南县韩庄镇徐寨学校从教近40年。
李霞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从教以来,立志做一名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怀着满腔的热忱和虔诚,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自主发展,快乐成长”的理念,换来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喜爱,先后荣获“河南省教学技能标兵”“中国第二届课改杰出教师”等称号。哥哥李振龙、姐姐李海霞均在洛阳市第十二中学工作,教龄分别是 21年 、22年。
23.李春光,男,1959年10月生,民革成员,河南轻工业学校讲师,从教36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7位教师。
李春光的父亲在本家多个长辈的助力下才完成学业,深知教学之艰、教育之重,在抗战时期创办、执教中小学校,在解放战争时期一边教书一边为解放军收集情报……已故的母亲执教40余载,辗转河南、安徽、上海三地,频繁变动中坚守教书育人初心,直至离休。
李春光作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父母二人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和勤恳踏实工作的风格,深深影响着李春光与他的姐姐、弟弟。耳濡目染下,姐弟三人先后从事教学工作。李春光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为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被认定为第一批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一批省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
24.杨伟,男,1969年2月生,唐河县马振抚镇中心学校教师,从教33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6位教师。
杨伟的父亲1959年在唐河师范学校毕业后就走上了三尺讲台,近40年的教学生涯中,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1997年退休之际,被学校返聘授课。正是看到了父亲坚守教育事业意义,杨伟与自己的兄弟、女儿选择将教育事业延续下去。
杨伟如今已在讲台上度过33个春秋,他始终以一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探索“情感教学式”课堂教学模式,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学效果显著。
25.杨雪梅,女,1970年9月生,民建会员,黄河科技学院校长,副教授,从教22年。家庭连续4代共有7位教师。
杨雪梅出生于教育世家,其曾祖父创办新式学堂,祖父在滑县县立初级师范学校、聊城师范学校相继执教20余年,父亲1978年调入郑州大学物理系,1980年被聘为该系首批工程师。1984年,同在郑州大学执教的父亲、母亲本着“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白手起家,在办学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创办了黄河科技学院。其弟留学归来后,发起成立“高等教育信息化2.0建设改革创新联盟”,为加快推动郑州市乃至河南省教育教学水平做出了贡献。
杨雪梅在父母的影响下,也走上了从教之路,并从母亲胡大白手里接过接力棒,带领黄河科技学院继续发展,从事民办高校管理工作与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坚持以党建为核心,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主持的课题研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6.杨清洲,男,1951年8月生,中共党员,汝州市陵头镇中心学校教师,从教38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10位教师。
杨清洲的父亲杨增俊是共和国第一代教育人,先后担任汝州市陵头学校、临汝县高中、临汝师范等多所学校的校长,从教38年。
受父亲终身从教的精神影响,杨清洲从小便立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先后任教于汝州市陵头高中、陵头初中、陵头镇中心校。1996年,杨清洲出任教办主任,当时山区办学条件极差,校舍面临倒塌。于是他借国家集资办学东风,上求情,下动员,3年时间集资120余万元,先后建起了汝州市陵头三中、叶寨、庙湾等十余所中小学教学楼,从根本上改变了陵头镇中小学办学条件。
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杨清洲的3个兄弟妹妹和2个弟媳;3个女儿也纷纷投入乡村教育事业,为乡村孩子照亮梦想。其弟杨红旗被评为河南省名师、省骨干教师。
27.汪任远,男,1924年4月生,中共党员,黄淮学院副校长,从教70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10位教师。
汪任远1948年参加革命并入党,是一位有73年党龄、70年教龄的老同志。他先后在商城中学、潢川高中、汝南师范学院、驻马店农业学校、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和黄淮学院任教。
汪任远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精神感召全家10口人走向教师岗位,后辈延续了老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汪任远的爱人高林霞任教于驻马店政法干校,从教43年,现已退休;其大儿子汪新民任教于黄淮学院,从教53年,现已退休;其女儿汪虹任教于江苏大学,从教41年,现已退休;其大孙女汪旎任教于广西大学,从教16年……汪新民是中国教育技术学会常任理事,先后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是河南省百名技术人才。
28.宋庆才,男,1970年2月生,中共党员,平顶山市第十中学教师,从教36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5位教师。
宋庆才的父亲宋汝瑞扎根农村教育36年,在平顶山市滍阳镇北滍小学任教期间,钻研出的五步教学法在全镇推广。
宋庆才是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先后任教于平顶山市滍阳镇舒山小学、岳庄小学、杨官营小学、周庄小学、平顶山市第十中学。在杨官营小学、周庄小学担任校长的10年中,宋庆才为本单位多次取得了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宋庆才的爱人郭秀茹任教于平顶山市第十中学,从教26年;其大哥宋庆北任教于平顶山市实验中学,从教33年,是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其女儿宋鋆涵任教于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从教1年。教育事业在这个普通的家庭代代传承,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29. 张红,女,1975年2月生,中共党员,临颍县南街学校副校长,从教28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6位教师。
张红的外祖父邢国森,从教55年,是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并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奖章”。邢国森先后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许昌完中、临颍县一高,退休后又被返聘到南街学校坚持工作到现在。张红的外祖母任彧林,从教40年,先后任教于临颍县南街学校、北街学校、临颍县一高。
刘红自小在外祖父家长大,从小耳濡目染,让她种下了当教师的种子。1993年走上三尺讲台,在教学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省骨干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张红的母亲邢仲玲任教于临颍县南街学校,从教35年,现已退休;其哥哥杨俊中任教于河南大学,从教36年;其姐姐杨惠娟任教于临颍县南街学校,从教19年。全家人一起坚守教学一线,书写万千学子的希望。
30. 张鹏,女,1984年8月生,中共党员,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助教,从教13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5位教师。
张鹏的祖父张景奎任教于开封高中高级教师,从教40年,现已退休;其祖母肖君远任教于开封鼓楼区裴场公小学,从教40年,现已退休。祖父祖母均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张鹏的父亲张五钢,从教33年,先后任教于郑州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张鹏的母亲彭景荣,从教41年,是艺术设计专业教授,参与筹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广告学专业和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美术系专业建设。
张鹏从教13年,在探索线场教学开展模式期间参与完成多个省市社科联课题,指导学生参与专业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31. 陆宜清,女,1966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教授,从教35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7位教师。
陆宜清从教35年,先后任教于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栾川第二职业高中、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是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陆宜清把教书育人和精品课程建设任务结合起来,借助数学的知识载体,建立数学模型意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育人志,三代承。陆宜清一家3代7人长期耕耘在教学一线,其祖父陆勤林,任教于镇平县第三高级中学,从教41年;其父亲陆启平任教于镇平县石佛寺镇赵湾初中,从教37年;其哥哥陆宜新任教于南阳师范学院,从教34年;其爱人杨松华任教于郑州大学,从教35年;其弟陆宜哲任教于镇平县石佛寺镇初级中学,从教26年。
32.武素勤,女,1954年7月生,滑县八里营镇中心小学教师,从教34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8位教师。
武素勤扎根乡村教育34年,年复一年地辛勤耕耘教育事业,为农村知识、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做出贡献,用自己的青春岁月,点亮农村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
“勤勤恳恳,凭心做事;兢兢业业,以德树人”是武素勤一家的家风家训。在此影响下,全家先后有3代8人走上教师岗位,扎根乡村教学一线,并为了教育事业,奉献了各自全部的青春年华。
武素勤的父亲武书阁任教于滑县城关五里铺中心校,从教36年;其哥哥武守亮任教于滑县留古镇东大队小学,从教36年;其妹妹武玉勤任教于滑县留古镇李周村小学,从教35年;其女儿秦军娜、秦军辉分别任教于滑县向阳小学、滑县产业集聚区英才小学,从教24年、14年。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光荣的教鞭在武素勤一家手中代代传递。
秦军辉、秦军娜和母亲武素琴合影照
33. 武继敏,男,1966年8月生,中共党员,濮阳市子路小学校长,从教34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10位教师。
武继敏的祖父武良存,年仅18岁即投笔从戎,后入黄埔军校学习,军校毕业后留校做教员,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武继敏秉承“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训,大学毕业后,回乡传承了祖父辈们的衣钵,先后任教于濮阳市教育学院、濮阳市实验幼儿园、濮阳市第三中学、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濮阳市子路小学。武继敏带领濮阳市子路小学连创辉煌,学校连续两届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校园,他自己也成为全国素质教育模范校长等。
武继敏的父亲武模章,任教于台前县城关镇联校,从教45年,获得“光荣在党50年”荣誉奖章;其爱人郑秀珍任教于濮阳市实验幼儿园,从教34年;其弟武继华、武继珍分别任教于台前县城关镇联校、台前县马楼初中,从教30年、10年;其妹武冬青、武春丽分别任教于河南省实验幼儿园、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从教32年、30年。
34.金辉,女,1974年7月生,中共党员,商城县第四小学副校长,从教30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5位教师。
金辉的外祖父谢绍安,任教于商城县三里坪乡三教洞小学,从教34年,为了多教几个孩子,他经常要走十几里的山路去各家各户动员孩子上学。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在村民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连任30多年校长。
金辉先后任教于商城县鲇鱼山乡平塘小学、商城县第四小学,是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德育先进个人、省级骨干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趣,每次上课前她都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好每一课。金辉自己对语文和道德与法治学科总结了一套“五步读书法”,抓重点词、联系生活的教学模式,深得学生的喜爱。
金辉的母亲谢长庆,任教于商城县三里坪乡三教洞小学,从教10年;其兄金泉,任教于商城县实验小学,从教33年;其女儿张钰洁,任教于商城县汪岗中学,从教1年。跨越两个世纪,光荣的教鞭以接力棒似的方式代代传递,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情怀。
35.孟骞,男,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从教14年。家庭连续5代共有6位教师。
孟骞毕业后一直任教于河南大学,培养了一批批优秀毕业生。他参与筹建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河南大学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工作。协同中心于2013年由河南省教育厅和财政厅获批成立。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于2012年由国家人社部获批建立。2016年年初,孟骞改任中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推动中原发展研究院成功入选“CTTI”权威智库首批索引名录(河南省高校唯一)
孟骞的高祖父是前清举人、私塾先生,从教30年;其曾祖父孟昭渠是开封市杞县大同中学奠基人,从教10年;其祖父孟靖尘,先后任教于杞县中学、原开封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教42年;其父亲孟庆琦,先后任教于开封市21中学、开封高中、河南大学、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从教50年;其爱人刘漫任教于河南大学,从教12年。五代教育世家,历经100年风雨历程,他们的教育传承还在继续。
36.赵江,女,1959年6月生,中共党员,洛阳师范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办公室副主任,从教39年。家庭连续4代共有7位教师。
赵江的父亲赵启汉生前为支援边疆建设曾到新疆大学任教,随后又回到洛阳师范学院,教龄35年;母亲生前也在洛阳师范学院任教,教龄37年。
赵江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着无限的崇敬,1982年,怀着这份崇敬她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学校教书育人的同时,她还多次参与到援疆队伍之中,为少数民族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丈夫张欣从教30余年,一直奋斗在教育第一线,刻苦钻研,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逐步从一线教师成长为教导主任、教研员、教研室主任、校长、教育局局长。
儿子张照宇在洛阳师范学院信息化中心任教师,教龄8年,在2020年疫情期间,发挥自身优势开发相关程序助力学校战疫。
37.段纳,女,1970年8月生,无党派人士,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从教22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7位教师。
段纳的祖父段凌辰生前先后任教西北大学、中州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从教22年;祖母冯文英生前在河南农业大学从教30年。父亲段佩简先后在平顶山市多所任教,从教37年,母亲王国英在平顶山市中心路小学从教30年。
自幼在校园里长大的段纳,带着对祖辈的认同,在毕业后不久就走上教学岗位,在讲台上一站就是22年。任教期间,她坚持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教学中注意跟随教育发展步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学生创新能力和道德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打造传媒类专业“金课”。丈夫鲁书喜从教30余年,曾任平顶山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软件学院院长、党委宣传部部长,现任平顶山学院教务处处长。姐姐段绥在平顶山学院工作,教龄30年。
38.段卫东,男,1967年11月生,中共党员,信阳市浉河区第九中学校长,从教34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6位教师。
段卫东的祖父段璞生前在郑州市十八中任教,从教30年。
父亲段劭1958年从河南大学毕业后先后到信阳市一中、五中、七中、九中等学校任教,从教39年,1995年被评委全国劳动模范;母亲高德芹在信阳市第三小学任教至退休,从教32年。
出生于教育家庭,父辈敬业的身影和奉献的精神,从小就深深刻在段卫东心里,耳濡目染,教育的种子就此种下。1987年7月,他以优秀毕业生身份从信阳师范学院毕业,到信阳市郊区金牛山学校,当了一名教师,开始了孜孜以求的教师生涯,然后到市六中、市一中、市一职高、浉河区教研室、市九中等单位工作,凭借优秀的工作表现,先后荣获“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管理人才”“第十批信阳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39.洪珉,女,1949年4月生,中共党员,安阳师范学院教授,从教43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3位教师。
洪珉的外祖父洪世贵从教23年,自1940年开始就带领儿女在边区小学教书,以“一门三教师”而著称,为革命事业培养了数不清的干部。洪珉母亲洪瑞莲从1942年起,任教于冀鲁豫边区抗日小学,从教38年,在抗战胜利60、70周年时,还分别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章。
作为教育世家的第三代人,洪珉从教43年来,先后在范县杨集乡小学、范县杨集乡葛庄联中、安阳师专、安阳师范学院,从一名小学教师一步步成长为有着卓越的专业能力、广受师生好评与喜爱的高校教授。
40.徐荣政,男,1964年9月生,中共党员,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党支部书记,从教19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11位教师。
徐荣政的父亲徐恩炳,1965 年参加工作,在农村执教 37 年,2016 年还获得教育部等三部门颁发的“乡村学校从教 30 年”荣誉证书。
1988 年 7 月,徐荣政从郑州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焊接专业毕业,分配到焊接技术岗位工作,随后的工作中承担着对职工技术培训工作,职工接受培训后给予的评价坚定了他转行从事教育的信心。2002 年,调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一干就是19年。受父亲的影响,徐荣政的三个弟弟也都报考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从事中小学的教学工作,三人的从教年限分别为32、28、25年。
女儿徐颖若、女婿张继方也双双进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三年有余,两人分别获得多项全国、全省教育教学质量奖项。
41.郭闰,女,1971年7月生,中共党员,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教师,从教27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6位教师。
郭闰的外祖父郭人民是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全省古籍整理专家,一生献身新中国高教事业。母亲郭幼民一毕业也接过接力棒,在河南大学任教,这一教就是37年;父亲张爱卿同样任职于河南大学,在外语专业耕耘了38年。
受家中老一辈教育人的言传身教,弟弟张翼、弟媳高辉和郭闰都是高校教师,实现了三代传承、接力奉献,尤其是连续三代长期耕耘在河南大学教学一线,业绩突出。
郭闰从教27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留学生。2019年,为了与美国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一起确保我省在美国的唯一一所孔院能继续运转,她留在孔子学院坚持工作。2020年疫情期间,郭闰在孔子学院课堂上向美国大学生介绍中国全民居家隔离的特殊春节和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援助,引导他们客观地了解中国抗疫;她不顾自身安危,冒着风险替大家买菜并一一送菜上门,还为搭乘回国航班的河南留学生们义务送机,成为河南留学生当之无愧的知心姐姐。
42.郭石榜,男,1947年12月生,开封市信息工程学校教师,从教27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9位教师。
郭石榜的父亲郭嘉恒抗战期间毕业于西北联大,解放后曾任洛阳中学校长、开封师专地理科科长,退休前是开封教育学院副教授;母亲郭怀银也是毕业于西北联大,解放后曾在开封北仓女中、开封市第八中学、开封市第一中学任教。
受父辈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以身示范。郭石榜与两位兄长也继承了教书育人的家风,逐步走上了教师的传承之路。他们兄弟三人、妯娌三人均为教师,正因为此,他们家于1990年被开封市人民政府评为“教师之家”。郭石榜自1981年在开封市第二十中学教学直至退休,曾讲授高中物理、高中数学等课程,教学成绩突出,常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信念之火不断传递,郭石榜的儿子郭岱华也不负所望,走上了讲台,从教24年来,培训学员万余名,培训教师450余名,成为人社部创新创业导师,成功服务创新创业人群及项目200余个。
43.黄丹,女,1978年5月生,九三学社社员,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从教14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5位教师
黄丹的祖父黄金声,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后主动申请到基层工作,扎根基础教育一线40余年;外祖父杨力生为原煤炭部总工程师、我国通风安全专家、煤矿安全技术专家、瓦斯地质专家,1979年到焦作矿业学院工作。
黄丹的父母也都是教育工作者,父亲曾参与萍乡矿务局职工大学的筹建工作,随后又到焦作矿业学院、技工学校、卫生学校等担任教职;母亲曾担任萍乡矿务局子弟中学教师,后调入焦作矿业学院图书馆, 80年代起面向大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和名著阅读课程。
传承了家中光荣传统的黄丹,在河南理工大学工作13年以来,一直担任一线的教学工作,始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荣誉感,获得多项省部级教学奖。丈夫赵武同样悉心耕耘教育领地,2007年起任专职教师,如今已是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44.常讴东,女,1973年1月生,中共党员,济源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从教30年。家庭连续4代共有5位教师。
常讴东一家的教育情怀要从他的高祖父说起,她的高祖父常际庚为前清秀才,耕读传家,书香继世。有据可考的是,从曾祖父常祝华开始,就以教书为业,四代赓续,弦歌不辍。
祖父常太朴终生辗转于承留、思礼等乡镇的学校任教,1980年7月退休,退休后以教导孙子辈学业为重,是孙子辈的启蒙者。在祖父的教导和启蒙下,常讴东从小就对教师这个行为充满憧憬。父亲常朝礼更是言传身教,以自身的垂范让她知道了教师应该有什么样气质。
1992年,常讴东带着老一辈人的殷切期望走上讲台,随后,又从一名小学教师走上了特殊教育战线。这一路,她孜孜不倦,从青葱年少到年过半百,为教育献出了最美好的年华。从教30年,获得河南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45.董慧蕴,女,1967年6月生,中共党员,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校长,从教31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7位教师。
从董慧蕴的爷爷董燦章从教开始,教师的情怀与梦想便在这个家族扎根。董燦章曾任教于濮阳县庆祖乡私塾,为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父亲董长岺正是从小目睹这些,所以也走上了教育之路,在安阳市实验中学任教37载;母亲温莲英,在安阳市第四中学任教35载,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教学成绩。连续多代的教育接力,让师者的情怀愈发深远。高考时,董慧蕴放弃了郑大和河大的保送资格,最终来到河南师范大学,毕业后走上了讲台。
31年来,她兢兢业业,无悔无怨,从一名教师成长为校长,始终不渝的是为教育甘愿奉献的情怀,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等荣誉。在父辈的影响下,董慧蕴的哥哥也走上教育战线,女儿也即将踏上教师岗位。
46.程黎,女,1963年7月生,中共党员,商丘市回民中学教师,从教38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8位教师。
程黎家风是“孝和勤俭,自强不息”。她的父母亲都是人民教师。程黎的父亲退休前是商丘技师学院教师,他长期坚持教学一线,曾参编河南省技工学校通用教材《通用机械》。程黎的母亲扎根教育36年,先后在教师培训学校、厂办小学、市办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受父母亲“敬业、爱生、勤奋、向上”作风的影响,程黎姊妹三人也相继成为了人民教师,并且选择的爱人也都从事教育工作。
程黎的女儿是北京大学博士后,女婿是中科院博士后,均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任教。三代人,60年多年三尺讲台的坚守,接力棒似的传承,诠释了教育世家的教育情怀。
47.程鹏远,男,1983年11月生,中共党员,兰考县第三高级中学教师,从教14年。家庭连续4代共有4位教师。
程鹏远的曾祖父程玉璞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私塾先生转为人民教师,1980年10月离休,在豫东平原上,辗转多地教书,带领当地村民,开办多所学校。
程鹏远的祖父程东湖,尉氏师范毕业后,先后在仪封圈头、小宋方店任教,最后扎根于许河乡,在河南的最东边,教书育人,直至退休。程鹏远的父亲程广仁,开封高中毕业后,放弃开封的就业机会,返乡从教,接了曾祖父的班,做了一名人民教师。
程鹏远家祖辈四代四人,一直奋战在偏远乡村的教育一线,浓浓的教育情怀,世代传承的家风,一直滋养着他的心灵。程鹏远2007年河南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了教师行业,立志要像曾祖父、祖父、父亲那样,为时代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精力。
48.鲁俊超,男,1983年8月生,中共党员,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从教10年。家庭连续4代共有5位教师。
鲁俊超的祖父鲁敬贤19 岁从教,在 40 年的教育生涯中扎根农村教育,长年带病工作,亲手创建汝州市黄沟小学,解决了附近村庄入学难的问题。
鲁俊超的祖母樊宪贞16岁参加工作,把学生当子女,视教学为生命。年过花甲还重返三尺讲台,用实际行动诠释“为人师表”的丰富内涵。
鲁俊超的父亲18 岁参加工作,在民办教师的岗位上坚守42 年奠基汝州市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亲自编教材、写教案,使得书法教育在汝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获得推广。受家庭氛围的熏陶,鲁俊超从小将教书育人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参加工作以来,将教学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和毕生使命,恪守家训,勇挑重担,始终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
49. 谢晓燕,女,1974年7月生,中共党员,商丘市梁园区前进小学副校长,从教28年,家庭连续8代共有9位教师。
谢晓燕出身于教育世家,祖上七代均教私塾。第一代谢叔世,二代谢體荣(考取了举人,无论是学识和威望,都受到乡邻的推崇),三代谢善述(考取了秀才,是当地教育的楷模,有很高的声望),四代谢世俄,五代谢中湘在本村学屋教书。她的大伯父谢立庚在勒马中学任教,父亲谢立本、母亲窦爱莲均在商丘市实验中学任教至退休。
受前辈及家风影响,谢晓燕从小就有了当老师的梦想。1993年,她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商丘师范学校,圆了自己的教师梦。参加工作28年来,她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也获得了无数学生、学生家长的称赞。
受谢晓燕影响,谢晓燕的女儿赵淼也走上了教书育人的行列,现于商丘市第三高中任教。
50. 雷萌萌,女,1989年4月生,中共党员,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从教7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3位教师。
雷萌萌出生成长于一个教师家庭,外祖父、母亲都是乡镇基层教师,均从教30年以上。雷萌萌的母亲冀秋平,先后在驻马店市遂平县吴阁中心小学、遂平县车站镇中学任教。在已到退休年龄的时候,冀秋平看着学校教学任务繁重,新人还未能及时到岗,又坚持多上了一年多的教学任务,直至完成好交接。
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在雷萌萌的心里,也萌生出了传承教育的思想,在博士毕业后毅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在教学中,雷萌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刻苦钻研教学理论与教学技能,在2021年4月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51.蔡瑞昌,男,1966年9月生,中共党员,长垣市第一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从教36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4位教师。
蔡瑞昌的父亲蔡廷铭,1955年参加教育工作,在岗47年,获入党50年纪念章。一生只干教育一件事,让黄河滩区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一生只有一个心愿:让子孙投身教育,传承好教育接力棒。蔡瑞昌的兄长蔡守昌,坚守乡村教育40年,3次放弃进城的机会,扎根农村校园,为农村教育贡献力量。
受到父亲和兄长的影响,蔡瑞昌从民办教师做起,一路成长为中学校长,教坛耕耘36年,他负重前行,以十年之功将濒临倒闭的学校打造成中原名校。蔡瑞昌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首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校长”等荣誉。
在家人的影响下,蔡瑞昌的女儿蔡昭,学生时便树立投身教育的理想,从信阳师范学院毕业后,也步入课堂,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52.翟明东,男,1948年12月生,中共党员,济源市邵原镇退休教师,从教38年。家庭连续3代有6位教师。
翟明东的父亲翟良璟,早年在济源市邵原镇邵亭书院教书为业,严以执教,为人师表,解放前后从事教育事业达30年之久。
受到父亲影响,翟明东坚持扎根偏远山区,躬耕教育38年,几十年如一日,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在常年教学中实践,钻研教材,探索教改。2019年,编辑出版《中国女娲神话之乡丛书》8卷礼献新中国七十华诞。
翟明东膝下共三男一女,子女儿媳有5人大学毕业后,继承祖父和父亲志愿,继续从事人民的教育事业。
53.薛曙东,男,1967年8月生,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副教授,从教31年。家庭连续3代有5位教师。
薛曙东的外祖父张文兴1942年从教,坚持乡村教育38年,和学生同吃同住。母亲张银娥乡村从教33年,常年担任初三班主任,治班有方,关爱学生,为地方教育做出贡献。
薛曙东深受上两代教师亲人的影响,1990年河南大学毕业后,就到河南林业职业学院从事教师工作,多年来,能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薛曙东的妹妹薛曙雅从事小学教育33年,无论教学还是行政党务工作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深受师生好评。薛曙东的弟弟薛曙光从教28年,先后在三门峡市湖滨区后川小学、师家渠学校、三门峡市四小任教,对学生关心爱护,深受学生爱戴。
54.魏万宏,男,1965年10月生,中共党员,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教授,从教33年。家庭连续5代有7位教师。
魏万宏的曾祖父魏广曾经在外乡读了十多年私塾,成家后便在自家办了个私塾,一则教自家孩子读书,二则接收十里八乡的孩子做学生。曾祖父去世后,魏万宏的祖父魏蕴昌继承父业,继续传承私塾家业,父子两人在当地算得上是很有名望的教书先生。
魏万宏的父亲魏凤亭1949年归德府学堂(商丘师范学院的前身)毕业后,任教于虞城县稍岗乡中心小学。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魏万宏郑州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做一名人民教师,33年来,始终谨记“传道、授业、解惑”之职责,既教书又育人,2021年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5年,魏万宏的儿子魏明汉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中原工学院任教。
55. 魏永辉,男,1977年9月生,中共党员,洛阳市伊滨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从教24年。家庭连续3代共有5位教师。
魏永辉的祖父魏彦理,1926年开始,到当时的李村小学任教,告别私塾,开始新式教育生涯。魏永辉的父亲魏同正从1972年开始到李村一中教书。在教学一线,坚守坚持,默默无闻,教学成绩显著。祖父和父亲两代人的优秀品质从小对后辈影响颇大,魏永辉的姐姐魏继红1990年参加教育工作,一直坚守中学毕业班英语教学工作。
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魏永辉于1997年成为教师,在刚开始中学的8年时间里,一直担任年级主任和兼一个班的班主任。2005年魏永辉到偏远深山区任老井小学校长,一待就是4年,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艰苦,使校风学风教风明显改善,彻底改变了老百姓对山区小学的看法。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韩弢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重庆轻工业学校是职高还是中专(四川仪表工业学校)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我们。(本文共22814字)